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太极博弈原理 >

第3部分

太极博弈原理-第3部分

小说: 太极博弈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年前,西医一直被我们大多数人崇拜,而后来呢?中医越来越得到认同,原因是什么?西医治不好的,中医却能医好。但是科学到现在还没有能力去证明出中医的科学性。

所以现在国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境地,就是科学证明不了的,就称为迷信(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论证精神),有效果了,那就默认它的地位,然后灌之于“应该是有点道理”,“应该是有点科学的”。

其实中国千百年下来积累的文化何止一门“中医”?只是我们定了一个潜规则:要是西方“科学”的思维方法没办法证明的,这些文化都不能光天化日之下传播,以至于慢慢失传,尤其是素有帝王之学的一些学问,聪明的读者应该开始有点启发了,在一定制度下,团体里面不需要太多的有能人,更需要愚人,还是老子最明白中国千百年来的管理道理。与之相反的,中国港台方面做得非常好,学术很自由,创造力也较强。

比如说我们谈打通任督二脉,练气功可以治病。有一部分人就非常抵触了,会如此质问道:“任督二脉的直径是多少,任督二脉的生理功能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会不会成仙,会不会成为武林高手?”。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医的经脉学问,也根本不知道气功的原理,也根本抗拒去了解是否有这种成功的案例。

——他们既知识贫乏,思维又固化,又缺少他们所信奉的“科学”的态度。一味地去信,一味地去不信。这就是正宗的“迷信”。

说中医好,一群人大声的宣扬中医无用论,感冒都治不好,旧社会死了多少人;

说西医好,一群人大声的宣扬西医毒人论,都是残余,治此诱发彼,治标不治本;

说古代好,一群人大声的宣扬封建阶级论,打倒万恶的封建社会,不把人当人;

说现代好,一群人大声的宣扬现代末世论,天怒人怨。

……

本书绝大部分的内容传承自中国文化,融合西方的思辨方式,你们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例去验证。但是,笔者深信,我们目前都没有能力从科学的角度去论证——但生活已经是最好的论证。因此本书能给到大家一种科学的完整思维观念,正视存在,执而不迷。

☆哲学家

通常这类人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但是有一个通病,就是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说能虚不能实。难以把理论运用在生活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

本书内容不仅具有完整理论性,而且具有极高的实践性。实践才是理论最终的检验标准!

☆各专业行业

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领域知识,即专业知识。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即通识。运用这类知识,能够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通识对应的能力,叫做通识能力。

笔者一般建议别人多看一些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当你学好它们的时候,你便能对其他学问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比如你做销售,你学了关于贸易商,代理商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补充了心理学的知识,无疑能加深对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明白如何沟通,为什么这样沟通。

如果你工作上要转行,那么你所有的专业知识可能就用不上了,那么接下来你就需要靠你的通识能力去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适应新的环境。

又比如说你的口才能力,辩解能力很好(通识能力),那么即使身处不同的行业,你依然能很好地发挥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

从这个角度看,本书处于百科归类图最上层,是最完整的通识能力引导理论。

☆希望能突破自己,改变现状的人

很多人跟笔者说,“生活就是要快乐和简单,何必想得那么复杂呢。”

诚然如此。但是反过来想,“是什么让我们想得复杂,又是什么让我们想得简单,又为什么存在复杂简单的说法?”

——那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所生活的情况不一样!

这才是问题最核心的。人,有着无数的不得不,人活着真不容易!

本书是笔者从自身无数的“不得不”中解脱出来,所领悟的结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读者能在行文中得到启示。

☆易学爱好者

以《周易》为基础的一系列学科如八字,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术等,一直让很多爱好者着迷其中。但是自古以来,大成者为了传播方便,将其精华具体化,后学者通过阅读便能容易理解。

但是其带来的弊端即是容易困人于现象,无法得其精髓,难以变通运用。比如一些命理书告诉读者,什么样的生辰八字的人是具有和善的性格,可是我们可以想想,“和善”本来是没有这个词语的,是古人对某种行为举止,为了便于描述传播,于是定义为“和善”。可是如果读者不知道,也不懂得这一点(太极),往往你就会算不准了,你甚至认为这人的“和善”是永久性的。比如算命师告诉你,“你这个心肠软”,笔者可以告诉各位,这句话可以说是万金油了,什么人都通用。

从太极的角度怎么看呢?那就是特定的环境诱发出某个人某一些本身所具备的心理行为特征,但是目前所有的书并没有提到这核心点,也就成了所谓的“真传只在书本外”。比如“穷凶极恶”并不是某些人独有的,而是每个人都有,只是诱发的环境不一样而已。

所以如果不懂得太极的原理,即便耗尽一生,也难以深入易理的精髓之中,更难以理解生活的繁杂多变。

3。笔者的写作心路

别人问笔者,“为什么你不写一写八卦的内容呢?我看有很多大师级的学者都用八卦去谈人生。”

笔者说,他们会告诉你们很多人生的道理,但是都是很难运用在生活上的,没有谈到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也没有谈到“矛盾”怎么化解。其实如果笔者当讲师,笔者也会考虑那么谈,因为可以说得很多,可以耗很多的时间,那么这所带来的收入就不菲了,而且因为傍依着《周易》这个名号,也能显得有深度,身价自然高。

可笔者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要写就要写一本自己的书!

当时笔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究竟要将这本书写成怎么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而且同时保证这本书的含金量不少。如果写得太深,信息密度与跨度太大,估计绝大部分人不会明白”,因此笔者尝试把自己如何想出这些问题的详细思路写下来,隔天自己看看,发现看不下去了,因为太枯燥了。同时根据之前在网络上投放了一些文章,发现愿意去理解的人很少。

面对全新的理论,为了尽可能让读者能阶梯性地接受。所以不得已,笔者把书写得简单一点,以三大原理作为一个纲引,其中穿插一些例子,去引导读者如何去思考。

另外在本书的语言方面形成几种风格,目的是由浅入深,由虚到实,以最大限度地与读者的阅读习惯接口。

同时内容设定了三个梯度:

第一,大部分你们能明白看懂的,并且熟悉;

第二,你们感觉有道理的,但是还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在自己生活中的,这需要你们在日常中通过里面提供的方法去归纳生活所有现象;

第三,很玄,很神奇,你完全不明白。这部分内容需要对现有世界所有文化现象做一个了解并且不依赖于别人的解释(特别是部分专家或名人),才会理解到这个玄奥之门。

如果这是一本好书,无论怎么样,它的信息密度是不会偏低的。即使有一个人看明白,笔者也深感欣慰。

再假定,整本书,接近99%的内容你都看不明白了,这也是笔者考虑了自我最失败的情形了(表达能力已经不行了)。但是,如果你敬重笔者对本书的用心,请你把本书保存好,或许有一天你能用上。

记得笔者小时候对神怪,预测,周易的学术一直很好奇,虽然有书但是看不下去,感觉太深奥了。但是直至那年,笔者认为是人生中最落寞的时候,于是打开了周易学科中的一门……不知不觉四季已经过去了,同时我也跨过了那个坎。

同样,当你们到了绝境的时候,当你们到了想改变目前的状况又无计可施的时候,当你们身边的所有无法给予你们一个指引的时候,请翻开本书,笔者相信这本书会让你们得到重生。

书写得很漫长,一方面由于本人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多,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让笔者抄袭的内容很少很少。笔者比较羡慕一些书,列了几个观点,然后举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都能很容易找到,然后就成书了。本书的难处在于,观点很有挑战性。当然自夸一点就是思想的深度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例子只能从自己经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

以前有一个读者说,“为什么要得出像你一样的结论呢?”这种问法,好像是认为笔者要强迫他们这么想,或者是故意要引导他们进入一些怪圈。

如果笔者告诉你魔方有六个样子(魔方的六面),如果你只看到一个样子(魔方的一面),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责怪笔者欺骗你。可是魔方就是不止一面,你只是仅仅看到了一个样子而已,因为你也仅仅站在一个角度上!告诉你“六个样子”,实在不是“故意”。

在这个世界里面,有矛盾,并不代表你需要否认其中一方,问题在于你没有发现,你所看到的一切,包括结论,真伪,矛盾,都是你所站的位置而存在。

如果有缘人,能籍此书得到启发,我觉得他们是很幸福的。因为一个思路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人的成与败,能不能想通,其实就差那么“一点点”,有时候就在那么“一点点”处不断徘徊。他们现在看我的书,也许暗地里会想“实在太简单了”,此所谓“千金不道破,道破不值钱”,试问能真正自己独立想出来的又有几个呢?整体框架的得来,可谓来之十分不容易,有时候事情想不通我会在淋浴中呆半天,有时候很悲伤的时候特意想些感伤的事情、听些悲情的歌……仅为了寻得一个方向、一个突破口。如果能有一位名师指点,我会感觉到非常的幸福。

初稿之后,再经过半年的时间与读者不断交流互动,再对初稿作了补充,使之更生活化,细致化,实用化。后数次往返图书馆以及翻阅了网络的人间百态,对比之下觉得本书已经初步完善,能以一条思维主干融汇生活,情感,工作,事业,经济,策略等各方面,或以具体为例,或一笔带过,或隐含其中。

三年过去,这本书得来不容易,真不容易,不是小说,不是诗词,是颠覆现有文化思维的结果,没人走过的路,笔者开创了出来,希望能有人会走得更远。

4。本书最基本能给到你什么

虽然我们历练不一定比别人要多,但是只要沿着的路准确,都是不会原地踏步的,在此前提下,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就能比别人更迅速地到达一个层次高度。

一位学习周易二十多年的网友看到笔者的万法归宗预测法一文之后感慨万千,他说几十年的阅读不及这短短几千字的深刻与精准。

如上图,这好比如你花了不少时间去阅读,了解了方法1,方法2,方法3……,但是弊端在哪里?一旦时势不一样的时候,那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现在市面上的书就像快餐,告诉你一个方法或者现象,当时势与场景类似的时候,这些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是如果没有遇上完全一致的情况,你就不知道怎么运用了,或者你用了没有效果。

这本书与其他的书不一样,不会直接告诉你们答案。在本书的百科归类图里面,告诉我们,一本书越是描述底层具体的东西,你就能越快掌握,可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你永远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所以你所运用的底层只是存在一定的适用性,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书在告诉你一些事例一些方法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容易明白,可是往往的情况是:就是使用不了或者使用了没有效果,为什么?

——你没有得到最深入的东西。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就在于“宗”,你能够通过一些例子,一些方法,一些现象,找到其本源。你可以利用这个本源,结合你实际的情况(时势),再演化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与现象。

这个过程有如图所示:

我们很多人,都停留在“你看到了现象”这个层面,我们的传统教育以及目前很多书籍,都让我们形成了这种思维习惯。

老师告诉你计算方法,你只要套着做就行了;

书本告诉你一个结论以及证明这种结论的例子,你按照这个做就好了;

……

整个生活中,我们都似乎在不断地复制着别人以及被别人复制。如果复制了,能给我们带来期望的效果,那多好呀。

可是现实并非如此:

有人不断告诉你不要被骗,你始终被骗;

有人告诉你低调处事,沉稳做人,而你最终还是给单位开除了;

有人告诉你“贫贱夫妻百事哀”,而你最终嫁了个金龟婿,但始终摆脱不了“装饰品”的命运;

……

在本书中,你会见到很多独一无二的观点,原理。这些也许你从来没有见过,但是又能合理推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笔者很负责任地告诉各位:你们不能把它们当成是“万金油”。因为笔者还可以发明出无数的可以让别人信服的而且独一无二的观点,而其原因在于:明白了各种现象的源头,明白了事物更深层的内在,只要掌握这种能力就足够应付生活中的一切。

你记得当年老师怎么教你双引号的用法吗?老师告诉你: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e。引述的作用;

……

(直接告诉你结果)

那笔者会怎么教你呢?

宗:从形象方面去考虑,我们可以这么反问,“加双引号和不加双引号这种形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到后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那么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宗”就是“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要想,“不一样是为了什么?引起注意?”所以为了探寻这点,笔者就告诉你可以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