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你要相信我真的是白莲花 >

第74部分

你要相信我真的是白莲花-第74部分

小说: 你要相信我真的是白莲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晴石的两个弟妹闹着要坐车,还要去县城买东西,他在两个孩子头上敲了一记,脸红地说:“小孩子不懂事,我今天本来想带他们到县里买开学要用的书包和文具,不过今天不买也行,离开学还有好一阵子呢。”

他十岁出头的小弟弟哭闹起来:“我要坐车,我就要坐车!你打我,回头我告诉二哥,告去咱爹娘……”

妹妹已经十四五了,倒是懂事一点,跑到车旁边问连念初:“大哥哥你的车子还要开到县里吧?能不能让我们坐一趟?我大哥给你交车钱,回来我们就自己走。”

方晴石又无奈又难堪,连念初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又有点庆幸——还是女孩儿好,幸亏他们的小莲花是女孩子,将来长大了肯定又聪明又听话,不会像男孩一样淘气。

岳青峰也想到了女儿,摇到司机位后,趴在连念初背后说:“让他们上来吧,先载他们回家,这两个孩子坐上车就能老实了。”

连念初点了点头,打开车门让方晴石兄弟三人上来,让他坐在前排给自己指路。

方晴石按着两个孩子道了谢,又低着头跟岳青峰打了招呼,才拉着弟弟妹妹上车。他们估都是头一次坐这么空的大车,方晴时拘谨一些,孩子们上了车就来回挑座位,小男孩更是满车乱跑。方晴石怕一会儿开起来把他们晃倒,给妹妹指了个位置让她坐好,弟弟就按在身边,只要他一动就按下去。

过不多久,车子就开到了一间红砖青瓦、贴着破旧的门神图,门前一小片向日葵的旧砖房附近。连念初打开车门,对方晴石说:“我先把岳兄送家里去,你们在车里等也行,下去也行,下午我还车时带你们一起去,捎些吃用的东西回来。”

方晴石连忙下车去开门,车旁已是围了一群小孩子和闲在村里无所事事的老人,都在好奇地围观车子。

这村子在深山里,山下的路极崎岖,不是有经验的大车师傅轻易不敢进山。就是最近的公交车也在半山腰上,村子里有很多年没看到车子,更没看到过这样的小巴士。

几个老人围在方晴石身边,问他从哪儿遇见这辆车的,车主是不是他的新戚。

方晴石对连念初下意识有几分好感,可是细想之下又觉着他们的来历不清楚,便含糊地说:“这两位是进山来玩的,车上有位大哥腿脚不方便,司机大哥不就得把车开上来吗?咱们山里环境好,有什么负氧离子,人家城里人讲究这个。”

他把挂锁打开,忽听见人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一回头正好看见连念初束着宽皮带的纤腰略弯下去,往后撤步一拧,就把一整个轮椅端起来,直接抱着端进了大门。

碧绿通透的轮椅本身也挺引人注目,可是相比起连念初那么瘦一个人,两膀托着一个大男人和一架轮椅,那就不够看了。

小孩子们都跟着连念初的脚步往里走,大人也在后面议论他是不是学过武,方晴石呆了呆,连忙进去打开房门,让两人进去坐安稳了。

房间里空荡荡的,墙上胡乱贴着几张彩色挂画,一排木沙发椅,柜子上还有台边缘磨得发边的旧电视。方晴石看着连念初身上雪白的衣裳,不言不语地去拿了块布把椅子擦了几遍,低声说:“你们坐,我去烧点水来。”

岳青峰从腿上提起白布袋晃了晃:“不用烧水了,我自带了。阿初,还要劳你把我轮椅弄下来,我看看这轮子还能不能修,你去还车吧。”

他在火车站被雷劈时,张真人这个平衡车也替他挡了不少劫雷,上了车才发现车轮有些地方劈坏了。不过在车上时他要耗费真元托住自己的身子和棺材,不敢分神维修,如今正好有地方安安静静地修轮子。

连念初与他交换了一个隐秘的眼神,抱起轮椅从平衡车上端下来,笑道:“好,我们晚一点回来,你慢慢修。”

方晴石默默地跟着他出来进去,锁上门上了车,才走到他身后低声问道:“你们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到我们这样的小村子里来?”

连念初头也不回地说:“我们就是进山来玩儿的,你不是跟邻居奶奶说了吗?放心好了,你说我是干什么的我就是干什么的,不会在那些人面前露馅儿。”

方晴石忽然有些紧张,可是看着连念初干干净净、看起来就高级的衣服,又觉得自己这样的村里人是不值得人家谋划什么的。他不是还有个推轮椅的朋友待在他们家?

他低低地叹了一声,坐回位子上,沉默地盯着两个弟妹。

车开得飞快,在山路上却半点儿不颠簸。没人能看到在车底的行李舱里搁着一架自行车和一只扫地机器人,其上灵气波荡,正在托着这辆车前行。

车子直开到省城的租车店外,连念初把卸下来的椅子重装上,让三个孩子下车,自己把车子开进院里。交车前他先取了行车舱里的自行车和锁尘出来,又借此掩护,拿出一麻袋自己烤的深海章鱼片、鱼肉干、松枝熏的火腿、肋排和嫩盐水鸭来,扛在肩上带出店外。

方晴石带着弟妹在路边等他。小孩子跑来跑去看路边停着的车,买炸串和小零食,他又要管着他们别被车撞到,别乱摸乱碰,还要盯着车店里的连念初,一双眼睛好悬看不过来。

好容易才等到店里有人出来,方晴石连忙迎上去,才发现他身上扛了一堆麻袋,赶紧接过来一袋扛身上,奇怪地问道:“怎么之前不把东西放家里?我家没外人会去,有你们那位大哥在家里看着,东西也丢不了啊!”

连念初自己扛着四叠麻袋,只把最轻的章鱼干给了他,脸不红气不喘地说:“不是怕丢,是身上钱不够了,得先摆摊卖几件,不然没钱回村了。”

……那你花这么多钱包车干嘛,坐大巴上山才几个钱!再雇几个人把轮椅抬上去,也比自己开车上去省多了,这种大车就是不提租车费,光油钱够卖多少麻袋吃的了!

方晴石想起他端着轮椅跟端水盆一般轻松的形象,简直不懂他在想什么。

连念初也不跟他解释,放开神识扫了扫,倒是在附近发现了一座农贸市场,外面是两条挤满摊贩的小路,四周都是民居,也没有城管来查,只是此时刚过下午,人流不多。他迈开大长腿朝那边走去,走过方晴石面前招呼了一声:“走,我刚用GPS定位察到那边有个市场,咱们去把东西卖了,挣点儿钱给你弟妹买书买文具。”

第95章

此时正是秋暑未褪的时候,方晴石抗着一袋总有二三十斤的章鱼干,热得头上汗珠滚滚而落,脖子旁的衣服湿了一片。弟弟手里拿着小竹签串的红艳艳豆皮片,边吃边喊着要去店里玩,他妹妹也眼巴巴地看着街边小店里漂亮的衣服,牵着弟弟的手,怕他一不注意真的跑了。

连念初犹如背后长了眼一般,伸手把有缘人肩上的麻袋拎过来,摸出最后一百块钱塞给他:“行了行了,你带孩子吃个冰棍,去买你们的书,在书店里蹭蹭空调。我大概要卖到晚上吃饭时,到时候再来找我。”

方晴石不好意思地说:“没事,我让晴春儿带晴天去看书就行,我陪着你。”

他弟弟冲过来把钱抢走,嘻皮笑脸地说:“我去给你们买冰棍儿,大哥你陪着白叔叔就行了!”

连念初头一次感觉到了熊孩子有眼色,扛着一堆麻袋也觉着神情气爽,笑眯眯地问:“你怎么知道叔叔姓白?”

方晴天转了转眼珠,狡滑地说:“因为叔叔你穿着一身白,长得也特别白啊!”

好孩子,有眼色,回头叔叔卖了钱给你买一麻袋的练习册和卷子!连念初高兴地朝方晴石点了点头:“让他们去吧,我口袋里还有点零钱,你拿了去买点冰饮什么的,大热天的得注意补水。”

方晴石哪好意思掏他的口袋,摸出一包零钱给了妹妹,让她带弟弟去买书,自己则在路边饮料摊上买了瓶冰汽水,插上吸管递到连念初唇边。

不愧是岳兄的真灵转世,一样那么体贴。连念初看着递到眼前的汽水瓶子,看了看远去的方家妹弟,温柔地道:“你喝吧,我是神仙,扛这点儿东西根本不累,也不怕热。”

方晴石举着汽水半走半跑地追他,周围都是汽车飞驰的噪音,这样清浅的声音本该很容易勿略,可是偏偏就那么清楚地扎进了他的脑子里。

不是从耳朵传进来的,而是就像自己心里想出来的声音。

这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手腕一颤,半瓶汽水差点洒出来,溅出的水却像慢镜头倒放一样聚拢起来,重新灌回了瓶口。他的喉头也和着这股水落下的声音,发出一声干巴巴的吞咽声。

大白天的,他就遇到大仙儿了?又姓白,又穿一身白……不会是白大仙吧?那个坐轮椅的也是个大仙吗?对了,坐轮椅那个有腿不能走,还坐个石头做的绿轮椅,难道跟白大仙一块儿的柳大仙?

村子里的老人们常讲胡黄白柳灰几位大仙的故事,莫非他就碰上了一个?那他还把柳大仙放进家里,带着弟妹跟白大仙出来买东西,不会出什么事吧!

他越想额头上的汗珠越密,两条腿仿佛灌了铅,渐渐落下了步子。连念初看他像是走不动了,便劝道:“你去旁边店里歇歇,我自己过去就行,回头我找你们来。”

不不不,不要迷信!刚才那些说不定都是他自己的幻觉,要真是大仙,干嘛要租小巴车上山,自己本来不就该住在山里吗?而且他长得这么有气派,分明是大城市的人,传说中的白大仙是个老太太才对。

方晴石努力迈开腿往前走,握着凉冰冰的饮料瓶问:“白先生,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就是普通的山里人家,什么也不懂,跟你们这些城里人走不到一路……”

连念初笑了笑,又在他脑海中答道:“刚才不是说了,我是神仙。因为你与我有缘,命中注定是我的信徒,我才特地从上京开车几千里地跑来找你的。”

“可我只是个普通人……”方晴石摸着瓶子手足无措地说:“我也不会说个话,也不会念咒烧香的,传不了你那个教啊?”

不要你传教,只要你自己信我就好了。

长长的马路此时已走到尽头,一转身就能看到农贸市场的摊位。连念初觑见一个没人占的空位,大跨步走过去把麻袋丢到地上,从一只麻袋里掏出雪白的桌布展开铺好。

别的摊位都铺着花花绿绿的垫布,他们这从摊主到包布都一片雪白的,还真挺显眼。

很快就有人走上来问连念初卖什么,他却不急着兜揽生意,而是拎出两个雪白的折叠塑料凳,自己坐一个,另一个扔给方晴石。那个麻袋就像黑洞一样,掏完了凳子还能再掏出绳子、剪刀,之后从圆木墩到大砍刀,从电子秤到零钱盒,除了实在没有钱了,别的样样不少。

马路边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更远处的人见这里围了人,都忍不住伸长脖子看过来。连念初最后掏出湿纸巾擦了擦手,才把几个麻袋打开。

麻袋口露出烘干的半透明章鱼片,肥嫩润白的桂花麻鸭、熏得微黄的大块深海鱼,和背面油黄、瘦肉暗红、小琵琶一样漂亮的火腿,还有一袋未经任何加工,肉色淡粉杂着雪白的鲜亮肋排。

大块肉排往雪白的桌布上一排,就有逛菜场的阿姨过来挑。连念初拿起一团小指粗的尼龙绳,绕在两边树身上,拉直拉平了,用小剪子剪出几小段,把石雕般光滑温润的火腿和肥糯的鸭子吊在空中。熏鱼和章鱼片也分别倒在桌布上摆开,红白黄三种颜色细腻鲜明,并不是那种很抢眼的漂亮,却是最能勾起人们记忆中美好味道的颜色。

街上也有不少卖肉和海产的,但这么鲜亮的颜色,这么好的肉质还是仅此一家。围观了许久的阿姨们立刻上手摸着肉和章鱼干,问他这些怎么卖。

连念初刚才铺摊子时就探出神识到周围的摊子和店里看了一圈,记下了这个世界的菜价和重量单位,再比对了一下自己这些货的品质,淡定地标了最高价:“肋排55一斤,火腿整只98一斤,淡干章鱼片70,熏远洋深海鱼128一斤,桂花鸭35一斤。”

蹲在地上挑肉的阿姨一下子都站起来了,不满地嚷道:“哪有这么贵的肉,别人家的肋排才26一斤,你这是要抢钱啊!还有这个火腿,我才市场里买才要55一斤……这鱼又是什么鱼,简直比那个刺身店里的还贵咧……”

连念初拿着两根火腿敲了敲,压下众人的声音,像教师质问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一样,冷冽地问:“原生态新鲜散养山猪跟普通的猪能一样吗?这可是吃橡子、水果长大的真正野山猪,肌肉里血红蛋白充足,肉纤维有弹性,都是跑出来的活肉,和饲养场蹲出来的家猪不是一个东西!

“再看看这火腿!真正农家自己熏制的,去年冬天新宰的野山猪,腿肉结实、有劲儿,腌完了拿山里的松枝熏干的——”他握着火腿的左手忽然一晃,指向方晴石:“你们不信问问我身边这孩子,他是咱们奉县大至村的,村子在老山密林里。这些火腿都是他们农家手制的,亲手熏成的火腿,不加任何防腐剂、人工香料,都是他亲手挑捡的,没有一点儿坏的!”

方晴石穿的十分俭朴,甚至有些破旧,一看就是农村出来的。阿姨看着这孩子倒比连念初亲切点儿,纷纷问他这猪是什么猪,怎么做的火腿,怎么就敢卖这么贵。

方晴石都快哭了——他们家一年拢共能养两头猪,过年就卖了换钱,自家根本就杀不起,更没做过火腿。这位白大仙虽然是养家仙,可是说起话也太没边没沿儿了,他兜不住啊!

正在着急,一道温润的声音忽然在他脑海中响起,教他怎么应对大妈们的问题。他慢慢跟着那声音说,从开始的结结巴巴,到后来慢慢顺畅了,脸也不红了,连他自己都有种亲自做过火腿的感觉。周围的大叔大妈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觉着他这个纯朴的小伙子比穿得西服革履、张口就要高价的连念初更可信。

甚至有位大妈开口道:“我就看小伙子你这么老实,给我拿一块肋排试试!要是炖得不如我在市场买的,我是要来找你们的!”

他有点激动地点了点头,依赖地看向连念初,叫了声:“白……”

白大仙和白先生都不合适,索性就依着当地风俗叫了声老师,叫他给那位大妈称了肉。

那块肋排足有两斤八两,共154块钱,大妈身上没有零钱,他们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