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 >

第35部分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头没有冰箱,做好了菜,那质量也是不保险。放久了,难免会变质。中国人是非常爱惜食物的,扔食物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犯罪。所以,过年其间,常有肠胃病发生。
    再有,过年要炒年货,炒花生,炒瓜子。这个时代人家都很节约。过年吃的瓜子都是夏天吃西瓜留下的。今年,华家没有吃西瓜,所以,也就没有西瓜子了。但是,梅兰妮留了一些南瓜子。炒出来只有一小盘。花生有买的,连壳的花生本地人叫长生果。炒年货是用盐,小火把花生,瓜子炒熟,再筛出来。苏州的年货是很丰富的,有香榧子,小核桃,,松子,葵花子,蚕豆。还有一种薄皮胡桃,苏州人叫它纸皮胡桃。秦炼帮着做了个小工具,用榔头轻轻一敲,就整个的剥了出来。梅香炒香榧子,炒小核桃,炒葵花子,炒松子,炒蚕豆。松子和蚕豆炒好后要用冷水激一下,松子会开口,蚕豆便松脆了。
    剥出的胡桃肉,梅兰妮做瑚珀胡桃。方做好,华家的孩子们就你尝一口,我尝一块的,还未冷透,就一消耗了近半。华家的孩子包括梅朵,嫌那有皮有壳的吃起来烦,不爱吃它。对这不要剥皮的干货吃起来顺溜,好吃,自然就多尝了几口。梅兰妮受了启发,又做了芝麻花生胡桃糖。椒盐花生,糖莲子。大凡人都是差不多的,做大人时拥护的是正餐文化,而做孩子时迷恋的是零食文化。梅兰妮自然能理解,她到如今,孩体时吃过的大餐都不记得了,可是那些零食能数出许多。
    江南也象北方,过年要做许多点心。但是点心的品种不一样。江南过年家家必吃年糕,苏州的年糕和宁波的年糕是不同的,梅兰妮买了几块苏式年糕,又买了十斤宁波年糕。买来的宁波年糕,梅香和秦炼相帮切成薄片,摊在竹扁上吹干。要吃前,在放进水里浸泡一夜。
    苏式年糕又叫猪油年糕,吃法完全不同。八宝饭是每家人家必做的,八宝饭的面上铺着莲子,胡桃,红枣,和红红绿绿的果脯丝及小块,里面包着豆沙。放在菜碗里蒸数定型后,冷藏,吃的时候再蒸热就行了。
    还有松糕,上面也是铺满了干果和果脯及生猪油,里面放豆沙。做起来很考究,先是米粉要粗磨,大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为2:1,将两种粉和砂糖拌好,然后,加水搓粉,然后用竹圈在蒸格上定型,蒸透,翻过来冷藏。梅兰妮记得小时候,过年走亲戚,总要拎一块松糕,过年送糕年年高。因为冬天萝卜多,梅兰妮还做了萝卜糕,做好,切块,冷藏,吃的时候再煎黄。
    江南过年还有一样是不能少的,就是圆子,象鸽蛋大小的圆子里包着黑粱酥。
    秦炼和边峰相帮磨粉,因为糯米要在水中浸泡后才磨,被称为水磨粉。梅香相帮用小磨磨炒香的芝麻,梅兰妮把板油切成丁,放进碎芝麻和白糖里撮成小球。到时候包进糯米粉的圆子里,这是正中的宁波汤团的做法。至于后来人们用滚粉的方法做的圆子,那是大兴的做法,不懂的江南圆子的窍坎,只知道外形象,熟不知,江南人吃圆子除了馅料外,还讲究的是粉皮,薄而不破,还有点凝头。方是上品。
    春卷也是江南过年的必备。春卷的芯料是不难的,难的是春卷的皮。齐逸看着梅兰妮在水中揉面精,然后在烧热的平板锅上熟练的涂拉出一张张春卷皮,梅香在一旁取出做好的皮子,整齐的叠放着。
    齐逸说,“娘,这么有难度的面食你都会做,怎么做不好饺子皮呢?”
    梅兰妮说,“我小时候,我母亲认为买的春卷皮不好吃,都是自家做,我从小就会做了,所以不觉难。那个饺子皮倒是从未做过,而且,江南人喜欢吃馄饨,很少吃饺子。”
    梅香听了他们的对话,便道,“这角子的皮我会做。”
    齐逸有点惊奇,“这角子是扁食吗?”
    梅香说,“正是。”
    齐逸说,“你教教你师傅。她偏不会做。”
    梅香低了头,“师傅这样能干,哪能用的着我教。”
    梅朵一旁插话道,“你师傅是‘万宝全书缺一角‘,独不会做扁食。”
    齐逸说,‘今年三十晚的角子就靠你了。““梅香尽力就是了。”
    齐逸得拢望蜀,“面条你会不会?”
    梅香想了想,遗憾得摇摇头。
    齐逸也有点失望。
    梅朵问,“那汤饼你会不会做?”江南话里面条叫汤饼。
    梅香的脸上出现了自信的光彩,“这个我会做。”
    梅朵得意的看了齐逸一眼。“你把做汤饼的法子一并教给你师傅。”
    江南过年的菜肴是丰富的,但家家必备的是蛋饺。把调好味的肉馅用蛋皮裹包。包好的蛋饺象金元宝,这是过年最吉利的菜之一。苏州人是含蓄的。从年菜上就看的出来。这个时代的鸡蛋相对来讲是便宜的,平时五文钱一斤,年底涨到六,七文一斤。梅兰妮卖了三十斤鸡蛋,放在装了糠的缸里保藏。又买了两只鸡养在厨房一角的倒扣筐里。发了海参和鱿鱼干。买了羊肉,猪肉,狗肉,养了几条鱼在水缸里。
    二十八请了灶神,买了红纸,让三胞胎写春联,顺便买了一张年画,‘老鼠嫁女‘,噱头的是送嫁的队伍后面跟了一只猫,谁说古人不懂幽默?二十九扫除清洁屋子。忙忙碌碌到了三十。
    三十的晚餐并不是很多菜,梅兰妮最反对暴饮暴食,还有吃剩菜。所以三十的晚餐比平日里吃得早,晚餐是一沙锅全家福。里面放着冬笋片,香菇,狮子头,海参,鱿鱼片,蛋饺,开洋,大白菜,胡罗卜,竹荪。全家福家家会做,只是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但一般总得放十样,所以此菜又叫十样锦。
    饭前秦炼在客堂的一角的小柜上,放了牌位。前面放了宣德炉,燃了三根香。梅朵相帮放了碟长生果,和几个桔子,用得是穿墙龙青花瓷盘。
    饭后,以梅香为中心,一家人包饺子,韭黄肉馅,和白菜肉馅的两种。杆面皮的那个人很重要,虽然,这帮人包饺子的技术不怎么样,但至少饺子的大小厚薄基本上一样了。
    梅兰妮在切肉,斩菜。
    梅朵奇怪的问,“嬢嬢,你切菜干什么?”
    梅兰妮说,“明天初一,不能动扫帚,剪刀和刀,我把明天吃的菜先切好。”
    梅朵说,“你还会信这规定啊?”
    梅兰妮看了一眼梅香,“还是遵守了好。”
    包完饺子,用竹罩子罩好。华家的人就去洗澡了。洗完澡,大家坐在房间里谈笑。到了二更过后,梅兰妮下了饺子,大家吃了,收拾了后。就睡觉了。睡了没多久,听到远处有炮竹声。但隔的远了,并不影响他们睡觉。
    等他们再睁开眼睛时,已经从雍正十三年到了乾隆元年了。
    大年初一,家家小孩都穿新衣,可是华家的男孩们依然穿旧衣,而且是应该换下来的衣服。梅香见梅兰妮没有说话,心里有点惊异。梅兰妮倒是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裤。连梅朵也是穿着脏衣服。早锻炼后,梅香跟着梅兰妮进了厨房,准备早餐。华家的孩子们一个也没跟进来。
    梅兰妮笑着解释道,“几个皮猴,昨夜没放成炮仗,今儿一早就琢磨着这事,连梅朵也跟着疯去了。”
    梅香了然了,“怪不得都不肯穿新衣服。”
    梅香上下都是新的,里外也都是新的。她穿来的旧衣,梅兰妮让她有时间拆了,好打布壳,做鞋子。她脚上,穿着一双新棉鞋。梅兰妮也替她做了一双棉拖鞋,她第一次穿没后面的鞋,希奇了一回。梅兰妮还教她摇纱袜。秦炼把摇袜机修的着实好用。梅香在梅兰妮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双袜子。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穿在脚上,比那布袜跟脚,也不寸鞋。梅香觉的,师傅家的做派和别家是很不同。
    052 炮竹
    更新时间2013…12…1 2:05:02  字数:3348
    正月初一的清晨是要放炮仗的,叫做开门响。只是,华家的几位并没有到大门口去放炮仗,而是到了园子的深处去了。
    梅香听到远处有放炮竹的声音,就见梅兰妮拿了根竹竿,上面扎着一块红布头,走到厨房后面,朝他们那个方向摇了摇。站在那里不动了。
    梅香正不知师傅是何意,只听到‘砰‘的一声,房子都有些震动了。梅香手里的调羹惊落在地,打碎了。年初一打碎东西是非常不吉利的。梅香急得哭了出来。
    梅兰妮进来见梅香在哭,以为刚才吓到她了,“几个孩子淘气,做了个大炮仗,吓到了你吧。”
    梅香赶忙抹去眼泪,“我,我打碎了个调羹。”
    梅兰妮这才看见地上的碎调羹,“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值得掉金豆,赶紧把泪擦干,一会儿你师兄师姐们要笑话你了。”
    梅香边擦眼泪,边蹲下身捡拾了调羹碎片。放在了墙角。年初一是不能往外扔东西的。
    等了半个时辰,华家的孩子们才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边峰笑着对梅兰妮比了个V的手势。
    每个人身上都是脏兮兮的。脸上,手上也沾了土。
    梅兰妮和梅香帮着他们梳洗,换下脏衣服。才坐到了竹椅上,准备吃早餐了。
    年初一的早餐是有讲究的,梅兰妮给了他们一人一盘油煎的苏式年糕。苏式年糕煎起来也是有窍坎的,要用鸡蛋调了面糊裹住了,下油锅煎。每只盘里是三片,一片是红色的玫瑰年糕,一片是本白的桂花年糕,还有一片深紫色的芝麻年糕。三片取三阳开泰之意。一碗汤圆里面加了酒酿。
    梅兰妮说,“这叫做‘久久团圆步步高‘。”
    梅朵说,“刚才还有‘乓乓响‘。”
    齐逸瞥了一眼墙角的碎瓷,“岁岁平安。”
    吃过早饭后,梅兰妮和梅香留在厨房里收拾。其他人都回房里去了。
    因为这天不能洗衣服,所以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梅兰妮和梅香回到了房间。梅香见她的师兄师姐手里拿了根鹅毛,沾着墨汁,在纸上写一些奇怪的字。嘴里说着她听不懂的话,什么‘挡粮‘,‘里房‘的。
    梅兰妮带她出了卧室,让她坐到堂屋里,给了她一只脚炉。让她自己吃吃玩玩,梅兰妮自己在织机前坐下,做缂丝。整个作品基本上要完成了。还差一寸左右。梅香坐在那里,没有事干,便细细打量着周边,方桌上放着一个红釉盆的单瓣水仙,飘着清香。旁边是一套青花茶具。六个青花高脚瓷盘里放着炒货和糖果。西墙边放了个抽屉矮柜,上面放了个牌位,写着“先父华公讳喻字言喻府君之神位”,早上并没人给它上香。于是,梅香走到了牌位前,点了三枝香,举过头,恭恭敬敬的插进了香炉。
    梅兰妮瞥见了,心想到底自己还是露出了马脚。
    梅香坐回了椅子,椅子上垫的坐垫和背后的靠垫不知填的是什么。软软的,因为冬天,边峰的‘小弟‘停止了捡羽毛。所以,梅香想不到。她的脚烘在脚炉上,暖暖地,脚上的冻疮都发痒。
    她想,华家的行事真是与众不同,今天到现在,也没见梅兰妮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她看着那盆水仙,想起几天前梅朵把它搬进搬出的,说是要让它在年头开花,真的,昨日就开了。另外的三盆,梅朵说要它们次第开放。不要太热闹了,也不要太冷清了。想她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手段。别是神仙托生的吧。想到这里,梅香看看梅兰妮,梅兰妮正专心的拿着小梭子穿来穿去。梅香暗暗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真是神仙,又何必这样辛苦工作。想到梅朵,想起他们在房间里,写的那些字,是天书吗?他们好象在算帐。算什么帐呢?她明明见梅兰妮昨天晚上算过帐了,也是拿了根羽毛,还有算盘。当时她忙着摇袜子,并没见梅兰妮写的字。
    想到摇袜子,梅香坐不住了,她推门进了房间,推了摇袜机出来。摇袜机被安在了一个有四个轮子的小几上。屋里的人,象似没看见她。低着头,在写什么。也没有说话。
    梅香推出了机器,接着昨天的地方摇了起来。
    太阳已经升起了。眼见到了巳时。这时华家的孩子笑语晏晏的从房间里出来。
    梅兰妮问,“忙好了?”
    边峰点点头。
    梅兰妮说,“照说好的做,早去早回。”
    秦炼和边峰带上了帽子,手套,拿起了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松糕和八宝饭。往教堂里去了,梅兰妮让他们去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梅兰妮带着齐逸,梅香和梅朵,拎了个同样的竹篮往金家去了。
    双胞胎留在家了画绣稿了。
    梅兰妮她们来到金家,金家就俩老口,平时忙碌着还不觉的什么,逢年过节的难免冷清了。
    虽说有左邻右舍,但年下却不好随便串门。这年代,民间的礼仪也是有章法的。就说这东岸三户人家,金家夫妇年纪居长,所以,过年,得让人家先到他们家来拜年,后几天,他们才能回访。
    再说,教堂那边,能到金家来拜年,却不能去华家拜年,因为华家目前主事的是个寡妇,虽然平时他们和华家也有来往,但过年的时候就是这点讲究。其实,再讲究些,梅兰妮是不能出来拜年的,但是她受金家的恩惠颇多,所以趁此机会表示感谢。
    金伯,金姆见了他们,十分高兴。大家嘴里说着祝福的话,但绝对不能象现代这样,春节其间见人就道‘恭喜发财‘。因为这话是商人之间的行话,在那时代里,商人的社会地位底下,谁也不会没事朝他们靠。得说,‘鸿福齐天‘,‘月月见喜‘,‘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福禄双全‘等等的吉祥话。年纪不过五十的人,都不能提‘寿‘字。
    梅兰妮带着三个小的给金家夫妇拜了年。梅兰妮说,“以我现在这身份,很不应该大年初一的登门叨扰,只是这几个月来,受了阿伯阿姆很多帮助,所以,就不顾及那虚礼了。我是真心的感谢二位。”
    金伯说,“别说那些见外的话,我们是近邻亲过远亲,来往着就好,左右大家也相互有个照应。”
    金姆会说话,“我这正寂寞着,你就带着金童玉女来了,正是高兴还来不及呢。老头子,将压岁钿挪出来。”
    金伯取出了几枚栓着红绳的铜钱,发给了孩子一人一个,连梅香也有。又给了梅兰妮几枚说是给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