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芸芸的舒心生活 >

第184部分

芸芸的舒心生活-第184部分

小说: 芸芸的舒心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亏得这四人心态极好,像孟谨元是胸有成竹,唐书生因着已经考过一次了,加上该准备也都妥当了,不差这么一时半会儿的,自是聊得开怀。

至于柳家两兄弟,大柳本就是稳妥的性子,私以为这个就算不出现在考卷上,往后一旦走上仕途,也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故而讨论得极为认真;小柳则压根就没抱什么希望,见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的,他也跟着瞎凑热闹。

等吃完茶点,唤了下人进来清扫,又重新净了手,之后便继续攻读起来。

地龙翻身一事,在孟家压根就没翻什么浪花,可在整个京城里,却成了最近一段时日里最惊人的话题。

主要还是因为死了太多的人,且死的全部都是上京赴考的举人。

举人,严格来说,已经算是官身了。依着本朝的律法,将官职分为九品十八阶,可若是能考上进士,哪怕仅仅只是个三甲同进士,也可以谋个从六品官。当然,这所谓的从六品官究竟是肥缺还是单纯就挂个名的清水官职,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至于七品,包括七品在内的诸多芝麻官,通常就是留给举人的。就拿孟谨元来说,只要他愿意,哪怕没有什么门路,去谋个穷乡僻壤的七品县令还是凑合的。

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唤秀才为秀才公,却唤举人为老爷的缘故。

而如今,谁也不曾想到,只那么一场地龙翻身,就死了大几十个举人老爷。

几十个啊!!

这还仅仅是至目前为止的死亡人数,天知晓接下来还会不会出现医治无效的情况。再一个,依着科举有对体貌的要求,虽说要求是不算高的,但也有要求不是?

若仅仅是个头矮体型胖,或者相貌丑陋,这些问题还不算大。本朝对于学子很是宽容,可再宽容也有个底线。那就是,残疾者不入仕。

偏生,一场看似不算严重的地龙翻身,却吓得一帮子学子直接从二楼或者更高的阁楼上没命的跳下来,直接把自己摔残废的占了好大一部分,更不幸的是,前头的学子才刚跳下来,后面又有人接着往下跳。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里,那些学子就跟下饺子似的,挨个儿的跳,叠罗汉尚且有可能压死最底下的人,更别提那种高度狠狠的砸下去。

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是摔死的,而是活生生被砸死的。至于那些侥幸存活的人,或是摔断了胳膊,或是摔断了腿,以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准,能不能恢复如常还是个问题,横竖这一届科举是废了。

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愁怀了金銮殿上的圣人,更叫人忧心忡忡的是,不知何时外头传起了流言蜚语,只道天子不慈,老天爷才会在正月里就降下此等惩罚。

尽管这是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可三人成虎的道理却是古今共通的。

很快,连足不出门的周芸芸都听说了这事儿,更别提前院那四人了。

周芸芸完全不信,就算她亲身经历了穿越一事,也仍然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可她担心孟谨元他们会信,万一真的影响到了考试心情,岂不是白瞎了这些个巧事儿?

照周芸芸看来,孟谨元的运气简直贼好,考乡试的时候碰上洪灾,一帮子秀才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纷纷缺考或弃考,若非这样,就算孟谨元能顺利的考上举人,也未必就能幸运的成为解元。

而如今,会试近在眼前,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才这么琢磨着,却听刘婶回来道,早间又走了一批举人。

得了,可别等到最后,没几人应考吧?真要是这样的话,对于咬牙留下来的举人们倒是好事儿,不过圣人的脸面都要丢干净了。

感概归感概,周芸芸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多下两次厨,精心准备了一些菜肴点心。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安抚孟谨元,却完全没有想到,孟谨元并其他三只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这回真不是心大,而是因为他们四人没啥感觉。

你说地龙翻身很可怕?不就是晃悠了那么两下吗?是有多怕呢?就这么丁点儿动静,居然就吓得跳楼了,还死了那么多人……

尤其孟谨元还特地留心观察了周芸芸几日,见她一门心思窝在后罩房里琢磨新式糕点,登时愈发看不上那些心境不稳的举人了。试想想,他家怀孕的小媳妇儿都淡定依旧,你们这是在折腾个啥呢?

总觉得我们经历的不是同一个地龙翻身。

……

……

孟家这头格外得淡定,原先咋样如今还是咋样。就连周芸芸在热闹了两日后,见前院如此太平,很快也就丢开手不管了。虽说她本身极爱厨艺,可到底如今身怀六甲,哪怕冬日里下厨挺暖和的,可被油烟熏着到底有些不舒坦。

又几日,外头的流言渐渐歇了,地龙翻身一事也不曾再发生。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日子又要照常过时,另外一个谣言悄然升起。

仍是关于科举的,却是听闻有人私底下在买卖考题。

本朝极重文人,因此相对于前朝而言,考场规矩不是很严苛。孟谨元先前考试时,甭管是考秀才还是考举人,都仅仅是出示了一应的文书,再将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并吃食让差人过目一遍,就算是过关了。

可要是搁在前朝,别说是随身物品要仔仔细细的全部翻查一遍,有些还会将携带的吃食一点一点的掰碎,连汤水都能拿根筷子搅合搅合。甚至还有更夸张的,直接脱衣搜身,半点儿颜面都不留。

待前朝覆灭,本朝的开国皇帝明确立下科举规矩,更是三番两次的提高文人的地位。时至今日,哪怕是当今圣人也断然不会做出侮辱文人之事。

可偏生在这种情况下,竟是出现了考题泄露一事……

科举舞弊绝对是大事,再加上前不久才发生的数次地龙翻身之事,再三考虑后,圣人亲下旨意。

一,更改科举时间于二月十五,更改科举地点为太学学府。

二,任命已致仕的原三朝阁老莫老先生为主考官,圣人亲自参与命题,且届时还会亲临考场。

三,在原糊名制的基础上,恢复前朝的誊抄考卷制度,防止笔迹泄露本人身份。

……

……

这三道旨意一下,再度将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京城弄了个人仰马翻。

说白了,谣言始终是谣言,本朝建立至今也有百余年,迄今为止尚未发生过科举舞弊案,哪怕先前听闻了消息,多半人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此事的。岂料,圣人压根就不管事情是否属实,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

换时间换地点倒是无妨,换主考官换考题那问题大了去了!!

先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买到考题的人瞬间哭瞎,这里头还有人费了大力气命人在京城大街小巷散步各种流言蜚语,闹得举人圈里人心惶惶,以此增加自己高中的希望。

结果……

更惨的还是原先那位主考官大人,莫名被撸赋闲在家,哪怕暂时不会被问罪,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此等兵荒马乱之下,时间终于慢悠悠的跨过了正月,到了二月间。

作者有话要说:

我刚才断网了,气死_(:зゝ∠)_

☆、第167章

尽管已是二月里; 可整个京城依旧处于冰天雪地之中。若是搁在往年; 哪怕已经出了正月; 这个时候的京城通常也未曾走出节日的氛围。可惜今年却是个例外。

前有暴雪,后有地震; 仿佛老天爷铁了心要跟京城老百姓作对似的; 眼瞅着地震过去了; 没等松一口气,漫天飞雪再度降临; 连着七八天竟连半点儿阳光都看不到。

会试的日子已经定下了; 可就眼前这情形来看; 只怕就算到了二月十五那一日; 天公依然不会作美。更要命的是,依着惯例,考场里多半只会给个小炭盆,且木炭的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周芸芸又开始犯愁了。

说她矫情也好,或者干脆就是两辈子都没吃过太多的苦头; 反正若是叫她在这个天气参加科举,甭管最终的成绩如何; 考完大病一场是肯定的。这要是自家没人参加倒也罢了; 她原就不是那等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可这不是……

可是,但凡她所能想到的,并且以这个年代的科技能够做出来的东西,她都早早的叫周家阿奶准备去了。

譬如; 各类羽绒制品。

再譬如,羊绒制品等等。

周家阿奶还格外有创意的衍生了很多产品,反正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全部都有,且早些日子就往孟家送了许多。

当然,周家阿奶和祁家大少爷也没少在这里头狠捞一笔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可问题来了,有道是衣食住行,这衣裳和被褥都妥当了,行就不必了,会试比乡试可严苛多了,老实搁屋里待着就成,连去粪号都得叫人领着。如今,细算下来,如今最大的麻烦却是“食”了。

去年乡试时,因着是在八月里,秋老虎当头之时,周芸芸准备了很多消暑茶饮以及比较不容易馊掉的寿司,让孟谨元很是舒坦的通过了乡试。

如果说,乡试最难的是天气炎热,以及吃食馊臭,那么会试则刚好相反。

本朝的会试也是连考三场,头一天晌午后进入考场,次日考一整个白天,第三日大清早就能出来了。之后便可在自家或者客栈休息一整日,待又一日后才再度进入考场,进行第二轮考试。

从时间上来说,挺充裕的。可考生到底要在考场里待上一天两夜,第三日清晨的早饭倒是没必要考虑在内,左右人都出来了,也不差这么一顿。可前头呢?会试倒是不怕吃喝馊臭了,怕的是喝了冷茶吃了冷饭后闹肚子。

旁人是不知晓,就周芸芸而言,吃得差倒还能忍受,可要是叫她在数九寒天里吃下冰冷的饭食,回头一准跑茅厕。这要是单就一顿也就忍忍了,可这是要考三场,前后算在一起,每场考试至少要用四顿饭。

冷茶,冷饭,再加上仅仅只有一个小炭盆的号舍……

愁死个人呢!

后宅里,周芸芸愁得连点心都少吃了两块,偏前头院子里,包括孟谨元在内的四人全都是心大的主儿,半点儿都不担心会考的事儿。

说起来,前些日子周家阿奶叫大金送来了不少衣物,除了几样做得格外精美奢华的是送到后宅去的,旁的多半都留在了前院。

周家阿奶本就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且她来孟家的次数多了,也是见过如今借住在孟家的那三人。这旁的也就罢了,那三人都是举人老爷却是事实,阿奶多有眼力劲儿,哪怕只是为了全自家孙女婿的颜面,也一定会对那三人上心的。

上心的结果就是,但凡孟谨元有的东西,另三人一并全都有。

也亏得他们四人身量差不多,再说冬日里的衣裳,就算做得略微有些不合身,亦没有太大关系。横竖试穿之后,他们皆很满意,对于通过会试也又多了几分自信。

一群心大的主儿只抓紧最后几日时间刻苦用功,而后宅里,经过数日的苦思冥想,周芸芸终于琢磨出了一个能叫人随时吃上热饭热菜的好办法。

她深以为,阿奶一定会喜欢她的新点子。

……

……

身为一个厨子,很难不去关注一些跟烹饪有关的新闻,且周芸芸上辈子虽谈不上富裕,可到底早已脱离了温饱线。加上她本身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素日里也很是愿意把钱花在新鲜玩意儿上头。

譬如,城东刚开了一家新店。再如,超市里上架了一款全新口味的方便面。

反正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并且还是她从未体验过的,她都愿意去试一试。也是因为这样,她曾经一度品尝了不少口味各异的自加热便当。

所谓的自加热便当,搁在周芸芸上辈子真心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了,因着价格适中,味道也还算可以,算是超市里比较受欢迎的方便食品,当然跟方便面还是没法比的。

周芸芸还记得,那阵子她要参加市里举办的美食节活动,跟同事一起准备一个美食摊子。他们公司主打的是西式糕点,也就是全部都是各式蛋糕蛋挞一类的吃食,公司倒是足够体谅他们,只道若是员工要吃,仅需支付成本就可以了。

问题是,美食节是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的,试想想,忙活了这么老半天,谁不想吃口热饭热菜?蛋糕就算再美味,跟热乎乎的饭菜也没法比呢。

就是那一周时间,周芸芸把附近超市里所有口味的自加热便当吃了个遍。结果还真吃出感觉来了,回头就在家里囤了不老少,遇上加班回家没精力做饭的时候,她就直接开一盒凑合着吃点儿。

那会儿感触倒是不深,顶多就是感概这是懒人的福音,比叫外卖更加方便。可如今想想……

这不就是她想要的吗?

认真的回想了好一会儿,周芸芸还去后宅小书房里取了笔墨纸砚,一面回忆一面书写。

托她爱较真的福,上辈子她还真就研究过自加热便当盒的原理,其实旁的倒没什么稀罕的,关键在于里头的一份加热包。

万幸的是,在磨了半下午后,她还真就把加热包的配料都写了出来,唯一的麻烦在于,她不记得具体比例了。

周芸芸:……先试验一下吧!

也是亏得加热包的成分里头没啥太稀罕的东西,在将现代的名称改成如今这个年代后,周芸芸很快就叫小丫鬟去前头唤了刘婶过来。因为刘婶并不识字,她还略费了点劲儿叫刘婶背了下来。

至于份量,就只能是先每个来两斤,具体的比例还得回头慢慢折腾。

及至傍晚时分,刘婶就将东西尽数买了回来,只是她不让周芸芸亲自调配,而是非要由她代劳。周芸芸倒是能够理解,这旁的也就罢了,里头有一样生石灰,弄个不好很容易伤到自己。她也不逞强,只叫刘婶小心一些,再拿出方才刚写好的各种比例,一样样的试过来。

这一试,就是足足三天时间。

待二月十二,周家阿奶被急匆匆唤来,且亲眼瞧见她家福娃娃折腾的东西时,仍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叫刘婶又示范了一遍具体法子,周芸芸一面示意阿奶认真的看,一面很是认真的介绍了加热包的……作用。

原理什么的,她其实自个儿也没有弄得太明白,反正能用会用就可以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天里,她可把刘婶折腾得不轻,且中间又跑到外头买了两次,才总算是碰巧蒙对了比例,达到了周芸芸想要的效果。

——上辈子发明加热包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