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簪花扶鬓长安步 >

第380部分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380部分

小说: 簪花扶鬓长安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郎君便要跟上。

“二郎你留下,我有话要和你说。”慕皎皎立马叫住他。

二郎君便回头。“阿娘还有何吩咐?”

“你和你娘子……多少尊重她些,别一直让她伤心难过。”很想把这小子给揪过来打一顿,让他离李氏远点!可是儿子都已经这么大了,李氏腹中也货真价实又有了骨肉,她现在这样做也没用了,便只能徒劳的交代。

二郎君咧嘴一笑。“阿娘您多虑了,儿一直很尊重她。所有与她相关的事情,儿都是经过了她的同意的。不然您去问她!”

这种话,他叫她怎么问?又事关自己夫婿的颜面,李氏肯定也不会说他一句坏话的吧?

慕皎皎摇摇头。“罢了,你好生去照料你娘子。这些日子务必要让她心情愉悦,好生安胎。”

“阿娘放心,这些孩儿省的。”二郎君连忙点头,便转身退了出去。

随后,大郎君夫妻也带着孩子走了。

对着方才孩子们停留过的地方,再回想李氏和二郎君的种种表现,慕皎皎又禁不住长出口气。

“你说这都算什么事啊!”她无力低叹。

随即一只温暖的手掌握住她的肩膀。“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又何必为他们担心太多?我看二郎说得也没错,李氏虽然有些羞怯,但脸上并无多少悲愤,想来她是真自愿的。”

“可是……”好吧。她承认,自从二郎君回来后,李氏虽然面色依然还是平平淡淡的,但双眼明显有神多了。这些必定都是二郎君的功劳。她自然也为自己有一个这么能干的儿子而感到高兴。

可是,他不能这么快就又给她折腾出一个小孙儿来啊!别说这么短的时间内李氏的接受程度有限。就算她这个巴不得儿子媳妇和谐共处的母亲都差点不能完全接受好不好?

“好了,现在都已经这样了,你叹再多的气也没用。你身体又不好,就少思虑太多,省得伤神。”崔蒲说着。自己却又禁不住地叹了口气。

慕皎皎回头:“你还在为郭家阿兄还亲家他们担心?”

“能不担心吗?”崔蒲低声道,“虽然现在战乱已平,四处都是一片中兴之相,但是圣人却明显对我们这些大权在握的武将猜忌得厉害。郭家阿兄、大娘子的阿舅他们都已经明升实降被夺去兵权。宦官专权、朋党内斗,这些事情也愈演愈烈。来瑱甚至因为得罪了宦官,被他们诬陷至死!亏得是我刚回来你就大病了一场,我日日都守在你身边,不理旁的事,便让圣人知道我对权势并无多少兴致,只是上次面圣之际。他也透露出想将我调开、夺去兵权的打算,却被我搪塞过去。但我想,只要那群人还在,他们就会继续在圣人跟前出言诋毁我,我的兵权也握不住多久了。”

说着,他又禁不住长长的叹息一声。“其实,兵权不兵权什么的我并不怎么在乎。只是我现在头疼的是,自打安禄山起兵叛乱以来,就他们所谓的大燕朝在短短几年内就经历了那么多皇位更替,便给了不少原本只是有贼心却没贼胆的人希望。那些各地手头稍有点兵权的人都纷纷起兵自立,虽然大都被朝廷灭掉了。到现在,安史叛军被彻底浇灭,那些人也大都歇了心思,但终究还是有人胆子够肥,肯定不会作罢。安禄山之流开了个好头。日后选择效仿他的人不会在少数!”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圣人还听信宦官的撺掇,对他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加以防备,唯恐他们也玩叛变那一套。

“天知道,真想起兵自立的话,我们至于辛辛苦苦在外奋战七年吗?”说到悲愤处,崔蒲不禁握紧拳头用力的挥舞。

虽然他是半路上道的,但算算他做武将的时间也有十来年了。这些年也是看遍了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或死或伤,要是这是在战场上造成的他也不说什么。可是,那里头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是死在自己人的谋算之下!这就不能不让他心寒了。

要不是因为自己背后有博陵崔氏,身边又有慕皎皎,那些人肯定也不会对自己多客气吧?他暗想着,心中越发的悲愤。

慕皎皎轻轻握住他的手,轻柔的安抚。

听着她轻柔的话语在耳边不断响起,崔蒲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他将头埋在她肩上:“其实,只要四海平定,百姓们安居乐业,别说圣人要夺我兵权,我自己双手把兵权交上去都没问题啊!可是现在,不仅民间战乱还没有彻底平定。朝中也是一团乌七八糟的。这样的情况下,圣人却还对那些阉人偏听偏信,对我们在战场上流血流汗的人施以防备。他就没想过,如果真个将我们都伤透了,以后再出事的话,谁还能站出来守卫这个国家?现在朝中拿得出手的大将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了!”

朝政上的事情慕皎皎向来不怎么懂。而且现在,崔蒲需要的是发泄,也并不是安慰。除非圣人回心转意,对他们这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改变态度,否则他都不可能心情好转。

所以慕皎皎没有说话。只是给他轻抚后背,帮他顺气。

靠在慕皎皎肩上,崔蒲慢慢闭上眼。过了许久,慕皎皎还能听到他小声道:“如今仆固怀恩也已经快被逼上绝路了。若是他真的忍无可忍反了,圣人就更加会相信那群阉人的话了!”

谁知道。一语成谶。

由于讨伐安史叛军,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回,吐蕃察觉到机会,在被朝廷逼到无路可走的仆固怀恩的引领下,在汾州与回纥联手入侵河西,攻陷泾州,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因为太过熟悉新唐王朝的路线,这两支军队势如破竹,于是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兵临长安城下。

眼看长安城又要不保,曾经四处征战、将安史叛军碾碎成泥的大军又早被远远调开,朝廷毫无还击之力,圣人在宦官的保护下逃到陕州避难。长安城内的官员百姓们也纷纷离开走避。“六郎,你们也走吧!带着你媳妇还有大郎二郎他们去躲一躲,等事情平息后再回来。”崔夫人来到郡王府,苦口婆心的劝道。

她是真心实意的为他们考虑。慕皎皎难产过后,至今身体还没有好全。现在家中又多了两个孕妇,情况就更不容乐观。所以,还是提前出去避避的好。

“叫大郎二郎他们带着他们阿娘去躲避吧!我身为朝廷大员,岂能在这个时候逃离?而且,我相信郭家阿兄一定能及时回来解长安之围!”崔蒲朗声道。

慕皎皎闻言,立马站在他身边。“我和你一起。”

节节高升 第612章 长安十五日

崔蒲闻言眉头一皱。“你听话,现在不是耍性子的时候。”

“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你别指望扔下我一个人在外头苦苦等待,这些年我在长安等得够久了!”慕皎皎坚持道。在有些时候,她的确就是爱耍性子。

他不也一样吗?

崔蒲不赞同的看着她。

但是,不管他怎么看,慕皎皎心意已定,他心知他根本就说不动她。

崔夫人见状,也只能摇头:“谁走谁留,你们自己考虑好吧!反正,咱们博陵崔氏最精锐的血脉必须保存下来,绝对不能全军覆没。这是你阿爹的意思。”

“儿明白。”崔蒲连忙点头。

送走了崔夫人。他便将大郎君兄弟几个叫过来,吩咐他们带上妻儿出城躲避。大郎君二郎君自然不干。

“阿爹,这些年儿随同您征战四方,一直没有离开过您左右。现在既然又遇战事。儿自然也要留在你身边,与您同仇敌忾,护卫长安!”大郎君高声道。

二郎君没有说话,但是他现在精神明显十分正常。都没了往日昏昏欲睡心不在焉的模样,这俨然表示他已经认真了。

“我说了让你们出去,你们就去!区区一个长安城,你们还怕我守不下来吗?”崔蒲冷喝。

“阿爹……”

“少废话。我让你们走你们就赶紧收拾东西走人。你们敢不听话,我就让人捆了你们,把你们直接扔到马上拖出去!不信你试试看!”崔蒲冷声道。

好歹也是做了这么多年领兵大将的人。一旦发起火来,他周身气势勃发。让大郎兄弟俩都扛不住。

无奈,兄弟二人只能乖乖低头应是。

很快,他们连同小娘子一家三口都收拾好包袱,来向慕皎皎辞别。

“阿娘,您果真不和我们一起走吗?”到了临行时,大郎君还是不肯死心。

小娘子和小郎君也一边一个拉着慕皎皎的手,小声求她和他们一起出去避难,然而慕皎皎拒绝了:“因为圣人一走,长安城内十室九空,民心已然涣散。你们阿爹既然选择留下来,我自然也要留下来陪着他,帮他稳固后方。只有我们先做好了表率,其他留下来的百姓们、还有和他一起决心留下来抵抗吐蕃和回纥军队的将士们也才能定下心来,以最大的士气对抗他们。”

“可是,稳固后方也不是只有阿娘你可以做啊!”小娘子道。

“可是你们阿爹的后方,除了我没有人可以稳住。”慕皎皎道。

孩子们自然知道她和崔蒲之间的感情有多深的。既然崔蒲没有再发表意见。他又坚持如此,孩子们也只得作罢,纷纷挥泪告别,一齐出了长安城往山里去了。

不久,吐蕃兵便杀到了长安城下。

此时的各处城门早已经被崔蒲布下了重重防守。吐蕃兵气势汹汹的杀过来,却在城门口遭遇到了极强的抵抗,损失惨重。

第一次攻城失败。

但是,唐军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圣人对武将的不信任。回朝述职过后,圣人就已经想尽手段将大家手头的兵全都远远调开。如今吐蕃和回纥军队悍然来袭,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将人给调遣回来。而圣人在奔赴峡州之际,身边又带走了大部分的羽林卫。现在留在长安城内的大都是一些并未经历过实战的小将,战斗力低得令人悲愤。

亏得崔蒲身边还有胡三这些作战经历丰富的老将死活不肯走避,坚持要跟在崔蒲身边。

他是这么说的:“我胡三一辈子都没指望过能飞?腾达,但因为郡王您的关系,如今我也是个侯爵了,这辈子光宗耀祖够了!而且,我老了,本来就活不了多少年了,可是我有儿子啊!就算真死在吐蕃人的刀下,我的爵位也不愁没人继承,我胡家的荣耀依然有人能延续下去,这就够了!现在,就让我再继续履行当年对您的承诺,守在您身边不离不弃吧!说不定,经此一役,我还能再立一个大功,让我胡家的荣耀更进一步呢!”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死活不肯离开。

看着这一张张跟随他从扬州走到广州,再从广州走到凉州,最后一起策马在新唐王朝广袤的天地上纵横驰骋了七年的兄弟们,崔蒲眼眶一酸,最终定定将头一点:“好!既然这是你们的愿望,那我就成全你们!大不了,大家死在一处就是了!”

“没错!能陪着郡王您一起去死,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胡三笑道。

崔蒲也笑了。只是在笑的同时。他眼中有一抹水光在阳光的照映下闪闪发亮。

除此之外,得知崔蒲要率人守城,各个依然留守在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也纷纷将看家护院的护卫分出来一半,予以支援。

将这些人清点一下。再加上自己手下的人手,居然也有个小一千人。崔蒲便将人交给胡三,让他把这些人分成八个小队,每两队看护一座城门。每日两班倒,一眼不错的盯着外头虎视眈眈的吐蕃兵。

在第一次攻城失败后,吐蕃兵很快又大规模的进行了第二次攻城。

但是这一次,他们伤亡更加惨重。

“是毒气!他们放毒!”

眼看城楼上的人将一只桶扔下来,随即一股略带浅?色的气体弥散开来,前方刚刚接触到气体的人立马七窍流血,倒地死去。

后头的人见到了,当即大叫着往后退去。

第二次攻城又失败了。

再过了三日。当吐蕃的探子回禀,让吐蕃首领得知长安城内早空荡荡的一片,守城的将士现在也早已经不足一千的时候,他们再次卷土重来,这次竟是集中了所有的兵力往一个城门方向攻来。而先锋队里的人每一个都用浸润了药材的青布捂住口鼻。

这一次,毒气的杀伤力明显大打折扣。

城门上的将士们在崔蒲的指挥下,投石、射箭,抵挡了足足一天一夜,才勉强将这一大波攻势又给打压了下去。

当吐蕃军队再次褪去的时候,崔蒲命人清点人数,发现又折损了将近二百人。

原本每次攻城,他们的人都会损失一些。在第三次攻城之际。他手头能用的人就只有八百多一点了。这次居然一次性损失了二百,也就是说他们只剩下六百人了。而对面吐蕃军队有好几万!

最最关键的是,现在城内还有吐蕃的探子!

现在这个情况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吐蕃首领的耳朵里去,到时候他们必定又会发动一次越发猛烈的攻击。要是再损失个二三百人,他们这个城都不用再守了!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崔蒲闭上眼深吸口气。

“郎君,您带着人守了一天了,吃点东西吧!”这些日子以来,小四儿一直跟在崔蒲身边。现在好容易能松口气了,他连忙便将热腾腾的馒头还有温水给崔蒲送到跟前。

崔蒲拿起馒头,三口两口吃完一个,再喝下半碗水,便摆摆手:“好了,你下去吧,让我休息一会。”

小四儿赶紧就退下了。

崔蒲现在累得连手指头都抬不动,便就着现在这个姿势。靠在墙上闭上眼。

虽然倦极,但在闭上眼的刹那,他眼前还是又浮现出了血腥的一幕幕。

穷凶极恶的吐蕃兵,羸弱的唐军将士们,双方交战,唐军靠着一堵城墙,拼死保护家园。吐蕃兵却在一点一点掌握住他们的手段,等下次再来攻城之时便拿出应对之法。

就靠着这么几个人。兵法也毫无用武之地,现在他们除了硬扛,根本没有别的法子。

硬扛啊,也不知道还能扛多久。

唇角微掀。崔蒲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就笑了。笑意很浅很淡,却清晰的落入了一双眸子内。

慕皎皎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他了。

这个男人满身的脏污,疲倦的连旁边的榻都懒得去爬,就这样坐在地上打盹。也不知道梦到了什么,他居然笑了。

在这个时候还笑得出来,这是一件好事。

慢慢在他身边蹲下,她掏出帕子给他将脸上的污迹擦去。

察觉到脸上的动作,崔蒲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