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网红 >

第38部分

重生之网红-第38部分

小说: 重生之网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回归校园的打算,报名了今年的高考。我是一名社会考生……”

霍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无奈地发现对面三位老师谁也没听他说话,三位老师在小声聊天。

“21岁不算大吧?”

“不大不大,上午隔壁屋还面了个24的。复读四年了。哎呀那孩子每年都报咱们学校,但真的是没有灵气呀,收了他才是坑了他,看着都替他可惜……”

“霍姜研修班成绩是第一的吧?”

“对的对的,当时构图课我给了个80分。这孩子刚开始竟然用美图秀秀滤镜修图,后来学了Photoshop……”

“哈哈哈哈美图秀秀!网红的手,不是手,是光影魔术手……”

……

霍姜面露窘色,“老师!”

两位老师“咳”了一声,恢复严肃,开始提问。

“霍姜,鉴于你摄影研修班期间成绩优异,我们本次面试考核就不对专业技能方面做出提问。主要对你从文化素养上进行考核,你觉得可以吗?”

文化素养?霍姜面露疑问,这倒是他没想到的。如果老师们问些配色、构图、光圈景深、图片蒙太奇或者影片分析这些基础知识,他还是可以说上几句的,毕竟在研修班摸爬滚打过后应对艺考简直太轻松了。

可文化素养又是指哪方面呢?他完全没有准备。

宋教授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担心。

霍姜只好确定道,“好。”

负责录像的那名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摄影是什么。”

摄影是什么……霍姜千般思绪汇集于胸,未等开口,自己先笑了。

“对不起,各位老师。曾经我以为,摄影是一种浮夸、虚荣、小众的个人爱好,用以凸显个人品味和生活格调。”

翻译过来就是装逼。

这个说法让三位老师都笑了,“没错,很多非专业的年轻人都这样想。那现在呢?”

霍姜认真回道,“现在,我把摄影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对生活的记录。正因为现在的社会很浮夸、虚荣,我们更需要一双物化的眼睛去客观地看待、记录这个世界。当我们用摄影机这双眼睛认识了世界,再学习用这双眼睛表达这个世界。”

这个回答非常清晰,没有从霍姜熟知的技巧上解释摄影的定义。而是从人文方面诚恳地阐述了个人理想。这是每位老师都乐于见到的考生,当然,前提是技术过硬,或者有灵气。

所以下面,就到了考核霍姜技术和灵气的地方,记录流程的老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你以往都是怎样记录和表达这个世界的?”

霍姜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平板电脑,调出平时的照片和视频,给各位老师递了过去。

正式面世是有作品展示环节的,霍姜现在这样就算是展示作品了。

三位老师围着平板电脑看了一会儿。

“呀,这个视频是你拍的呀,当时网上好火。”

“这组照片你以前交过作业的……哎呀没法考了,这孩子什么底细咱们都清楚的呀。”

宋教授安抚道,“按流程来。考些文史常识吧。”

三位老师只好将平板电脑交还给霍姜,问他平时都看些什么书。

霍姜又愣了愣,下意识说了句“菜谱。”

宋教授白了他一眼,“面试呢!”

霍姜只好又说了句,“《故事会》。”

“《故事会》像话吗?”宋教授又白了他一眼,“我从前给你列的书单呢?”

霍姜这才“啊”的一声,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做的功课,宋教授给他列的书单他还是认真在看的,原来是为这个。考摄影系居然要看文史常识!

霍姜又把《资治通鉴》、《庄子》、《三国演义》这类书说了一遍,又简单聊了聊沈从文和钱钟书。

“《资治通鉴》看得懂吗?”宋教授问道。

霍姜腼腆一笑,“一半一半。”他高中时古文学的不太通透,不过《资治通鉴》并不难,“不过书太厚了,我没有看完。”

宋教授不太满意,“你文化底子太薄了,小时候不怎么读书吧?”

霍姜被问到了心虚处,“嗯,小时候切菜比较多。”

这话一开口,面试又要跑题,另外两名老师明显对做菜更有兴趣,他们很好奇一个厨师是怎么想跑来念大学的。两人刚顺着霍姜问了几句,就又被宋教授打断了。

“小说呢?平时看过什么小说?四大名著看全过么?”

霍姜惭愧,“四大名著就看过西游,还是连环画版本的。但是小说看过一些,我喜欢刘慈欣和金庸。”

毕竟科幻和武侠比较符合男孩子的阅读偏好。高中时偷偷看过的书,全成了此刻应付考试的资本。霍姜完全没想到,传说中的艺考竟是这个样子。当年他偷偷藏书还被老师骂歪门邪道来着。

听他提起刘慈欣和金庸,总算是问出点什么了,宋教授这才算满意,围绕着《三体》和霍姜说了几句。结果霍姜看《三体》完全是看情节看热闹,对于黑暗丛林法则从来没有深究过。

宋教授又确切地评判道,“要读书,你要多读书!”

霍姜连连应是,慌得汗都要落下来。另外两名老师却安慰他,“不错了,已经很不错了。”和其一些考生比起来,霍姜读的书算多了。

宋教授还不肯放他走,又说了几部电影,问霍姜看过没有。

霍姜倒是看过,又和三位老师说了说对影片的分析……

面试终于结束了。霍姜站起身来,感觉后背都湿透了。

三位老师等他出门,他却怔愣着,习惯性地去帮老师们收拾资料……

宋教授拍桌子,“像什么话,赶紧出去,回家休息去。”

霍姜这才想起,自己是不能看这些资料的,赶紧收拾自己的背包落荒而逃,走到门口才想起什么转过身朝三位老师鞠了一躬。

他刚要出门,却又被宋教授叫住。

“先别着急,你在门外等一下。”

霍姜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另外老师却明白的,宋教授这是要给霍姜“上保险”了。两人笑着让他在门外等,霍姜一头雾水地出去了。

十分钟后,有巡考来领霍姜去考务室登记、加试。

霍姜这才明白,宋教授给了他一个“推优”。

拿到“推优”等于提前知道了艺考成绩——合格。在所有艺考生里,推优比例大概1/80,拿到“推优”等于加了一道免死金牌,只要高考时文化课分数过线就保上C大。

宋教授面上严厉,内心还是宽厚的。

霍姜一阵感激,赶紧办完推优流程,等他走出C大校门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学校早已变得空旷,霍姜的心情却好得像刚刚坐过过山车,难以平复。

夜色下,C大格外美丽。

此时霍姜再看这座校园,和以往完全是不同的两种心境。

C大……他未来的母校。

“霍姜?”远远的,有人喊了一声。霍姜循声望去,看见杨靖炤从孔子像后面走了出来。

“老公啊啊啊啊!!!我考过了啊啊啊啊!我推优了啊啊啊啊,今天一整天只推了我一个啊啊啊啊啊!”霍姜朝杨靖炤跑了过去,忘乎所以地朝他飞扑。

杨靖炤接住霍姜,未等开口就被迎面而来的吻堵住了嘴。

杨靖炤抱着霍姜,亲了两下后才将他推开,“小茴他们在咖啡厅,我们去那边说。”

霍姜这才知道,杨靖炤是专程来楼下等自己的。

他牵起他的手,只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圆满过。

到了咖啡厅,霍姜将面试流程复述了一遍,又说起自己推优的事。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知道艺考这道难关算是打通了。

大家都为霍姜高兴,这才又提起另外一桩事。

张蓓指着手机给霍姜看微博,“你又红了,考生霍姜。”

原来是那条艺考资讯发出的采访报道引发了传播,现在他的微博下面都在问他考的怎样。除了真心为他加油的粉丝,更多的还是来看热闹的路人。

夹杂在其中的,还有怀疑他利用艺考“炒作”的声音。

霍姜此时完全没有掐架的心思,他还沉浸在兴奋当中,便把粉丝祝福的微博挑了一条转发,写了感谢的话。虽然他获得了推优,但事情未定,他并不想把这件事搞得太高调,便没有提及。

只是毕竟霍姜身份特殊,他不提,却有人惦记着……

第54章 衷肠

艺考结束后,霍姜变得很忙。

第一件事,他委托张召帮自己把霍茴送回了H市。张召拍着胸脯跟他和杨靖炤保证,就是把自己弄丢了,也要把霍茴送到地方。

第二件事,霍姜算着日子,下载了刚刚开始推广的微信app。他推荐身边每一个认识的人用微信,又发微博号召粉丝一起玩,一开始大家烦不胜烦,还以为下载这个软件能给霍姜攒积分什么的,但是真正用过以后大家才发现这个软件真心逆天。

杨靖炤看着手机上能免费通讯的微信,发现和霍姜发信息、发图片都变得异常简单,他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不过下一秒,他的沉思就被霍姜打断了。

“不要想了啦,任何一个即时通讯软件都无法超越微信的,因为它有天然的用户基础。”霍姜太了解网络了,想研发一个软件打倒微信,除非重生到1999年,把腾讯山寨了再说。

杨靖炤做通讯软件的念头也是一闪而过,随后也笑笑,“没错。我对这个不感兴趣。”

霍姜却顺着这个话题聊起另外一件事来,“说道APP,你可以继续发展餐饮业呀,未来几年外卖行业会发展的非常好,而且电商是大趋势嘛,我下载微信也是为了开微店,做外送业务的。”

杨靖炤果然对吃更感兴趣些,“哦”了一声,听霍姜继续说道,“做一家外卖平台嘛,把一些知名餐厅都联合起来,你负责中转外送……到时候我第一个加盟你!”

霍姜说的,就是饿了吗、美团诸如此类的外送app。

杨靖炤听他说要第一个加盟,便知道霍姜要开店了,“你的‘霍家庄’一建好,就要开店了吧,营业执照方面的事我可以帮忙。”

杨靖炤肯帮忙,自然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这件事对杨靖炤来说也不麻烦,霍姜欣然接受他的好意。

两人顺着联手创业的构想又聊到了即将开播的《霍姜食肆》上。

这便是霍姜要忙的第三件事了。

杨靖炤为他聘请了一位经验老道、人气很旺的主持人做辅导,每隔三天他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听一节主持课。

老师姓罗,是位情商很高的综艺大咖。他本来想给霍姜讲些基础,比如念绕口令、丹田发声一类,圆了杨靖炤的面子就算完的。哪知霍姜来上课不肯按套路出牌,竟然为自己制定了一套流程,专挑干货学起——比如如何暖场,如何与嘉宾交流,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制造节目爆点等等,又请老师帮自己纠正不标准的咬字发音。

几节课下来,霍姜便已速成半个主持人了。

罗老师心里就有点抵触,毕竟猫教老虎还要留一手上树的本领呢,怎么这个霍姜一上来就要吃空他的老底。如果是个笨蛋,教也就教了,这里面还有一层个人修行的问题。可这个霍姜很聪明,人又很有悟性……再后来两节课,罗老师就有些藏私了。

霍姜想了想,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二话不说,从家里酒柜上搜罗了杨靖炤的两瓶好酒,再上课的时候送了这份礼。霍姜状似无意地说起日后想开饭店的打算,罗老师这才确定霍姜志向不在娱乐圈,这样讨巧地学本领不过是为了应急罢了。

想通这一层,连罗老师自己都觉得先前是自己小器。再加上发现霍姜这个年轻人情商不低,前途不可限量,很值得结交,便认认真真地将看家本领拿出来,一一教授给霍姜。

这还不算完,霍姜上完课还要拍合照,还要发微博……

“今天又向罗老师请教主持方面的知识,请大家在3月末开播的《霍姜食肆》上验收成果!”“今天罗老师说我进步很多!”“感谢罗老师倾囊相授,念绕口令终于不咬舌头了!”等等。

这都是高额学费下的附带“赠品”,罗老师和霍姜心照不宣,两人互相留言转发,有来有回的,一派和气。

再后来,每次霍姜下课都是杨靖炤亲自来接,罗老师这才后知后觉地为自己捏了把汗,觉得收下霍姜未必对,但得罪霍姜一定错。

霍姜负责提升业务能力,杨靖炤这边则安排团队去联系一线明星,做前几期节目的担纲嘉宾。

霍姜好奇地问杨靖炤都安排了那些人来参加节目,杨靖炤却藏起名单不肯说,说要等真人来了再告诉霍姜。

霍姜觉得他故弄玄虚,不过一切他开心就好。

艺考的成绩很快就被公布了,合格名单也在C大官网上被公示出来。霍姜报名的时候填写的快递地址是东三环公寓,所以艺考合格证直接寄到了杨靖炤家里。

信封是杨靖炤拆开的,拿出来给霍姜看的时候,霍姜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

杨靖炤将他拦腰抱住,扑在沙发里,霍姜这才停飞着陆。

他抱着杨靖炤的脖子,感受他暖暖的体温,兴奋和喜悦过后只剩平静与满足,还有对未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日渐清晰的希望。

“你开心吗?”霍姜问杨靖炤。

杨靖炤一愣,随后吻吻他的额头,轻轻说道,“开心。谢谢你,总是把开心带给我。”

这是一种压力的转嫁。每当杨靖炤觉得自己的日子过不好的时候,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霍姜身上,仿佛他过好了,自己也就好了。

然后快意、满足、安心就随之而来。以往的烦躁、焦虑、犹豫慢慢减少……也越来越懒得去自我怀疑。

霍姜听他这样一说,感觉比艺考通过更开心,他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这种情绪,在杨靖炤耳边诉说道,“只要你天天都开心,我做什么都可以。”

杨靖炤朝他笑了笑,“我好幸运,遇到的人是你。”

因为遇上的是霍姜,让他想试图想相信世界上还有爱情这样东西。然后和霍姜在一起后,发现竟然有人毫不吝惜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这个人心里没有算计,没有谋略,也没有得失心。

旁人可能会以为霍姜和自己谈恋爱,是他得到的更多。可现实上恰恰相反,他能够给予霍姜的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而霍姜给与他的是只有心才能感受到的东西。这份付出被埋没了,让杨靖炤有时候很想向全世界宣告,霍姜很好。

所以杨靖炤一直都在庆幸,自己遇上的人是霍姜。不是父亲那样深谋远虑的人,也不是母亲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