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地球的红飘带(魏巍) >

第13部分

地球的红飘带(魏巍)-第13部分

小说: 地球的红飘带(魏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你们要来,他们一个个早就吓掉魂了!”杜铁匠笑笑,轻蔑地说。
  “听说你们来,他们就觉着天要塌了的样子。”那个瘦猴似的小鬼抢着说,“头号的财主往四川跑,二号的财主往贵阳跑,土财主就往山洞里藏。有个财主还吓唬我,‘李小猴,跟着我们跑吧,你要不跑,共产党抓住你,要割你的鼻子,挖你的眼,掏你的心!’我一听,也害怕了。可是我家里还有个老娘,就指望我挑点煤巴卖,我一跑家里怎么办?我这心七上八下没有主意。那天,城里有钱人已经跑了不少,街上的店铺,也都咔咔哒哒关门。我往茶馆里送煤巴,见茶馆里冷清的怪,只有杜师傅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就好象没有这回事似的。杜师傅见我慌慌张张的,就笑吟吟地问:‘小猴子,你慌什么?’我说,‘红军已经骑着水马过了乌江,眼看就到了,我怎么办?’杜师傅就拉着我的手坐下来,问我:‘小猴子,你家里有多少房呀?’我说,‘杜师傅,你还不知道,我是一间房也没有,住的都是人家的。’他又问,‘你有多少地?’我说,‘你更问得稀奇,我要有地怎么会跑到遵义来呀!’杜师傅又接着问:‘没房没地,手里总还有个钱吧?’我说,‘杜师傅,你这简直是同我这个穷苗家开玩笑了,有钱我还去挑煤巴卖呀!’杜师傅就笑着说,‘这就对了,你什么都没有,还怕什么!红军是打富济贫,说不定还有点好处。’我一听,乐了,忙问有什么好处。他说,红军一来天就要翻过个儿,地也要翻个个儿,土地是要分的,衣服、粮食也是要分的。说到这儿,他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象你这破棉袄怎么过冬呀!红军过来了,还不先分给你一件新棉衣穿?’他说过就哈哈笑起来,我心里蜜甜蜜甜的,也觉着象真要有一件新棉衣似的。我忙问,红军来了怎么欢迎,他说,你去找找那些挑煤巴的弟兄,有愿意的,大家凑点钱到街上买火炮去。红军一来,咱们就放起来……”
  “这不,你们就放起来了……”金雨来笑着说。
  “可是,也没放完。”杜铁匠笑了笑,有些遗憾地说;一面摇了摇手里的竹竿,那上面还挑着一挂火炮。
  “那就等着成立苏维埃的时候放吧!”
  金雨来抬头看看太阳,天已近午,就说:
  “杜师傅,还有各位到我们连吃饭吧,我们今天还杀了一口猪呢!”
  大家都推让着,很不好意思。金雨来紧紧拽着杜铁匠,大家也就跟着去了。
  遵义分为新旧两城,中间隔着一条芙蓉江,有石桥相通。新城是太平天国后期,当地的官僚、地主和富商,为了对付苗、汉起义军的纷纷兴起而修建的。不过主要市区还在旧城。中央纵队到达遵义以后,博古、李德和军委总部的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住在旧城,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住在新城。新城穆家庙有一座小孤山,山旁边有边防旅长新修的两层小楼,毛、王、张就住在这里。
  部队住下来的等二天,毛泽东一早就出去了。王稼祥经过一夜休息,卫生员又来换了药,身体显得轻松了许多。但心情仍然很忧烦。自从突过湘江以后,因为进军方向的分歧,简直是争了一路,吵了一路。在这中间,他做了不少工作,还提出要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这一点总算在黎平会议上定下来了。可是由于追兵在后,战事紧张,总也找不到适当时机,现在这个时机该是到来了。会议准备得是否充分,也将决定会议能不能成功。
  他这样想着,就慢慢地走下楼梯,来到张闻天的房间里。
  张闻天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镜正在看书。他早年当过作家,写过小说,也写过评论。还在檀香山当过报纸编辑。以后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和王明、博古、王稼祥都是同班同学。尽管他现在穿着军衣,戴着红星军帽,但依然象个大学教授,一派学者风度。他见王稼祥进来,忙放下书,笑着问:
  “稼祥,你的伤口怎么样了?”
  “过了乌江,似乎好一些。”
  王稼祥一面说,一面坐下来。他看见桌上是一本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就皱皱眉头说:
  “咳,你先别看这个书了;政治局会议很快就开,会怎么开法,还是多考虑考虑的好。”
  “反正到时候我是有话讲的。”张闻天似乎胸有成竹,“我也希望早点开。现在薛岳正向贵阳前进,他对贵阳的兴趣恐怕并不比追我们为小。对我们说,这正是一个空隙时间。不过要抓紧。”
  “恐怕你还是准备一个发言。”王稼祥笑着说。“当然。”张闻天说,“我就是主张党内要有民主,而民主就在于倾听不同意见。广昌战斗打得一塌糊涂,我刚说了几句在我看来是并不尖锐的话,我们的博古同志就说我是普列哈诺夫……”
  王稼祥哈哈大笑,说:
  “那次我没有参加。怎么会说你是普列哈诺夫呢?”
  张闻天似乎还带着当时的气愤,说:
  “我当时就说,象广昌战斗那样硬拼是不对的,后来受了那么严重的损失,广昌还是丢了。博古就说,这是普列哈诺夫的机会主义思想!因为普列哈诺夫反对一九○五年俄国工人的武装暴动!”
  “这怎么能够拉扯在一起呢!”王稼祥深有所感地说,“我们党内有一个毛病,动不动就爱扣帽子,好象自己原则性强。”
  “从那以后,他对我就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张闻天回忆说,“五中全会,他提出增设一个人民委员会主席,要我担任这个角色,以后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头。老毛是苏维埃主席,政府工作都是他来做,我去以后,他就无事可做了。这样既排挤了我,又排挤了老毛,真是一箭双雕!”
  “噢,原来是这样!”王稼祥陷到深沉的思索里。
  张闻天凑近王稼祥,压低声音说:
  “而且,有一次,他对我转达了李德的一句话,直到今天我都不大理解……”
  “什么话?”王稼祥睁着亮亮的眼睛,警惕地问。
  “李德说,这里的事情还是依靠莫斯科回来的同志……这意思似乎说,我们内部不要闹磨擦。”
  “这是什么话!”王稼祥气愤地说,“我们党内能这样吗?
  我们应当服从真理,不能是服从于哪一派,哪一个人!”
  “对,谁手里有真理,我们就跟谁走!”张闻天也响亮地说。
  这时,只听房门吱哦响了一声,接着,周恩来披着大衣兴冲冲地走了进来。他的两颊胡子又黑又浓,一部长长的美髯飘在前胸。他打量了这个房间一眼,又仰起脸看了看天花板下的吊灯,说:
  “你们这个房子不错呀,这是谁的房子?”
  “据说,是一个马伕的房子。”王稼祥笑着说。
  “马伕的房子?”周恩来有些惊疑。
  “是这样,”王稼祥解释说,“周西城有一个妹妹长得很丑,嫁不出去,后来就嫁给他的马伕,这个幸运的马伕接着就提升为旅长了……”
  周恩来听后哈哈大笑。接着问:
  “毛主席在吗?”
  “他一早就出去了。”
  “到哪里去了?”
  “去看贺子珍了。卫生部来了电话,说她快要生孩子了。”
  “唉,女同志在这种环境下生孩子真够受的。”周恩来叹了口气,在床铺上坐下来。
  王稼祥说:
  “我刚才同洛甫同志商量,政治局会议还是早点开好。”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
  “这些意见,昨天晚上我已经同博古同志讲了,他同意尽快开,不过报告还是要等他写出来。另外,他要我也讲几句。”
  说到这里,周恩来问:
  “可惜毛主席不在,你们听到他对会议有什么意见吗?”
  “他说,还是集中讨论军事问题,面不要开得太宽。”
  王稼祥怕没说明白,又加添了一句:
  “也就是说,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先不要涉及。”
  周恩来皱着一对浓眉,思索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
  “好,这样好。这样便于解决问题。”
  正在这时,电话铃响起来。王稼祥拿起耳机一听,就笑嘻嘻地递给周恩来说:
  “恩来,你真是走到哪里,电话就跟到哪里。”
  周恩来接过电话,还没有听几句,脸色就变了,神情颇为激动。
  “好好,知道了,等我回去处理。”说过,重重地放下了耳机。
  “尽出些莫名其妙的事!”周恩来气愤地说,“你看这个李德,嫌分给他住的房子不好,就在院子里撒气,乱打起枪来!
  这还象话吗?”
  “非把这个家伙轰下台不可!”王稼祥和张闻天也气愤地说。
  “我先回去了。等毛主席回来,我再来一次!”
  周恩来招招手,以敏捷的步伐跨出门去。
  


(十二)
  必然与偶然,永远是一个有趣的联结。必然性可以预计,而偶然性则是任何天才不可预计。例如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开始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谁也不会想到就在遵义城内柏辉章师长的家里举行。这一点,不仅柏辉章本人绝想不到,就是毛泽东、周恩来这些人物也想不到。
  柏辉章是王家烈下面的一个师长。他于一九三二年竣工的这座阔绰的家宅,完全是仿照他的上司在贵阳那座楼房的模式,四外都有宽大的走廊,走廊上有好看的拱形的雕饰,其差别仅仅是少了一层。在遵义城内那些古旧的中世纪的小楼之中,它显然也是鹤立鸡群。一进那座贼亮贼亮的黑漆大门,迎面还有一座圆门,上题“慰庐”二字。这座崭新的、宽大的楼房,对于长途跋涉想找个立足地解决一下他们的家庭纠纷的人们,也真是一个很好的安慰了。
  冬季天黑得早,晚饭后不久,暮色已经降临。在二楼宽敞的客厅里,警卫员们早就把天花板下垂着的那盏带罩的煤油灯点了起来,洒下一片桔黄色的灯光。他们还弄了一个大火盆,升了满满一大盆炭火,使整个屋子暖融融的。屋子正中摆着一张长方形的发着亮光的黑漆木桌,有二十几把精致的藤面黑漆木椅,壁上还有一只挂钟,好象这一切本来就是为这次会议作准备似的。政治局委员们和扩大来的红军的高级将领们,不用说,接触这样安适的环境,长征以来还是第一次。他们的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会场上充满一种愉快的和悦的气氛;按照共产党的家风,本来也就是这样。尽管将要开始的会议,带有极其深刻的、严肃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性质,但是在开会之前,你却看不出有什么紧张的迹象。屋子里一片说笑声。那些椅子,警卫员本来摆得很整齐,这些过惯战争生活和游击生活的人,却把它拉开来,坐得松松散散,好象过于拘谨正规,已经不再适合他们的性格。
  今天坐在上首的是会议的主持者总书记博古,挨着他的是周恩来、朱德和陈云。毛泽东挨着王稼祥、张闻天,靠着窗子坐着。他的头发很长,面孔依然显得憔悴,但心情看来愉快了许多,谈笑自若,仿佛并不存在什么严重的事情。其它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刘少奇、何凯丰以及扩大参加的高级将领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还有中央秘书长邓小平都松散地坐在桌子周围。唯独李德远远离开桌子,心事重重地坐在房门的入口处,不断地抽烟,喷出浓浓的烟雾,旁边坐着他的翻译伍修权。
  如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神态,还是可以看出,博古与众人有些不同。他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年轻的政治家,其才思之锐敏,对马列著作之熟悉,并不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之下。尤其是少年得志,大权在握,平日里自不免有目空一切的骄矜之色。过去在中央苏区的各种会议上,发表起演说来,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既有强烈的鼓动性,又有逻辑的雄辩性,再加上马列原著能够整段引来,英文、俄文更是脱口而出,会场上常是一阵接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他今天仍然显得矜持,但总有点不很自然。这也难怪,每个人,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政治上或者是在生活上,只要陷于某种被动,总会有这种难以掩饰的忐忑不安的心情。博古自湘江战役之后,不论是同志们背后的窃窃私议,还是当面流露的不满,都已陆续听到不少。今天的会议,是接受大家的提议被动地召开的,报告又是在大家的催促下准备的,也就更难怪有这种不安的心情了。
  壁上的自鸣钟当当当响了五下,周恩来在博古的耳边轻轻地说:“开始吧!”博古点了点头,扫视了一下会场,接着就宣布了开会。他的主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在这个报告里,他首先肯定了四中全会以来的中央在政治上和战略上都是正确的,是无可怀疑的。这一点他作了反复说明和充分地发挥。至于讲到中央苏区放弃的原因,他列举了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客观原因上,他强调了第五次“围剿”与历次“围剿”不同:帝国主义列强对国民党的援助大大加强了,通过大量的借款和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大大加强了国民党的军队;在兵力上国民党动员了一百万大军,而专门进攻中央苏区的就有五十万人;另外还派了军事顾问;这一切就形成了对红军的绝对优势。而在主观原因方面,党在白区人民中的工作依然没有显著的进步,游击战争的发展与瓦解白军士兵的工作依然薄弱,各苏区红军在统一战略意志之下的相互呼应与配合还是不够,这些弱点无疑地要影响到反五次“围剿”的行动,成为五次“围剿”不能粉碎的重要原因。
  博古抽烟很凶,几乎是一支接着一支,报告作完,已经不知抽到第几支了。他在纸烟的烟雾缭绕中,结束了自己的报告,最后说:
  “同志们!我的这个报告写得很仓促,不周密不全面之处是难免的,希望同志们以布尔什维克的精神给予批评。”
  话虽如此说,但心里却嘀咕着:大家究竟会怎样评价呢?就象拿出作品的可怜的作者在听候着观众的裁判。他扫视了大家一眼,会场上却是一片冷峻的静默。只有一向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