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文集第5卷-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要求。对平时不甚言语的张爱玲来说,这无异于一次糟糕的讲演,父亲哪里肯听这番训语
,便与后母一起“教导”爱玲。不久,为一生活小事,后母动手打爱玲时爱玲予以防卫,便
遭到了父亲的毒打,并监禁在一间空房里。不仅丧失了自由,连生病也不让请医生。就躺在
冰凉的床上,爱玲望着秋冬淡青的苍天,蓝色的月光,体味出颜色的杀机,时间的苍凉和生
命的暗淡,幻想着许多逃脱的计划,像“基度山伯爵”、“三剑客”那样,像中国旧小说《
九尾龟》里的情节那样,做了种种设想。终于,在快近阴历年的时候,一个隆冬的夜晚,她
逃出了充满腐败气味的旧家庭。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回到父亲家。在母亲家里刻苦读书,预备考伦敦大学。但过往的
萧杀岁月却已像极热的铁烙,印在她早熟的心间,并使她从此珍惜人世间一切可以品尝到的
舒适,并在品尝的同时仍抹不掉心底深处的悲凉。经过努力,考取了伦敦大学(伦敦大学那
时在上海举行招生考试),因为战事,英国没有去成,而改入香港大学。
在香港大学,张爱玲共待了三年。
离开了父亲阴沉的旧宅,离开了母亲有许多清规戒律的洋房,爱玲感到了一种心身自由
的舒畅。尽管复杂的家庭纠纷已使她的人生观蒙上了灰色,但她仍旧在同学中是一个沉默的
女孩。但热爱生命,对世界充满了新奇与兴趣的爱玲却渡过了她生命中生动的一页。
香港是一个商埠,那里集中了殖民文化的浮华与喧嚣。爱玲的同学中,多半来自印度,
马来西亚,英国以及欧亚混血等富足的华侨之女。她的同学中,有极聪明的印度女孩莫黛(
后来成为张爱玲的挚友,张爱玲为她取名炎樱),有马来西亚华侨,在修道院读过半年书的
金桃,会跳美丽平和的马来舞;还有纯洁的香港姑娘月女,每每担忧着被强奸的可能。这里
的生活气氛轻松而又明快,张爱玲与好友炎樱常常沉浸在日常生活里具体的乐趣中,一起看
电影,一起吃冰淇淋,一起去跳舞。张爱玲最初的留学日子里,充分享受着生命的精美。
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张爱玲的志向,张爱玲在沉闷的家庭里曾悟出她的做人之道:“
一个人假如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
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
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在这种人生观的影响下,张爱玲的学
生生活充满了计划。她与炎樱随意任性的性格不同的是,读书十分勤奋,甚至到了发奋的程
度。她天生的聪颖和后天的努力,以及她的早熟及其世故,使她在豆蔻年华便能揣摩每一个
教授的心思,所以每一门功课总是考第一。甚至有一位先生对她说:他教了十几年的书,没
有给过别的学生似张爱玲这样高的分数。张爱玲连得了两个奖学金,不是香港战乱爆发,她
很有希望被送到英国去继续深造。在这样的发奋下,她的英文出奇之好,“好过中文”,她
的姑姑也赞叹她是:
“真本事,随便什么英文书,她能拿起来就看,即使是一本物理或化学。”并非说她看
内容,她是看里面的英文写法。于是她的英文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这为她后来回
上海谋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张爱玲的同学中阔人太多,张爱玲更是沉默寡语,冷眼审视。她的社交范围不广,
只是同好友炎樱亲如手足。经炎樱的介绍,她认识了几个人物,其中有一个嫁过几次不同人
种的广东女子麦唐纳太太,这女人后来便成为《连环套》中的主人公霓喜,还有一个本分的
英国教师,罗杰安白登,这便是《沉香屑——第二炉香》中娶了中国女孩的罗杰先生。因为
此时的爱玲纯粹是冷眼旁观,这些人物给了她深刻的印象,他们好像活泼地嵌入了爱玲的脑
海里。
香港大学三年级时,香港战争爆发。对于一帮沉溺于歌舞升平的富家子弟来说,不能够
从更深的一层去理解战争。能够不理会的,一概不理会,在出生入死中只是沉浮于最富色彩
的经验中。张爱玲在对这段经历的回忆时做了一个比喻:
“是像一个人坐在硬板上打瞌盹,虽然不舒服,而且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
了。”
张爱玲却没有睡着。战争的种种恐怖都清晰地刻在她的脑海里。她经受过家事变迁,人
情冷暖,但枪声炮火给予她的刺激却是空前的。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就躺在自己的身边
,眼前穿梭般来去血肉横飞的人们,耳边是枪鸣炮轰,张爱玲的心收得更紧了,她把自己牢
牢地关紧,处乱世于不惊,居险境于平和,竟在炮火中又重新读了《官场现形记》,仅仅担
心的是能不能够读得完。除此之外,便冷眼观察乱世中的人生,此时的人生如同唐诗所形容
的“凄凄去亲爱,淫淫入烟雾”。许多人耐不住这空虚和绝望,而急急结婚了。张爱玲亲眼
目睹了一对男女在空袭中却要借车子去领结婚证。望着并不十分“善眉善眼”的男人和亦不
超凡出众的新娘,爱玲的思绪总是围绕着“生命到底是什么?”反复思忖着。也许在此时,
她已孕育出几年后震惊文坛的杰作《倾城之恋》。
休战后,张爱玲在“大学堂临时医院”做看护,她自己追忆着自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
没有良心的看护。她对病人的态度冰冷,因为看到生命在他们那里受难。受难的生命在张爱
玲那里从根本上是不容的。她理念中的生命,应该是享用,各种各样的,从颜色到味觉,都
应如此。然而现实中的生命处处是受难,她见过在战争中只剩下饮食男女这两项本能的大学
生,看见了战后人们食欲的变态享受,使香港成为空前的美食城,看见了刚经过战乱就开女
学生玩笑的日文教授,她终于得出结论:“想做什么,立刻去做,都许来不及了。
‘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这一段香港大学的留学生活和战事,为张爱玲走上文坛准备好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这一
期间,她像一株正在吸收养分的青竹,各种各样的养料她皆能消化,以丰富自己不多的阅历
所总结的经验。她总是奇特的,奇特地认为:“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
,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从张爱玲以后创作中可以看出,这样的一段生活,
是让她“高兴”了良多时辰的。她不久的文坛盛名,便是从这片“脏”与“乱”中拨节而出
的。
一九四二年,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上海文坛从此捧出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第二章 出手不凡
1
从香港回上海的船上,张爱玲与好友炎樱一起想象着上海的繁华与刺激。上海,这个被
称为“东方冒险家的乐园”,一直给张爱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从前居其间时,她还不
能独立,没有充分的自由去投入,精神的自由和经济的自由。如今,她认为她已有能力,首
先在精神上就能投入进去享用它。她因为喜欢上海而有些迫不急待地欲想拥抱它,她觉得也
唯有在上海,才能恢复她成为特别的人的自信和勇气。
初回上海,张爱玲与她的同母亲一样留过学性情别致的姑姑住在一起,在当时的上海静
安寺路赫德路192号公寓六楼。为谋生,便开始“卖文”生涯。最初卖的是“西文”,给
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又替德人所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文章,写一些关于
《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之类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传统文
化中的服饰、戏剧、音乐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此之前,还给《西风》杂志写了一篇征文《
我的天才梦》,得第十三名名誉奖,被人们认为此文是她的处女作,其实在此之前,她已用
多种文体写过文章,只是阅历不深,还没有成气候。但《我的天才梦》恰好成为张爱玲成气
候的预兆,她将自己早熟早慧的苦恼,用精奇而又华美、精练而又繁蔓的笔触娓娓道来,成
为一位天才作家的提前告白。她写道:“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
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退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
梦外,一无所有,七岁时我写了第一篇小说,一个家庭悲剧,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
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刻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在一
间屋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
总而言之,在现实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
略。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噬性
的小烦恼,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一个极其
精美的比喻,预示了张爱玲的文坛生命,也将张开她华美的羽翼。
一九四三年初春,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张爱玲经亲戚园艺家黄岳渊先生介绍,访问了
刚在上海复刊的《紫罗兰》的主编周瘦鹃先生。周瘦鹃系“礼拜六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写
作之余,酷爱园艺,时常去园艺家黄岳渊的园内游憩,与黄友情甚笃。当张爱玲毕恭毕敬地
交出了她的两部新作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时,周瘦
鹃仅看标题就引出了兴趣,读毕便出声赞叹,声声叫好,一眼瞧出与英国毛姆的小说堪媲美
,并决定两篇皆用。自此时,张爱玲,一个天才的女作家在一九四三年的上海文坛,横空出
世了。
《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由《紫罗兰》创刊号和第二期刊登
。这是两部关于香港的故事。
这仅是一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地点,但实际上,从“第一炉香”里我们便可发现张爱玲
在选材方面的奇特性和固定性。她写了一个改“良”为“娼”的故事。一个来自上海的善良
、美丽却又小心小眼充满了女性虚荣的女孩子,受到姑妈梁太太和浪荡公子乔琪的诱惑,为
了能够进入外表华美实则阴湿的香港社交圈,能够拴住她明知是恶棍却又不能不爱的丈夫乔
琪的心,自甘堕落,终于毁灭。似这种遇人不淑的题材是老而又老的话题,但张爱玲的出奇
之处是写出了薇龙自甘堕落的自觉和无奈。张爱玲这篇小说的精工绘制、迷朦意象,似古实
雅,美艳如初出升日的文笔,却出手不凡,立即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和惊叹。“第二炉香”陈
述一个淑女因性开化过晚而给一个英国绅士带来悲剧的奇特故事。她用老道得几近冷漠的手
法,写出了一个纯洁得没有性意识的中国女孩愫细是如何用她的处女扼杀了一个正常而又健
康的男性。张爱玲冷静地陈述了一个在当时文坛也应算出格的事实;对一个健康人的性的扼
杀,实则便是对他生命的扼杀。一个最纯洁的女孩子,或许因了纯洁而做出了最没有人味的
脏事情来。从“二炉香”看张爱玲的初入文坛,便可见正是因为她希冀、健康、正常的人生
,才用她如椽奇笔道出了人生中的不健全和变态。如果说,最初的“二炉香”还仅是显示了
张爱玲驾驭文字甘畅,叙述故事奇丽的才华,而接下来的一年里,她一发而不可收,青云直
上般地坐到了上海文坛金字塔的顶端。
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的时间里,她发表了小说《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
《封锁》、《金锁记》、《琉璃瓦》,后来又继续发表了《年青的时候》、《花凋》、《创
世纪》、《连环套》、《红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会》、《等》、《桂花蒸,阿
小悲秋》等小说。同一时期,她还写了大量奇巧旖旎,文美辞华的散文杂谈,主要有:《到
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它》、《公寓生活记趣》、《更衣记》、《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烬余录》、《谈女人》、《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童年
无忌》、《论写作》、《造人》、《私语》、《炎樱语录》、《谈跳舞》、《谈音乐》、《
自己的文章》、《姑姑语录》等等。
在张爱玲的这些作品中,最能代表她的风格的当数《倾城之恋》和《金锁记》。《倾城
之恋》是写一对精明过份的男女是如何在爱情上锱珠必较,功利全局,最后却因香港的沦陷
而成全了那份世故的婚姻。这是一部香港式的“传奇”故事,却深刻地反映出乱世中的人情
全然没有些许纯真,使人性得到稳定和规范的竟是险而又险的“传奇”力量,这部小说对人
性冷漠的描写令人震慑,仿佛出自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家之手,其艺术之圆熟,语言之精美堪
称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金锁记》是写一个大家庭的寡妇曹七巧是如何被金钱
的枷锁锁住一生,并用这把枷锁砍杀了自己的至亲至爱。这是张爱玲最喜欢的小说,以后也
曾以此为基础重新写了《怨女》。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的变态心理,被作者描绘得入木三分,
苍凉无比。人性被经济、情欲的力量能扭曲成人不人,鬼不鬼的生存形态,也是现代文学作
品中的唯一。于是,在以后的评论中,这篇小说被赋予了最高的赞誉:“我们的文坛最美的
收获之一。”
张爱玲的横空出世,虽是实至名归,归功于她自己,但在当时能造成一种轰动效应,与
一些杂志的轰抬有关,主要是造成新闻效果。而一些进步杂志和进步作家,对张爱玲却是真
正地爱护和关心。《万象》杂志是较突出的一个。当时的主编就是柯灵。一九四三年七月,
当张爱玲的最初两篇小说问世后,她带着另一篇小说《心经》来找柯灵,此后《万象》给予
了她最大的扶持。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