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上)-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十星,与步天歌为近。其尤与古合者,二十八宿次舍,自古皆觜宿在前,参宿在后,其以何星作距,古无明文。唐书云:‘古以参右肩为距’,失之太远。文献通考载宋两朝天文志云:‘觜三星,距西南星;参十星,距中星西一星。’西法,觜宿距中上星,参宿亦距中西一星。今按觜宿中上星在西南星前仅六分馀,而西南星小,中上星大,则以中上星作距可也。若参宿以中西一星作距星,则觜宿之黄道度已在参宿后一度馀,即赤道度亦在参宿后三十一分馀。今依次顺序,以参宿中三星之东一星作距星,则觜宿黄道度恆在参前一度弱,与觜前参后之序合。其馀诸座之星,皆以次顺序,无凌躐颠倒之弊。又于有名常数之外,增一千六百一十四星。近某座者即名某座增星,依次分裕Х轿唬员富肌F浣霞嵌话傥迨牵泄患砸牢鞑庵伞9布茞a星三百座,三千八十三星。”斋
黄赤黄赤道十二次值宿古者分十二次即节气,故冬至为丑中,春分为戌中,夏至为未中,秋分为辰中。后人则以中气,而冬至在星纪之初。古不知列宿循黄道东行,且不见有岁差,即以所在星象名其次,故奎、娄为降娄,房、心、尾为大火,后人悉仍其名,而星象之更则不论。积数千年,将所谓苍龙、玄武、白虎、硃雀之四象且易其方,然则十二次之名,存古意尔。今以康熙甲子年推定十二次初度所值宿,及乾隆甲子年改定十二次初度所值宿,并纪于左。知
康熙康熙甲子年黄道十二次初度值宿:古
星纪星纪箕三度一十分;斋
元枵元枵牵牛初度二十三分;主
娵訾娵訾危一度;知
降娄降娄营室一十度五十七分;古
大梁大梁娄初度二十七分;斋
实沈实沈昴五度一十二分;主
鹑首鹑首觜觿一十度三十八分;知
鹑火鹑火东井二十九度零五分;古
鹑尾鹑尾七星七度零四分;斋
寿星寿星翼一十度三十七分;主
大火大火角一十度三十四分;知
析木析木房一度三十九分。古
康熙康熙甲子年赤道十二次初度值宿:斋
星纪星纪箕三度三十九分;主
元枵元枵南斗二十三度二十七分;知
娵訾娵訾危二度三十四分;古
降娄降娄东壁初度四十二分;斋
大梁大梁娄五度四十二分;主
实沈实沈昴八度四十分;知
鹑首鹑首觜觿一十度二十九分;古
鹑火鹑火东井二十九度;斋
鹑尾鹑尾张五度五十七分;主
寿星寿星轸初度零二分;知
大火大火亢一度;古
析木析木房五度零三分。斋
乾隆乾隆甲子年黄道十二次初度值宿:主
星纪星纪箕二度一十九分一十三秒;知
元枵元枵南斗二十三度二十四分一十八秒;古
娵訾娵訾危初度一十二分四十四秒;斋
降娄降娄营室一十度五分四十七秒;主
大梁大梁奎一十一度八分五十二秒;知
实沈实沈昴四度九分三十九秒;古
鹑首鹑首参八度五十五分一十五秒;斋
鹑火鹑火东井二十八度一十六分五十秒;主
鹑尾鹑尾七星六度一十七分一秒;知
寿星寿星翼九度四十八分一十七秒;古
大火大火角九度四十三分三十九秒;斋
析木析木房初度三十七分三十五秒。主
乾隆乾隆甲子年赤道十二次初度值宿:知
星纪星纪箕二度四十分一十四秒;古
元枵元枵南斗二十二度三十五分四十七秒;斋
娵訾娵訾危一度五十分二十七秒;主
降娄降娄营室一十七度零三十八秒;知
大梁大梁娄四度五十二分三十三秒;古
实沈实沈昴七度三十四分三秒;斋
鹑首鹑首参八度一分五十五秒;主
鹑火鹑火井二十八度八分一十五秒;知
鹑尾鹑尾张五度一十二分一秒;古
寿星寿星翼一十八度八分三十一秒;斋
大火大火亢初度一十分三十秒;主
析木析木房四度八分一十七秒。知
昏旦昏旦中星自虞书纪四仲昏中之星,而月令并举逐月昏旦。然虞书仲冬星昴,月令则昏中东壁,相去约二千年,中星相差四宿。虽由岁差之故,而古法疏略无度分,固难深论也。今以康熙壬子年所定恆星经纬度,推得雍正元年癸卯各节气昏旦中星列于志。若求乾隆九年甲子以后各节气昏旦中星,则当按乾隆甲子年改定恆星经纬度备推焉。古
春分春分系交节初日,后同。昏北河二中偏西四度三十四分。旦尾中偏东一度七分。主
因无因无当中之星,故用近中之星而纪其偏度。又星宿并用第一星,间有第一星距中太远而用馀星者,则纪其数,如北河二及参四氐四之类。古
清明清明昏七中星偏东五度十四分。旦帝座中偏东一度五十九分。斋
穀雨穀雨昏轩辕十四中偏西四度五十九分。旦箕中偏东四度十三分。主
立夏立夏昏五帝座中偏西三十二分。旦箕中偏西四度九分。知
小满小满昏角中偏东二度二十三分。旦南斗中偏西三度八分。古
芒种芒种昏氐中偏东三度二十九分。旦河鼓二中偏东二度二十一分。斋
夏至夏至昏房中偏东二度八分。旦须女中偏东一度四十三分。主
小暑小暑昏尾中偏西四十分。旦尾中偏东三度二十五分。知
大暑大暑昏帝座中偏西三度二十五分。旦营室中偏西一度五十六分。古
立秋立秋昏箕中偏西二度三十七分。旦土司空中偏东一度四十分。斋
处暑处暑昏南斗中偏西二十六分。旦娄中偏西一度四十六分。主
白露白露昏南斗中偏西八度三十二分。旦天囷中偏西四度四十一分。知
秋分秋分昏河鼓二中偏东三十四分。旦毕中偏西三度七分古
寒露寒露昏牵牛中偏西五十三分。旦参四中偏西十三分。斋
霜降霜降昏须女中偏西三度四十一分。旦天狼中偏西五度三十七分。主
立冬立冬昏虚中偏西三度二十分。旦舆鬼中偏东一度二十七分。知
小雪小雪昏北落师门中偏东五度四十一分。旦七星中偏西二度十六分。古
大雪大雪昏营室中偏西五度五十七分。旦翼中偏东二度五十五分。斋
冬至冬至昏东壁中偏西四度二十六分。旦五帝座中偏西二度一分。主
小寒小寒昏娄中偏东三度三十三分。旦角中偏东六度二十四分。知
大寒大寒昏胃中偏西二度二十分。旦亢中偏东四度十八分。古
立春立春昏昴中偏西五度三十四分。旦氐中偏东一度二十八分。斋
雨水雨水昏参七中偏西四十五分。旦氐四中偏西二度三十二分。主
惊蛰惊蛰昏东井中偏西三度六分。旦房中偏西二度四分。知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29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四
天文四
康熙康熙壬子年恆星黄道经纬度表一知
揆日揆日所以正时,候星所以纪日。日行黄道,故推测恆星,必求黄道经纬度分。且恆星循黄道东行,上考下求,每年祗加减经度五十一秒。今依康熙壬子旧测恆星黄道经纬度分,及南北之向,大小之等,为二卷。先列降娄戌宫至鹑尾巳宫,凡一百八十度之名星及附近星,如左:知
(表表略古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0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五
(表表略知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1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六
(表表略主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2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七
(表表略斋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3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八
(表表略古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4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九
(表表略知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5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十
(表表略主
清史稿
}
}
}
}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J36
清史稿
柯劭忞等
志十一
天文十一
△五△五星合聚主
天官天官书言同舍为合,于两星、三星、四星、五星之合各有占,而以五星合为最吉,谓经度之同如合朔也。兹就三星以上同宫同宿,及两星以上同度者,著于篇。斋
顺治顺治元年正月庚戌,土木金聚于降娄两旬馀。丙辰,土金同躔壁三度。三月乙巳,土水同躔壁八度。知
二年二年二月乙亥,金水同躔危一度。三月庚子,土金水聚于降娄旬馀;己酉,土水同躔奎七度。四月壬戌,土金同躔奎九度;癸酉,木水同躔毕五度。闰六月己酉,火金水聚于鹑尾。七月庚申,聚于翼;丁卯,聚于寿星两旬;壬申,聚于轸。八月癸未,聚于角;丁酉,聚于亢;戊戌,聚于大火。知
三年三年三月庚戌,土金水聚于大梁旬馀;壬子,土水同躔娄七度。四月丁酉,土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