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俏卿宝-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六娘那满脸的讽刺,连卿宝都可以想象得出,夏老太太当初是如何的痴心妄想,提起这个小儿子时是如何的趾高气昂满怀希望。
“考到二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后来说是谋了个什么差事,带着妻儿就走了。一走就是十来年,连个音信都没有,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死是活。”
既然人都走了,黄六娘不该这么恨他吧?
一个小叔子,走就走了呗。
夏守平拽了拽黄六娘的衣服,小声说道:“和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她又听不懂。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说那些就没意思了。”
黄六娘猛的一拽,将衣袖从夏守平手里拽出来,大声训斥他道:“过去了?这事总也过不去,你想过去也行,你去和你娘说,以后老五家的税别让咱们交了,把以前我替他交的税还回来,这事我立马就让它过去。”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呀,怎么还和交税扯上关系了?
卿宝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这个破家,事儿怎么这么多呀。
一提到交税的事儿,夏守平明显气弱了,他耷拉着脑袋坐在炕沿上,一声不吭。
黄六娘继续数落道:“老五一家子走了,可朝廷的税还得交着,要是不交,官府就把老五家的户藉消了,老五家就成了黑户了。怕她儿子一家成黑户,你奶奶就让你大伯家,咱们家和你四叔家,一起平摊了老五叔家的税。自家的税都交不过来,还要替他家交,都一直交了十二年了,再加上你那个好奶奶年年要不少粮食,咱们一家没饿死都是命大。”
对于古代的税收,卿宝知道的不多,不过听黄六娘这口气,这税收似乎不轻松。
卿宝本来想问问黄六娘税收的事情,可一想到自己现在是这个六岁的小姑娘,对这些事若太过热情,怕黄六娘和夏守平会怀疑自己,所以只好假装听不懂,没再继续追问。。。。
不过对于夏守平家为什么会穷的连间房都盖不起,卿宝是彻底明白了。
第二十三章 通风报信
卿宝一惊,这张氏的消息也太灵通了吧?
她这个当事人才今天中午知道的事,张氏竟然已经知道了?
“我家的饭丢了。”卿宝表现的和心无诚府的小孩一样,她问什么就答什么,反正这事也没必要瞒着。
张氏闻言笑了笑,然后指了指院子道:“看见没?院子里那口盖着口破锅的大缸,有空你去翻翻看。”
卿宝故作天真道:“我没空呀,我还等着吃饺子呢。”
张氏用手指重重的在她的脑袋上点了点道:“小毛丫头还小呢,不知道好歹,要是大丫在就好了。”
既然知道自己家那盆饭去哪了,卿宝也就懒得在这儿待了,于是舔了舔嘴唇道:“四婶,我吃饺子去了。”
然后不待张氏回答,她就推开门出去了。
走了没几步,卿宝蹲下身去捡了把石子,攥在了手里,然后继续往前走。
还没走到门口呢,就见四个柱子垂头丧气的走出来了,一见到卿宝,二柱就说道:“六丫咱们走吧,奶奶说他们都吃完了,咱们来晚了。”
卿宝一听这话口就不对,这还没正晌午呢,怎么可能吃完了呢。而且蒸饺子的味道那么浓,揭完锅把饺子端出去后,那味道会淡许多。
不用琢磨就知道,夏老太太这是不想给这几个孩子吃,所以找的托词。
想也知道,四个柱子再加上自己,五个孩子,一人吃三个就是十五个,老太太这是舍不得了。
一盆米饭的事还没解决,卿宝怎么可以这样走呢,她拉住二柱道:“我脑袋疼,在奶奶家歇会吧。”说罢,还用手在头顶上的伤口处比划了一下。
二柱的目光果然落在了她的伤口处,赶紧过来搀住她,还吆喝三柱道:“三柱,快扶着点六丫,去奶奶家炕上躺会儿。”
于是,在二柱三柱的搀扶下,一群孩子去而复返了。
一见这群孩子又回来了,夏老太太不高兴的说道:“我都说没饭了,你们怎么又回来了?”
二柱赶紧说道:“奶奶,六丫走太远了,脑袋疼,让她在炕上躺会儿吧。”
夏老太太扫了卿宝一眼,一脸厌恶道:“躺什么躺,没见你爷爷在炕上坐着呢吗,赶紧家去,往你家躺着去。”
二柱听话,扶起卿宝就要走。
卿宝哪能就这样走了呀,“哎哟”一声,假装滑下去,坐到地上了,然后扶着脑袋就坐在地上不起来了。
二柱急坏了,招呼三柱道:“三柱,赶紧的,把六丫扶炕上去,让六丫躺会儿。”
两个小哥哥一起用力,将卿宝就给抬炕上去了。
夏 老太太过来,和蔼的问卿宝道:“六丫,疼的厉害吗?”
“嗯。”卿宝细细的回答,听起来十分的虚弱。
“来,奶奶背你,把你送回家去,好不好?”说罢,伸出手来,就要把卿宝抱起来。
卿宝连忙叫道:“别动我,我头疼。”
夏老太太的手僵住了,求救般的看了夏老爷子一眼,只见他轻微的摇了摇头,夏老太太就不管不顾的把卿宝抱了起来,嘴上说道:“来,六丫,奶奶送你回家。”
别看她干瘦干瘦的,力气还挺大,一下子还真把卿宝给抱起来了。
不管卿宝喊什么头疼,抱起卿宝就往外走。
经过那蒸饺子的锅旁时,卿宝一扔手,把手里那个小石子就向锅盖扔了过去,
虽然锅盖是木制的,但一把石子扔在上面还是有响的,这动静大家都听到了,背着卿宝的夏老太太也停住了脚步。
卿宝向离锅台最近二柱喊道:“什么响了?奶奶家锅漏了吧,二哥,快去看看。”
“没事。”夏老太太的话还未说完,听六丫一喊,本能的伸出手去的二柱,已经把奶奶家的锅盖揭开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蒸饺子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饺子!”五柱欢快的趴到锅台上,眼巴巴的看着锅里的饺子。
二柱疑惑的看向林老太太道:“奶奶,你们不是吃了吗?”
夏老太太把卿宝往地上一放,干巴巴笑道:“蒸了一锅了,我和你爷爷先吃了,这一锅还没熟,我寻思着还不能吃呢。”
卿宝心道,要想吃这饺子,还是先下手为强啊,于是对三柱喊道:“三哥,去给我们拿筷子碗呀,我和五柱都快饿死了。”
三柱快手快脚的跑进屋里,拿着一摞碗和一把筷子出来,一人发了一副。
几个孩子就这样从锅里一人拣了满满的一碗饺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饺子很香,里面竟然还放了肉。
难怪夏老太太舍不得给孙子孙女吃了,这顿肉饺子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很好的饭了。
一见饺子去了一大半,夏老太太气的脸都白了,重重的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回屋去了。
只留下卿宝五兄妹围着锅台吃饺子。
正吃着呢,西屋的门帘一挑,大虎二虎小敏就端着碗出来了,大伯母杨氏的声音从门帘后传了出来:“快去快去,再不去就被他们吃光了。”
然后大虎二虎小敏也过来,一人拣了一碗饺子吃了起来。
夏老太太大概听到外面的动静,沉着个脸拿着个大碗出来了,冷冷的说道:“晚上我们不做饭了,我还得留一点呢。”然后把剩下的饺子都拣到大碗里,端回屋里去了。
卿宝拿的饺子多,吃不完的,就分给了自家哥哥。
她细嚼慢咽的吃到最后,见四个柱子饺子都吃完了,饭碗也都放下了,她对二柱道:“二哥,这饺子没味,你去那酱缸里给我舀点酱去。”说罢,她指了指那口扣着大锅的缸说道。
酱这种东西,是这里家家都做的东西,当日常的菜吃。
从来到这里以后,卿宝就没有一顿不吃酱的。
一听六丫要吃酱,做哥哥的义不容辞的跑院子里去了,一把掀开那缸上的大锅,回头对卿宝喊道:“六丫,这里边不是酱。”
卿宝刚要出去看看,只见杨氏一阵风般的刮了出去,嘴里大声骂道:“你个死小子,没事掀我家的咸菜缸干吗?”
卿宝急忙喊道:“二哥,里面有什么?”
“不知道,盖着块布呢。”二柱把拿块布拿开,惊讶道:“一盆子米饭。”
刚刚赶到大缸边上的杨氏急忙拿起大锅又要往大缸上盖,二柱一把抓住大锅的另一边,问杨氏道:“大伯母,你家米饭放缸里干吗呀?”
杨氏恶狠狠道:“你管我放哪呢?小兔崽子,吃饱了赶紧滚蛋,管我家闲事干吗?”
二柱也觉出事情不对劲来了,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攥着那大锅不撒手。
卿宝走到那大缸前,踮着脚往里看了看,假装惊讶道:“这米饭是我家的呀,你看这饭盆上那道印,还是我划的呢。大伯母,我家的饭,怎么跑你家来啦。”
杨氏被卿宝揭穿了,不由恼羞成怒道:“滚你娘的蛋,这明明是我家的饭,你个小丫头片子胡说八道什么?赶紧都滚,滚你们那穷家去。”
卿宝才不会怕她,放声大喊道:“爷爷,奶奶,四婶,快出来看呀,大伯母偷我家的米饭。”
上次由于卿宝冤枉她,杨氏陪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得到卿宝家的赔偿,自家反倒送出去了五斤面,杨氏本来看着卿宝就有气。现在卿宝竟然还喊了起来,杨氏一脚踢过来,把卿宝就踢了个跟头,卿宝没有防备,一屁股坐在地上,头咣的一下就磕在缸上了。
她本来就有伤,这一磕,那伤口立刻就迸开了,血刷的就流下来了好几道。
卿宝往后面一躺,眼睛一闭就没动静了。
二柱一见妹妹满脸的血,也没动静了,顿时就着急了,扯着嗓子大喊道:“快来人呀,快来人呀,死人了,大伯母把我妹妹打死了,快来人呀……” 卿宝这一次,是真晕过去了。
昨天撞树撞的太猛了,虽然未伤到头骨,但伤口面积挺大的。
而且,树到底是木头的,肯定要没有缸硬实。
这伤上加伤,卿宝一下子就晕过去了。
二柱以为妹妹死了,那凄厉的叫声,不仅把屋里的夏老太太、夏老太爷、厢房的四婶张氏都叫出来了,还把左邻右舍都喊过来了。
有人把卿宝抱到屋里去了,有人去叫林大夫了,六丫的四婶张氏,却是叫住了一个闲人,让他火速去黄家送信,说六丫让大伯母踢死了,赶紧叫朱七娘和林守平回来。
附近的村民们一听说出人命了,有族人赶来关心的,也有来看热闹的……
夏家顿时乱成了一团。
所以,当卿宝从晕迷中醒过来后,看到站的坐的满满一屋子的人时,吓了一大跳。
她吓了一跳,夏家一家人除了张氏以外,却全都松了一口气,特别是杨氏,竟然瘫软到了地上,站都站不起来了,要知道出了人命,她可是要坐大牢的。
林大夫替卿宝诊了诊脉,检查了一下伤口,对夏家人说道:“孩子本来就有旧伤,这次又磕这么厉害,以后要小心点,伤到脑子可没准就成傻子了。”
夏老太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都怪我这当奶奶的不尽心,中午的时候我蒸的白面肉饺子,我和他爷爷惦着孙子孙女,宁可我们不吃也想让孩子们吃了,就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了。
第二十四章 颠倒黑白
饭吃完了,孩子们说要去玩,我寻思二柱都这么大了,肯定能带好小的,我就没送出来,谁成想就出这事了呢?”
当即就有人在下面嘀咕:“白面肉饺子,老太太可真心疼孙子孙女啊,我家那奶奶,连个窝头都不给孩子吃。”
卿宝听了这些话,当真是为夏老太太颠倒黑白的表演倾倒了。
太能胡说八道了,这么一说,老太太惦记孙子孙女可就成美谈了,还不被村民们竖为榜样啊?还有,什么二柱大了,能带好小的之类的,这明明是把责任都推给二柱了,她一点事也没有了。
真是太不要脸了!
杨氏倒也会顺竿爬,从地上站起来,打起精神说道:“今天老三家两口子没在家,临中午前我就捞了一大盆子米饭,想叫孩子们过来吃。后来我娘蒸了饺子,我寻思有饺子谁还吃米饭呀,怕米饭在屋里放坏了,我就把米饭放外面缸里冻上了。二柱没事掀缸玩,我怕他把米饭上洒上土,就不让他在缸旁边玩了。
没想到五丫以为我欺负二柱呢,上来就抱住我的腿扑打我。到底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呢,这不,自己磕缸上了。”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卿宝知道必须马上辩驳她,要不等看热闹的村民们一散,杨氏的版本立刻就会传遍全村,杨氏就成了照顾侄女侄子的慈祥伯母,自己和二柱就成了无理取闹蛮横淘气的坏孩子了。
卿宝刚要出口分辩,忽听得院门处传来凄厉的哭声:“六丫,我的六丫啊,娘就一天不在家,你咋就出事了呢……”
卿宝心中立刻一松,这是她那个便宜娘亲黄六娘回来了。
黄六娘连哭带嚎的闯了进来,后面跟着擦眼抹泪的夏守平,再后面,呼啦啦还有一串人,黄大舅,大舅母,黄二舅,二舅母,黄三舅,黄四舅……
黄六娘一共兄妹八人,除了老六和老七是女的外,一二三四五八全是男的。
由于黄六娘嫁的不好,不愿总沾娘家光让嫂子们说闲话,所以轻易不登门。今天黄六娘夫妇去了,黄老太太见到许久未来的女儿十分高兴,就做了好多的饭菜,把儿子儿媳们都叫来一起吃饭,一家团聚团聚。
没成想,饭刚吃到一半,就有人报信去了,说六丫让杨氏给踢死了。
黄老太太当时一口气差点没上来,缓过来后,让儿子们全都跟着黄六娘来了,说不能任由老夏家把老夏家的外甥女给作践死,当哥哥的,在这个时候要给妹妹撑腰。所以,除了没在家的黄八舅以外,其余黄家的五条大汉,现在都齐齐的站在夏老太太家的屋里了。
黄六娘一见卿宝没死,心内一松,但当她看到女儿满脸都是没擦净的血污,半死不活的躺在炕上的时候,立刻扑过去哭道:“六丫,娘的六丫,咋娘才走半天,你就伤成这样了呢?”我哭命的孩子,我苦命的六丫啊,怎么又受伤了。
见她要抱六丫,林大夫连忙止住她:“别动孩子,她伤的太重了,稍微一动,她脑袋就得疼,再磕着碰着的,很有可能变成傻子。”
一听孩子可能要变成傻子,黄六娘更不干了,狠狠的盯着杨氏和夏老太太道:“我临走时我家六丫还好好的,咋走了半天孩子就磕成这样了?”有自己的五个兄弟当后盾,黄六娘是什么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