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美国在八○至九○年代,因生产力不敌日本,国内失业率大增。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决定开放网络,并与风险投资挂钩。此举使得数十万名高科技失业人员,转而投向网络市场,开启了电子经济这一崭新行业。藉此消化了前一循环中积累的存货压力,又在资金充裕的环境下,创造了一波新的生产力,故能维持连续不堕的经济高成长荣景。
美国国力雄厚,资金流量高达万亿,足够承受各种波涛。但是国际对冲基金却因错估形势,在香港及俄国各损失了数百亿美元,从此一蹷不振,连带国际避险基金也被迫宣布关门。这场惨烈的金融战役,表面上看来,对冲基金投机失败了。实质上,这却是一场经济殖民的前哨战,对冲基金不过是马前卒而已。
这事源于一九九八年,香港回归后的第一年,国际金融骇客索罗斯认定有利可图,下手偷袭。索罗斯是一对冲基金的负责人,拥有数千亿的流动资金,专事套取市场波动的差额。手法凶狠,国际知名,是世界村的拥护者。但矛盾的是,他认为自由经济行不通,为了求证,便以自由经济的机制,进行扰乱金融市场之实。
索罗斯早有预谋,趁着港人大批外流之际,他先暗中大量收购廉价股票,然后在九八年将数以百亿的美金汇入香港。根据供需原理,港币应该升值。届时他再抛售股票,买进廉价的美金,如此便达到对冲的双闸营利目的。
万一行不通,在他全面抛售股票之际,由于有钱的投资者走光了,市井小民进场能力有限,空堆着满街黄金,无福消受。香港的恒生指数将无量下跌,等到跌破净值,他便大肆收购,把香港的金母鸡据为己有。
再若人们对港币丧失信心,人人抢购美金,港币便难逃贬值的噩运,这时,索罗斯也可以在汇市中赚回预期的利润。这是一着万无一失的战术,股市、汇市已分别设下陷阱,香港民众数十年来的血汗钱,必将成为他的囊中物。
他所未料及的是,中国不能容许香港回归一年便遭劫掠,决定以国家及香港共约两千多亿的存底保证,放手与投机客一搏。于是,香港成立了一个怡富基金,专事收购低价股票。并由汇丰银行挺住汇市,随时进场干预,坚决与美金挂钩。
这一来,索罗斯所买的香港股票,高价收进,低价沽出,全落到怡富基金帐下。而港币与美金挂钩的结果,波动差值极其有限,索罗斯白白送了三百亿美金的大礼。这场战役证明了,有人口中喊着世界村,骨子里是想做村长。
一九九九年正是美国网络经济的最顶峰,所有挂上网络概念的股票,在市场上都炙手可热,其本益比有的高达千倍之多。换句话说,仅值一元的股票,可以炒到一、两千元!一时之间,人人放下正事不做,大家一窝蜂的追风逐浪。
也有些外国基金很有眼光,他们看准中国几十年来,不论多么困难,却一直信守国际承诺。所以趁着金融危机已经化解,即将融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大举进驻香港,使香港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东方明珠光耀不堕。
自一九七○年以来,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下,世界贸易量以五%--十二%增长,到一九九○年,却下降至一.二%;拉丁美洲出口由一九五○年的五.六%降至四.九%;中国则由微不足道之值突增至一九九九年的十四%。
此外,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显示出全球最富与最穷的国家中,前五分之一富者与后五分之一穷者的差距,由六○年代的三○:一,到一九九五年,变成了七四:一。
一九九八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组织报告进一步指出,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世界上最富有的三个人,其财富超过最穷的三十五个国家与其六亿人口收入总和,前二百名富翁竟与全世界百分之四十一人口总所得相等。
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人类社会未必是贸易自由化的受惠者。虽然表面上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改善了,但已开发国家才是真正得利者。问题出在后者的心态,当一个原本贫弱的国家崛起时,经常会受到工业大国的排挤,导致民族主义再兴。
民族主义是人性本能的依归与认同,如果不妥善疏导,便会趋向极端。更进一步,由极端变成狂热,狂热中丧失理性,那是先进国家最害怕的洪水猛兽。两次世界大战的肇因,皆源于此。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初,在美国西雅图有十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集会反对WTO会议。其中不乏高瞻远瞩的精英,却被官方视为暴力份子,实是浅视之极。但这又怪得了谁?风暴核心中,但见飞砂走石,谁又料想得到社会结构的改变?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科技日新月异,进展神速。而经济竞争激烈,高潮迭起,工业国家领衔冲刺,新兴集团急起直追。政治则风云诡谲,美国独大,欧洲联盟,中国开放,苏联解体。人人看得眼花撩乱,不知未来的走向,更无法想像到,另一个进化的天堑就在眼前!
一九五○年,第一部电脑问世,资讯时代从而降临,被视为人类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指农业革命,人类得以解决食物的供需,因而创立了文化。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在能源的释放下,商品生产成为主流,开启了物质文明。这一次是知识的爆炸,古往今来人类所有的经验,都将即时呈现在世人眼前,作一次最后的巡礼。
早在一九九四年,丁一就把他的基金移到香港,他看准了网络市场,打算放手一搏。但在当时,网络只在美国刚刚兴起,东方受到语言的限制,无法应用。香港虽说受英国影响,英语是官方语言,但也只限于官方,七成百姓都难登大雅之堂。
天时、地利、人和是事业成功的三大基础,天时及地利已经掌握住了,所差的只是人和。丁一早有准备,在世界各地物色了各种专才。只是他的条件太高,既要人有能力,又要无私无己,可以说是要马儿跑得快,又能不吃草。
香港的海鲜举世闻名,有一家虾蟹居,更是蜚声遐迩。一天中午,丁一带了约瑟夫和庄重,三人专程到虾蟹居进餐。
这时店中已是人山人海,没有订位的,必须排队等候。
约瑟夫最不喜欢等待,说:“师父,换一家吧,人太多了。”
丁一说:“急什么?既来之,则安之。”
这时,有两个醉汉为了抢付帐,竟争吵起来。拉拉扯扯中,一人身上的钱包掉在地上,各式大钞散落一地。但两人一无所知,还继续相持难下。
旁边一桌有三位客人,其中两位连忙弯身捡拾。另一位大汉身材壮硕,脸色红润,气势威猛,沉声说:“不要动!”
两人只好稳坐不动,红脸汉子便召来侍者,说:“这是那位客人掉下来的钱包,你好好看着,不许别人动它!”
侍者说:“我先捡起来再说。”
汉子说:“不可以,万一他说少了一百块,你赔吗?”
等他们吵完,发现钱包失踪了,侍者才当着他的面,把钞票一张一张捡起来。醉汉点了又点,数了又数,最后满意的离去。
丁一走到壮汉面前,递过名片,自我介绍道:“我叫丁一,还有两个朋友同来,因为没有空位,正在排队。能不能让我们坐过来,大家交个朋友?”
红脸汉子痛快地说:“请坐!请坐!叫我张三吧!”
大家相互介绍,和张三同来的是两位律师,一姓徐,一姓陈。
丁一见张三脸色红中带紫,皮下有青丝隐现,便说:“张兄,我们初次见面,但有句话我不得不说。”
张三说:“别客气,你说。”
丁一说:“你的肝脏有问题,酒喝得太猛了。”
张三慨然说:“没错!但那算不了什么。”
丁一摇头说:“很严重!再喝下去就要开刀了。”
张三一惊,反问:“你是医生吗?”
“医生倒不是,养生还可以。”
“养生?”
“不吃药,不打针,可以把病治好。”
“可能吗?”
“当然可能,只是病人要配合。”
“怎么配合?”
“比如说,不喝酒,多爬山。”
“不喝酒多爬山?”
“是的,生活正常,远离酒色财气,这叫养生之道。”
“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人生之道大矣哉!”
“好说,能有多大?”
“张兄未免太自暴自弃了,眼下这一点小麻烦,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来,不仅张三大吃一惊,连他那两位朋友也变了脸色。
张三问:“你知道我的事?”
丁一笑笑:“我们才认识,怎么会知道?”
“那你说小麻烦,指的是什么?”
“不过一点纠纷罢了,论你以往的志向,应该不会放在眼里。”
“你知道我的过去?”
“也知道你的未来。”
“这算什么?特异功能?”张三开始怀疑起来。
“不算特异功能,只不过是常识罢了。”
“常识?常识怎么能看出别人的心事?”
“你不是财主,也没做亏心事,怕什么?”
“我不是怕什么,是你说的太玄了。”
这时侍者过来,丁一点了两道海鲜,约瑟夫和庄重点的都是素菜。侍者说:“对不起,今天客人太多,青菜都没有了。”
丁一说:“你别管,到时一定有。”
侍者不高兴的说:“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不会骗你的。”
丁一说:“你是对的,但青菜马上就送到,我也不会骗你。”
侍者无可奈何,只好去了。
丁一又对张三说:“我们没有必要客气,各吃各,各付各的。你们商量你们的正经事吧,反正已成定局了。”
张三等听得目瞪口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过了一会,海鲜、素菜都上桌了。师徒三人吃完,会了帐,揩揩嘴巴就走了。张三等人还在震惊当中,简直不知从何开口。
第二天丁一进办公室,发现张三已经在会客室等着。
二人客套完毕,张三单刀直入的问:“丁兄来香港不久吧?”
丁一笑说:“原来你也有特异功能。”
“我看你们营业执照都是新的。”
“没错,我们刚从美国来。”
“做什么生意?”
“还在看,想收购公司。”
“哦,你是基金界的。”
“为什么是基金界的?”
“因为基金界挟着资金,转战各地。常有一些基金来香港购买经营失败的公司,整顿一下,再高价卖出。”
“我不做转手生意。”
“那你想做哪一行?”
“文化科技。”
“文化科技?”
“是的。”
“没听过有这种行业。”
“没有最好,我们可以创造。”
“什么叫文化科技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科技是时代的潮流。把科技用在文化领域上,让文化发扬光大,就是文化科技行业。”
“怎么实现呢?”
“由生活需求做起,比如说,网络是科技,应用靠文化。如果让中国人能方便而自然地应用网络,那就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从这个市场着手就行了。”
张三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培育的第一代企业精英。他出身良好,是军人世家。大学毕业后本拟从军,由于他反应敏捷,品格端正,被国家计委相中,纳入一个宏观的财经组织中,专事研究未来的企业走向。
九一年,张三被派到香港,学习经营管理。不久由于表现优异,受命将一家国营公司在香港上市。在当时,这是空前的创举,没有几个人相信可行。但是张三终能克服万难,达成使命,并任职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
所谓国营公司,实际上就是人人抱着金碗,吃大锅饭。反正公司是国家的,谁都认为天不会塌下来,就算塌了,也有国家顶着,砸不到自己头上。
国家穷,大家苦,只要门一关,人人可以摊开来比。不比倒没辄,谁也不甘心。至于什么叫做企业,如何经营管理,那是国家的事,没人过问。等到发工资、拿粮票时,每个人都睁大眼睛,自己绝对不能比别人少一分!
一旦有了出国的机会,见识一下外面的物质天堂,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这时人人走门路,找关系,无所不用其极!
张三这家国营公司,已经算是企业中的佼佼者了,当然,其中“人材”济济,“高手”辈出,也非同一般。今昔制度虽大不相同,但对习惯了领取固定薪金的人,难得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钱多钱少也不过薪水阶级间的比较,相去有限。
公司未上市之前,大家还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做股东、股票,那股斗气也被香港高企的物价压得喘不过气来。人人望着办公大楼外车来车去,人上人下。不多久,羡慕的眼光变成嫉妒,转而满腔忿忿不平。
除了几位高级主管,一些靠钻营拍马出来的干部只知道等因奉此,既没有生财之器,也无其他谋利的技俩。就算成天想着钞票,它总是飞得比自己的脚程快。所以,除了抱怨钞票入不敷出之外,倒也变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可是,公司上市成功后,第二天股票就涨了一倍。大家一看,哇!翻了一番!早知道当初进一点,现在不就发了吗?
一个月下来,股票节节高升,股值已扬升了十倍以上。这时人人眼红脖子粗,想进场又怕赔钱。到了第十天,大市获利回吐,股票跌了百分之二十!有人开始骂街了,什么投机术、阴谋论、引蛇出洞都出笼了,张三成了众矢之的,被斥为欺骗同胞!
两个月、三个月过了,公司营运上了轨道。有了生意,股票更是居高不下。原本五元的股值,这时却在百元上下徘徊!
于是,公司内部比股票交易所还要热闹,没有人办公,查看股票的软件大受欢迎,人人紧盯着萤幕,炽热的心随着数字上下翻搅!
张三认为这只是一时的现象,让同仁认识一下市场的运作也不是坏事。但一天一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