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明玉-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华点点头,收起仙衣。再留此处已然无事黎山老母便带着云华向骗山行去。
话说黎山老母带着云华返回骗山修行,没有见到明玉。从玉简中明玉留言知道明玉早离去好几年。还在玉简中留下自己一道神光,让黎山老母有机会去往西牛贺洲玉京山清道人修行道场,那里有一段机缘与云华。黎山老母这才去了遗憾之心,安心的返回自家道场。
此次前来拜见明玉不成,可也与圣人结下善,黎山老母已经很满意了。她倒是不知,自己收下云华这个徒弟就已经与圣人结了缘份。云华弟杨戬外出寻找仙缘,历经十数年,终于拜入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门下,成为玉鼎真人弟子,日后前途无量。
黎山老母更是师凭徒贵,由此名声大涨,在三界之内,成为举足轻重的大神。便是一些远古大神都卖她三分面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口,福。半年以来,共收获歌姬兰十人,恐怕是路途遥驰,难以这来,这才少些。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微臣算了算,大概够暗网一年运转的费用
元龙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歌姬你就留下,财务留下两成,其他哉 归暗网使用。我更在意的是,通过这半年的压椎,西技在朝歌的据点商号可都探查请了?。
费仲赶紧躬身说道:“陛下放心,凡是他们联系过的,都已查清。微臣估计,查获的这些,应该占总的的九成以上了
原来,费仲透露出的贪婪,一面是元龙暂不想见他们,以此为借口拖住,更主要的是为了看看,再将他们逼急了的情况下,在与西歧联系不便的情况下,朝歌有多少他们的暗势力为他们提供帮助。这些暗中据点,才是元龙真正的目标。
闻听费仲之言,元龙呵呵一笑说道:“既然如此,眼看年关将近,那就见见我们的远方客人吧”。
第二日,一个多月未曾上朝的元龙再次临朝。在文武百官惊讶的眼神之中,宣召西伯侯之子伯邑考见驾。
经过半年多的等待,花费无数钱财之后,昨天费仲终于是来告知,纣王将要召见,这让伯邑考有些无奈,没想到时间还是拖到了七年之期,不过幸好经过之前打点,应该是再没什么阻碍了。费仲在收了那么多钱后,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前一天告知他们会被召见,还被感激万分,只让费仲暗叹钱真好赚!当初姬昌被留朝歌,是以留用算命之由,是以伯邑考上殿说道:“家父被陛下看重,甚为荣幸,臣等举室感陛下天高海阔之洪恩 仰地厚山高之大德。然家父年事已高,微臣冒死上谏,祈求陛下开恩,让家父落叶归根,老死故乡。臣等万载瞻仰陛下再生之德,出於恩外也。”
元龙说道:“爱卿所言甚合联心。联欲放姬昌回归西歧。然而联思年关将过,为表君臣之情,却是应该留贤侯在朝歌过节,毕竟日后恐无机会。再者,侯爷年事已高,也该选出新的西伯侯。此事也需与侯爷商议。”
之后元龙宣布退朝,召伯邑考前往后宫,询问西技事宜。伯邑考也是送上礼单,元龙毫不客气笑纳。
来到中宫,伯邑考再次施礼,但见旁边佳人一个,国色天姿,猜测是为皇后姐己,也是上前施礼。与陛下问答一番之后,忽听姐己说道:“妾虽女流,幼在深闺,闻父母传说邑考博通音律,鼓琴更精,深知大雅遗音,真世上无双,人间绝少。臣妾希望伯邑考抚琴一曲,妾身伴舞一只,让陛下品评。”
元龙大是赞同说道:“如此甚好,皇后也是月余未曾为联跳舞了,这次也让联再赏仙姿。”
伯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红齿白盘膝坐在地上,将琴放在膝上,十捐尖尖拨动琴弦,抚弄一曲,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凉,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今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凤阙,而笙簧箫管,檀板诓歌,觉俗气逼人耳。诚所谓:“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而那妇己,闻声起舞,霓裳摆动,绣带飘扬;轻轻裙带不沾尘,腰肢风折柳。歌喉嘹,如月里奏仙音;一点朱,却似樱桃逢雨湿。看的伯邑考暗叹,如此佳人,却是祸国殃民者,着实可惜。
一曲既完,元龙也是不禁叫好。再想欣赏一冉之时,有下人来报,却是老首相商容到了。却是元龙见年关将至,将商容找来慰问一番。
于是说道:“爱妃与爱卿再熟悉一下,联去迎老首相前来
元龙离去,姐己开口说道:“大人,刚才却是姐己合大人之音,现在不妨大人应姐己之舞弹奏一曲如何?”
伯邑考说道:“娘娘之命,莫敢不从。”
但见姐己翩翩起舞,比之刚才更加柔和。伯邑考为和节拍,琴声文雅,却是带有一丝靡靡之音。弹奏之间,伯邑考见姐己尖纤十指,恍如春笋一般同;杏脸桃腮,好似牡丹初绽蓖。心头不禁一阵燥热 不自觉想到,真乃风流国色。又见妇己转秋波送娇滴滴情怀,启朱吐软温温悄语。心神迷糊之间,不能自已。
忽然伯邑考听闻耳边一声怒喝,回过神来,就见纣王与一老臣站于殿门口,自己却是紧握姐己之手,身姿不雅。而姐己俏脸含泪,梨花带雨,楚楚可怜。虽不知为何会这样,伯邑考跪倒在地,连呼饶命。
求订阅!
356
杨戬自山贼窝里得了一部武修之法大混元功。苦修一月,终于达到大混元功一鼎实力后,离开山寨后,重新踏上寻师之路。
仙家高人那里是这想找就能找到的,不然这世上的神仙何其之多。真正的神仙都老师寻找徒弟,元神与冥冥之中感应到有缘者,这才出了洞府去寻找自己道统传人。至于凡人想四处寻访高师,这种可能性极小,除非是自己有仙缘,最后终于找到一位仙师。
对于这些杨戬哪里会知道,他心中有股执念,就是找高人拜其为师,最终习得仙家法门,救自己的母亲出来。至于他母亲现在如何,何等遭遇,杨戬也没有去想过。
如今虽然有不少神仙入了人间,可大都不在尘世之中,而是各寻一处灵地潜修,再与凡间之中寻个徒弟,有事弟子服其劳,便不再轻易外出。神仙之流。相交泛泛,最害怕的就是结下因果,若是善因善果倒也罢了,一旦结下恶因,便让人再不得清静。尘世之中,更是不能轻易结下因果,红尘羁绊甚多,结一因,能牵扯出无数果,最终真个把自己绊在凡间,再想超然于尘世之外,就不知要花费多少心力才行了。
要说这杨戬,在家乡也就是一个猎户,除了长的俊郎一些,力气大一些,也没有别的优点。如今外出寻师,到是又出现了另一优点儿,毅力坚强,有些百折不挠的意思。
明玉当除暗中当助了一杨戬一把之后,便不再关注他了,这杨戬也是有大福之人,一生之中,并没有大劫。见杨戬自山寨中走出后,明玉就由附于杨戬身上的一缕神识,离开洞府,做一个游方道士,去往别处。
杨戬出山寨之后。一路行走,一路问询,山民时常行走,对于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知道最多,与他们打听,说不定就能得知一些蹊跷之地,也许就有神仙居住其中。
你还别说,这方法真有些效果。自经历了山贼一事后,杨戬似乎否极泰来,竟让他寻找到一处修士遗府,花了不少心思,这才进入其中,可惜,这洞府不知多少年没有人住过了,四处尘灰,除于一些玉石道书,再无其它。杨戬失望而出,这些他见识了真正的修士洞府,心里有了谱,终于不再四处乱找。
得自洞府的道书,杨戬来回看了数遍。也不明其意。只是隐隐约约得知,神仙洞府各有奇妙,并非名山大川,深山老林就非有神仙不可。
杨戬向往神仙家法门,苦寻数年而不可得,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一部道书,自然珍而视之。每当休息时,便拿出细细品念,想要读懂其中意思,找到一细修行法门。可惜,杨戬对于修行之法根本是一点不通,哪里能从道书中找出什么修行法门。再说这部道书也不是讲解修行之法的道书,而是一部专门讲解心性修养,境界感悟书册。杨戬要是能从中找到修行之法,就真的是出了怪事了。
不过这部道书也并非一无是处,杨戬日日品味,时时琢磨,倒是尽数记于心中,经常是一边走路,一边默诵,对于其中意思也了解了一二分,也算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了。对于一些修心养性之法也知晓一二,其中自身感悟之法,与他修炼大混元功也有一些好处。这本大混元功,必竟是明玉根据长生诀修改而成,并非纯粹的武修功法,而是一部以武成道法门,也算与道法沾了一点儿边。
杨戬自得了这部道书。才只二三年不过,大混元功就让他修的像模像样,从一鼎之境达到四鼎之境,也算是杨戬资质不凡。当初那位山贼头子修习这部功法,可足足用了十多年才到了五鼎之境。
神仙嘛,大都不食人间烟火,住在深山老林,几百年都不会走入人间一次。正是因为这种认识,杨戬一直都在深山大川之中行走,根本不去人间繁华之地。素不知自己这种寻找的法子,已经有无数人尝试过,不说不可行吧,基本上是不怎么可行。若杨戬去了繁华之地,倒有可能被四处行走的神仙看中,收入门下。可见机缘一说,对于修仙之人的重要性。
巫妖大战之后,天地破碎,诸圣出世,调理天地,至后便自归洞府,再不出尘世当中。经三皇五帝治世,又有瑶池玉母举办蟋桃会,这才有无数神仙各出洞府。静极思动,开始游走四方。
玉泉山金霞洞中,玉鼎真人元神游走太虚,参悟大道。希望道行能再进一步,终于超拖天地,可惜闭关数百年,还是不有一点头绪,越对感悟,不解之处越多。心烦思乱之时,再不能保持古井不波的心态,自入定中醒来。
感觉到自己道行略有提升。玉鼎真人叹息一声,“唉,证得大罗之后,每一个境界的进步都难上加难,未入道前,只要有些机缘,占些气运,再加上老师提点,进步也快。如今突破到成道之境,道行再想要前进一步,实在是困难。那此太古大通神的修士,那个不是历经千百劫难才得以突破。看来,我若是想要突破成道之境,达到超拖之境,还要经历一番劫难才行啊!”
玉鼎真人一想到经历劫难,不由苦笑数声。自从当年蟠桃会后,玉清圣人元始天尊便对他们师兄弟说过,巫妖大战之后,诸天神仙,能突破成道之境束缚,达到超拖天地,进而斩却念头之尸者,最有希望的只有二个人,一是将要历劫的昊天玉帝,另一个就是明教门下大弟子云中子。
这云中子出世极早,远古时期明玉还未证道之时,就入瀛台山修行,中间经历过一次大劫,使得神魂受损,道行全消。最终从化气炼气重修,这才重入大罗境。据说那时候的云中子还只是太乙道行。
对于云中子的根脚玉鼎真人从他老师那里知晓,乃是天地初开时的一朵瑞气详云,机缘入住终南山玉柱洞,最后修成*人形,渡化形之劫时,被明玉遇到,之后就入了瀛台山。
这位云中子再加上居于天庭任职南极长生大帝的南极仙翁。在明玉座下合称福德二仙,各有一丝先天功德,平生不沾大难,不惧大劫,有劫而无难。时以最是有望突破大罗境,到达超拖天地之境。
至于玉清门下十位弟子,资质最佳者,就是玉鼎真人。广成子资质也不错,可也比不得玉鼎真人。这位玉鼎真人可是盘古一颗牙齿化形,不说身体强悍,更皆一身玉骨天生,入了玉清门下后,便为其取名玉鼎。
广成子当年未入玉虚宫前,也曾经历不少劫难,最险一次,若不是明玉相助,可能就从次殒落,天地间再无他这一人存在。出道也是极早,到现在都已经修行过两个劫运。据说是道祖还未证道时,就已经出世。无论见识,还是道行都是阐教门下最强者。
真要说起来,阐教门下各弟子的资质也有强弱之分,其中最不起眼的黄龙真人,也不算阐教资质最差的。毕竟是天地初开时的神龙血脉。虽然受阻于天地因果,道行止步于成道境。
想着想着,玉鼎真人便把自己认识的,听说过的各路大神一一比较之后,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算的上是进境极快的一位了。龙凤天劫后,有一位纯阳道人,一口青虹剑,一口紫霞剑,飞斩无数神魔,乃是天地间第一位以剑成道的剑仙,还曾与明玉圣人以道友相称,最终也止步于成道之境。至后更是借助人皇轩辕在涿鹿之战中兵解转世轮回。
暗自切算一番,玉鼎真人发现自己闭关都已经数百年。想到昆仑山玉虚宫,这些年都没有去拜见老师,就生起外出行走的念头。
却说玉鼎真人想到外出行走,以排解烦闷,心动即行动,倒也利索之极,取出自己的护身法宝,又拿了一部《黄庭经》,便出了玉泉山,往人间行去。
与玉鼎真人有同一想法儿的云中子,此时也是不烦洞府苦修,要出去走动走动。自终南山玉柱洞出来后,先是去了常羊山拜访了二位师弟,商羊与昆吾,在常羊山小住一年有余,再又去了西牛贺洲,见识一番天地三大神山之一的玉京山。
这西牛贺洲自生出后,云中子还没有来过。这里据是仙神居住之灵山胜地,少有凡人居住,是地仙界有名的仙居之地。在西牛贺洲四处转悠十几年后,云中子便去了天界,看往一番南极仙翁,这位师弟后于他入门,如今机缘到来,成为天界六御之一,逍遥度日,平常难得见面一次。
见到师兄来访,南极仙翁大为高兴,陪着云中子游览一番天庭。云中子这才从天界下得凡界。
天界独存于九重天之上,地仙界四大部洲与人间界同存。云中子下了九重天,落脚于东胜神洲。要说自女娲娘娘造人到现在也有亿万年之久,人族经历一个大发展期后,自巫妖大战后,其中精英损失十不存一。如今虽有大兴之兆,可未历人劫,终有限制。只东胜神洲才有人族,这里少有神仙,虽与四大部洲并列地仙界,可少有仙神居于其中修行。
第三五七章 玉泉水茶闻
九仙界修行的修十,成就仙道后,均飞升入开界。W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