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遗恨 作者:寒波-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又去通知了邻近的钟笙叔,也急忙赶了过来,又震惊,又哀痛,三人匆匆为铁云换了干净衣服,脸上蒙了白布,暂时停灵在炕。李贵泣道:“可怜老爷辛苦劳累了一辈子,让他穿了官服入殓吧,见了先老太爷、老太太也好交代。”笙叔道:“本朝规矩,革了官职的人是不能穿官服入殓的,我们去抚台衙门求求看吧。”
李贵道:“咱跟两位老爷一齐去。”
子谷匆匆写了“已革罪员刘鹗亡故”的禀帖,和笙叔李贵一块儿来到抚衙,找文巡捕递了进去,请求恩准刘鹗官服入殓。抚台初时不准,李贵直挺挺跪在辕门外号啕哭求了半日,抚台怜他是个义仆,方才格外开恩允准。于是买回了棺木和一套四品袍褂靴帽,草草为铁云成殓。然后发电报给兰州护理陕甘总督毛庆蕃,告诉他铁云中风病故,棺柩无力运回家乡,请电新疆抚台协助。另外又发了几份电报,分别通知淮安、北京、上海亲人。
由于抚台联魁的全力资助,李贵终于能够在这一年秋间,披麻戴孝,扶了主人的灵柩从乌鲁木齐启程,进了嘉峪关,来到兰州。庆蕃在城外设了灵帐,写了祭文,含泪为铁云举行了路祭。几十年老友从此永别,庆蕃的悲伤久久不能去怀。高子谷不久也遇赦回内地,可叹铁云没有等到这天就去世了。大黼此时尚逗留在兰州,也在灵前哭祭了一番,与李贵继续扶柩东行。大缙、大绅在洛阳恭迎灵榇南下来到汉口,大章已在这里迎候,于是舍车登船东下,由扬州而达淮安。
若英含哀忍泪率子女为亡夫举行了家祭,明年葬于城东南曹围祖茔。一场夫妻纠葛,三十余年的恩恩怨怨,风风雨雨,想不到竟以生离死归而告终,死者不能致歉,生者徒然心碎,呜呼!
刘鹗死后两年,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刘鹗的友人,一个个默默无闻的离开了尘世,不再有人怀念他们了。同时代的王公大臣李鸿章、王文韶、张曜、吴大澂、庆亲王奕䜣和张之洞、袁世凯之流,亦如流星过天,成了历史人物。罗振玉则以满清遗老自居,可惜这位国学大师晚节不终,于1940年6月14日病逝于旅顺。钟笙叔迟至1912年清室覆亡以后才从新疆回来,后来去东北,曾在东三省督军幕府中有过一段颇为得意的日子,1935年在北平故世,被追赠为陆军中将。高子谷是钟笙叔家儿辈的三舅,以古稀之年故世于1950年。最可惜的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正当他的学术成就光耀中外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在1927年夏间拖着一条长辫,投入颐和园昆明湖中自杀,死因传说不一。
刘鹗死后二十余年,淮安地藏寺巷刘宅依然由孟熊和铁云的儿孙们居住着,八旬高龄的衡氏老太太若英抚育后代,安享晚年,向曾孙——“德”字辈孩子们叙述二太爷(铁云)在世时的往事,和家中供奉三姑老太太素琴灵位的由来,茅氏夫人1917年谢世于上海,年才四十九岁,王氏夫人回到淮安与若英作伴。李贵回淮安后,仍然生活在刘家,常和孩子讲述当年二太爷种种有趣的故事,他喜欢孩子,把“厚”字辈的孩子抱大了,又把下一代“德”字辈中的孩子驮着抱着带大,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侉爹爹”,或者戏称他“胡子妈妈”。他先后服侍过刘家祖孙五代——刘成忠,铁云,以及后来的大字辈,厚字辈,德字辈,直到七十二岁才快活地离开了人间。果如开封相国寺长老与十二岁的小李贵临别时所赠的四句偈言:“越年六十,历世五代,东海西漠,有始有终。”可算是古来罕见的义仆了。郑氏安香的最后日子是在淮安度过的,那时刚强不屈的若英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于八十八岁时安然长眠了。安香死在1956年,柔柔弱弱,带病延年,竟也享寿八十有六。
至于刘鹗,生前蒙受耻辱,死后忽因《老残游记》一书而名闻天下,近百年来先后出了无数版本,印行了无数万册,还译成英日俄和捷克文,介绍到了国外。洋务先驱者刘鹗的超时代经济思想不为时人所理解,而又狂放不羁,授人以柄,成了时代的牺牲者。幸而小说家刘鹗的声名留传了近百年,让世人怀念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老残——刘鹗这样一个人物,直至遥远遥远……。
一九九二年六月初稿
一九九四年三月定稿
老残遗恨后记
后记
一
天下人知有文学名著《老残游记》而赞不绝口者,近百年来何止千万,但能熟知著者刘鹗身世的则寥寥无几,坊间虽有研究资料刊行,究竟流传不广。
刘鹗(公元1857——1909年),字铁云,原名孟鹏,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传奇人物。他出身道台公子,经过商,行过医,治过黄河,做过小官,又长时期担任洋务买办,生活豪侈,手面阔绰,从不曾想到要写小说。既非一个寒儒,科举落第泄胸中积愤于笔端,又不是破落了的豪门子弟,寄居荒村寒舍,多年孜孜苦写,追怀昔日的过眼烟云。他写《老残游记》,十分偶然,十分潇洒,兴到即写,写了即放,断断续续,时而为之,却不料因此而成佳作。
刘鹗在小说写作上一举成名,事业上亦煊赫于一时。他以布衣之身,却能外连洋人,内通王公将相,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洋人往往只知刘鹗,而不知有地方巡抚。每到一地,外国领事待如上宾,朝廷亲王、军机大臣、提督军门中也有人为刘鹗奔走效劳。刘鹗生当晚清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变革时期,现代经济思潮逐渐侵入对外半开放的中国,门似开而未全开,你说门开得太小了,有人却气急败坏地说门开得太大了,新旧经济、新旧思想激荡分化,尖锐复杂,朝野官民各有各的看法,刘鹗站在这个时期经济开放的第一线,虽具有超时代的经济思想,在洋务事业上也是个开风气的人物,可惜不为世人所理解,又不能谨身自洁,不免成了众矢之的,卑职、通缉,最终以流放新疆致死而结束他传奇的一生。
二
1991年7月,拙著《怨萧狂剑》(即《龚自珍》)脱稿后,湖南文艺出版社小说室主任李渔村同志提议我写刘鹗,他对刘鹗的传奇经历,卓越成就和悲剧命运,表示了强烈的兴趣,两人见解不谋而合。无奈当时仅有一册二十回本《老残游记》,其他一无所有,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困难重重,至10月上旬才算有了眉目。
因刘鹗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历来评价不一,下笔必须格外慎重。我与过去一样,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事写作,对待一切史料,首先辨别其真伪及是否客观公正,纵横考证,决定取舍。在创作过程中,纠正并补充了过去资料的一些疏漏不实不确之处,摒去世代相传刘鹗死于冤家仇人之手的狭隘的就事论事的“冤仇说”,而从宏观上新旧思想冲突这个角度不偏不倚客观地写出了刘鹗致死的原委,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才干有贡献,而又有缺点有过失的刘鹗本来面目,或可为刘鹗生平研究迈前一步。
三
历史小说究竟不同于历史,不但允许艺术虚构,也必须有适当的艺术加工方才能够融历史于文艺作品,丰富故事内容,突出人物性格,渲染典型气氛,强化感人力量,因此书中许多人物和主要情节是真实的,而细节是艺术处理的,刘鹗几位夫人的闺名也都是虚拟的,不过是为了便于称呼,我想读者会理解这一点。
书中塑造了一群人物的艺术形象,除了主角刘鹗,作者着重写了刘鹗眷属衡氏若英,大哥孟熊,三姐素琴,男仆李贵,山东巡抚张曜(《老残游记》中的庄宫保),河道总督吴大澂,以及其他许多王公大臣,也写了《老残游记》的写作背景、人物原型和小说诞生过程,又化费了一番心血,细致地描写了河南、山东两省黄河决口闹灾的场景,以帮助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通过刘鹗一生的传奇生涯,也描绘了晚清末期政治和社会风貌,丰富了近代史上的一个侧面。
四
本书于1991年10月18日动笔,每天约写二千字左右。舍间局处上海市区最南端,高楼大厦林立于田野农舍之间,乡人称之为“农夹居”地区,南临淀浦河,河上长虹凌空,名曰“长桥”,所以地以桥名。远离城市,空气清新,少有烦扰,是潜心写作的好地方,贱躯亦尚争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无间歇,于1992年6月完稿,得字42万,又经修改,定稿为35万字。
本书初稿完成后,曾选录最后一部分,题为《老残之死》,自1993年9月7日至10月27日连载于上海新民晚报,因而结交刘鹗之孙,福建师大刘蕙孙教授,罗振玉之长孙、吉林大学罗继祖教授,及钟笙叔之女钟珍女士。刘、罗两位都是卓有成就的硕学鸿儒,钟女士的书法亦娟秀可观,有机会向他们请教老一辈的往事,甚有裨益。蕙孙先生高龄茂德,函询旧事,知无不言,得以补阙纠谬,又托女公子德焕女士来沪之便,惠赠宏篇大著,盛情可感。
《老残之死》在报章连载后,读者为刘鹗不幸流戍边疆而死流下了同情的热泪,相信全书出版会更引起读者的兴趣,刘鹗地下有知,当可泯去遗憾,欣然长眠了。
寒波
1994年9月8日
百年未遇的炎夏
之后于上海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