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 >

第38部分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第38部分

小说: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一月,乾隆皇帝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奎林为参赞大臣,统兵经青海入藏作战。随后又免去鄂辉、成德的职务,任命惠龄为四川总督、奎林为成都将军。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月,当福康安率领大军抵达前藏时,西藏境内清军和藏兵已收复拍甲岭、聂拉木等地。廓尔喀国王遣使乞和。乾隆皇帝决心攻其腹心,捣穴擒首,故拒绝和议,于三月十五日任命福康安为大将军,统领劲旅进剿。三四月间,游击关联升、总兵袁国璜等部3000人先后抵达前线。而廓尔喀侵略军则在济咙、绒辖尔(今定结南,中国境内)等处砌卡筑碉,添兵据守。闰四月二十五日,福康安、海兰察率清军6000人,由拉子(今西藏拉孜)出发,开赴绒辖尔、聂拉木等处,五月初,福康安所部攻下擦木要隘,收复济咙,同时成德、岱森保等部收复聂拉木以南要隘木萨桥。至此,清军扫清擦木至济咙段边境。十三日,福康安率军由济咙热索桥进入廓尔喀境内,直捣廓尔喀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十八日,清军抵旺噶尔,已深入廓尔喀境内170里,未遇任何阻拦。而廓尔喀兵已收缩至阳布以北地区,严密布防。十九日至二十七日,清军突破横河防线;六月初九日,又突破东觉防线。之后,清军在雍雅山受阻,前后受敌,损失严重,且不服水土,粮饷不济。阳布以北尚有重山大河,防范森严。廓尔喀当局也再度致书清朝政府请和,福康安奉旨与廓尔喀议和。八月二十一日,清军撤军回国。
  此次战役,福康安率兵所向披靡,几乎打到加德满都,是我国反侵略战争中非常漂亮的战役,是使国人扬眉吐气的战役,因此,福康安也应归于民族英雄之列,迎为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
  这次廓尔喀入侵事件,虽然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也暴露出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西藏地方政府的极端腐朽性,内豁纷争不息而又没有能力防止外来的侵略;二是地方政治体制仍不够健全,如关于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以及噶厦之间的相互关系租职权范围,并不十分明确,其他各项政治、军事、财政、宗教、外事制度等也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清政府还没有在西藏地区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统治中心。针对这种情况,清政府决心大力整顿一和改革西藏的政治与宗教制度。
  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政府命福康安会同八世达赖、七世班禅等共同筹议西藏善后章程。从当年十月起,经前后会商共提出一百零二项条款,第二年,经清政府修订为二十九条,正式颁布执行,这就是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这个《章程》,不仅吸收了以前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而且还大大地加以、充实和改革,成为中央政府为西藏地方政权所规定的最高法律。
  清代中叶以后,黔、湘地区的苗族人民发动的一系列反清起义。其中大起义三次,小暴动约二三十次。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1735~1736),贵州古州(今榕江)九股河地区苗族农民,不堪清朝官吏和土司的剥削压迫,在苗民包利等人领导下,为反抗征粮、派伕发动起义。包利等于雍正十三年二月,以“苗王出世”为号召,在古州的八妹、高表、寨篙等苗寨商讨起事,遍传鸡毛火炭信,联合清江(今剑河)、台拱(今台江)等地苗民,一起围攻厅城,捣毁营汛。暴动迅速扩大到黔东和东南各地,丹江(今雷山)、八寨(今丹寨)、黄平、凯里等地苗民纷纷响应,起义农民增至四十余万,陆续攻克凯里、重安江(今属黄平)、岩门司、黄平、余庆县以及台拱、清江营汛。同年六月,清政府调集两湖、两广及云贵川七省兵力数万人,由哈元生、董芳率领,进行镇压。七月,又任命刑部尚书张照为抚定苗疆大臣,并调河北、河南、浙江等省官兵作后援。起义军凭借有利的地理条件继续打击清军。乾隆帝即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兼贵州巡抚,总管镇压事宜,大举进攻。乾隆元年,起义军被围困于牛皮大箐(今雷公山),终因起义领袖先后被俘或牺牲,起义失败。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松桃、湖南永绥(今花垣)、凤凰、乾州(今吉首)等地苗族农民在白莲教反清宣传的影响下,为反抗官府、地主、高利贷者的剥削与压迫,由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吴半生(本名吴天半)等人领导,发动起义。起义苗民提出“逐客民(指满、汉地主、官吏)、收复地”的口号,“穷苦人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为号召,各地苗、汉、土家族人民奋起响应,起义势力很快发展到黔东北、湘西及川东三省接壤的广大地区。
  乾隆六十年(1795)二三月间,清政府调遣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率领七省兵力十余万人,分路镇压。八月,聚集在平陇的起义军推吴八月为苗王,石柳邓、石三保为将军。福康安、和琳采用剿抚并用的措施。九月,吴半生被俘获。十二月,吴八月被俘。初战告捷,乾隆皇帝破格封福康安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
  嘉庆元年(1796) 由于长途跋涉和紧张作战,福康安病倒在军中,但他仍继续督战,终因积劳成疾,于乾隆六十年(1795)五月,病逝军中,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同年六月,石三保被诱至坳溪被俘。起义领袖相继遇害,起义军开始失利。九月,额勒登保代替先后病死军中的福康安与和琳为统帅,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至十二月,起义军的最后据点石隆寨失陷,石柳邓战死于贵鱼坡,苗疆至此平定,可惜这一切福康安却永远不能看到了。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危郡王,并建立专祠以致祭。在清朝历史上,异姓封王的除清初吴三桂等三藩和少数蒙古贵族外,仅福康安一人。他戎马一生,为国效力,特别是击退廓尔喀族的入侵,安定边疆的功绩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后记


  本书出版之前,我在CCTV10《百家讲坛》栏目讲评的《正说清朝二十四臣》里的《正说和泛汀墩刀喽颉妨讲糠帜谌菀丫峒霭妫独飞系暮瞳|》与《历史上的多尔衮》这两本书在广大读者中受到热烈欢迎。随着《百家讲坛》收视率的攀升,此类历史文化节目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历史,注重学习历史知识了。
  与此相应,上海卫视纪实频道在中央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也精心包装、制作了一档叫做《文化中国》的节目。在“北有《百家讲坛》,南有《文化中国》”这一宣传语的影响下,《文化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忠实观众。我有幸在这档节目里开始评讲康雍乾三朝的前尘旧事,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这档节目跟《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一样也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本书涉及的历史人物涵括了乾隆王朝最重要的几个满汉名臣,其中读者们最熟悉的当属和⒘踯图拖啊=柚诩覆壳宄肪绲摹靶保馊鋈擞汕宕家∩肀湮救娼灾摹懊餍侨宋铩薄<热坏缡咏谀坷锿怀隽恕罢怠倍郑敲次以诒臼橹卸哉舛说牡闫酪彩紫纫鹬厥肥担龅秸厩逶矗瞥承┢木呦匪瞪实睦肪绺壑谠斐傻奈蠼猓浯尾攀俏恼碌娜の缎浴T谡饫铮乙乇鸶行涣轿焕舷壬戳踯钠呤浪锪跏拷芟壬图拖暗牧浪锛颓骞笙壬嵌献吹男蜓粤畋臼樵錾亩唷
  此外,我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也参考了余沐先生的《正说清朝十二臣》、周积明先生的《正说纪晓岚》、叶明先生编著的《大清风云人物》以及张杰、王虹编著的《和妗返仁椋诖艘徊⒈硎靖行弧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出版方的厚爱,并于今后努力写出更多的通俗历史读物,为大家服务,以尽一个人民教师与清史爱好者的本分。
  纪连海
  2006年8月


附录:刘墉年谱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因受父亲案件的牵连被革职;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任安徽学政;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江苏学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山西太原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因在太原知府任内失察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公款,被发往边疆的军队中效力改造;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翰林院编修;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刘墉出任江宁知府;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陕西按察使;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父亲逝世,丁忧守孝三年;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授内阁学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兼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任江苏学政;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升迁为户部右侍部和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升迁为湖南巡抚;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三通馆总裁兼任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年初因漏泄与乾隆皇帝的谈话内容而受到申饬,同年八月受乾隆委托主持祭拜文庙,因未行规定的一揖之礼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弹劾;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
  嘉庆二年(1797年),授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九年(1804年)十一月,去世。


附录:纪晓岚年谱


  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
  雍正十二年(1734年),随父入京;
  乾隆十二年(1747年),应顺天府乡试,考中解元;
  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此后多次出任考官;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擢为京察一等,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因父亲逝世,丁忧守孝三年;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卢见曾贪污案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回到北京,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库全书》编纂工作最终完成,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
  嘉庆元年(1796年),为兵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
  嘉庆二年(1797年),复迁礼部尚书。
  嘉庆十年(1805年),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去世。


附录:和昶


  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
  乾隆十八年(1753年),3岁,其弟和琳出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9岁,在这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和⒑土招值芾肟桔樱既胂贪补傺Ф潦椤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17岁,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结婚。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19岁,十二月,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2岁,十一月,授三等侍卫。
  乾隆四十年(1775年),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长子丰绅殷德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6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7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28岁,正月,因徇私舞弊被降二级留任,旋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29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0岁,正月,赴云南查按察使海宁控告总督李侍尧案,回京的路上,升户部尚书,旋命在议政大臣上行走;五月,实授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其子被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十二月,管理户部三库。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32岁,二月,以军机大臣审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徇隐事,降三级留任;八月,加太子太保衔;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九月,因平回乱功议叙,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6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九月,因徇私被降二级留任。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怼?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40岁,正月,加恩赏给黄带。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41岁,四月,作为管库大臣因护军海旺等盗窃库银案,有失察之则,交部议处,降一级抵消。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42岁,九月,廓尔喀乱平,因军功加三级;十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43岁,任教习庶吉士,兼管太医院及御药房事务。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44岁,二月,库内吉林人参数量稀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