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怜我怜卿 >

第60部分

怜我怜卿-第60部分

小说: 怜我怜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动的康熙此刻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们和赶来的宗室、大臣将皇位继承人给商定好。

一夜的折腾,外面天也开始蒙蒙亮了,胤禩看着那轮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紫禁城,也照暖了人心,今日开始他和兄弟们都将开始新的人生,大清也必将走出不同的路来!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底,康熙皇帝因病退位,尊太上皇颐养天年。1710年正月一日,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受百官拥戴、得皇家兄弟支持,继承皇位,定年号为元狩。

☆、第一百零九章

元狩元年七月,京城西城门处缓缓驶进一辆马车,从规格来看,只是一辆民用马车,并不见有多豪华的规格,但若是识货的人便可一眼瞧出,这辆马车在用料、做工等上无一不是用上等的材料精雕细琢而出,再看那马夫手上的功夫更是不俗,速度明明很快却十分的稳当。

不到片刻的功夫,这辆马车便驶离了街道,进了一胡同,停在了一栋大宅院前。早有管家带着下人在此等候,恭恭敬敬地候着来人,见马车停下情绪更是十分的激动,“爷,奴才等您许久了。”

先是一双锦靴从马车里踏出,然后便走出一位美如冠玉的公子来,狭长的丹凤眼微微上挑,风情乍现,却又有一股隐隐地威压流出。男子理了理袖口,随意环视了下四周,眸中各种思绪闪过,似有所感,却又瞬间恢复自然。

“阿玛。”一声清脆的叫声响起,马车里又走下一个女孩,身量还未长成,但眉目含笑、顾盼神飞,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让人见之忘俗。只见女孩上前抱住锦衣公子的胳膊,娇笑着望着面前的管家,道:“五福,这么久没见,你发胖了呢。”

“给郡主请安。”五福眼中闪着泪花,打着千儿,“劳烦郡主惦记了,能再见着您是奴才的福分啊!”

却说这来人正是昔日的太子爷胤礽和敏郡主婉莹,而五福是胤礽贴身太监何玉柱的徒弟,当时在毓庆宫也是极有脸面。只可惜被去年胤礽弃太子位出走一事牵连而进了慎刑司,很是受了一番罪,直到胤禩当了皇帝才被放了出来。这座府邸也是胤禩特意联系了胤礽、又征求了瓜尔佳氏的意见后,将昔日毓庆宫中人士安置到了此处。

胤礽带着婉莹走进了府里,看着院中一应按他喜好布置的景致,心底升起一丝暖意,远远便望见了瓜尔佳氏在主院门口翘首以盼,胤礽脚下的步伐不由快了些。

“爷!”一向冷静稳重的瓜尔佳氏此刻的声音也有些哽咽了。

“福晋。是爷让你受累了。”即使知道八弟会暗中照顾瓜尔佳氏他们,但皇父的性子他再了解不过,那段日子瓜尔佳氏不仅要承受着康熙的怒火,还要照顾、看管他的一众庶子庶女,其中的艰辛可以想象。

“爷言重了,这些都是我作为福晋的本分……”

瓜尔佳氏的话还没说完被婉莹给打断了,自从胤禩当皇帝之后,她跟玉佳就时常写信联系,且言语再也不需忌讳什么。作为嫡女,婉莹肯定是不喜欢太子身边的那些莺莺燕燕,没少追问毓秀的御夫之术。玉佳也就把现代的一些婚姻观讲给了婉莹听,让她很受启发。现在看这两人跟个木头似的没情趣,自然是忍不下去了。

“好了啦,我知道阿玛和额娘是小别胜新婚的,可我都赶了好几天的路了,想进去休息了。您二位啊,要感谢什么的,也不在这时间这地点,回房去不更好?”

这话说得,让瓜尔佳氏难得的羞红了脸,便是那段独守毓庆宫的日子她都没如此手足无措过,今日真是看到爷欢喜过头了,居然挡在院门口当着这么多下人面前被女儿给涮了。

……

“爷,您是真的已经打定主意了?”对胤礽心中所说之事,瓜尔佳氏确认道。

胤礽颔首,“昔日的太子,皇阿玛也没下过废太子的旨意,这身份太过敏感。八弟虽不介意,但也要防着有心人在中间挑拨,大清不宜再生祸事了。再者,爷在大清也过了那权势滔天、荣华富贵的日子了,以后另辟一番天地也不失为一大人生快事!”

见胤礽是真的放下了,瓜尔佳氏才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就是栽在了一个“不甘心”上。

胤礽拍拍瓜尔佳氏的手,嘱咐道:“爷明日去见八弟他们,把一些事处理好,我们便一起去南海。那边虽不如京城繁华,却也别有一番风情,你定会喜欢的。弘皙如今也是历练得越发长进了,若不是有他在那里主持大局,我还真无法这么悠闲地回京。”

无论那边如何,能与胤礽在那里过清净、自己可做主的日子,瓜尔佳氏就知足了,昔日毓庆宫的日子看着繁花似锦,却更是如履薄冰,种种心酸又何尝是外人能了解的。

胤礽心底叹了口气,还有皇阿玛,罢了,总归是得见一面的。

*我是太子突然出现在大阿哥等人面前的分界线*

“太……太子,啊,不对,二哥……。” 胤礻我整个人都语无伦次了。

胤礽凤眼一挑,“老十,你二哥我不过就是离开个一年多的功夫,也至于你这般惊讶!”

“……”相当至于,你可是皇阿玛唯一亲口承认过的太子,这么多年来都压在我们头上,最后一招金蝉脱壳更是让那大半年里兄弟们被皇阿玛一个劲儿地迁怒。嗯,等等,胤礽出现在皇宫中,再想想八弟对毓庆宫旧人的好态度,莫不是……你二人早就联手了吧!从胤禔到胤祯,大家齐刷刷地看向胤禩。

胤禩抚额,他是想过把二哥的事告诉其他兄弟,但是皇父这么多年替太子拉了太多仇恨值,他才刚提及太子,大哥、小九等几个暴脾气的兄弟就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就是现在这殿中的气氛也是很不美妙,尤其是大哥和二哥之间那水火不容的架势,真是让人不省心。

“事情比你们想得要复杂许多……”当了皇帝照样要当兄弟间的调和剂的胤禩,开始解释事情的始末,他的穿越又重生,太子的前世梦境,这次连弘旺的重生、玉佳和博尔木还有林氏穿越者的身份也一并说了。

从胤禔到胤祯共十人,除了早逝的六阿哥胤祚和十一阿哥胤禌,胤禛和胤祥也不在现场。到了今日大家才知道为何胤禩登上皇位后,对其他兄弟都有重用,却独独让胤禛和胤祥两人闲赋在府。原先直以为是因为皇父的病情跟胤禛有关的缘故,却不想是有这样的深仇在内。

尤其是胤禩在讲述前世旧事的时候,玉佳也窜了出来做补充,雍正把兄弟们的名字都改了、继续关着胤禔和胤礽、八爷党被反复的各种折磨、胤祉先是被发配遵化马兰峪给康熙守灵、然后又被夺爵幽禁在景山永安亭、连根本没参与夺嫡的胤祹都被从郡王降成贝子再降成镇国公……总之,玉佳将整个雍正朝康熙儿子的悲惨境遇都给讲了个遍,在雍正二年去世的胤礽和四年去世的胤禩听到那后面的种种事,心里都是各种的不舒坦,更何况胤禔等人了,真是肺都要气炸了。

“咚”,脾气最是暴躁的胤禔连桌子都踢翻了。

而兄弟当中,情绪最复杂的是胤祯,胤禛毕竟是他同胞亲兄长,即便他与八哥亲密,却也不曾想过要害四哥和十三的。可是听了前世之事,再仔细思虑四哥和十三两人的一些举动,才察觉到其中的险恶用心。如果不是八哥早有防备,或许就被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亲手害了。

当了背景板的弘旺望一眼博尔木:姐姐,她是故意的?

博尔木用得意的眼神回复:当然,没有好处的事,佳儿可不会这么积极的。

弘旺:……我该说喜欢上这样女人的你很有“福气”吗?…_…||

博尔木:谢谢夸奖,这么多年了我就喜欢佳儿这副护犊子的模样。╮(╯▽╰)╭

虽然跟其他兄弟坦白,是因为大清有太多的变革需要进行,根本不是胤禩一人能办成的,自然要煽动其他兄弟一起为大清效力。然而,也不妨碍趁此机会再黑胤禛一把。便是没有经历那一切,雍正的做法却着实是极大地羞辱了胤禔他们,康熙生出来的几个儿子有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人,当然他们也的确有骄傲的资本,雍正做的那些事情绝对是让这几人无论如何都咽不下那口气的。去找前世的雍正算账,当然是不可能的了,自然要报复给这辈子的胤禛了,更何况现在细想胤禛旧日的种种做法可算不得无辜。

当了皇帝的胤禩明显不待见胤禛,现在胤禔他们也会多加“关照”胤禛了,自然会出现不少会看风向的人去把胤禛的事办好。先不提胤禛头上还有着一顶不孝的帽子无法摘除,又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想再做出些小动作几乎是不可能了。即便是胤禛真的铤而走险去搏一把,掀不起风浪不提,反而是给了胤禩出手整治他的理由。

☆、第一百一十章

胤禛做的那些混账事,不急在这一时,跟胤礽的恩怨也可来日再算,胤禔等人现下最关心的是大清亡了的事。没人怀疑胤禩说谎,当初在现代胤禩可是仔细查阅了大清每一任皇帝的作为和现代史学家对清代的分析与评价,这些东西可不是能编出来的。

“都是老四那混蛋的不肖子孙不争气,我大清被他们给祸害了,国难当头不思对策,各种内斗不提,还让个女人给夺了权……” 胤礻我被气得是破口大骂,若不是胤祺阻拦,更难听的话也出来了,毕竟和胤禛一母同胞,十四的颜面还是要顾忌些的。

胤禔望了眼十四,还是觉得有些话不要当着十四说了,回头对胤禩请命:“皇上,下道旨意吧,让我先去把沙俄那边给收拾了。割地赔款?爷我现在就让他们尝尝那滋味!”

胤祯也站到了胤禔这边,两人瞬间达成统一战线,势要把那些黄毛洋人给打得落花流水了,让他们百年后根本无力来进犯大清。

胤禟这厢却有些不乐意了,“大哥、十四,不是我说你们,这遇事就想着打打杀杀的,多劳民伤财的。八哥,还是交给我吧。资本主义兴起、商品经济发展?看我不带着林氏等人让他们先爆发了财政危机,届时不信他们本国政府不出手收拾那些所谓的资本家!”

“九弟说的有理。再者,有朝廷必会有叛逆分子,去挑唆了那些人叛乱,整个社会都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了,还谈何发展!”胤祉也插话道。

“洋人信奉上帝,为了传道都甘愿漂洋过海、九死一生地去往世界各地,如此大的影响力,国王和朝廷可未必真的乐意!只怕有不少是貌合心不合,这个空子可不能疏忽了。”满蒙共同信奉藏传佛教,但统治者却又时常对西藏活佛极大的号召力心有忌惮,胤祺自然就联想到了西方国家的情况,积极提议道。

“两国相交有利益亦有争端,历史上英法俄德等国也没少为此打仗,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让这些战争的时间提前些,规模扩大些?”一向十分低调的胤祐也开始发言了。

……

听着她这些叔叔伯伯一个接一个出招,玉佳默默地抬头望天,是谁说中国古代奉行儒教、培养的是君子来着!听听,这一个个出的主意多阴险,完全是厚黑学派的代表人物了。真想替这些历史上的列强们鞠一把鳄鱼泪,被这些家伙惦记上,你们未来的路恐怕要生出许多波折了。

胤禩和胤礽对视一眼,要不是他们早就知道了大清日后的历史,这些年来又在不断地分析和琢磨对策,现在必然也是那群情激奋中的一员了。

“大哥你们的提议皆可行,只是细节还要完善,需做到不为人察觉、不落人口舌。然而,大清要面临的不只是洋人,还有满汉之分的问题。”这也是大清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之一,与汉人朝廷相比,这是他们的天然劣势,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身份使得满清政府在改革时期更需慎重稳妥,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内忧外患、进退两难的局面。

胤禔等人也沉默了,洋人好收拾,但是汉人却着实不好笼络,更何况让满清贵族们放弃自身的些许优势利益也少不得要伤筋动骨。

尽管已经下定了主意,但心中未尝没有遗憾,胤禩叹口气,把玉佳叫到中间,“大清存或亡,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不仅如此,有一点最是困难。”

玉佳会意,“汉人也好,洋人也罢,其实都不是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哪怕是曾经带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皇室在接下来的时代发展中也是几经磨难,最后也是君权备受限制的君主立宪制了,法国、沙俄等大批国家的皇室则是完全消亡了。三百年后的世界,两百多国家中只有二十五个国家还有皇室存在,而且还都是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已经落后,将被历史淘汰,这就是现实,大清、爱新觉罗家就刚刚好站到了这个时代的转折点上。”

“照你这般说法,我爱新觉罗家必须把皇权分散出去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那劳什子的君主立宪制!”胤礽质问玉佳,语气十分不爽,胤禔等人也是如此情绪。他爱新觉罗家辛苦打下的天下就这样拱手让出,呵,这样做与老四那些亡了国的不肖子孙有大区别吗!

就知道会是这个反应,阿玛当了皇帝后几次和她谈到这个问题也是如此,毕竟是关乎爱新觉罗整个家族的利益,决心不是那么好下的。

“二伯,听姐姐说完吧,虽不是当务之急,但有朝一日大清必然要面临那种抉择。不破不立,为后世子孙计,我们必须早做打算。”弘旺劝说着胤礽,也是说给其他叔伯听,阿玛和他不是没想过其他出路,可是全都行不通,时代在发展,若不狠心舍弃,大清只会如历史上那般没落直到灭亡。

见胤礽等人情绪稳定下来,玉佳才接着解释道:“后世的君主立宪制有两种,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主流,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所有的权力都交了出来,承担的职责多是礼仪性的,首相才是行政首脑。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仅有约旦、沙特阿拉伯、尼泊尔、摩洛哥等几个国家,君主交出了立法权但是还拥有行政权,从体制上看就是议会制订宪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订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治理国家……”

“所以大清可以选择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我们爱新觉罗家依然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但在立法等其他方面的权力却需要削弱,当然不是毫无条件地交出去,这里面还有种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