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演义-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鋈ィ骸 胺丛簦愠晕乙患 �
王仙芝正在城头上指挥,准备接黄巢的大兵进城。你怎么也没有想到城下会有人对他放箭。正在探着身子.往下观看,这可坏了。就听“嗖!”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哽嗓咽喉,可怜英雄王仙芝一声惨叫:“啊——!”身子往下一栽,“扑通通”摔下城来,当时就气绝身亡。
就在此时,黄巢催马杀到城下,把这个情况全都看清了。他一见王仙芝中箭,摔下城来,可心疼坏了。大叫一声:“王兄,您死去阴魂慢走,待小弟为您报仇!”一催座下马,挺手中钢枪就直奔了周武。这时,周武见射死了夺城的头目,还不知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仙芝,正在那高兴呢。冷不防黄巢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想扔弓取戟巳来不及,就听“扑哧”一声,黄巢手中的大枪从他下巴颏处刺入,又从后脑海里穿出来,足有半柞来长。可怜这位老元帅戎马一生,到此也就结束了。
黄巢虽然杀死了老帅周武,胸中的怒气仍没有消除。“扑通”一声跳下马来,来到周武的尸身切近,抽出腰间宝剑,割下老帅的人头,满眼含泪高声大叫:“来呀!将这老贼的人头祭我兄长的亡灵!”
闲言少叙。黄巢指挥大军拿下洛阳之后,葬埋了王仙芝的尸首,安民三日,开仓放粮,免不了又是号召民众,扩充军队。然后,引大军继续北上,西进,非止一日,大兵抢关夺寨,势如破竹,突破了潼关天险,直逼到长安城下。黄巢一声令下:“困城!”这六十万大军一齐出动,把一个长安古城围了一个铁桶一般。
黄巢围困住长安之后,带人马到城下要阵。可是,一连三日,城头上免战牌高悬,再不见一个将官出城来战。到了第四天,他就沉不住气了,天刚蒙蒙亮,便升了大帐。点过了卯名,见众将军俱已到齐,便高声传令:“众家英雄,我大军已围困长安三日,可气的是唐朝人马一个也不出城来战。为此,本将命令,我大军要在今日奋力攻城,只许进,不许退,要一举攻下长安,活捉昏君李儇,闻鼓不进,观望徘徊者斩!”
“遵命!”
黄巢传罢了军令,带大兵出营,来到长安城下,亲自指挥督战。“当当当”放响了三声进攻的号炮,六十万大兵就象潮水一样,“呼啦啦”便涌到了长安城下。顿时,到处刀枪响,战鼓如雷鸣,杀声冲霄汉,血水染古城。从打早晨一直杀到晌午,这座城还真就拿下来了。进城之后,也顾不得整顿人马,起义军象潮水一般,一直杀向了皇官。没费多大的动儿,把皇宫也拿下来了。黄巢进得宫来,到在金銮宝殿,继续高声传令,让军兵去捉拿昏王李儇。可是,他们把皇宫搜了一个底儿朝上,也没有找到唐僖宗的下落。满城里的文武大臣也没有找到几个。这些人都哪儿去了?不知道。管他哪!反正江山已经打下,皇上也跑了。大功既已告成,我黄巢就应登基坐殿,皇袍加身了。没过几日,黄巢便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然后,把起义军将领都召集在金銮殿上,自己面南而坐,登基加冕,这就是唐广明年间十二月,黄巢入主长安,改国号为大齐,当上了一代皇帝。
那位说:唐僖宗到哪里去了?书中暗表;他在潼关一失守的时候,便知道大势已去。想要派兵抵挡,他手下的那些人物,文官不会治国,武将不会安邦,都是些个贪图富贵,贪生怕死之徒,哪还有一个中用的?没有办法,他才只好携带着满门宫眷,带着一些亲信大臣,趁着月色,悄悄出城,溜了。溜到了哪儿?西歧州。西岐州在哪儿?那时是指长安西南,山高水险之处。要讲现在的地理位置,便是四川的成都一带。
这位酒色之君国败家亡,来在了西岐州,他才真正有点后悔了。我真不该沉溺酒色,不理朝政。现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我还怎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如果先帝的阴魂有知,又怎能容我这亡国之君存活世上?既便我餐刀饮血,也无脸面去见先帝了!这些天,他不断地想着这些事,经常在背地里偷偷地哭泣.那个伤心劲儿甭提了。
这一天傍晚,唐僖宗李儇夜不能寐,正在寝宫之中暗自垂泪,忽然有人在宫外而求见。唐王赶忙擦去眼泪,吩咐让他进来,等这人进来之后,跪倒在地,口尊:“万岁,老臣见驾!”唐王定睛一看,才知此人乃是朝中的兵部尚书程敬思。
唐僖宗强打精神,问了一句:“程爱卿,看夜已深,你还不歇息,来我宫中作甚?”
程敬思再次跪倒磕头:“万岁,如今黄巢作乱,入主长安,窃我社稷,夺我江山,您难道不思这国亡之仇,不图重振皇室吗?”
唐僖宗一听这句话,正好刺中他心里的悲痛之处便长叹一声,回答一句:“唉!亡国之君,被难之人,没有翻云之手,更无回天之力。又兼朝大空虚,不见良将,纵有复国之心又有何用呢?”
程敬思听罢,默默地点了点头: “万岁,只要您不甘心做这亡国之君,自今日始,励精图治,重振龙威,臣保光复有望。”
“哦!程爱卿,你说出此言,倒也轻巧。只是那黄巢集百万匪众,啸聚长安,又有何人可以退敌?”
“万岁,您别看黄贼来势凶猛,臣看他也不过是寻常之辈。要依臣见,想灭他倒也不难。”
“你此话怎讲?”
“万岁,您听我说!”
只因程敬思这一席话,把唐僖宗说得龙眉舒展,面露喜色:“好主意!”
第三回 程敬思搬兵珠帘寨 小牧童中山打猛虎
程敬思说了一番什么言语,竟把这位亡国君也给说乐了?原来,这位老臣不愧是位兵部尚书,善能分析形势,洞察起义军内部的弱点。他说话的大概意思是:皇上,您别看黄巢的大兵来势凶猛,几乎是没费多大力气就夺取了长安,当了大齐的皇帝。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帮人也都是一些山贼草寇,并没有什么治国安邦之才。就评打天下来说吧,他们就知道抢关夺寨,夺取都城。但是,他们打一路,丢一路,什么地方也没有占住,单单夺取了一座都城长安,整个天下还在我们大唐朝的手里,这就给我们的反扑造成了可乘之机。再则说来,黄巢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自从他打下长安之后,就忙着当了皇帝,明知道我们君臣逃到西岐州,他也不派兵前来追击。这样,我们又可以在此指挥各路藩镇,让他们重新集结,消灭黄巢,还可以把失去的江山夺回来。经过程敬思这么一说,唐僖宗他能不乐吗?忙问了一句:“程爱卿,依你之见,朕何时可以重返长安?”
程敬思把头一摇:“万岁!恕臣直言,事到如今,您不可尽算计着何时重返长安,而应该尽心潜力,重振旗鼓,调集重兵,以除贼寇。”
“哦!程爱卿,你言之有理。只是,孤王的身边并无良将,何人又能代朕前去拒敌呢?
“万岁,臣可以保举一人。”
“谁?”
“晋王李克用。”
“哎呀!爱卿,想那老皇叔乃是孤王罢免之人,岂能为朕报效?”
程敬思再次摇头:“万岁,你此言差矣,臣以为老王爷李克用虽然与您不合,却终是您皇帝的家事。现如今国难当头,老王爷心直性耿,忠勇刚烈,他又岂能坐视不管?万岁,请您为臣刷写一道圣旨,臣愿不辞劳苦,前往中山搬请老王爷。”
“如此,就托靠爱卿了!”
那位说:晋王是何许人也?咱们在书中交代,他乃是唐僖宗李儇的皇叔。当初,他在朝中任秦王之职。有一次,唐僖宗在宫中饮酒歌舞,弹唱取乐。这位老王爷怒闯皇宫,指着鼻子骂他不理朝政,是一个无道的昏君。因为是一时性起,还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您想,那皇上能是随便打的吗?这下子,老王爷李克用便惹了祸了。唐僖宗大怒,要将他置于死地,非杀他不可。这下子,惊动了满朝文武,纷纷上来为他讲情。程敬思是最坚决的一个,愿拿一家人的生命作保,求免老王爷一死。唐停宗万般无奈,才把这位老王爷的死罪饶过,削去了秦王之职,贬到沙坨国的中山当了一个晋王。说起来,这个沙坨国也并不是个什么国.只不过因为地处遥远的西北疆,贫穷落后,遍地黄沙,到那里一看,人们的衣着打扮都变了样儿,连说起话来也和中原不一个味儿,就象到了外国一样。所以,人们才把这个地方叫做沙坨国。李克用被贬到这里以后,有的人为了简便起见,便直接把他称作沙坨王了。
当下,唐僖宗刷写了一道旨意,交给了兵部尚书程敬思,让他带了三百人马,十车礼物,前往沙坨国搬请中山晋王李克用。程敬思领旨之后,带好人马车辆,星夜兼程,马不停蹄,非止一日,就来到了老王爷被贬之地——沙坨国中山珠帘寨。
程敬思来到王府,离府门大老远就停住了马队。命手下的人把车上的礼物都卸下来,两个人一担,两个人一担,跟定在他的身后,排着长长的大队来到府门,让人往里传禀:“快请禀报你家王爷,就说朝中程敬思求见!”门官答应一声,“噔噔噔”飞步往里跑。工夫不大,就听里面鼓乐喧天,老王爷亲自带着他的十二个儿子出来迎接。
那位说:老王爷怎么这么多儿子?不错,是不少,一共是十二位。可是,这十二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他亲生之子,全都是螟蛉义子。怎么呢?因为他的王妃刘翠屏不能生育,不但没生儿子,连个女儿也没给他生。老王爷对这位王妃十分敬重,并不续娶。可是,他又爱子心切,便先先后后认了十二个义子,人称这十二个人为十二位太保。
书接前文:老王爷命两厢奏起细乐,率领十二位太保前来迎接老友程敬思。离老远就高声呐喊:“哎呀!程大人,山高路远,千里迢迢,是哪阵风把您吹到我这穷乡僻壤而来?”
程敬思急忙上前,撩衣跪倒:“臣程敬思参见王爷千岁,千千岁!”
老王爷一看程敬思给他行起了大礼,反倒不高兴了。上前一步把程敬思拽了起来:“程敬思,在我的面前,你何必行此大礼?走!随我到宫中一叙!”
两个人携手揽腕,十二位太保在后面紧紧跟随,一直来到了银安殿上。分宾主落座之后,先命人打过净面水,让程敬思洗过了脸,然后又献上茶来,这才开始畅谈起来。
老王爷说:“程大人,您我在长安一别,怕是有十几年了吧?”
“老王爷,长安一别,整整十年。”
“这十年来,你一向可好?”
“托老王爷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哦?你在朝中位居高官,俸禄优厚,何出此言哪?”
“唉!老王爷,那已是过去之事,到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什么?程敬思,你此话何意?”
“哦,老王爷,您不必着急,听我慢慢言讲。来呀,将礼物看过!”
程敬思这一声吩咐,后面那些个抬箱子的就过来了。两个人抬一箱,两个人抬一箱,这三百来个人谁也没闲着,一百五十大箱礼物全都抬进了银安殿,把这么大一个银安殿都快摆满了。再把箱子一一打开,见里面珍珠、玛瑙、白玉、翡翠、黄金,白银、还有绫罗绸缎,稀世珍玩,真是应有尽有。
老王爷看罢了这些礼物,没有乐,把眼珠子还瞪起来了。“啪!”一拍桌案:“程敬思,我在朝的时候,你可是一位两袖清风的清官。怎么十来年不见,你也变成了一个贪官污吏了?这么多东西,得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你还把这些东西给我送来,难道还想拉本王我下水不成?”
程敬思一听就笑了:“老王爷,您这话可说错了。我程敬思十年前什么样,现如今仍然什么样。实不相瞒,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我的。我是奉了万岁的旨意,带着万岁亲自备下的礼物来送给老王爷。”
“什么?”老王爷不解其意: “想当年我见皇上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规劝不听,打了他一巴掌。为此,他恨我恨之入骨,险些将我置于死地。多亏你们这些人为我讲情,他才免我一死,削去我秦王之职,贬到沙坨国做这个中山晋王。这十来年间,国家有什么大事,他从不召我入都,就连皇家有什么盛典,他也不找我前去拜祭。怎么时至今日,还给我带来这么些贵重礼品。看来,这里面一定是大有文章!”
程敬思微微一笑:“老王爷所言不错,如今朝中果然发生了大事。只因山东出了一位黄巢,聚众造反,抗拒朝廷,啸聚贼寇六十万,夺去了长安,把当今万岁赶到了西岐州。皇上无奈,才命臣带此重礼,前来向老王爷搬兵求救。现有圣旨在此,望老王爷忘却前嫌,不念旧恶,速速接旨发兵,平灭反贼,重建家业!”说着话,从怀中取出圣旨,双手高举过顶, “扑通”一声,往地上一跪: “圣旨下,请老王爷接旨!”
“啊?!”老王爷听罢此言,大吃一惊。眼望着程敬思高举过头的圣旨,浑身颤抖,虎目圆睁,两行泪水“扑簌簌”滚落在脸颊。呆愣了半天,才听他一声大叫: “李儇,你这昏王,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信宠奸佞,不顾黎民,才使天下盗贼横生,匪患不断。想先王太宗李世民在位之时,曾多少次谆谆教导后人,天下者,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君好比是舟,民好比为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现如今黄巢起兵,天下响应,竟能拥兵六十万,直取长安,足见你李儇失德久矣!这就叫君逼民反,众叛亲离呀!昏王哪昏王!你胡行之际,不听良言相劝。如今倾邦丧国,你才来向我求助。我李克用乃是被贬之人,又是你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你胡行到头,恶果结成,却让我来为你收拾残局。不!这圣旨我不能接!程敬思,您速将圣旨收起,礼物带回,带人马离我沙坨,回转西岐。禀告你家昏君李儇就说我李克用不听调遣!”
程敬思见老王爷不肯接旨,他哪能就这么善罢甘休,还在那老老实实地跪着,高举圣旨,苦苦相劝:“老王爷,万岁他纵有千差万错,终是他一人之错。如今国难当头,您看在大唐江山的份上,就应该发兵援救,万不可以袖手旁观呐!”
老王爷一瞪眼:“程敬思,我意已决,你不要在此罗嗦!来人哪,与本王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