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157激流考察队 >

第6部分

157激流考察队-第6部分

小说: 157激流考察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漆黑是美丽而又令人望而生畏的。深海潜艇船壳外装着的灯发出闪烁的光芒,乔迪诺弯身向着控制板,接通塞福一号的电气系统。塞福一号到海底进行科学调查是拿手好戏,它的每一平方英寸都可以利用,足以容纳七个船员、两吨海产研究的工具和装备。塞福一号可以潜入海面以下二万四千英尺。可是乔迪诺看到深度计读数是一万二千五百英尺不禁微徽退缩一下。每下降三十英尺,每平方英寸就受到十五磅的压力,他心算一下,现在的压力是每平方英寸六千二百磅,幸亏塞福一号是用原钛板做成的船体。

  “喝一杯新煮咖啡怎么样?”

  乔迪诺抬头一看,看到了奥马尔·伍德森毫无笑意的脸,他在这次任务中担任摄影员。

  “主阀门和电闸推进器五分钟以前就应该开动了。”乔迪诺说。

  “对不起。哪一个混蛋关上了灯。”伍德森把杯子递给他。这时候鲁迪·冈恩中校半身探进驾驶员室。鲁迪·冈恩为人热情和善,手下人都非常尊重他。冈恩弯身到乔迪诺身后,从嘹望孔着,看见的只是一种暗蓝的色彩,慢慢才看到塞福一号下面海洋底上最高沉积层的红色淤泥。仪表板中央绿色大荧光屏反射回来的地面图案是平坦的,前面和两边都没有什么。

  冈恩疲倦地取下眼镜,“行啊,两位先生,我们的任务差不多结束了,再驶上十个小时,浮上水面。母舰依旧跟着我们吗?”

  母舰——一条水面供应船——正依靠声纳一直跟踪着塞福一号。

  “跟它联系一下。”冈思说,“向母舰发出信号,说我们将在上午九时开始上升,我们本来应该在拉布拉多海底。可是桑德克海军上将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了我们的航线,让我们在纽芬兰海底大沙滩以外深海平原上到处乱转,真是莫名其妙,”

  他们跟他一样,思想回到三个月以前,离这儿两千英里以外华盛顿特区的海洋局总部里,海洋局局长詹姆斯·桑德克海军上将当时正在详细说明十年里最不可思议的这次海底活动。

  “嗯,就在这儿。”桑德克再一次用指示棍重重地敲敲地图,“洛拉莱急流。它起源于非洲西端,顺着大西洋中部山脊往北流,然后在巴芬岛和格陵兰之间向东拐弯,最后在拉布拉多海消失。”

  乔迪诺说:“我没有得过海洋学的学位,海军上将,不过看来洛拉莱象是和海湾流汇合在一起的。”

  “不见得。海湾流是表面水流。洛拉莱却是全世界海洋当中最冷最深的水流,平均深度为一千四百英尺。”

  “那么洛拉莱是在海湾流底下横穿过去的。”斯潘塞温和地说。

  “这么说有点道理。”桑德克和善地微微一笑接着说,“海水基本上分为两层,一是表面层或者上层,它被阳光晒热,又被风吹得上下翻滚,其次是又冷卫非常稠密的下层,它包含中部、深部和底部的海水。两者从来不舍搀和在一起。先生们,你们要到那里去五十天。”

  “干什么?”伍德森挑衅地问。

  “洛拉莱急流考察队,顾名思义就得干那件事。你们要驾驶深水潜艇,在达喀尔海岸西北五百英里处潜入海底,顺着急流作水下巡航。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查试验这艘潜艇与它的装备。如果没有什么故障,不必中止航行的话,你们应该到九月中旬在拉布拉多海中心附近浮出水面。”

  “干嘛叫我们去呢,海军上将?”原来懒洋洋地躺在地板上的本·德拉默抬起他的瘦削的上身,“我是海洋工程师。这个斯潘塞是装备工程师。默克是计算机专家。我不明白哪儿用得着我们。”

  “你们都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伍德森还是个摄影师。塞福一号上有好多摄影系统。芒克是局里最优秀的仪器装配员。你们要在鲁迪·冈恩的领导下工作。他差不多在海洋局的每一艘考察船上都当过船长。”

  “就剩下我一个人了。”乔迪诺说。

  桑德克说:“你是局里工程处的助理处长,这个任务由你总负责。你还能在驾驶方面起点作用,你们后天就在我们基韦斯特港大楼中集合,开始程序训练,佩洛姆航空公司已经用这艘潜艇进行过广泛的潜水试验。”斯潘塞吹了一下口哨:“航空公司?他们知道怎样设计深海潜艇吗?”

  “你尽可以放心。”桑德克耐心地说,“佩洛姆十年前就把宇宙航行技术用到潜艇上了。从那以后,他们建造了四个水下环境实验室,还给海军造了两艘潜艇,非常成功。”

  芒克擦擦眼睛:“这次航行真是必要韵吗,海军上将?”

  桑德克庄严地点点头;“必要。海洋学家们需要洛拉莱水流型式结构图,相信我吧,这次任务跟第一次载人绕地球轨道飞行一样重要。”

  这就是三个月前的情景。现在亨利·芒克的思绪从那儿收回,通过塞福一号嘹望孔向外观察。无穷无尽的平坦沉积层记录在磁带上。海底底层纵断面探测仪则用声波测定上层沉积物的厚度并标出海床表面底下的结构。比重计每隔四分之一英里就滴嗒一响记录重力读有磁强计,这是一种传感器,用以测定和记录海底磁场,金属沉积物引起的任何细微偏差都能照记不误。

  磁强计书写器的铁笔微微一动,画出了只有一毫米长的一个曲线,他赶紫贴着嘹望孔张望海底。然后大喊道;“全部停止!”

  乔迪诺猛地转身:“你见到了什么?”

  “我们刚驶过一个金属东西。往回倒,让我仔细看看。”

  冈恩转身对伍德林说:“开动艇底那两台立体摄影机和频目观测器。我们应该把它拍下来。”

  “你能说一下它的样子吗?”斯潘塞问。

  “他像漏斗,笔直插在淤泥里。”芒克的声音表明了他的那种兴奋的口气。

  冈恩露出怀疑的神情:“漏斗?”

  “就是挖空的圆锥体,此刻它正在右舷底下滑过去。告诉乔迪诺,它在船头嘹望孔下出现的时候立即停船。”

  冈恩走到船头,几乎立刻看到了那个物体。它象芒克描绘的那样:简直就是倒过来的钟状漏斗,直径大约五英寸,尖端耸出在撒泥外面。情况好得出人意外。金属表面周然黯然无光,可是看来还很结实完整,没有什么剥落或者严重锈蚀的迹象。

  冈恩向弯身把两只照相机镜头移向海底物体的伍德森打了个手势:“对准了,拍。”

  默克扭转身看着阿恩说:“咱们把它抓起来吧!”

  选句话打破了阿恩的沉思。“对、对,一定要抓起来。”他含糊地说。

  默克从挂钩上拿下一个铁盒子,盒子上有一根五英尺长的电缆和前部仓壁相连接,盒子里有一系列肘节开关,中间有个小旋钮,这是一只四百磅重的机械手的控制器,那只机械手装在塞福一号的船头底下,样子显得很古怪。

  默克一按开关,机器嗡嗡地响着,机械手伸展出去,足有七英尺长,离那个漏斗还差八英寸。

  “潜艇侧向左舷。”乔迪诺大喊道。

  歇克的手指在控制盒中迅速移动,机械手爪子向右舷方向移动六度,爪子落下,漏斗的边缘正好夹在当中。

  他慢慢地抬起机械手,漏斗摆脱淤泥向嘹望孔这边升起,他们清楚地看出了发亮的钟形喇叭口,后面是弯曲的管子、拴塞和吹口象个短号。

  “从外表看来。”驮克说,“我看是黄铜做的。”

  乔迪诺补充道,“只有吹口和拴塞的活塞有铁的成分。”

  “说不定它的主人也在海底下。”默克目不转睛地看着它说。

  斯潘塞哆啸一下:“真叫人不寒而栗。”

  塞福一号里一片静寂。

  《激流考察队》作者:'美' 加斯勒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五章 特种工程处处长

  在航空史中以“锡鹅”命名的一架古老的福特三引擎飞机,降落在华盛顿国家机场跑道上。

  皮特缓缓地关上油门,滑行到飞机场北端海洋局的一个飞机库旁。他摘下耳机,把窗子推开。

  几秒钟以后,西格蓝姆就爬上了这架三引擎飞机。

  “你哪儿弄来这美丽的旧飞机?”西格蓝姆问。

  “我在球岛的凯夫拉维克碰上了它。”皮特答道,“就用合理的价格买下来,把它运回美国。”

  西格蓝姆长叹了一声。“我想你感到纳闷,我来这儿干什么。”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

  “请相信我,海军上将桑德克向我保证,只有你才可能完成这件棘手的工作——”

  “什么工作?”

  “打捞泰担尼克号。”

  “当然!只有打捞工作才能打破单调的……”皮特说了半句突然停止,“你说什么船来着?”

  西格蓝姆觉得有趣地看看他:“泰坦尼克号。你一定听说过它吧?”

  在极度静默中皮特怔怔坐在那儿,接着他说:“你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吗?”

  “绝对明白。”

  “不可能做到的事!”皮持噪音沙哑低沉,“技术上办不到,即使办得到,也得花好几亿美元……另外,为了打捞权,还得跟原来的船主、保险公司没完没了地打官司。”

  “目前有二百多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西格蓝姆解释道,“资金可以通过政府的秘密基金来解决。至于法律上的权利问题,你不用管。你不可能知道,皮特,这件事有多重要。泰坦尼克号的价值要比金银财宝或者历史价值大得多,它下面的货舱里有着对我们国家的安全极为重要的东西。”

  皮特摇摇头;“你说的完全是幻想。泰坦尼克号在水下两英里半左右。在这么深的水里,每平方英寸的压力就有几千磅,西格蓝姆先生,困难和障碍大得惊人。”

  “寻找工作已经开始了。”

  “我没听说过……”

  西格蓝姆替他把话说完。“你不可能听到。你的特种工程处助理处长艾伯特·乔迪诺正横穿犬西洋海底探寻那条船。”

  “可是洛拉莱急流考察队……塞福一号原来的任务是追踪深海急流。”

  “一时的巧合。桑德克海军上将可以在潜艇按规定浮出水面时间之前几小时,命令它驶到泰坦尼克号最后一次报告的地点去。”

  皮特掉过头:“干吗让我去?凭什么要请我参加本世纪最荒唐的计划?”

  “我老实告诉你,我并不乐意选择你。”西格蓝姆说,“可是国家水下和海洋局是国内海洋科学上大家公认的最高权威,深海打捞的主要专家又是这个机构的成员,你又是海洋局特种工程处处长,这才选中了你。”

  皮特沉思地坐了好一会,最后他隐约点点头,径直看着西格蓝姆的眼睛:“好,我的朋友,我是你的人了。”

  《激流考察队》作者:'美' 加斯勒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六章 古董说话

  沃格尔把短号用旧枕套包好,放在办公室的墙角上。他书桌上的内部通话机轻轻地响了一声,桑德克海军上将来电话,说有急事。

  沃格尔拿起电话,“我是约翰·沃格尔,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吗?”

  桑德克上将说:“你收到一个旧号吗?把它研究一下,比如制造日期等。”

  沃格尔微微一笑,“要花时间,要是运气好,明天上午就有些东西可以告诉你。”

  沃格尔看着墙角上的枕套坐了几分钟,然后起身把自己关在那间发霉的破工作室里。沃格尔先执不同角度给短号照几张相,把观察结果记录在很大的笔记卒里。这是个高质量的乐器;用的是上好的黄铜。喇叭口和栓塞上的小孔表明是一九三○年以前制造的。他发现,他原以为是锈蚀的地方只是一层坚硬的泥,用橡皮匙轻轻压就掉下来了。

  他又把乐器浸入稀释的磷酸钠软化剂中,轻轻地搅动溶液,清除污泥。到半夜,他把短号完全拆开。这时乏味的工作开始了:用淡铬酸擦洗金属表面,擦得黄铜闪闪发光。经过几次冲洗,喇叭口现出一些精细的花纹和几个花体字。

  “我的天!”沃格尔脱口喊道,“是赠送的礼品。”

  八点正,约翰·祆格尔走进用阳光采暖的十层大楼——这是国家水下和海洋局的总部——到了最高层桑德克的办公室里。他的两眼满是红丝,公然打了个呵欠。

  桑德克从书桌后面走出来,和沃格尔握手,回头向办公室角落上站着的一个侏儒似的人点点头:“约翰·沃格尔先生,允许我给你介绍鲁迪·冈恩中校。”

  “当然,冈恩中校。”沃格尔微笑着说,“我是千百万人当中的一个,每天看有关洛拉莱急流考察队的报导。应该祝贺你,中校。这有了不起的成就。”

  桑德克又向躺椅上坐着的另一个人打了个手势:“他是我的特种工程处处长德克·皮特,”

  沃格尔冲着那张黑脸点点头,把烟斗吸着说;“告诉我,海军上将,短号是在北大西洋海底找到的吗?”

  “是呀,关于它的情况你能说点什么吗?”

  “事实上要说的相当多。首先,这是个优质乐器,专为职业音乐家精心制造的,大致是十月或十一月,精确的年分是一九一一年,一家高级的有名望的英国布西——霍克斯公司制造的,这把短号是赠送的礼品。”

  “赠送的礼品吗?”

  “是的。它是一家公司因功论赏,奖给一个职员的,赠送的日期、制造商、受奖职员及公司名称,都非常美观地刻在短号的喇叭口上。”

  冈恩阀道,“刻着的字能看得出来吗?”

  “啊,能看出。”沃格尔弯腰打开乐器盒,“喏,你自己看吧。”

  他把短号放在桑德克的书桌上。三个人默默对它看了好久——亮晶晶的号在窗外射进来的金色阳光下闪烁。短号看来是崭新的。全部都用软皮擦得雪亮,喇叭口和管子上的波纹跟刚刻出来的那天一样清楚。桑德克的目光由短号移到沃格尔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