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俏卿宝-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里,卿宝让二柱和三柱拎了糖,自己和四柱五柱跟在后面走,兄妹五人就进城卖糖去了。
到了城里,二柱带着四五柱,卿宝和三柱,兵分两路,同时从南北城叫卖。
人多就是力量大,到了过午,这糖就卖完了。
卖完糖后,卿宝带着四个柱子就去姥娘家看黄六娘了。
到了黄家,刚一进门,卿宝就看到大舅母李氏正站在姥娘的窗外,凝耳细听着屋里的动静,听得那个专注啊,就连卿宝和四个柱子来了都没发现。
这个样子,一看就知道她是在听声,卿宝高声叫道:“大舅母,你咋光在窗户根下站着不进屋啊,这多冷啊?”
李氏吓了一跳,扭过身来强笑道:“二柱六丫来啦?我刚走岔气了,在这儿扶着墙歇会儿。”
窗户咯噔一下就开了,露出了黄六娘憔悴的脸。
“大嫂,以后走路可得慢着点,这天气凉,走快了可真爱岔气呢……”
李氏自知理亏,讪讪笑道:“瑜儿正说想弟弟妹妹了,可巧二柱他们就来,我这就叫她去。”然后转身赶紧走了。
黄六娘望着她走掉的方向叹了口气,这才对卿宝他们道:“都进来吧。”
等进了屋以后,卿宝惊奇的发现屋子里只有黄姥娘和黄六娘母女俩,夏守平并没在屋。
兄妹几人和姥娘叫了礼,卿宝琪问道:“我爹呢?”
黄六娘没好气的说道:“回家去了。”
卿宝也没再往下问,看得出,哈哈哈哈和了娘这次十分生气,肯定不会留夏守平在娘家住的。
得到外甥外甥女还没吃饭呢,黄姥娘亲自去厨下交代饭菜去了,四个柱子早就饿坏了,跟着去厨房蹭吃的了。
卿宝趁着屋里没人,把今天送钱给夏老太太的事儿和黄六娘说了。
听女儿说钱没给多还少给了,黄六娘这一口怨气这才算是出来了。
她笑着在卿宝脑门上点了点道:“你这个孩子,就是个鬼灵精。”
卿宝左右看看没人,问黄六娘道:“娘,你打算在这儿住多少天啊?”
大概是这些日子女儿的成熟表现让黄六娘觉得卿宝可以象成年人一样商量事情了,她愁闷的说道:“还能住几天啊?你没看见你大舅母防贼似的盯着我呢嘛。”
卿宝凑到她身边道:“娘,今天我卖糖的时候,正赶上几个经常买糖的奶奶在一起唠家常,我就过去把咱们家的情况和她们说了说,她们给咱家出了个主意。”
黄六娘先瞥了卿宝一眼,教训了她一句:“家里的事情可不许随便和别人说,要是被有心人听到了,非生出事端不可。”见卿宝点头了,这才小声问道:“她们出的什么主意?”
“她们说,既然奶奶大伯母她们都不好相处,咱家还要天天跑城里卖糖,不如就搬到城里来住。”其实这主意是卿宝自己想的,她怕引起朱七娘的怀疑,才谎称是和别人问来的。
黄六娘一听要搬到城里来,那脑袋就晃的和拨浪鼓似的:“不行,搬城里来连个住处都没有,咱一家子睡街上啊?再说了,咱家还有地呢,搬城里来,地不种了?房子总空着也不好啊,没人住的房子没几年就得塌了。。。。。。。。”
第三十七章 迁家进城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对杨氏张氏夏老太太,已经是深恶痛绝了。
吃完饭,又在姥娘家玩了一会儿,卿宝知道姥娘的房间不可能睡得下这么多孩子,懂事的提出要趁早回家。
黄六娘自然也知道这么多孩子不可能都住在这里,不管黄姥娘如何挽留,还是一个劲的让孩子们回家。黄姥娘无奈,只得寻了辆车,把孩子们都送了回去。
回到家里,夏守平已经做好了晚饭。
见只有孩子们回来了,妻子仍没有回来,夏守平脸上的失望十分明显。
一边吃着饭,卿宝一边和他说,祭祖的钱她已经送过去了,让他不用再惦记了,以后专心卖糖就是。
见女儿说起事情来头头是道,一惯没有主见的夏守平,很顺从的听从了才六岁女儿的安排。
从第二天起,卿宝家开始了没有黄六娘,卿宝持家的日子。
每天做完糖,卿宝都会数好个数,还一再嘱咐二柱盯好了夏守平,别让人占了便宜去。
好在夏守平虽然懦弱,人还是老实可靠的,每天的钱数,都能对得上帐。卿宝见天把钱收了,不让夏守平手上有一文钱,省得他又填了别人家的无底洞。
平时无事时,就是夏守平和二柱去卖糖,卿宝和三四五柱在家。若夏守平有事,比如扫墓上坟之类的,就是几个孩子一起去城里卖糖。
家里虽然没有黄六娘,但在卿宝的照料下,倒也过的有条不紊。
见夏守平夫妻天天不在家,黄六娘也好久没过去了, 夏老太太还特意来卿宝家看了看,卿宝自然是推说娘亲有病,把夏老太太打发走了。
一个多月后,黄六娘让夏守平捎了信儿,说在城里找好了房子,让卿宝开始收拾家中的东西,准备搬家。
搬家是个大事,夏守平不得不向夏老太太和夏老爷子报备一下,这种事情,卿宝没有去搀和,只是在夏守平临去前,教夏守平说了个谎,就说黄六娘怀这一胎胎位不正,大夫说要随时观察情况,所以才要搬到城里去。
夏守平去了小半夜,回来的时候,一脸的郁闷,虽然他没有说,卿宝也猜得到夏老太太肯定是骂他了。
这个时代讲究“养儿防老”,夏老太太自然是希望儿子就住在旁边,也好天天孝敬她,何况这个儿子又是如此的听话孝顺。现在这个听话的儿子要搬走了,夏老太太绝对不会高高兴兴的恭贺儿子乔迁新居的。
卿宝也没用夏守平,自己在家指挥着三四柱就利利索索的把东西收拾好了,行李衣服,粮食用具,只剩了那些用不着的农具,准备留在家里。
在还没搬的时候,大伯母杨氏和大伯夏守业就在一个晚上来到了卿宝家,他们的来意,早就让卿宝猜着了,是要借房。
大虎已经十四了,明年就可以娶亲了,他们盖房子的钱本来够了,在赔了卿宝家二两之后,就盖不起来了,这次得知卿宝家要搬到城里去,就赶紧来借房了,准备给大虎娶亲用。当然了,这是杨氏夫妻给出的理由,卿宝还真不怎么相信。
依卿宝之见,这房子借给谁也不借给杨氏,大虎结婚后是长住,卿宝一家春节的时候肯定是要回来过年的,到时候大虎能不能让出房子来都是问题,别再弄的自己一家人有家难回。
可惜一听大哥大嫂提到二两银子的事儿,夏守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事已至此,卿宝也没有反驳的余地了。
好在自家快搬到城里去了,也不看他们这些糟心的事儿了。
五月二十日是个适宜搬迁的黄道吉日,一大早,黄大舅和黄二舅就赶着车,拉着黄六娘回来了。
黄六娘回来后,在黄大舅和夏守平的陪同下,去夏老太太那里说了一下搬家的事儿。当着黄大舅的面呢,夏老太太虽然不高兴,不过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
东西早就被卿宝整理好了,黄大舅黄二舅还有夏守平只顾往上搬就行了,黄六娘一边恋恋不舍的看着这个不大的家,一边查看着是否落下了东西,当看到卿宝从墙角刨出一大包银子铜钱时,点了点卿宝的小脑袋,有些诧异的笑道:“你这个丫头可真诡!”
卿宝把这话当赞扬听,笑眯眯的把那一大包铜钱递给了黄六娘,黄六娘一手抱着铜钱,一手拉着女儿,一起上了离家的车。
临行前,夏老太竟然率领杨氏和张氏两家人来给卿宝一家送行了,这可真出了卿宝的意外。
夏老太太拉着黄六娘和夏守平的手那一阵哭呀,杨氏和张氏竟然也都挤出了眼泪,一个劲的让黄六娘保重身体,那依依不舍的样子,看了都让人感动的想落泪。
卿宝在黄六娘后面直撇嘴,这群人,可个个都是好戏子啊!
等大家告完别,卿宝一家这才坐上了车。
东西不多,黄大舅和黄二舅还赶了两辆车来了,虽说人多点,倒也没觉出多挤来。
坐在车上,黄六娘从车窗往外看了看渐行渐远的村庄,惆怅的叹了口气。
从十五岁嫁到这里,到现在三十岁离开,她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就留在了这个破烂的村庄里。
而现在,生活竟然又转了一个大圈,她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后,竟然又要回到了她生长到十五岁的城里,命运当真就是这样奇特。
卿宝和四个柱子对这个破村庄倒没什么留恋的,卿宝本就对这里没什么感情,四个柱子则在憧憬着城里的新生活,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马车跑的很快,没用一个时辰就到了城里。黄大舅在前面,径自把车赶到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子跟前。
二柱大概是来过这里,对弟弟妹妹们大声叫道:“快看,这就是咱们的新家,里面可宽敞了!”四个柱子拉着卿宝下了车,一窝蜂的就跑了进去。
这个院子虽然也不太大,但比以前那两间房的家可是大多了。
正面三间房,两间西厢房,院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墙边还栽了几丛花,可惜现在不是花时,花儿还没开放呢。
黄六娘见卿宝脸上也露出了喜悦,不由笑道:“六丫,你不总说想要自己睡一间房吗?这回行了,西厢房给你住,好不好?”
乍一听自己能一个人住一间房了,卿宝竟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自己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房间了吗?
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啊!!
卿宝嗷一声就窜了起来,冲进了西厢房,把旁边的黄六娘吓了一跳。
本想叫住女儿,告诉她女孩子要稳重,不过当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时,她没有制止女儿,刹那间心中悲喜交加。
喜的是,小女儿的得偿所愿,终于不用和他们挤一个房间了。
悲的是,如果她早搬到城里来,大女儿没准就不会离她而去了……
卿宝来到西厢房,发现这西厢房分为里外两间。里面那间有一盘小炕,上面光秃秃的铺着一张炕席。外面那间空荡的很,连个桌椅都没有。
卿宝兴奋的跑出来问黄六娘道:“娘,娘,那两间厢房都给我吗?”
黄六娘本来打算在外面那间放点杂物,不过当看到女儿亮晶晶的小眼睛充满期望的看着她时,她不由的就点了点头:“嗯,都给你,随便你怎么折腾。”
卿宝高兴的蹦了起来:“娘,那两间厢房,你什么也不用管,我要自己动手,亲自布置。”
黄六娘见这么大点的女孩竟然有如此心思,不由逗她道:“真的什么都不用我管?本来还想给你一床新被褥呢,你要是不要,那就给五柱吧。”
“要,要!”终于不用盖那床油乎乎的旧被褥了,卿宝哪还顾得上黄六娘逗不逗她呀。
不过,又是独门独院的房子,又是新被褥的,黄六娘哪来的那么多钱呀。
卿宝试探着问道:“娘,租这么大的房子得花多少钱啊,姥娘给你出的钱?”银子还在自己手里,黄六娘肯定是没出钱。
黄六娘叹道:“是你六个舅舅帮娘凑了一年的房租,还一家给了一床新被褥,你五姨给填了一些锅碗瓢盆什么的。六丫,以后你可得对你哥他们好点,到啥时候,还得是一个娘的亲。”
“嗯,我知道了。”卿宝嘴上答应着,心里却道,这道理我比你明白的还要早呢,我团结他们已经两个多月啦……
搬到了新家,在黄六娘的指挥下,一家人很快就安顿好了。
正房的三间房,最左一间是黄六娘和夏守平的卧室,最右边那间是四个柱子的卧室,中间是客厅兼饭厅。
西厢房中两间,不过在看了房间大小后,卿宝觉得自己用不上两间,就很痛快的让出了北边那间,把那间改成了厨房,做饭熬糖都在这里。而卿宝就把南边那间厢房当成了自己的闺房。
房子里很空,黄家兄弟又弄来了不少旧的桌椅板凳,洗洗擦擦摆上之后,倒也象模象样了。黄六娘把新旧被褥都分配好,她心疼女儿,给了卿宝一套全新的棉花被褥,还给了卿宝一条淡绿色的床单。这还是卿宝从穿越到这里来之后见过的最鲜艳的布料,这让爱美的卿宝爱不释手。
第三十八章 新糖开发
有了新家新房间新被褥,黄姥娘锦上添花,还给女儿家一人做了一身新衣服,现在已经是五月底了,天气热起来,正好换薄衣。
在卿宝的要求下,一家人都先洗了澡,才换了新衣服。
新家新房新被褥新衣服,这让卿宝一家从头到脚都干净了起来,一家人连精神都是清爽的。
整整一天,一家人在新房里连擦带洗,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卿宝的衣服是黄姥娘给买来的,是一条粉红色的齐胸长裙,还有一根长长的飘带。在村里的时候,也可能是由于冬天穿棉衣的缘故,卿宝没看见有谁穿过这种衣服,竟然不知道要怎么穿,只得求助于黄六娘,在黄六娘的指点下,才将这身漂亮的衣服穿上了。
据黄六娘讲,这衣服的款式叫齐胸襦裙,这里的小姑娘们都爱穿这种衣服,穿上后十分的漂亮可爱。而她们这种已婚的妇人,一般会穿齐腰襦裙,这样干活会方便点。
襦裙这种东西,卿宝是听说过的,但具体什么样子,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
当她把那件齐胸襦裙穿在身上时,自我感觉真是飘逸啊,长裙飘飘,衣带飘飘,感觉自己好象个小仙女一样。
黄六娘拿来梳子,帮卿宝梳了一个发型,把头发都盘到头上,在旁边留了两个髻。黄六娘告诉卿宝,这是双丫髻,小女孩和未成亲的女孩子,都可以梳这种发型。
卿宝早就知道古代已婚和未婚梳的发型不一样,不过上辈子她没关注过这些,这辈子穿越过来之后黄六娘也没怎么管过她,她就这样两眼一抹黑的过了好几月。
怕自己以后闹笑话,就衣服和发型的问题,卿宝向黄六娘好好的请教了一番。
黄六娘也知道现在不是在村里了,女儿也应该学学穿衣打扮了。
母女俩一个教一个学,但也其乐融融。
躲开了压迫她的婆婆和妯娌,黄六娘十分的高兴,高兴之余,也就原谅了夏守平。
爹娘合好了,孩子们就更高兴了,四个柱子也不瞎跑着玩了,而是天天跟着夏守平去卖糖,努力的挣钱买大房子。
卿宝的房间,卿宝说了要自己布置,不用黄六娘插手。可事到临头才知道,不用黄六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