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技术宅系统 >

第93部分

技术宅系统-第93部分

小说: 技术宅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书洵硬着头皮走进会议室,会议室中有十多位头发花白的博士们,正静静的坐在各自的座位看着资料。他们之间的交谈很小声,甚至不需要说话,点点头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久居上住的气势和看透人心的睿智。

就算是林教授和金教授也只能坐在他们后方,见卫书洵进来,林教授微微起身,指了指讲台。卫书洵点点头,把光盘放入讲台的电脑中,深吸口气,开始讲解。

再没有人比卫书洵更了解新航天器的技术了,虽然他一开始是靠背的,但之后亲自参与了各项技术的研究过程,为了不露马脚,不停重复重复的回忆,找出可以解释的理论,可以说重复背了几十次资料,就算是林教授,也不会比他更熟悉,他几乎能精确背出每个数值的小数点了。

新航天器的讲解整整花了一天时间,讲解只是一部分,之后还要接受来自各部负责人的质疑,假设航空中的各种问题。这些也不是目前的卫书洵能回答的,林教授和金教授回答了所有疑问,卫书洵默默退到后面旁听,记下这些课本和资料上都不会有的内容。

说明会结束后,新航天器获得了初步的认同,但还需要实际验证,于是在安装到火箭之前,西林航空中心决定用它来发射一颗小型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从北华航空中心调过来的,跟着来的还有十多个技术员,他们将负责辅助卫书洵安装新航天器。

是的,辅助卫书洵。

本来气象卫星运到时,卫书洵带队前来安排,结果对方负责人一见他就说:“小孩,一边去,不要随便乱碰。”

本来这还没什么,但在听其他研究员说这些事就是他眼前这年轻人负责时,对方露出完全不信的神色:“别开玩笑了,就这种小鬼?你以为是我们北华啊?西林航空年轻的根本不行吧!”

北华航空是四大航空最后一个成立的航空中心,只有十多年时间,那里的科学家几乎都是近几年最出彩的学者,很多归国华侨也多是安排在那边。整个北华航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四十岁,可谓十分年轻。

也因此北华航空有种言论,就是年轻的精英全部在北华,其他航空中心全靠老科学家撑着。

这话真的很找打,不过科学家们斗气时能比的也只有技术研发,可惜西林年轻一辈比得过北华的数量很少,谁叫年轻科学家基本都在北华,光数量就压死西林了。

顺便说一句,林教授的年龄也属于“年轻”一辈。

本来林教授是打算自己负责的,听到这种话,一下给气乐了,拍拍卫书洵的肩:“不要小看西林航空的年轻人,他负责完全没有问题。”

一直以为自己是助理的卫书洵:“咦?!!!”

林教授这话倒不是纯粹斗气,以卫书洵的表现来看,让他负责安装新航天器完全没问题。只不过他实在太年轻,林教授和金教授不敢放手而已。

“不要开玩笑了,就这么个小鬼?”北华的负责人摇头:“就算我答应了,林越你真的敢用他吗?”

“我敢!”林教授点头,顺便递上新航天器的资料:“你先认一认负责人的名字。”

“名字?你和金怀……”这名北华负责人对林教授和金教授都很熟悉,看到最后一个陌生的名字顿了顿:“卫书洵,谁啊?”

林教授拍拍卫书洵脑袋:“不好意思啊,这是这位小朋友。”

从头到尾没有发言权的“小朋友”卫书洵:“……?”

好吧,其实卫书洵本来就是“负责人”之一,虽然他的工作内容一直是助理,但两位教授不在的时候,大家有问题都直接找卫书洵,他的工作早就超出了“助理”的范畴,只是自己还没发现。

林教授明面上告诉那位北华的夏博士:“新航天器的安装由卫书洵负责。”背地里安抚卫书洵:“照平常那样就可以了。”

卫书洵松了口气,还好,他可不敢真担那么大的责任。

新航天器的安装是在发射塔进行的,因为将气象卫星推入预订轨道需要三级运载火箭,因此航天器需要安装三个,根据重量,气压等等各种原因,还要调节航天器的动力,速度,燃料损耗等细节。而且因为一二级运载火箭使用的是液体燃料,第三级使用的是固体燃料,第三级的航天器还要做一次重制。

虽然这些都不用卫书洵亲自动手,他只要汇总所有人的工作,找出有问题的地方就行,但也累得够呛。

实际安装和电脑模拟完全不一样,一颗螺丝钉稍微松点都可能出现大问题,卫书洵神经绷得很紧。幸好他有学习机帮忙扫描检测,一些看不出的隐形问题也被一一找出来解决。

原本瞧不起卫书洵的夏博士很快对他另眼相看,原本不打算放手的林教授,渐渐将重要的工作转给卫书洵。

卫书洵实在太有天赋了,他现在缺的只有时间和阅历,而林教授愿意做这么个领路人。给卫书洵多一点工作,多一点经验,看看他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个月,三个航天器都已经安装好后,忙得头晕脑胀的卫书洵坐在地上,恨不得直接趴着睡过去。

他的工作越到后面越忙,林教授一开始还帮一下忙,比如:“结构阻尼需要调整,否则动力过高。”

“是的。”有学习机在手,早就发现问题又过份尽责的的卫书洵答:“已经做了调整,压阻调至72。5po,经验证确定已没问题。”

花了一点时间才算好的林教授:“……”

之后林教授的提问变成了:“协同系统调好了吗?”

“短脉冲功率现在是多少?”

“是的,进行了双频调节,由原本的单频965rm改为双频1275rm,已经调整完毕。”卫书洵一一回答。

再后来,林教授的检查就变成了:“扭转膜双频重新调一下。”

“透射传感注意一下。”

卫书洵:“……!!”

其实这些问题学习机都已经发现,卫书洵也已经让人调整好,但是林教授这么偷懒还是让他觉得累不爱。

唯一值得安慰的地方是他在发射塔下拍了不少照片,去年他来参观的时候,连靠近都不准,现在天天呆发射塔下面都走不了,工作中的照片被同事拍了好多,又可以拿回家给爸妈炫耀了。

旁边是众人的欢呼声,整整一个月不眠不休的忙碌,大家都累坏了,此时都大松口气,恢复了笑闹。

夏博士拉起坐在地上的卫书洵,笑着问:“累坏了?”

“是啊,我恨不得睡够三天三夜。”

“恐怕还不行,明天再检查一次,后天进行发射。”

“是,我知道。”

卫书洵也只是想想,发射卫星那么重要的事他可不敢松懈。

夏博士看着卫书洵年轻的脸,突然问:“卫书洵,你要不要来北华航空中心。”

“啊?”

“我们北华航空中心以年轻人为主,讲求活力和创新,没有倚老卖老的打压,我认为那里更适合你发展。”

“夏世奇,你胡说什么呢,我们什么时候打压过卫书洵,小心我告你诽谤啊!”

“那也比不过北华的年轻和创新!”

林教授气结:“你们再年轻,比得过卫书洵年轻?他可是我们西林航空培养出来的。”

卫书洵默默:“……”

夏博士和林教授例行争吵一番,顺便定下明天的工作安排,临走前夏博士再次发出邀请:“卫书洵,如果哪天想来北华,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不需要考试和论文审核,我会直接做你的推荐人。”

林教授那个气呀,他很看好卫书洵,正打算重点培养他呢,夏世奇竟敢当着他的面挖墙角:“卫书洵,不要听他的,北华的资源比西林差多了。这次工作结束后,我想调你到我的实验室,跟着我学习怎么样?”

“那个,谢谢林教授,但是……”

“但是什么?怕关程不高兴?”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什么原因?”

“那个,我要回学校考试啊……”A大早就开学了,因为他的情况特殊,学校特批他不用上课,但考试还是必须参加的。

等到载人航空忙完,卫书洵还得回学校考试呢!

林教授终于想起卫书洵学生的身份,顿时一阵无语。

“算了,学校总得上完,但是明星你不要再当了,太浪费你的天赋。”

“是。”

第二天,所有人又对运载火箭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定完全没问题后,正式开始升空准备。

发射时间是在第三天的上午九点,天气预报显示晴朗无风的日子。

卫书洵站在发射控制台后,看着林教授熟练的调控,发射。第一级运载火箭飞入大气层后成功脱离,第二级运载火箭顺利启动,即将离开大气层时顺利熄火,脱离。第三级火箭顺利将气象卫星推进预订轨道。

从控制台中清楚的联接到气象卫星后,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声。

四个月的不眠不休,他们终于成功研究出新型航天器。从地球到太空总共只需要15秒,原本的旧型航空器升空时间为20秒,虽然只是提升了5秒,但火箭升空一旦超过20秒,就很容易被地球引力吸引坠毁,新型航天器完全杜绝了这项难题。

卫书洵同样很激动,虽然研究时很忙很累,但看着火箭升空时的成就感充盈内心,只觉得为了这一刻怎样的辛苦都值得了。

新航天器的发射实验成功,众人短暂庆祝后,投入了更忙碌的工作,要给载人火箭安装上新型航天器。

卫书洵这边在忙时,宇航员的训练也已经得出结果,三名老资格宇航员,包括曾经和卫书洵合照过的袁永成为这次载人航空的宇航员。而卫书洵曾经帮过忙的严周只能当候补,所幸他经过努力已经在航空中心站稳脚跟,再不是能随便替换的新人了。

卫书洵知道后,抽空分别拉着两人拍了合照,还要了他们的签名。

严周有点抗拒:“我又没能参加载人航空,你拿了签名也没用。”

“怎么会没用,下次载人航空时你肯定能参加,我先拿了签名到时好卖钱。”卫书洵一本正经的说。

于是严周笑起来,认真的给卫书洵签上名。

两个月后,也就是载人航空研究公布半年后,发射塔的载人火箭终于制造完成。

第147章工作结束

根据气象局的观测,本月17号是最适合火箭升空的一天,今天是3号,也就是说,还有13天。

尽管火箭已经完成,但整个航空中心非但没有轻松下来,反而陷入更忙碌的工作中。

他们要抓紧这13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检查,直至麻木也不能停下。卫书洵睡觉的时候,做梦都只梦到一串串在空中飞的公式。后来和郑勒聊天,发现郑勒也是同样的情况,顿生同病相连之感。

离预定飞行日期还有一周时,航空中心迎来了大批的外来人员。总理带着一批精选过的随行人员前来坐镇,以示对航空中心的重视,跟随而来的还有不少记者。

卫书洵等人一直呆在发射塔忙碌,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直到第二天从航空大楼过来的同事提起,众人才知道总理来了。

不过按那同事的说法,总理参观完庞大的航空中心不知道需要几天,发射塔这边要等到他参观恐怕得到最后两天,于是大家淡定的继续工作。

但在第三天时,发射塔架下传来一阵喧哗声,卫书洵刚想探头看看,就听林教授说:“看什么看,难道想让总理看到你们在偷懒吗,还不快工作。”

卫书洵恍然,继续低头工作。他听航空大楼的同事说过,第一天早上总理慰问的时候和所有部门人员都握过手,结果一早上只慰问了两个部门。到下午时他就只和部门负责人握手,然后口头慰问一下大家,效率才总算提高。整个航空中心现在有三千多研究员,还不包括外围的技师,总理要是真的一一慰问,估计宇航员都可以飞一圈回来了。所以现在除了各部门负责人,其他人都只得一声口头慰问。

简言之,他们是“总理与XXX亲切交谈”新闻里的背景。

卫书洵倒无所谓,做为一个从不看新闻的中二病混混,他曾经连新总理是谁都不知道。后来还是跟周泉熟识后稍微了解一点时政,才知道现任总理是个廉政的人,也就仅此而已了。并没有期待跟总理握手什么的。

身后的钢制楼梯传来嘭嘭的震动声,显然有一大群人正在上来,卫书洵看到身边的郑勒跟着震动抖起来,满脸激动的想转头去看的模样,踢了他一脚。

“镇定,你想挨骂吗?”

郑勒不再动,小声问卫书洵:“书洵,你说摄像机会拍到我吗?”

“不知道。”

“我妈要是能在电视上看到我就好了。”

卫书洵顿了顿,点头:“是啊!”

对这里很多人而言,工作的动力除了成就感外,另一个就是能带给家人的荣耀感,金钱反而是最次要的。

不过听说记者采访都会剪掉大部分镜头,只留下一小部分,他们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机率不大。就是有,大约也只是个一两秒钟的背影。

想想老妈的性格,指着电视机中某个背影对众亲戚邻居说:“快看快看,这是我家书洵!”

……这种场景果然还是不要的好。

对了,听说工作结束后会有一笔不菲的奖金,负责人的奖金更多。自己好歹也挂了个负责人名头,想来奖金应该不低吧?

现在学校第二学期已经开学了,反正都有航空中心帮申请的特批假,等这边结束后干脆回家一趟带爸妈去旅游几天好了。

决定好计划,继续埋头工作的卫书洵突然感觉肩上被人拍了一下,他头也不抬,训斥了一声:“别打扰我,小心我弄错。”

那人顿了顿,再次拍拍他:“小兄弟,你在忙什么?”

“都说了……”卫书洵转头,悚然一惊。

卧槽是总理!

总理笑眯眯的很亲切的样子,没有什么压迫感,但抵不住他后面黑压压一大帮人,还有名女记者半蹲着硬把话筒塞过来。

被吓到的卫书洵本能的立即开启防御(书呆)模式。

“我正在进行纳米银圆管的透射性检测,标准数值为0。12NB,横向纤光栅拦截率86。23%YA,目前数据稳定,允许0。02数值内的误差。”

“……”完全没听懂的总理:“那个……很好……很好……继续努力……”

“是。”卫书洵推推眼镜,补充:“很荣幸见到您,我们一直很仰慕您。”

他微退一步,将位置让给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