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绮户流年 作者:春温一笑(晋江金牌推荐vip2013-08-11正文完结) >

第74部分

绮户流年 作者:春温一笑(晋江金牌推荐vip2013-08-11正文完结)-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二太太神色大变。郗夫人站起身,若无其事的笑道:“家去还有几件小事,妹妹先告辞了。”自己是出了门子的姑奶奶,娘家事着实不好管的太多。

    王二爷、王二太太也不深留。待郗夫人走后,夫妇二人奔至后室,只见十九娘软软的瘫倒在地上,面如白纸,眼神呆呆的,形状十分可怜。王二太太怔怔看着宝贝女儿,落下泪来。

    丫丫和棠年的婚事,不只打击到了王十九娘。谢家,锦年从四太太口中乍一听到这婚讯,竟是呆了。六哥要娶含山郡主?那眉目俊美、禀性高洁的表哥……

    四太太如大梦方醒,歉意看着女儿。岳澄和含山郡主是堂姐弟!有了棠年和含山郡主的婚事,锦儿和澄哥儿,就算无缘了。我可怜的锦儿,四太太心痛女儿,心中暗暗埋怨皇帝,“您干女儿要嫁人,苦了我亲生女儿!”暗暗想想而己。

    张雱和解语回京之后,并没有住到南宁侯府。太夫人去年冬天亡故,岳培经过这场丧事,苍老了不少。“无忌,解语,在府中住下吧。”岳培少气无力的话语一出口,张雱和解语都不忍拒绝,也不敢拒绝,便和张屷、丫丫一起,在靖宁侯府住下了。

    好在靖宁侯府中馈是世子夫人齐氏主持,齐氏为人热诚,和解语又一向亲热。房舍给收拾的干净整洁,诸物齐备,侍女恭顺,倒也能住。

    张屷过来催促,“爹爹,娘亲,咱们是不是该拜访谢世叔?”丫丫笑倒在解语身上,“小哥哥快气死了,见不着小不点儿呀。”谢世叔小气死了,把小不点儿看的真紧,轻易不让人见着。

    张雱大为气愤,“去,明儿就去!”这个谢晚鸿,我闺女都要嫁他儿子了,他闺女见都不让我家阿屷见。我家阿屷多好的孩子呀,谢晚鸿没眼光!

    解语笑了笑,“谢家有老太爷、老太太在,咱们该去拜访。”去吧,自己敢说声不去,阿屷能一直闹腾。又或许,正路走不通,他走小路。门不让进,他跳窗户。

    张雱、解语带着幼子张屷,到谢府拜访。萱晖堂中,解语笑盈盈把瑞年、锦年、流年夸奖了一通,每人送了一个样式古朴、闪烁着缎子般光茫的檀木盒子。里面装的什么虽不知道,单看盒子已是珍贵之极。

    张屷忆及在墨耕堂学习书法的岁月,言语间十分留恋。谢老太太乐呵呵说道:“这容易,乃山再去墨耕堂坐会子。”通家之好,也不用回避,瑞年、锦年、流年都陪着过去了。想当年,他们曾在一处学习过,既是表兄妹,又是师兄妹。

    流年大展才华。画了一幅画,自己题了诗,末了又盖上一方鲜红的小小印章,诗画书印四绝!流年看着自己的画作,洋洋自得。张屷仔仔细细看了半天,击节赞赏,“意境幽深,令人向往。小师妹从哪里想来!”把流年夸成了一朵花。

    流年笑嘻嘻凑过来,“师兄,继续继续。”我不会害羞的,继续夸我好了。张乃山,没有你夸奖我的日子,真的好寂寞,寂寞如雪。

    解语一家三口在谢府盘恒至下午晌,方恋恋不舍的告辞。临走,解语笑盈盈说道:“小女着实想念小流年,天天念叼。”原也没存什么指望,谁知谢老太太很是善解人意,笑呵呵道:“这容易,她过不来,小七能过去。”已经定了亲,丫丫是不能上谢家了,可小七能上张家,不碍的。

    解语心喜,“这下子阿屷不闹了。”笑着道了谢,又承诺,“天黑之前,一准儿给您送回来。”还是老老实实送回来为好,若是留小不点儿过了夜,谢晚鸿非炸了不可。

    顺顺当当拐走小不点儿,解语一家三口来了兴致,“小不点儿想到哪里去逛?”可怜孩子,整日被拘在家里,极少出门。

    流年偎依在解语身边,眉飞色舞,“伯伯,伯母,张乃山,咱们接上丫丫,一起玩去!”反正伯伯和伯母也好久没回京城了,正好一起逛逛!

    回靖宁侯府接上丫丫,五人一起在街铺游游逛逛,丫丫和流年买了半车吃的、穿的、玩的。逛完街,又一起到快哉风悠悠闲闲吃了一顿晚饭,方才送流年回谢府。

    流年回到谢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檀木盒子,郑重捧到谢老太太跟前,“祖母,存起来!”这么多小金砖,肯定是要存起来的。可是谢四爷要娶儿媳妇了,大喜事,自己若是赶到这时候去存钱,再变成贺礼,可到哪儿说理去。

    谢老太太眼睛咪成了一条缝,“好好好,给我小七存起来。”不待流年开口,很自觉的承许,“小七,祖母给你两分利。”你爹爹只给一分利,祖母给两分。

    把流年乐的,头昏昏的,找不着北。两分利,世上竟有这样好事!流年傻傻笑着,笑的谢老太太心都酥了,恨不得给小孙女再加多一成利息。

    小五,小六,小七,这三个丫头,我公公平平的,每人另贴三千两嫁妆钱。谢老太太含笑想着,觉着自己十分公平。小七么,在祖母这儿存有小金砖,利息定是不少。到小七出阁的时候,自然要多给。

☆、104、第104章

 第104章 
  “是这个理。”晚间谢老太太喜滋滋跟谢老太爷说了这想法,谢老太爷极为赞同,“咱们做老人的,便是应该这般不偏不倚。”存了小金砖的,和没存小金砖的,理应有所差别,小七是该多给。


  “那表哥的私房呢?怎么分?”谢老太太笑问。她自小养尊处优,长大后嫁给情投意合的远房表哥,生活优渥。一辈子也没为银钱犯过愁,从来也没把财物放在眼里。这时节,却关心起谢老太爷的私房了。谢老太爷掩饰的咳了两声,干巴巴说道:“早呢,早呢,且不说这个。”表妹你急什么,咱们儿孙满堂,日子过的这么舒心,怎么着也能活化老八十的。如今盘算身后事,是不是忒早了些。谢老太太静静看着丈夫,不说话。谢老太爷知道躲不过去,硬着头皮讪讪说道,“自然是儿均分,均分。”他有两名嫡子,两名庶子,八名孙儿,七名孙女,个个是他的骨血。


  “表哥,你的私房,自然是由着你的心意。”谢老太太声音慢悠悠的,“我眼里自然只有大郎、玉郎和寿姑。你么,心中定是忧着老二老三日子不宽裕。”谢家从来是嫡庶一体教养的,婚嫁公中份例也差不多少。可嫡子女有母亲的贴补,庶子没有。故此,庶子的日子,远远不如嫡子。


  谢三爷自搬去北兵马司胡同,宅院小了,月例银子没了,吃喝穿戴全要自家应付,大有捉襟见肘之势。其实谢三爷分的家当不少,若是精打细算过日子,颇能过得。可谢三爷、三太太都不是过日子的人,惯于挥霍,不会持家。三太太近年来时不时的生病,要请医问药,人参肉桂的折腾,花费更是不小。谢二爷也是妙人。时常有请安问好的信寄过来,偶尔会暗示“日子艰难”。他在南京任闲职,俸禄根本不够花的。两个儿子要娶亲,一个女儿要出嫁,银钱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素常老实巴脚的儿子憋不住来诉苦,谢老太爷怎能不心疼?


  只一点,谢老太爷再心疼谢二爷、谢三爷也是枉然:他手头没现银。谢老太爷风雅了一辈子,所攒下的私房全是名人字画、古董,这些全是他的宝贝,不拘卖哪样他都舍不得。再说了,字画、古董这些,也不是说卖就卖的东西,不容易变现。


  当年谢三爷沾惹上官司,公中钱物动不得,谢老太爷看着一屋子字画、古董,狠狠心要变卖,却被谢老太太拦下了,“都是你心爱之物,留着。”宁愿自己拿出嫁妆,给不争气的庶子打点,保住声名前程。


  “表哥,你若要留字画、古董给老二老三,还不如给他们现银,倒便利些。”谢老太太看了眼丈夫,语气平静,“到时候,我跟你买下来吧。”你拿现银给老二老三,字画、古董还是留下给大郎、玉郎。否则,若被老二老三拿去卖了,一则是暴殄天物,二则,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谢家败了。谢老太爷心里脸上都走过不去,“不能够,不能够。老二老三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让他们自己奔去。”细想想,当初分家的时候庄子、铺子、房子、现银都有,怎至于就过不下日子了?嫁女娶媳谁家没有,有多大头戴多大帽子呗。没那个家底儿,却非要跟人家攀比,其蠢无比。


  谢老太爷越想越觉着不对劲:表妹向来不管这些的,今儿是怎么了?少不了陪着笑脸细细相问。谢老太太冷笑一声,“你那好儿媳妇,和宝贝孙女,不日都将赴京。表哥,咱们丑话说在前头,灯市口大街这宅子,还有玉鸣坊祖居,都是不给她们住的。”谢老太爷怔了怔才想明白,“你那好儿媳妇和宝贝孙女……”,指的不就是老二媳妇和华年么。老二媳妇这些年一直在太康住着,华年便嫁在邻县,怎么这会子都要来京城?若是二房的孙子孙女都来了,倒也是好事。只是若还想住在一处,表妹想是容不下了。


  “老三是单住,老二若来了京城,自然也是单住。”谢老太爷眼瞅着妻子神色不对,自然依顺着她,“咱们公公平平的,公公平平的。”当年给老三买过一处小宅院,老二若来了,也买一个便是。


  “表哥,这家已是分过了。”谢老太太慢吞吞说道:“我旁的不求,只要大郎、玉郎守在我跟前。还有,老二、老三莫来烦我。”要来京城,不给老太爷写信告诉,特特的打发人来禀告我,却是想做什么。家都已经分了,还要养着她们不成。养着倒也无碍,只要甭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惹人厌烦。谢老太爷心中歉疚,柔声许诺,“依你,表妹,全都依你。”表妹向来光风霁月,她从来也没喜欢过老二老三,却一向厚待。老二老三从小到大吃穿用度、教养婚嫁都让人挑不出毛病。如今老了老了,只图个清静,哪能不依着她。次日,谢老太爷便命人出去看房子。家中自有能干管事,在东棉花胡同挑了个三进宅院,跟谢三爷在北兵马司胡同的宅子差不多大小,差不多价钱。谢老太爷差人买下、修整,又使心腹家人送信给谢二太太,“东棉花胡同己备好了宅子,随时能入住。”老三买了,老二也买。再多余的,没有了。


  流年知道这件事情后,仰天长叹:这个时代的房价,还是很靠谱的!差不多的地段,六年前买和现如今买,房价竟相差无几。这要搁自己前世,时隔六年,房价能涨的让人想上吊。流年近来日子很顺。自从棠年中了状元,和含山郡主定了亲,流年“身价倍增”,时常获邀出席各家诗会、花会。往常正眼也不肯看她的贵夫人、阔太太们,多有拉着她的小手啧啧称赞的,“这小模样,真招人疼。”跟她那个状元哥哥一样呢,好个相貌。也有少女们或不动声色的示好,或装着天真无邪的讥讽,流年一概浅笑不语。她本就和谢四爷、棠年生的极像,再加上这份宠辱不惊的淡然,更是似足父兄。


  “谢七小姐,含山郡主有没有带你进过宫呀。”这日在定海侯府赏花,来宾中一位年方十一二岁的姑娘,眨着大眼睛问道。她年纪尚小,真问出不该问的话来,也没人认真责怪她。“悦表妹,我七妹妹看花看的入迷了呢。”谢绮年含笑走过来,牵住小姑娘笑吟吟说着话,“她从前是没进过宫的。不过,后日会到景阳宫做客。”景阳宫,是淑妃的居所。谢绮年言笑晏晏,好像全没听出小姑娘话外之意。含山郡主虽和棠年定亲,却尚未迎娶,谁家没过门的嫂嫂会带小姑子出门的?这话其实问的无理。景阳宫?是为十皇子选妃的吧。名为悦儿的小姑娘咬了咬嘴唇,十皇子是陛下幼子,颇受宠爱。听说他的封地选在江南渔米之乡,谁嫁了十皇子,将来便是亲王妃,富甲天下。


  可惜淑妃这回所邀请的少女,全部出自书香门弟,没有一位是功勋世家之女。悦儿忿忿想着,坐到一边生着闷气。这些读书人家的姑娘很好么?我看也不见得。谢绮年偷空交代流年,“小七,到了景阳宫,谨言慎行。”淑妃该是喜欢乖巧听话的小姑娘吧。小七素日倒是很可爱,不过娇生惯养的,怕是受不了拘束。流年嘻嘻一笑,“有人带着我的,放心。”丫丫能让我一个人进皇宫么,自然是陪我一起去的。还有张伯母,还有小旭儿,我们人多势众的,怕谁呀。


  定海侯世子夫人多事,专门命人把流年叫了去,谆谆教诲,“后日到了景阳宫,好生回淑妃娘娘的话,不可怠慢。”看你这不当回事的模样,那是宫里呢。你好歹是我儿媳妇的堂妹,做长辈的,不得不提点你。流年微笑,“怎么夫人说的话,跟我家老太太、太太竟是一模一样,真是奇了。”你拉倒吧,我家里有祖母、有嫡母,还有位仪态从容的大伯母,用得着你来叽叽歪歪。定海侯世子夫人语重心长,“做长辈的,都是一般心思。自然说出来的话,也差不到哪儿去。亲家姑娘,你千万要记在心里。”流年粲然一笑,答应了。这大妈真不讨人喜欢,赶紧糊弄过去得了,省的谢绮年为难。到了后日,大太太、四太太起了个绝早,装扮整齐,带着瑞年、锦年、流年乘上马车,去景阳宫赴宴。三位小姑娘都是头回进宫,心中很是好奇,面上偏能装的正经八百,一个比一个淑女。到了景阳宫,淑妃娘娘并不搭架子,很是和颜悦色。景阳宫畔是一处桃林,应邀而来的少女大多在桃林游玩,瑞年、锦年也去了。流年则是被皇帝差太监过来,去了勤政殿。


  “不必拘礼。”皇帝温和说道:“阿嶷常说,小不点儿如何如何好玩,如何如何有趣。朕便想见见你。”小不点儿一上马车,笑声一片?能开怀大笑,真是难得。流年很严肃,“含山郡主此言差矣。小七年纪虽然不大,却卓有见识,岂是‘好玩’和‘有趣’所能形容。”我是大姑娘了呢,还用这措辞,太不重视我了!

☆、105第105章

  第105章 

 她正值豆蔻年华,身姿娉娉袅袅,柔美可爱。一张小脸稚嫩白皙,像上好的定窑白瓷一般细腻如玉,莹润光洁。明明是位小姑娘,却板着脸装出副大人模样,看着实在趣致,皇帝不禁莞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