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制霸好莱坞 >

第269部分

制霸好莱坞-第269部分

小说: 制霸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迈克尔眼角的鱼尾纹加深了,全片头一次,他真的微笑了起来,丹。杰弗瑞推门而出,疑惑又提防地望着这一幕,“凯伦?——你是谁?凯伦,你没事吧?”

凯伦捂着脸蹲到了地下,而迈克尔朗声说,“我是湿婆,破坏之神。”——这是阿瑟曾经说过的台词。

警察从迈克尔身后蜂拥而上,迈克尔的哥哥——也是纽约警探,和他对视了一眼,他似乎察觉到了弟弟的变化,“你没事吧,迈克尔?”

迈克尔把文件原本递给哥哥,他脸上的笑意渐渐地消逝了,他没有回答兄长,只是一个人走下扶梯,走出了大厦,上了一辆出租车。

“你要去哪?”出租车司机把热狗肠裹了起来,口齿不清地问,他的仪表盘上方还挂了一张他和家人的合照。

视线在照片上停留了片刻,迈克尔的表情复杂难言,他的眉毛皱了起来,但又缓缓松开,和凯伦一样,他仿佛是在哭,又仿佛是在笑,他的眼角闪着亮光——他要去哪儿,他该去哪儿呢?

迈克尔掏出了几张钞票,递给了司机。“开出50块钱的路。”

他靠上椅背,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的街景,慢慢的,一个纯真而充满希望的微笑爬上了嘴角,迈克尔笑了起来——

他半是绽开的笑容在大屏幕上定格,随着颇有韵味的配乐响起,全片结束了。

在开始的几秒,影评人们似乎还沉浸在剧情之中不能自拔,过了一会,小放映室里才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灯光亮了起来,阿兰、德里克都是一边鼓掌,一边起身往洗手间走去,他们没有马上谈论电影,而是有意地让气氛先沉淀一下:对于商业片,可能你在看完结尾的一瞬间就能给它打出分数,但好的艺术片是需要细心品味的,对于导演的意图,整部电影的主题、结构、演员的表演,甚至是配乐、剪辑这些细节,影评人都要仔细的斟酌和回味,琢磨导演在倾诉的那个真实故事,一点一滴地品尝着剧组成员的心血——这对于电影本身也是一种尊重。

“非常出色的故事。”率先打破沉默的反而是查兹,她向着珍妮弗的助理,那个叫玛丽的女孩称赞地说,“我不是个影评家——看在上帝份上,我说不上多喜欢电影,尤其是那些闷死人的艺术片,但在刚才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并不觉得沉闷,当然,题材很严肃,电影也很深刻,但它并不会让你感受到观看影片是一种负担,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玛丽笑着说,“您不介意我录音吧——初剪的节奏要更慢一些,但珍妮弗认为影片应当具备恰当的戏剧性,所以加快了剪辑节奏,略掉了一些对平实气氛的渲染。”

“这部片的确发人深省,”查兹点头地说,“当然我曾经是个律师,所以更有感触——不过要我猜的话,这部影片应该会是珍妮弗票房最低的一部电影,它对于观看者的阅历是有要求的,观影门槛很高。”

“对于青少年来说的确非常沉闷,”肯尼斯也是插嘴地赞同道,“不是说青少年是毁掉的一代,艺术电影会在下一代死亡,不,不是说这个,青少年里当然有人爱好艺术电影,但我恐怕里讲述的这个问题是青少年无法理解的,这部电影对于中年人来说可能是经典之作,但青少年只会觉得律师都很邪恶,我不知道,恐怕还会留下大公司都很邪恶这个印象。当然,毫无疑问,影片本身是上佳作品,非常冷静、克制,但是又保留了一丝脉脉温情,它没有阿伦。索金式的狂热说教,这是我尤为欣赏的,尤其是结尾。”

“特别是结尾。”德里克重新走进了放映室,有一丝狂热地插话说道,“当然尤其特别是结尾,不论是珍妮弗还是丹尼尔——在结尾那一段——”

“对,丹尼尔在出租车里,包括凯伦和他之前的那段眼神戏——”阿兰也在最后一排找了个位置,“这都是足以载入史册,可以上教科书的片段。这不会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我怀疑票房能否收回成本,但毫无疑问,不论是剧本、导演还是主演,都是好得出人意料。珍妮弗和丹尼尔都突破了自己——他们简直是为了那两个角色而生,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但当我看到最后一段两人对话时,还有丹尼尔的微笑——我真的久违地感受到了那种触动,就像是有人在抚摸我的心脏。”

影评人一说话就喜欢上修辞,阿兰有些激动地说,“从头到尾没有一点煽情,但这个结尾实在是太经典了,它让人觉得非常、非常平静,非常美好。”

“——因为你是中年人。”肯尼斯说,“所以你能体会,我也是中年人,所以我也能够体会,我认为这是j。j最棒的电影,也是丹尼尔最好的电影之一,这种感觉撼动心灵,唤起的是你的感性。但现实地看,这部电影的票房肯定无法和,大众观众只会认为这是一部乏味的悬疑片,故事情节简单,没有枪战戏码,唯一激动人心的最后1分钟桥段还是由反派来完成——”

“托尼尽力向主流靠拢了,他至少还安排了一段最后一分钟。”德里克说,“在几个关键情节上你还是可以看出,他有努力营造紧张感,照顾大众,尽量做到雅俗共赏,但这不能改变它本质上是一部小众文艺片的事实,我认为他这么做实在是徒劳无功,也许算是影片的败笔,这些追击的桥段会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恰恰相反,我非常喜欢这些追踪调查的片段,它让我想到。”肯尼斯辩解地说,“但当然这不是原因,从电影的技法来说,你永远都要照顾大众口味,导演必须在自我和观众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吗?把当作自己的独白长诗是不可行的,当然回头来看,迈克尔没有经历过枪战、打戏,对大众来说情节似乎是有些平淡,但在观影时,紧张感可以帮助观众保持注意力,让他们更有可能接触到影片的内核,难道不是吗?”

再好的电影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那么喜欢,就观点的细微分歧争论了几句——查兹帮着罗杰朗读了他的论点,“我承认这对于年轻观众来说也许过于晦涩和无聊,但对于那些富有鉴赏力的成熟观众来说,这是一部轰炸性的影片,更重要的是,奥斯卡评委里没有几个小年轻”,影评人们又讨论起了导演的前景,他们都很欣赏托尼的冷静,“你从他的影片里永远也不会看到那些俗套、狗血和煽情,就是如此,他的影片一直有种非常可怕的真实感,让你能轻易地模糊现实和影片的界限。”

“他对于这种严肃话题的挖掘能力让人惊艳,电影对白——尤其是阿瑟的独白——”

“噢,绝对的,阿瑟的选角也非常不错,西德尼把这个角色留给英国佬是对的,西区出生的人念起这样的对白简直天造地设,那种激情!”

“对,让一个表现派的老家伙来演躁狂症,是吗?非常天才的构思。”

“对,表现派和体验派的交融,不是吗?阿瑟和丹尼尔的对戏里,丹尼尔的自然演技完全衬托出了阿瑟的不自然——表现派里永远端着的那一点让阿瑟的异常完全外化,不经意间就得到了强调,非常轻松而且灵巧的布置,非常精彩的设计。”

“丹尼尔状态正佳,毫无疑问,他的全盛时期还没有过去,这部电影在他的一生中也会成为有分量的代表作,比起这一部,他年轻时的作品就要依靠他的外表来拿分了。”

“仅仅是比较的话,丹尼尔的状态是越来越好,他的感染力强,而且做出了突破性表演,挑战了新类型角色,不再是怪异的成功者,不是吗?如果选择冲09年的奥斯卡的话,也许丹尼尔能够蝉联影帝。”

“但选择今年的话,很可能会分票,毕竟客观地说,他的两部影片都有提名资格——不过我想丹尼尔是不会在乎这个的。”

“当然。”影评人们都表示同意,罗杰也是费力地点着脑袋:对丹尼尔来说,奖项早已经是身外之物了。他是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人,即使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多拿一个少拿一个也无法影响到他的片酬,他主演的影片不可能有多卖座,在特效片流行的现在更是不可能了,演技分又早就打满,得奖不得奖,真有这么重要吗?要是真的有,他也不会这么低产了。

“而珍妮弗呢?”话题绕了半天,总算来到了女主角身上,查兹好奇地问,“你们认为珍妮弗能再拿上奥斯卡吗?——照我看来,她应该是够格了。”

提到珍妮弗,气氛有短暂的凝固,而后,几个影评人都是苦笑着摇起了头。

“你只是很难去评价她,”德里克说,“你能说什么呢?她的表演都在电影里了,对于这样的表现和突破,给与任何评价都是不合适的。”

“对对!”肯尼斯有找到知音的感觉,他激动地说,“你很难说她取得进步,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她何时有意图往这种方向发展——你也很难说她是天才,就算是天才,她们的演技也会有流派之分,而珍妮弗只是,珍妮弗只是——”

罗杰碰了碰妻子,递过一张纸条,查兹朗读了起来,“她只是一种现象,你能做的只有观察,根本无法预测。”

几个影评人互相看了看,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阿兰苦笑了起来,“反正我是无法预测,我以为是她的一个高峰,她会在这种迅速的情绪切换,带一些戏剧化的风格里走下去,但我没想到她的下一部电影就是如此的——不知道怎么说,如此的内敛?”

“toug,”罗杰举起了便条,上头写着几个单词,“简单、质朴。”

“就像是她的表演有了灵魂,”德里克说,“她和丹尼尔,他们都全心全意地拥抱了自己的角色,在拍摄时他们完全放弃自己,成为了迈克尔和凯伦,一个25岁的青年女性怎么能体会到凯伦的心情,还是个谜,但她确实成为了凯伦,这是一桩非常了不起的功绩,在丹尼尔跟前她丝毫不露下风,恰恰相反,她和丹尼尔拥抱着完成了这部电影,两个人统一的表演格调是如此和谐,让这部电影在结构上熠熠生辉,毫无失衡。”

“是的。”

“没错。”

“就这么回事。”

接连的赞同声响了起来,查兹也代表自己表示认可,“这句话正说出了我的想法,这部电影不但剧情动人,而且结构上也给人以一种美感,像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我发现它非常迷人,值得一看再看,如果不是它的内容这么沉重,也许我马上就会再看一遍了。”

“bp?”罗杰的纸条上言简意赅地写了这么两个字母,影评人们倒是一眼就心领神会:奥斯卡最佳电影,也是每年奥斯卡的压轴奖项,每年颁奖季的压轴大奖,是奥斯卡这个皇冠上的宝石。

一部影片,哪怕你是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没有得过最佳电影,你就不算是颁奖季的赢家!

“起码有提名。”德里克迅速地说,他看了看四周,“今年已经过半了,还没看到比这个更好的片子——肯定有提名。”

是否得奖,现在还难以预测,因为有些冲奖热门片还在前期造势,并没有终剪版本可以观看,或者他们没有看到,而且是否得奖还有很多盘外因素,不全是影片质量决定。

“最佳导演?这个只能是提名了,托尼的优点是冷静,弱点也是冷静,这一点在评奖上终究吃亏。”

“最佳男主角?毫无疑问,丹尼尔肯定会有提名的,至于获奖,得看到时的情况。”

“最佳女主角……”

在之前几个奖项上,大家的意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但到了珍妮弗这里,影评人们又吞吐起来了:珍妮弗。杰弗森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她身上又发生过太多次意外,以至于人们都不敢对她的问题做出预测了。

“先不说提名概率,”德里克迟疑地说,“按照凯伦的戏份,她是应该报配角还是报主角呢?”

“主角吧,从重要性来说是主角没错啊——”

“可从出场时间来算,也可以是配角……”

刚才还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几个影评人都卡壳了,几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又转向了一直安静聆听的玛丽——珍妮弗打算怎么运作凯伦这个角色,这问题,也只有问她了——

第224章影评狂赞

每年的奥斯卡对于影人们有多重要,只看冲奖策略就知道了,有的冲奥片在拍摄完还没剪辑上映的时候,就会确定好冲奖路线,制片公司甚至会不惜工本,哪怕砸的钱已经超出了可能的利润,也还会撒钱举办各种冲奖酒宴,承包下剧组海外宣传的费用,比如说迪士尼,如果落在他们手里,哪怕就是花出和成本一样多的宣发费用,迪士尼也是眼都不眨的,因为自从韦恩斯坦兄弟离开,米拉麦克斯把他们留下的项目逐渐运作完毕以后,他们在奥斯卡上就接近颗粒无收,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迪士尼也是很舍得砸钱,别说珍妮和丹尼尔这样的主演了,哪怕是影片里的新人演员,只要表演有亮点,经纪人又稍微给力点,都会很容易说动迪士尼出面联系媒体把他炒作起来,也是为影片增加一些话题和爆点。

但对于来说,事情就没这么美了,这部片子是时代华纳和大梦、乔治克鲁尼联合开发的,现在乔治方面已经属于坐等收钱的态度,想要多花一分钱让他们去为影片冲奖都不可能,当然这也很好理解。对于时代华纳来说,珍妮明显是迪士尼系,合作拍片,有钱大家一起赚是没问题,指望他们很有热情地为珍妮冲奖,甚至是为冲奖,这都属于非分的想法,既然你珍妮弗在拍摄的时候话语权这么强,排挤走了主演不说,连最后终剪版都是在你的干涉下剪出来的,那在运营里你也要承担上相应的责任,没有说你又是独断专行,又是大拿利润,然后到冲奖的时候坐等华纳掏钱为你冲奖的事。简单地说,并不是华纳的亲生子,所以也别指望华纳对它有多掏心掏肺了。

而珍妮这边,对于今年的形式也是有个很清醒的判断:钱可以花在冲最佳影片上,也可以花在冲最佳男主角上,但花在为她冲奖上则希望不大,珍妮能拿个奥提就很不错了,而就她的判断,不论是报主还是报配,自己的这个奥提都是很稳当的。

这并不是她太过自大,珍妮会做出如下的判断,第一是因为对影片质量,对自己的表演实力有信心,还有一点,她毕竟是创造了奥斯卡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