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怜我怜卿 >

第17部分

怜我怜卿-第17部分

小说: 怜我怜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后一类人。以前我就是一典型的小市民,最会趋利避害了,额娘能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却根本做不到,遇到事情更是胆小、犹豫等等的。羡慕和佩服额娘,也是因为她的靓丽自信我从来不曾有过。古代的三妻四妾,我不想接受,可将来会不会反抗、又反抗到什么地步,不到那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反正在那之前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呢,我会先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时光,那些事情到时候再发愁好了。”

还真是得过且过,白操心了,小孩的身体和这丫头的幼稚行为,常让他忘了里面是个二十多岁的灵魂。“既然这样,你也有些心理准备,大清宗室女许多都会和亲蒙古的。我会想办法避免的,你要是有什么想法也可说出来。”

“没问题,谢谢阿玛了。”玉佳乐滋滋的,有个知道自己穿越身份还不介意的爹罩着,日子就是好过,她也算是穿越女中的好运者了。玩心大起,调侃胤禩:“说起嫁人这个事儿,您和额娘再努力一把吧,给我添个弟弟,我也好有个兄弟撑腰不是?”

“把《三字经》的第一章读几遍,别忘了你来这里的理由是启蒙。”

玉佳不屑地撇嘴,《三字经》有什么难的,身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背全篇都不在话下。

“用满语”,胤禩啜了口茶,慢慢地补充道。

玉佳瞬间崩溃:(×_×)我还真不会,阿玛,我错了,求教导。

☆、第三十三章

她真的是想多了。被奶娘容嬷嬷抱着,走在去咸福宫的路上,玉佳沮丧地想着。作为清穿女,她丢脸了,没办法跟九龙谈个轰轰烈烈的恋爱是其一,难得进宫一回还风平浪静的,宫斗没看到、康熙没见着,就被抱着给皇太后和前不久刚晋封的佟佳皇贵妃请了个安。而且皇太后说的是蒙语、佟佳贵妃说的是满语,她整个过程就是一副茫然的样子,还是被奶娘提点着说了拜年的吉祥话,这哪还需要演技,就她这什么的都做不了的小身板,加上语言不通的环境,自然发挥也天衣无缝了。(┬_┬)

清初词人涨潮有一本关于求美的著作,名为《幽梦影》,书中如是写着:“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见到良妃的那一刻,玉佳的脑海里不由地想起了这些话,原来真的有倾城倾国的美貌。脸若月盘,眼似水杏,齿如含贝,肌如白雪,腰如束素,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如斯美人,她这个女人看了也十分动心啊。

“玛嬷。”玉佳甜甜地叫着,把手伸向良妃。耶,被抱了,身上也好香好软,感觉人生圆满了呢。

“这孩子倒是一点都不认生,跟额娘很亲近呢。”毓秀好笑地看着女儿脸上那副餍足的神情。

“是玉佳这孩子太可爱了。”良妃满眼温柔的看着玉佳,这是禩儿的孩子,长得好像。禩儿出生时她位份太低,从小就被抱给了惠妃,她这个额娘都没能好好抱过他。

玉佳:又是满语,就能听懂几个词,算了,有美人抱也不错,古人太内敛了,趁现在是小孩子多占点便宜,完全能理解颜控这种生物的想法了呢。( ̄﹁ ̄)

* 我是玉佳又被抱去学满语版《三字经》的分界线

“阿玛,我长得像不像玛嬷,能不能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呢?”玉佳兴冲冲的问着,上辈子自己撑死就是个小家碧玉,没见到康熙,但八爷、八福晋、良妃的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她这辈子应该也能混个绝世美人当当吧。

“有七分像,是个美人。”虽然知道女人都在乎容貌,但你才一岁多想这个问题早了些吧,胤禩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直接说了朝鲜的事。

难怪穿越前辈们反复告诫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这完全就是跨过了非洲黑奴和南洋劳工的环节,直接进展到现代国际劳务进口的模式了。可是,“你皇阿玛真的能同意放开和朝鲜的贸易往来吗?”

“你该叫皇玛法的,”胤禩提醒,“这两年关外开垦的土地大丰收,皇阿玛满意,也让许多八旗贵族动心。其实皇阿玛现在也有拿这些土地赏赐功臣与旗人的想法,可是当他看到臣下蠢蠢欲动地算计他的所有物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更何况,通商的利益庞大,也有不少人会想法设法促成此事的。传教士毕竟非我族类,他们说的话我不敢全信,现在世界局势究竟如何,你把知道的总结一下,也好防范未然。”

明白了,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他人挑衅自己的皇权,你再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因势利导,的确能成事。但是你这完全就是把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牵着走的节奏了,司马迁评价张良是“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超级智囊,我如今是信了,吾等凡人就老老实实地跟在您身后。

“给我几天的时间,我会努力回忆的。”大学都毕业两年多了,高中世界史的知识啊,玉佳先在心里替自己点一排蜡。

在以后的一个多星期里,顶着全府上下祸害八贝勒书房的眼神,耗死N多脑细胞,李佳终于“写”出了几张没人看懂的近代世界发展史。(小孩子手腕没力气写不好字就不多说了,可我写的是简笔字和拼音,不是鬼画符的 >_<||| )

记得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正是荷兰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时代。所以这个时候哥伦布早就发现了新大陆,航海时代到来了,而且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已经没落了。现在应该是荷兰势力减弱、英国逐渐成为新日不落帝国的过程了,西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

扫了几眼玉佳弄好的图纸,胤禩放弃继续看下去,直接开口问:“海上马车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被英国取代?”

“荷兰当时有一万多艘商船,在欧洲、亚洲、美洲之间运送着货物,所以被称作海上马车夫。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巴伦支船长运送货物经过俄罗斯的时候,被困在了冰封的北极圈里,零下40度的严冬里他们打猎为生、烧掉了船上的甲板,死了8个水手,可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里有他们那时候最需要的衣服和药品。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这样的经商法则,让他们垄断了海上贸易,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玉佳顿了会,不好意思地说着:“衰败吗,我只知道英国和荷兰在海上打了几仗,后来法国又打到荷兰本土上。听说荷兰的商船为了减少造价和运费都不配备武器的,大概还是军事发展落后的原因吧。”

“武器、军事”,胤禩默念,“英国的武器有多先进?”

“不知道,但是看《加勒比海盗》就知道,□□、大炮都是标配了。阿玛,西方□□已经发展起来了,大清在这点上已经晚了一步。”低头翻翻笔记,玉佳又说道:“英国还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后来借这个公司在印度实行了殖民统治。朝鲜如果真放开了海外贸易,早晚会被英国给盯上。”

“现在的世界局势若真像你说的那样发展,英国、荷兰几个西洋国家忙着争夺海上权利,难免□□乏术,正是大清变革的好时机。至于火器,大清现在还没你想的那么差,在入关时就已经有了炮兵部队,平三藩和噶尔丹战争里也用过戴梓研制的子母炮。只是火器的效用和威力很大,但技术却只有汉人能掌握,皇阿玛很忌惮,前几年将戴梓流放了,在那之后再也没有发展了。所以,火器的问题十分的棘手。”

没想到火器的发展还牵扯到满汉矛盾,也是,满清统治的资本是八旗强悍的骑射功夫,但火器完全能把这种优势抹杀,康熙那么精明的人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让多少中国人至今仍然怨念难消,满清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又有多少汉人心存怨恨,不难想象。火器不发展就会落后世界,可发展了极有可能会让国内局势动荡,这个问题好难解啊。唉,她一个小人物,也就知道科技兴国、民族团结等等的口号,实际操作还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而且老实讲,穿越前她也是汉人的,对这种民族矛盾其实更想偏心汉民族的,连立场都不知道该怎么站,玉佳苦恼的想着。

最后胤禩打断了书房里良久的沉默,说:“火器的事,只能慢慢筹谋了。所幸的是我们对世界局势有了几分先知,这一次大清不能再做棋子、任人宰割了,以后世界争霸的历史中大清要成为执棋人、掌控这天下的局势。”

霸气,这才是□□上国该有的气势,后人常常遥想怀念汉唐盛世,不就是艳羡这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世界第一强国所具有的魄力和雄心吗!听着胤禩的话,玉佳只觉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这一世的华夏民族定然会有不同的命运了。

☆、第三十四章

康熙四十年正月二十一日,陕西咸阳百姓张拱等数五人敲响了右长安门外的登闻鼓,状告原陕西巡抚布喀侵吞朝廷发放给百姓的买种子银两数十万两,致使陕地百姓不能耕种、生计无望。张拱等五人被笞刑五十而后收押,状纸由都察院上奏给康熙,引得朝堂一时震动不安。

金銮殿上康熙大发雷霆,将手中状纸重重往大臣面前一拍,怒道:“五十多万两种子银,到百姓手上的居然寥寥无几,这帮国之蠹虫。”

龙椅下首的皇子和大臣们纷纷跪地,“皇上息怒,龙体为重。”

康熙冷眼看着下方,大清与朝鲜的民夫契约只签订了三年,关外那些被开垦好的千顷良田的归属问题被提上日程,底下的一些小动作,他也没有太在意。官员们有些小心思、甚至小贪,康熙根本不在意,有所求的人他才用的放心。可如今看来都是将他视作冤大头了,三十八年的陕西赈银,五十多万两,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敢如此欺瞒他。这些国贼佞臣是不是想把他当成昏君来戏耍,这对康熙而言是天大的侮辱,震怒道:“彻查此案,这么一大笔银子,朕倒要看看他们怎么有胆拿,又想做什么?”

康熙的目光扫过,太子胤礽、索额图都身躯一震,三十八年康熙南巡,陕西赈银是胤礽在京处理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一个纰漏,胤礽难辞其咎。索额图虽然跟着康熙南巡了,但他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是东宫属臣,布喀更是他手下党人,平日里孝敬不少,此事他完全不知情,可皇上会信吗!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案必须彻查严办,陕西百姓不惜千里迢迢上京告御状,就是相信皇阿玛乃千古明君,定会还他们一个公道。”胤礽启奏,即使那些人里有他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势力,如今也必须斩断了,储君的名声绝不能有污点。

康熙眯着眼睛看了会太子,终究心软了几分,颔首道:“欺上罔下,这些佞臣的确胆大包天,不惩不足以平民愤。胤禛。”

“儿臣在。”胤禛出列。

“你在户部查账一向严谨公正,朕将此事交给你,委任你为钦差大臣,即日起和刑部尚书傅腊塔一道前往陕西查审此案。”

胤禛压下心中的苦涩,应道:“儿臣遵旨。”

三月初三日,陕西官员贪污赈银一案被查明,胤禛和刑部尚书傅腊塔将案件始末上折子呈报给康熙。三十八年共下发种子银五十七万两,发给民间百姓的只有十九万两,原任陕西巡抚布喀侵吞二十七余万两,同州同知蔺佳选、蒲城知县王宗旦、朝邑知县姚士塾等几地官员侵扣十多万两。最后康熙御笔朱批,将蔺佳选、王宗旦等处斩监候,布喀议罪革职、流放宁古塔,其他有关官员也分别给予处分。而张拱等五人因民告官且胜诉,被流放三千里。之后侵扣银两被追回,重新发放给陕西百姓,并由胤禛督办拨三万石米粮于民休养生息。

犯案的官员里也有不少满族的,且数额巨大,还得再次发粮发银,这下康熙是不乐意把关外土地给满臣和勋贵了,朝鲜那事的前奏是办好了。要不是胤禩提前说过,她还真想不到陕西的案子能影响到朝鲜那边,总觉得里面还有许多门道呢。

“过不了多少时日,德妃娘娘就该结束礼佛了。”胤禩给毓秀打预防针。

床榻上抱着孔明锁玩耍的玉佳立马竖起耳朵偷听,对,就是这个,陕西的案子好像让雍正立了功,阿玛会这么好心?

毓秀微微思索,道:“是看在四哥陕西办案的功劳上?”

“皇阿玛安排四哥当钦差大臣,是因为里面有太子和索额图的手笔,虽然只是接受臣下的孝敬,但终究于储君名声不利。陕西一案四哥应该另有密折给皇阿玛,虽是奉旨办差,但太子那里必定不愉快,也是对四哥的安抚。”

“作为两位阿哥的生母,皇阿玛不会关德妃娘娘一辈子,两年也算不短了。更何况陕西贪污案后,四哥成了皇阿玛用来整顿吏治、惩治贪官的一把最锋利的刀,不看僧面看佛面,德妃娘娘过去的错也就被揭过去。”

听到这里,玉佳才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么回事,雍正辛苦一场的功劳拿来给德妃抵债了。还有雍正是不是以后都得干得罪人的活了,和太子的关系也被挑拨了,阿玛打得一手好牌呢。不过历史上雍正做的也是孤臣,阿玛肯定还有后招在等着了。

想通了的玉佳,眼睛瞄向胤禩那边,怎么没声了?默默地把身子转向墙面,古人秀恩爱真是一点都不激情,这个时候来个法式舌吻什么的多刺激。其实她心里是有那么一丢丢想看的,现场版的言情剧呢,可是阿玛手段太狠了,她绝不要背《女戒》,还是满语版的。

午后,趁着额娘去看账本的功夫,玉佳插空隙地问道:“告御状,不会是你设计好的吧?”

“没有人能做到天衣无缝,必会留下蛛丝马迹。爷可不想被皇阿玛、太子、四哥那么多的势力给盯上。”

“事情就那么巧?”话说得好听,可她又不是三岁小孩,没那么好骗。(画外音:确实不是三岁小孩,你现在两岁还不到呢! 玉佳:请给我圆润地离开。╰_╯)

“我和九弟他们合伙经商,商人东奔西走的,足迹广了些,消息也就灵通多了。我只是顺势而为,先将八旗勋贵们的一些打算让皇阿玛早早知晓罢了。”

秒懂,你先让康熙看到底下人对他的算计,然后重磅出击,陕西那边就是一帮人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