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演义-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东黄巢。
黄巢看罢,不由得一阵心血上涌,两眼发直,“嘿嘿嘿!”三声冷笑,自言自语地说道:“黄巢呀黄巢,你自幼拜师学艺,苦读兵书,深研三略六韬,实指望治国安邦,为民效劳。却怎知朝廷昏暗,奸臣当遭,你空有一身本领,满腹经纶,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呀!”说罢,又是伸天一声长叹,猛然间,一阵狂风吹来。再看窗外菊花尽倒。转眼间狂风过去,那些秋菊又昂然挺立。他眼睛一亮,将手中的金笺纸“唰唰唰!”撕十粉碎。朝窗外一扔,大叫了一声:“小二,取笔墨一用!”
店小二答应了一声:“是!”工夫不大,把笔墨取来了。
黄巢取过笔,研好了墨,蘸饱了笔,就在赏菊窗旁的粉墙之上,大笔一挥,“唰唰唰唰!”一气呵成,写出了一首感菊诗: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下面又题了一行小字落款:不第后赋菊一一山东黄巢题壁。
黄巢写完了这首感菊诗,刚要将笔扔下。突然,从他的身后伸来一只大手,将他的手腕一抓:“好你个大胆黄巢,竟敢在天子脚下题写反诗!”只因这一句话,直把个大英雄黄巢惊得魂飞三千里,魄散九重霄。
第二回 举义兵黄巢建大齐 逃西歧李儇思复国
黄巢胸怀一腔怒火,在粉墙之上题写了一首感菊诗。刚刚写完,就被一只大手抓住了手腕:“好你个大胆黄巢,竟敢在天子脚下题写反诗!”
可把黄巢吓坏了,因为他题写的正是一首反诗。
黄巢急忙转身,定睛一看,原来抓他手腕子的并非别人,正是那位紫脸大汉。黄巢惊魂未定,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就听这位紫脸大汉低低的声音,然而又是十分严厉地对他说:“老弟,你已经惹下杀身大祸了。此地不可久留,快跟我走!”
“上哪儿去?”
“你不要问,快走!”说着话,拉住黄巢的手腕,大步流星下了酒楼,在外面飞身上丁马,两匹马一先一后, “嗒嗒嗒嗒”一路飞跑,出了长安城,马不停蹄,一口气跑出去百八十里,这才慢慢地放松了脚步。
这时,黄巢再也憋不住了:“这位大哥,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两日对在下多方关照,又救俺出险?”
紫脸大汉听到这里,才微微一笑,用手捻了捻腮边的虬髯:“老弟,既然你一再相问,我便也不再隐瞒。在下家住河南长垣县,姓王名仙芝。因为久闻老弟您的大名,更知您武艺出众,韬略过人,胸有治国安邦之才。似您这样的英雄,本应该出人头地,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然而,当今皇上昏昧,朝政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致使您虽怀鸿鹄之志,也难展济世之才。方今龙虎之岁,大比之年我料您必往京城赶考,也知您必有一番劫难,才不远千里,亲往长安暗中帮助。而今既然救了老弟出了险境,还望为您指破迷津,愿您抛却功名富贵,激流勇退,另寻别路,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黄巢听了这么半天,还是没有听明白,睁大了疑惑的双眼看着王仙芝:“仁兄,您此话究竟怎讲?”
“贤弟,实不相瞒,愚兄生逢乱世,难里生计,才贩卖私盐为生。可恨当今皇上无道,奸臣强佞,致使万民涂炭,灾祸横生。近年来朝廷不但不赈济灾民,解民倒悬,反而变本加厉,横征暴敛。仅以海盐专卖而言,便堵塞了我家乡多少百姓的生路。为此,我才带着众家弟兄占山为王。几年来,我杀了一些赃官,除了一些恶霸,虽然救出一些百姓脱离苦海,却又怎能解救天下百姓灭顶之灾?为此,愚兄才要大整旗鼓,招兵买马,聚草屯粮,扩充实力,再兵进长安,推翻他李家王朝。不瞒您说,我这次专程来京,就是来相请贤弟上山,与我共做一番大事业的。”
“唔!”黄巢听到这会儿,明白了。他一听王仙芝要约他一同造反,对抗朝廷,反而又害怕起来:“王兄,扯旗造反,那可是杀头之罪呀!”
“是又怎样?你不要忘了,你在长安酒楼反诗题壁,也已经犯下了掉头之罪。幸亏你走得及时,才免遭于难。贤弟,你可要知道,只因你这一首诗,必定触怒朝廷。不出三五日,朝廷也必然发出海捕文告,四处捉拿于你。这杀头之罪你已经犯下了,难道你还想逃掉吗?”
“这……!”黄巢这才明白,只因为自己在醉后愤怒,题写了这么一首诗,便已经成了朝廷的要犯,再想挽回已是不能。别的办法已经没有了,也只有扯旗造反这一条路。便长叹一声,点了点头:“王兄,多亏您及时点破迷阵,我黄巢今生今世跟定您了。怎么办,您说句话我黄巢万死不辞!”
就这样,黄巢扯旗造反,与王仙芝齐心协力,共谋夺取天下之大计。时隔不久,大旗扯开,天下百姓纷纷响应,公推黄巢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聚集了义军五十余万众,吹响了推翻唐王朝的进军号角。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巢起义
这次黄巢起义,大顺民心,天下响应,所向无敌。抢关夺寨,攻城占县。非止一日,便占领了大片土地。然后,就挥军直进,要夺取长安。
这一日,大兵抵达河南,来在洛阳城下。黄巢与王仙芝议过了军机,传下将令:“围困洛阳,歇兵三日,养足了精神,要一举攻克城池!”
“遵命!”手下的将帅齐声答应,分头准备不提。
话说这天晚上,冲天大将军黄巢忙完了一天的军务,正待进帐安歇,忽听有个蓝旗官进来禀报: “大将军,营门外有位壮士来见!”
黄巢忙问:“他是何人?”
“大将军,这位壮士说与您有一面之交,见面之后,您就会认识他的”
“好,请他进帐来见!”
“是!”蓝旗官答应一声, “噔噔噔”往外就走。工夫不大,领进来一位壮士。黄巢抬头观看此人。但见他头戴八棱壮士帽,身穿黑缎子箭衣,下着兜裆绸裤,足下是一双薄底快靴。肋下佩带三尺宝剑。在箭衣的外面,还半披着一领英雄开氅。往脸上一看,一张马脸似的蓝靛面,两只牛眼如朱砂。狮子鼻鼻孔朝天,野猪口口呲獠牙。真是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看年龄不算大,也就在三十岁上下,正当壮年。黄巢看罢此人,果然认识。谁?正是当年在武科场败在他手下的朱温,朱全忠。
朱温进得帐来,一见黄巢,急忙上前抱腕施礼:“大将军别来无恙!”
“哦!原来是朱壮士。一别经年,你一向可好?”
“唉!如今天道大乱,俺朱某能混到今日,也算不易了。”
“朱壮士,但不知您到在我的营中有何贵干?”
“大将军有所不知,自从当年在长安武科场与您相会,在下见将军才高八斗,枪法过人,便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后,又知将军愤题菊花诗,怒出长安,扯旗造反,号令天下民众,共讨李氏王朝,便早有意前来将军帐前报效。今日欣闻将军兵至洛阳,特来此投军,但不知将军您能否将我收留?”
“哈哈哈……!”黄巢听到这里,不觉一阵大笑,“朱壮士何来此言?俺黄某兴兵反唐,正需良将,你一身武艺,想前来投军,我焉有不收之理?来呀!快摆酒宴,待俺为朱壮士接风洗尘。”
“是!”帐下的军兵一声答应,快去准备酒宴。工夫不大,一桌丰盛的酒席早已备好。黄巢又把王仙芝请了过来,与朱温相互作了引荐。然后,三个人团团围坐,共同举杯,发誓要齐心协力,共灭大唐。
只因朱温来到,黄巢见义军里又增加了一员大将,心里高兴,早把当年在武科场里的卑劣表演忘在脑后。在酒宴之上,便当即提升他为义军的首领,官拜左将军。
转眼过了三日,应该攻打洛阳了。这天早晨,黄巢升了大帐,先点卯名,然后派将。这时,王仙芝上前一步,献了一计:“大将军,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我们要这样强攻,只怕是难以取胜。”
“哦!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打法?”
“大将军,我愿挑选五十精兵,提前出营,绕到城池以北。当你们在前面攻城之时,我带这一股人马突然从城后暗渡护城河,搭人梯攻上城头,夺取城门,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黄巢听罢,连连点头:“此计甚好。王兄,你可要小心了!”
“不劳吩咐。”
王仙芝领了将令,悄悄带人出营,一直绕到洛阳城北,在那里等待时机。这时,黄巢早已将攻城的人马安排停当。一声令下,号炮连天,大兵出营,在两军阵前列好阵势。因为朱温新来乍到,一下子就当上了左将军,寸功还没立,怕众人不服,便第一个讨令,冲上前去,在城门以下讨敌骂阵:“呔!城上的唐兵听了,快去禀报你家守城的元帅,就说冲天大将军黄巢大兵来到,叫他快决出城送死!如果有半点迟慢,我大军杀进城去,定要血洗洛阳,杀你个鸡犬不留,孩伢儿不剩。”
朱温讨敌完毕,回到阵前等候。工夫不大,就听城里“当当当”,放响了三声大炮。紧接着城门开放,从城里出来无数人马。二龙出水,两面分开,在中间闪出来四杆门旗: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海旗,青龙旗、白虎旗。这四杆门旗摆定之后,后面又闪出大旗八杆。这八杆门旗上绣着八个大字,平灭反贼,保我大唐。在正当中又闲出一杆大纛旗,旗上面绣着斗大一个金字“唐”。往旗脚下看,见那里罩着一匹浑红战马,马上面端坐着一员大将。这员将五十来岁,身高近丈,虎背熊腰,黑黝黝的一张脸。两道扫帚眉,一对大环眼,悬胆鼻子四方口,额下扎里扎煞,长的是一部红须。头上戴八宝帅子盔,身上披大页青铜甲。两扇征裙分为左右,外罩一领黑缎子绣花袍。虎头战靴斜插方镫,左手里面端着一杆膑铁乌龙戟。再往他的左右看,并排儿站着有十来匹马,马上面黑的、白的、胖的、瘦的,年龄不等,坐的都是唐朝的战将。不用问,当中那位黑老头儿就是这洛阳城的元帅,余者便是这城中的将官了。
朱温见唐兵亮好了阵,一催坐马,手端大刀就上去了。来到阵前高声大叫:“呔!对面黑贼,你可是洛阳城领兵的元帅?我义军大兵压境,你还不献关投降,想等我取你性命吗?快快道名报姓,何去何从,就听你一句话了!”
那位黑脸元帅见朱温在他的面前耀武扬威,脸上连一点儿害怕的表情都没有。就见他微微一阵冷笑,催马过来,与朱温马打对头:“反将丑鬼,你乃一员乱兵逆贼,有何脸面在你家元帅面前耀武扬威?告诉你,本帅姓周,名武,字卫唐,奉了万岁之命,专意在此等候杀贼,今日你既然来了,那也就别想走了。快快通上名来,我让你在本帅的马前过不去三趟。”
“啊!你个老匹夫,既然不知死活,我左将军朱温也只好取你性命来了。看刀!”朱温还跟从前一样,看看时机一到,突然下手,冷不防高举大刀,力劈华山,直向周武的头上砍去。
周武看见刀来,不慌不忙,挺戟相迎。就听“当啷”一声,二兵刃相碰,火光进溅,两个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力气!紧接着,同争奋勇,各显其能,这两个人在阵前一阵恶斗,直杀得征尘四起,地覆天翻。两边的众将一齐呐喊,都盼着自己这方的战将早些取胜。可是,两个人马来马往,戟刺刀迎,足足战了百十来个回合,还是分不出个胜负来。
黄巢见了,心里可就有点急了:看来,这位老将果然不凡,待我上前去战他一阵!他刚想催马上前去,就见洛阳城的城头上乱了起来。有的人眼腈尖,离大老远就看明白了。急忙高叫:“大将军,王将军已经杀上城头了,咱们快点攻城!”
其实,用不着别人提醒,黄巢心里早就明白了。就见他把大枪一举,高叫了一声:“杀!”一马当先,率大军就掩杀了过去。
王仙芝怎么这么顺利就进了城?原来,正如他所料到的一样,洛阳城元帅周武见黄巢的大兵压境,不敢轻敌,这一开战,把全城的兵全部集中在南门。所以,当王仙芝带着手下这五十来人到在了洛阳城的北门外,离老远一看,就见那城上稀稀落落的,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在守城。王仙芝一看是个好时机,连忙一挥手:“上!”这五十来个军兵就如同恶虎出山,一溜烟就来在了护城河边。“扑通通”,跳下河水,一个猛子又从对岸冒出来了。“唰唰唰!”都来到了城墙根下。这些人都是训练出来的,搭起人梯就象玩儿似的。“嗖嗖!”一个踩一个的肩膀,眨眼之间,这架人梯就架成了。城上的守军看见这边儿来人了,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义军地攻上了城头。明知道身边儿都是些老弱残军,不用说上前厮杀,连个声儿都没敢吱,慌忙跪地投降。王仙芝也不杀人,叫他们把衣服都扒下来。工夫不大,这五十多人都换好了唐朝的军装号坎儿,混到南城门,打了一个暗号,就动起手来了。城上的守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人家会这么快就打进来,猝不及防,死的死,伤的伤,眨眼之间,这座城门就到了王仙芝的手里。
城门这一失守,消息马上就传到了城下。唐朝的兵将见城门丢了,刚想去禀报元帅,却不料一声令下,起义军象潮水一样地杀了过来。这下子,唐朝的兵马就慌了神了,他们知道这一仗是必败无疑了,哪个还敢恶战?纷纷撒腿就逃。也不敢进城,一伙儿往东,一伙儿往西,哭爹喊娘地跑。跑得快的算是逃脱了性命,跑慢儿一点的都成了刀头之鬼。
唐朝的元帅周武见大势已去,心里这个恨呐!他不恨别人,就恨王仙芝:你怎么这么鬼道?趁着本帅在城外打仗,你就这么快地夺取了我的城门,让我的大军如此惨败,我岂能容你?他撒马往回撤,却并不往别处逃跑,催开战马一直来到城下,从身背后取出宝雕弓,走兽壶里拔出雕翎箭,挽弓搭箭对准了城头,见那上面一位紫脸大汉正在指挥,知道这位必是一个带头儿的,手中这只箭头瞄准了他,“嗖”的一声就射了出去: “反贼,你吃我一箭!”
王仙芝正在城头上指挥,准备接黄巢的大兵进城。你怎么也没有想到城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