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优等生是怎样炼成的-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以前的所有讲课都要认认真真听讲做笔记,并且尽可能将老师讲的内容记在脑海中。在老师的提纲挈领下,自己的学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我学习综合有三条主线:
1。 课本。熟读了课本尤其是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的课本,复习起来就能事半功倍,考试的题目源于课本中大纲规定的知识点,熟知了课本也就熟知了这些知识点,再怎么千变万化的题目只要扣住了这些知识点便能迎刃而解,我的历史书熟读了五遍,抄了三遍,生物书读了四遍,抄了两遍,地理书读过两遍,所有重要的图比如大气环流图、洋流图等都画过不下十遍,这样反复的读写画才能更好地将课本中的知识印入脑海中不会忘却;
2。 试卷。老师发的试卷是最好的辅导资料,因为这些试卷都经过精心的挑选,每一题每一问都能帮我们找出自己的漏洞所在,让我们更有目标地去复习,而且这些试卷的可靠性也较强,不会像某些参考书一样错漏百出;
3。 与朋友交流。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和同学们之间互相探讨,不断地发现问题,吸收他人的一些长处,比自己一个人呆坐在书桌前绞尽脑汁地想要好百倍。与别人交流不必担心自己会被别人超过之类的问题,因为与同学的交流是双赢的,他从你那儿学到了东西,你也会从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整个高三中,我的父母、老师、同学都给了我十分无私的帮助,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在我失意时给我勇气鼓励我前进,在我沾沾自喜时给我警钟提醒我冷静,就没有我今天在燕园漫步时心中那身为北大人的自豪了。
高三一年,可以说如鱼得水,也可以说步履维艰。对于那些高一、高二没怎么学,到高三才醒悟的人,我想告诉你们,只要你的理想一直坚定在你脑海中,那么通过努力,无论怎样的奇迹都能发生!
加油吧!
从普通走向优秀:笨鸟先飞
姓 名:倪婧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
毕业中学: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
曾获奖项: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天津赛区二等奖等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置身于北京大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也许因为我曾追梦就坚信梦在远方。不知为何,刚刚过去了四个月的高考似乎已飞向了记忆中最遥远的地方,恍如隔世却又记忆犹新。曾有一位同窗说过,高三的生活促使他“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了追梦的少年”。对我来说,北京大学就是我那时的梦,高三的生活就是我追逐梦想的跑道,当我冲刺后的一瞬间,我想说:为梦搏,有何不可?
高三的经历已成为过往,被时光雕刻在心,显得弥足珍贵。我不是天资聪颖的“天才型”考生。我的高三诠释了一个叫做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在高二暑假就借来高三课本来预习并做了许多本辅导书,当然书中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地方,我也曾经试图放弃这个费时耗力的预习方法,因为单凭自己研究课本,自己很难透彻地解析书中概念的精髓之处、涉及的细节及不同概念的微小差异,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又频频作祟,但我认为坚持的力量才能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我约束着自己继续进行预习。不得不承认,那段时间是艰苦的,为了背下晦涩难懂的古文而在房间内踱步到深夜,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各处搜集话题材料尝试多种作文形式:故事新编、网页、三棱互补法;为了提高思维发散性而尝试一题多解;常常会因为一个角度无法再进行下去而懊恼不已;为了使运算更加准确而去解决成百上千道基础性题目,耐着性子摆平自己粗心的毛病;为了攻克语法难题,划名、分层、琢磨时态;为了写出漂亮、地道的作文,逐字、逐词、逐名修改,克服“China Eglish”对自己的左右;为了思考出物理题中涉及的发生过程而长时间地“入定”无法自拔;为了完善解题步骤同一道题目誊写数遍;为了表达准确而不被扣“冤枉分”反复看书细致到小字的注解,在细节中反复“纠缠”。这种苛求式的自我训练虽然让人很疲惫,但在此之后各方面的能力却在不经意间有了很大提高,就像凤凰的涅槃,在浴火后方能重生。其实这样的训练每个人都会经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忠诚地面对你内心的渴望,然后扎扎实实地完成学习工作。一条有效的自我激励信息就是:如果努力拼搏也许没有与预期相符的结果,可是如果不肯为梦想而奋斗,那就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其实忙里偷闲地想想,尽管高考分数在各地域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它仍在全局范围内显示着巨大的公平性。毕竟,它是人的一生能够经历的为数不多的公平选拔制度之一。既然给定了这样一个可以为梦拼搏的机会,有什么理由不为它痴狂?
除了老师的讲解,对我帮助和启迪最大的就是学习杂志了。高中时期,我订阅了《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和《考试报(高考版)》。这些杂志中很多文章都有助于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对较难问题的详细分析和对当年高考题的解读及对下一年动态的预测。这些杂志让我对于考试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度,对题目的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对竞赛的投入将提高考生的思维力度,更加敏捷地判断出出题人的“心意”,对于解决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难题、怪题极为有效。对于这一点我颇有同感,通过竞赛的学习首先对于该学科会有一定的自信程度,不会再产生畏难情绪是极为有利的一个因素。
高三一年考验你的不仅是学习,还有你的心理素质,因此有人说心态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在高三的一年各科统练、模拟考中,每次发下来的排名表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这期间有人流泪有人雀跃,一幕幕“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自己也经历过排名的迅猛下跌,郁闷过,怀疑过,失望过,还曾一度要放弃自己报考北京大学的夙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老师找我谈话,自信心跌落到极点。老师始终没有找我谈话,同窗开导我说那是因为老师对我是信任的,而他们——我可爱的同学们对我的实力从不怀疑!说真的,那一刻我感动至极,在高三年级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们仍肯花费时间来帮助我度过危机,这份友情和信任给我带来了力量,让我自信地呐喊:为梦搏,有何不可?
我的高三,有艰辛、有惆怅、有彷徨、有失落、有友情的鼓舞、有激荡的豪情、更有着拼搏的决心!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惊喜,因为我明白来到了北京大学这所高等学府中,我又成了那只期待飞翔的小笨鸟,一切从零开始,梦又在远方等待!
不过,我期待这样的过程。因为生活教给我一条朴素而实用的真理:为梦搏,有何不可?
方法决定结果:如何笑傲高考
姓 名:李晶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
高考成绩:636分
毕业高中:河南省实验中学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曾经的执著与努力,终换得燕园的一张入场券。蓦然回首,往事千端,泪与笑,都化成海边的细沙,在蓝天白云下闪烁独有的光彩。
想要笑傲高考,我觉得以下三方面是很重要的。一要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效率。二要做高考原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三应看重进步,不要过多看重名次。
下面我想分科目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数学学习中,我有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们每周五的晚上会做一次模拟测验,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像穿好盔甲准备迎战的士兵那样。要接触题型,熟能生巧;要挑战自我,追求完美;要气贯长虹,要排山倒海……每一次结束这样的战斗后,我推车走在宁静的校园,心情是格外复杂的。扬起头,憧憬未名水木,低下头,寻思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改过的卷子发下后,我都要把错题订正在错题本上,这对培养思路是很重要的。
我想语文很重要的就是积累和坚持,比如每天记忆三两个成语或读一篇美文,但很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如果老师采取一点强制措施,另一方面个人处处留心发掘语文,是应该可以在高三的紧张生活中尽可能地提高人文素养的。那些成语病句等基础知识,跟着老师以一本教材为主认真学习,等学习完了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上了一个新台阶了。至于诗词文言和阅读,我主要把高考原题做了一遍,尤其是说明文阅读,我做了之后简直是茅塞顿开。最后是作文,自己的作文最好让老师看看,聆听老师的建议。我2005年的高考作文应该被评为一类文了,之所以这么幸运,主要因为高考前几天我练了作文让老师过目,她告诉我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会更好,我印象极为深刻,就把这一经验发挥到高考中了。
英语主要是语法和语感两方面。我高二时将语法系统地学了一遍,奠定了日后的基础。在高三这一年中,我通过做卷子培养语感,限定时间来做,既提高速度又有成就感。我最容易出错的是阅读理解,我再一次选择了高考原题来做,还是有进步的。
文综是我的弱项,我无甚经验可谈,只有一点: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掌握扎实。比如中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老师一直未作记忆的要求,但我觉得很重要,也认为作为学生应该对待知识一丝不苟,高考前又把它背了一遍,结果有道问答题考的就是它。
一个人难免有弱项和强项,政史地分开来考,我会考得很好,但合起来就没有优势了。我有一个朋友以理科66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他理化生都很好,但合成理综往往就发挥不出原有的登峰造极的水平。所以你即使有弱项也不要难过,要坦然面对,要使你的弱项达到一般优秀水平,不拖你的后腿,要使你的强项更强,去弥补你的不足。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什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青春其实很短暂,就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在你不经意间,已然落红满地。所以,珍惜青春好时光,挥洒激情每一天,这句话我们共勉。等候你们,在未名湖畔。
方法决定结果:研究高考的游戏规则(1)
姓 名:涂艳萍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5级
毕业中学: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
高考成绩:690分
曾获奖项:2005年全国数学、物理、生物竞赛市一等奖,2005年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2002年全国星海杯钢琴比赛成都赛区第5名
请允许我使用一个老套的开头:
现在,当我漫步在未名湖畔,徜徉于博雅塔下;当我在理教温暖明亮的教室里自习,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游弋;当曾经仰慕的教授亲自给我们上课,当高三时出现在各种高考报刊杂志上的榜样走到我们身边;当我和可爱的同学们一起欢笑,和热心的学长们愉快地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一)我想上北大
应该说,我还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却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我很早就开始幻想着到北大念书,但却没有做到从那时起就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初中的学习任务很轻,边玩边学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成绩。于是有老师就对我说:“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上北大应该是没问题的。”虽然我一直憧憬北大,但当时并未当真。因为北大在我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那里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北大学子”四个字在我心中的地位也是高不可攀的——那是中国最有智慧的青年群体。而当时的我,仅仅是一个平凡的懵懂幼稚的初中女生,除了能够考到高分。
进了高中,一切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关系(这一点学弟学妹们肯定早有体会)。我以自己一贯的方式,不慌不忙地适应着这一切,很快也融入了高中生活。
至今我仍十分清晰地记得高中的第一节课。那天,老师问我:“高中三年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最想到哪里念大学?”其实那时候我对高考毫无概念,自然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北大梦的存在的合理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怯生生地说:“也许,我能幸运地进入北大吧!”我的老师摇着头大声说:“不!不对!你应该把‘也许’换成‘一定’!你一定能上北大!”这让我备受鼓舞,于是开始认真地对待学习。
其实所谓的“认真”学习也只不过是相对于初中而言。在理科实验班里,认真之外更有认真之人,不久,我就只是抱着消极的不要落后太多的念头读书了。但是,有件事让我觉得很诡异——我并不觉得自己学得多么扎实,而我平时单科测试的成绩也并没有疯狂的领先,甚至可以说连前三名都不是经常进(除了物理、英语),但每次中期考、期末考,我却总排到年级第一。虽然我对此非常不解,不明白平时测试中的优胜者们在大考时为何没能浮出水面,但却仍然被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包围,自己真的觉得十分心虚和惭愧。分析了一下,我发现,我的优势是偏科不多(对于某些学科的感受,下文有详细叙述,此处就不赘言了)。而那些单科测试的优胜者们,通常只是一门出色,其他的就非常普通。
虽然高一高二的时候常考年级第一,但我仍然缺乏远见地把高考当成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并且,即使生活在一篇赞扬声中,我对自己是否具备上北大的实力仍然十分怀疑——因为,我的数学成绩毫无优势,在理科实验班中只能算是中上水平,而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此也毋庸赘言。
这种没有理想的奔跑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二快结束,即2004届的师兄师姐们就要走上高考战场之时。有关高考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在老师和好友的启发下,我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