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 >

第15部分

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第15部分

小说: 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快要诞生了。
愿赌服输——签证
  Offer和签证如今已经成为了去美国最难的两个关口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更多的学生转为考虑去欧洲和其他地方读书。由于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美国签证的形势一年一变,很难捉摸。于是这几年,很多出国的人采用了先去加拿大,再试图去美国的迂回战术。但是,如今加拿大因为去的人多了,也变得非常不好签。有人以为像清华北大的学生,要是去出国,也会签证不过?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同学去签证,既有Offer(全额奖学金)、又学习成绩很好的,也只就有一部分能够签过,多少就要看当年行情了,少则是屈指可数能过,甚至一个系几乎全军覆没。每年都有年级前10名的超牛学生因为签证不过,只好先在北京工作的,而他们很可能拿到的Offer是MIT、康奈尔这些超级名校,也是“在劫难逃”。
  如今去签证,签证官最主要的是看学生有没有移民倾向。有人总结在签证过程中话题就是围绕:你是谁?你去美国干什么?(去了美国之后)你为什么一定回来?也就是:Who you ar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y you will e back? 这称为“3W理论”。如果签证官感觉你有移民倾向,去了美国可能就不回来了,马上就会拒签你。被拒签了就要再约时间再签,但签的次数越多,过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两年更多的情况是签证被Check,就是把你的材料发回到华盛顿,检查你是不是有问题,有没有可能开飞机撞大楼什么的,觉得没问题了,过一两个月才会通知你签过了。但也有人Check了一年多都没回信的,估计是自己的材料不小心被工作人员掉到太平洋里了。
  为了回答签证官的问题,现在网上更是有各种资料和合集供你参考,有人用打油诗的方式,给出8条回国理由,其中就基本包括了大部分签证人的说服:
  1.国内机会大大的 (遍地是黄金啊)
  2.家有老母要照顾(我可是三代单传啊)
  3.著名教授赏识我 (名师出高徒,长江后浪推前浪)
  4.要和情郎来相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国内生活环境好,有山有水有河流
  6.人在美国受歧视,奋斗终生难出头 
  (签证官: 好啊,不识抬举,拒之)
  7.中国美国都不去,我的理想是非洲 (脑袋里是不是有水)
  8.美国水土我不服,面包生菜难下肚 
  (那五年下来岂不是死翘翘了)
  但千篇一律的回答也常让签证官很反感。一次,一个中国学生去签证,当签证官问到以后为什么会回国的时候,他回答是先去美国深造,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中国发展空间大,而且他的学校导师很喜欢他,他的目标是留学以后归国做大学的教授。结果签证官看看他,对他说(英语):“你已经是今天上午第三个这么说的了……”一个红戳盖在了签证上,被拒签……
  美国大学看重我们什么?
  国外学校到底看重我们中国学生的什么呢?标准主要有三个:学习成绩、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说得简单一点就是GPA、paper和GT成绩。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美式的平均分,GPA满分4分,即A=4,B=3,C=2,D=1。美国常用的GPA计算方法如表5。申请美国就需要按照他们的计算方法算出学生本科成绩的GPA。
  Paper就是学术论文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生申请出国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的地方了。去美国是继续做研究搞学术的,为了证明自己有这种研究能力,就是要力争能够在权威的国际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如果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一篇paper,申请能得到Offer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分数等级点数表现
  91…100A4。0极佳
  81…90B3。0佳
  71…80C2。0平均
  61…70D1。0差
  表5GPA计算方法
  其次就是要看你的GRE和TOEFL成绩了,正像前面介绍的,每个学校都是有它对这两种成绩的最低分数线的。比这个分数高就可以了,而中国学生过高的英语分数与实际英语水平的巨大差别让美国学校一直以来非常质疑我们英语成绩的可靠性。
选择出国的时机
  出国的时机也是学生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国内,如果能够在本科毕业就出国,那么时机是最好的。这样,即便在国外读完一个Ph。D,年龄也差不多只有27岁,到时候可以再考虑在哪里找工作、结婚之类的问题,甚至继续读博士后。如果在国内读了硕士再出去,算一下,本科毕业22岁,硕士毕业25,然后去美国读博士五六年,毕业30多岁。人生最有活力的10年,20岁到30岁,同学都献给了学习和学术,其中5年献给中国大学,5年献给美国大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可见,两种出国时机的选择之间相差的读硕3年还是很关键的。
  美国不承认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在国内读一个硕士,去国外还要重新修国外的硕士学位,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内读硕士耽误时间的原因了。但除非同学是本科的年级前几名,或者学校专业特别过硬,否则硕士生因为有了更多的科研经验,出国要比本科生容易很多。比如在清华,每年美国学校来的Offer里面,三分之二以上是给研究生,只有少部分很牛的本科生能够拿到Offer。
  因此,这个是辩证的。除非自己牛,否则就要考虑为了能出国,先“委屈”自己在国内读个硕士。而正因为去美国和加拿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本科想出国的同学选择了欧洲、亚洲和澳洲的学校,但不能保障的是其中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
  同学们还会回来吗?
  其实绝大多数选择出国的同学,也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出国,或许是跟着潮流动,或许是真的想开阔眼界。但不管怎么想的,一旦出去了,就会有另一个选择:回不回来?
  一旦读完书以后,绝大部分人会继续在美国工作,尤其是在美国博士毕业后,一般会在学校里或公司里,做着一份每年收入50~100k  的工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有时候会听到同学说自己到国外学习几年,认真学点东西,然后工作个几年,攒够钱了就回国过日子。其实这种想法是有些不现实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假设你在北京月薪10k工作了几年,已经有足够的钱回老家买栋房子再买辆小车了,你真的会愿意回老家去从事一份月薪只有2~3k的工作吗?即使那里可能缺乏人才,你将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但是可能交通不便,可能物资不足,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你已经离开了7年、8年甚至10年,老家已经离你日常所见所闻所想的很遥远了,你又将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因此,即使自己有这个念头,都不一定能够落实到行动中,因为切换的成本太大了,如果已经有了一个家庭就更是如此。
  那么如果刚毕业就回来呢?其实也不算太容易,因为世俗的力量还是挺大的。身边的中国人每天都在盘算着毕业以后几年买房、几年买车、几年拿绿卡,自己也因为天天受熏陶而以同样方式构思自己的未来。父母和亲戚也可能会以老一辈的经验力劝你继续工作拿绿卡,不知情的人可能还以为你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了。如果有回来的,大部分还是因为自己的gf(girl friend)或bf(boy friend)还在国内。
美国一周
  去了美国,绝不是一步就进了天堂,要在高压下度过60 个月不是每个人都坚持的了的。一位在美国名校的师兄,是这样记录自己在美国一周的生活的:
  “不想用什么题目了,不然肯定是‘更忙的一周’、‘更更忙的一周’…… 老板布置的论文今天夜里12点是最后deadline(期限)了,能做的都做了,也算是完成任务了。Midterm(期中考试)终于做完了两个,周三due(搞定)了一个lab(实验),晚了一小时,TA(助教)说估计要扣分了,今天刚due了两个作业。该来的都差不多来了,下周还有一个midterm而已。Sigh,这两个周四晚上都通宵了,希望下次不会了吧。其实也不是我一个这么惨,昨天一晚上没睡觉,今天早上5点钟收到一个师姐的E…mail,呵呵,原来她也没睡觉——她有个midterm今天下午交。晚上去shopping,带我的师兄昨晚也没睡,他们比较惨,做氢气实验,一旦开始就要负责到底,不能离开实验室。
  其实midterm比平时要轻松(只是因为我碰上了老板的论文和其他试验),因为midterm和homework都是自己拿回家做的,midterm那周没有作业。midterm规定时间,做不出来就做不出来,死也死得爽快,homework可是没有时间,往往为了一个问题想半天,作业纸改了又改,重抄好几遍……真是死都死得难受啊。呵呵,所以现在竟然喜欢考试了。
  呵呵,anyway,虽然很忙,但还是有不少好玩的东西的。
  ‘有三件事情:学习、玩、睡觉,如果你只能选择两件,大多数学生都会放弃睡觉’——这是MIT(麻省理工)流传的话,这回可是体会到了。”
出国的目标能如愿以偿吗(1):英语能力
  以下连续转载两篇师兄在美国的经历,讲述英语和学习能力,两个出国的主要目标如何的事与愿违,讲述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有出国的机遇,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别人和我谈到英语问题,说了句‘中国人的英语都巨烂’,估计听的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有兄弟问:‘你能和老美对话吗?’当时没回答,因为一两句话说不清。对话?当然能了,任何一个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都能和老美对话,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对话,而是能以什么样的流利程度对话,能谈些什么。你要是只会说〃Hello; my name is XX〃,〃I'm from China〃,〃Nice to meet you〃 你说别人愿意和你交谈吗?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斯坦福日记》,里面有一段讲作者面试一位台湾女生,讲那位女生的英语如何差,可是你看看他自己的英语,满篇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要嘲笑那位师兄,我只是想表明,中国人的英语究竟有多差,在美国的中国人的英语究竟有多差,差到一种让人寒心让人泄气的地步。该文作者也指出,总体来说,中国学生是英语最差的一类。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另外两个奇怪的事实。一是国内的GRE、托福狂热,让不少国人引以为豪的宣传口号:全世界第一高分!全世界平均分最高!但是不要以为自己G、T考得高,英语了不起了,甚至不要以为自己的英语至少算是不错。你离不错还远着呢。不管你考多少分,只要你不是从小在英语国家长大的人,我想对你说一句你不爱听但一旦你来到美国会发现绝对正确的一句话:你的英语很差很差,连勉强都算不上。不是拿你和美国人英国人比,是拿你和那些GRE、托福比你低得多的其他国家的学生比。德国人、印度人…… 随便拎出一个来就比你强一大截。当然我不是说不该重视托G和T,要出国这些考试当然要尽可能考好。但让我告诉你一件事,我到这儿来之后到现在为止接触到的中国学生里,只有一个英语能算是说得好的,而他当年的托只有500多,G是考着玩的,1000多分吧。甚至不要以为分高至少说明基础好,来了美国之后自然会有很快很大的进步。分高说明基础好,我认为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问题是来了美国之后,整天浸在一个英语环境里自然会有很大提高吗?这牵涉到我想说的第二个奇怪事实。
  第二个事实便是:中国学生不但新来的英语差,来了好几年的也很差。(长于7年的我还没有什么实际例子,不好乱说)首先你八成不信,在美国呆了六七年英语总算不错了吧,书报都看英文的,电影电视流行歌曲也是英文的,和老美对话(一看到对话这个词我就想笑),用英语做报告,用英语讲课…… 虽然肯定不如美国人但也够用了,不错了,呵呵,请你相信我,这不是真的,你来了就知道了。然后你自然会问为什么,假定我说的是真的。为什么?因为这里的中国学生不是生活在一个英语的环境里,而是生活在一个中国人的汉语圈子里。只要你愿意,你平均一天可以说少于三句英语(当然了,‘谢谢’‘不用谢’什么的不能算)。
  而且就算你经常和美国人对话,也不能保证到后来英语说得不错。有人跟我说,隔三差五地给美国学生讲实验,怎么几个月了口语也没多大长进?呵呵,首先,你发音很不准,语法错误百出,美国人也能听懂,而且要命的是他不会给你指出来。发音怪怕什么,你发音再怪能有印度人怪吗?印度人的口语、语法一般都没有错误,说得也很流利,但是发音极其古怪,怪得超出你的想象。老美不怕,当然老美也不是很轻松地就能听懂,他们得竖着耳朵听,第一次能听懂至少95%,要是让老印把某句他们没听清的话重说一遍,就几乎100%听明白了。如果你有在美国的亲戚朋友同学,号称说得不怎么样,听至少差不多都能听懂,你可以问他能听懂印度人,特别是刚到美国的印度人的英语吗?哈哈。语法错误也是一样,你说Korea food他不会跟你说应该是Korean food,你说have doing 他不会跟你说应该是have done,为什么要给你指出来?他知道你要表达什么意思,而且他又不是你的英语老师。另一个原因是话题的狭窄。你是经常和美国人对话了,可是对些什么呀?学习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你和他们谈橄榄球吗?谈电影电视谈怎么吃怎么玩吗?谈理想谈人生吗?你参加他们的party吗?你和他们一块出去玩吗?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学生一般都巨忙无比,整天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时间看电视,没时间听音乐,没时间看报纸杂志,有时间了他上水木爽去了,这些是客观原因,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中国学生也知道自己英语最差,但是很多人就认了。‘欧洲人的母语就跟英语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