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255部分

乱臣-第255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双方耍嘴皮子的时候,在德黑兰,一场大战役正在上演。
    ………………………………………………………………………………………………………………………………………………………………………………………………………………………………………………………
    德黑兰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安息王朝时期。
    那时德黑兰只是位于雷伊城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第一位定都德黑兰的国王是伊朗凯加王朝的穆罕默德。汗国王
    。公元1786年,穆罕默德。汗消灭了当时统治德黑兰的阿夫沙尔汗,从而建立了凯加王朝,定都于德黑兰。 穆罕默德。汗。凯加登基后下令在通用的货币上打印上他的名字,并把首都德黑兰命名为“达鲁哈里法”。
    穆罕默德。汗。凯加选择德黑兰为首都是有其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德黑kao近土地肥沃的瓦拉明地区,而且瓦拉明由支持他的阿夫沙尔控制。 此外德黑兰距四季如春、气候适宜的马赞德兰地区不远,这一地区居住着支持他的军事首领。 自穆罕默德。汗。凯加定都德黑兰后,德黑兰逐步得到了发展,最后成为了一个大都市。
    在凯加王朝法塔哈阿里时期,即公元1798到1849年之间,德黑兰发展迅速,兴建了许多居民区,居住在周围的农民,甚至其它地区的农民纷纷迁到德黑兰定居,德黑兰人口急剧增长。 公元1807年,一位西方旅游家穆立叶曾到过德黑兰,他在自己的旅游记中对德黑兰的客栈、洗澡塘和广场进行了统计。 在纳赛尔丁国王时期——这一时代被称作纳赛尔时代——,伊朗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欧洲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伊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纳赛尔丁国王曾下令宰相阿米尔克比尔加强德黑兰的城市建设。首先阿米尔克比尔于1850年主持修建了一座科学宫,以发展科学知识。阿米尔为了发展工业,还兴建了玻璃、陶瓷、纸、布、武器等生产厂。阿米尔还特别注重市民的娱乐和环境卫生。 在纳赛尔丁时代,德黑兰一些主要道路都用石块铺设。在德黑兰建有40个卫兵所,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其职责是打击犯罪分子,保护市民的安全。阿米尔克比尔在1852年对面临倒塌的伊拉格王宫进行了重修。 在纳赛尔丁国王时期,德黑兰人口约有15万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的发展,德黑兰急需扩建,于是纳赛尔丁国王下令米尔扎尤苏夫和米尔扎伊萨负责规划和建设德黑兰的城建工作。根据新的规划,德黑兰的面积不仅得到了扩大,而且还开凿了一条护城河,建立了12道城门,历时10年之久的时间。 纳赛尔丁于1868年在德黑兰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上正式将德黑兰命名为“达鲁哈里法纳赛尔”。
    不过这里终究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奥斯曼在这里驻扎了十五万人,而现在,这十五万人与四万伊朗仆从军队被封锁在这座城市,准备等待末日的来临。
    新军开始集结,一个师团师团的开赴到了城下,他们不急于进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奥斯曼已经派出了一个使者前往会见袁世凯,袁世凯闭门不见,他的回话是:“到了贵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时再见面不迟吧。”
    他的意思再明确不过,现在没有必要相见,等什么时候新军进了奥斯曼的首都,再等着奥斯曼的那个苏丹把降表递上来。
    他又开始大放厥词了,什么三个月灭亡奥斯曼,要让奥斯曼苏丹知道厉害,反正他最近风光得意,而且也很有信心。
    奥斯曼军队足有两百余万,而且正有近三十万人赶来增援德黑兰,但是袁世凯并非是凭空大放厥词,通过他的情报,这些奥斯曼人武器十分落后,除此之外,训练也相当的松散,这是一支类似于前清的新军而已,不够打的。
    有了阿富汗战争练手,经过长期训练的新军已经有了战斗经验,对这场战争有足够的信心。
    除此之外,奥斯曼军队中有为数不少的仆从军,这些仆从军的战斗力自然更加落后,而且不少早已不满奥斯曼人的政策,急欲得到独立,因此并不愿为奥斯曼人卖命。
    到了这个份上,奥斯曼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苏丹愿意割让大片的国土,给予足够的赔偿,但是新国所要的比这更多,尤其是它们位于欧洲部分的土地以及产油的地区。
    袁世凯的作战计划并非是针对德黑兰,他的战略是围困这座城市,坐等奥斯曼的援军,围城打援。
    而他的目的达到了,当袁世凯不接受和解的方案之后,奥斯曼苏丹亦狠下了心,决心拼力一战,因此,保住伊朗是紧要的问题,因此,立即派出了援军开始赶赴这一地区,开始谋划在这里与新军进行一场决战。
    苏丹的决心正好满足了袁世凯的需要,袁世凯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这支传说中的苏丹禁军赶来了。V!~!
    ..
第二百三十七章:到波兰去
    战争由欧洲人开启。wWW。却并不是他们所料想的方式结束,很明显的是,新军已经失去了控制,偏偏他们仍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战役。
    在俄罗斯,新军跨过了乌拉尔山脉,并且直取莫斯科,随后又集结兵力开始向圣彼得堡开进。
    圣彼得堡里的尼古拉此时慌了神,他亲自派出了特使,试图进行谈判,不过和谈明显阻止不了新军,新军提出了解放农奴的口号,对贵族阶层却是斩尽杀绝,各地的俄军纷纷被击溃,哥萨克已经背叛了俄国,转而为新军开路,他们用铁骑作为先导,为新军铺平道路,为他们提供情报,而俄军接二连三的崩溃的,有的甚至还未开战。士兵就解除了军官的武装宣布投降。
    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在建立在有财产的自由人身上的,只有他们,才会最卖力的去保卫国家和征战四方,因为他们的命运与国家连成了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是俄国不一样,这个仍存在农奴制的国家明显的违反了近代军队的特征,他们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农奴充任,这些农奴与帝国的利益截然相反,如果推翻沙皇能够令他们得以失去枷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
    可以说,新军的宣传口号十分的吸引人,这就导致了俄国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抵抗。
    在这个人口不过千万的国家里,贵族却超过了三十万,可以想象农奴为什么而愤怒,事实证明,一个用三十万贵族统治的帝国是极为脆弱的,奴隶制度更不能令这个帝国更加坚强,当新军摧枯拉朽的占领一座座的城市,已经开始逼近圣彼得堡时,不知此时的尼古拉是否会有醒悟。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随后彼得大帝堡将其定位俄国首都。两百年间它始终是俄罗斯帝国的心脏。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重要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当时的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查亚茨岛上建立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
    这个城市建立之初于于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彼得大帝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而他也当之无愧的称谓俄罗斯的海军之父。
    自此,城市渐渐的从要塞开始发展起来。建造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有十万名工匠被派驻到工地上劳作,因为彼得堡是一片沼泽地,所以彼得大帝还下令,把全国所有的石头运到这里充当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头盖房子;此外,从外地来这里的船只也要交税,所谓的税并不是钱币,而是随船运来的石头。按当时的规定,大船要携带30块,小船要携带10块,每块不小于10磅。
    彼得宫坐落于市郊西面的芬兰湾南岸,占地八百公顷,是沙皇的夏宫。在富丽豪华的花园中,有各种布局巧妙的喷泉和金像,有的喷泉还会戏弄人,若不慎踏中机关,水柱便由四面八方喷来,其乐无穷。彼得宫更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
    而此时,这座宫殿已如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人悄然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一个个衣冠楚楚的家伙们深锁着眉头进入这座宫殿,在聆听尼古拉沙皇的指令之后更加阴郁的走出。
    尼古拉的心情已经坏透了,而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更是令他心烦意乱,他甚至仿佛听到了新军的炮声,虽然他明明知道新军尚在几百里外的地方,绝无可能出现在这里,就算是他们出现,那也是几天之后的事。
    他已经开始失眠,整整四天没有睡过好觉,侍者们已经对这个沙皇胆战心惊,谁也不知道这个愤怒的沙皇会不会觉得有人冒犯了他,现在,这座曾经洋溢着欢笑和歌舞的宫殿再看不到以往的痕迹了,所以人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对前程的忧虑,就连沙皇也是如此。
    新任宰相谢尔盖。维特前来拜访,将一个最新的战况传递给了这个暴君,谢尔盖在俄国大名鼎鼎,生于第比利斯高级官吏家庭。毕业于敖德萨诺沃罗西斯克大学数理系。先后在敖德萨﹑基辅铁路部门任职。 1871年进入帝国政府部门服务,1892年2月﹐任交通大臣。同年8月任财政大臣。维特是沙皇制度的忠诚卫士﹐又是善于根据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改变统治方式和政策的“自由主义官僚的大臣”。财政大臣任内﹐与德国签订关税条约﹐大量引进外国资本。采取巩固国家财政金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措施﹐诸如实行保护关税﹑酒类专卖﹑改革币制﹑加速铁路建设等等功勋卓著。
    尼古拉决心让他来做这个宰相。就是基于谢尔盖是个善于打交道的人这一点,他希望谢尔盖能够与英法和谈,尽量的保全这个日益陨落的国家。
    不过尼古拉明显是妄想,英法也保护不了他们,土耳其人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更何况是新军已经深入了国境腹地的俄国。
    谢尔盖将战报传递给沙皇的时候,沙皇已经忍不住拍案而起了:“上帝,又是一起集体叛国事件,这群该死的叛国者,无耻的家伙,难道他们就没有羞耻之心吗?”
    谢尔盖表现出波澜不惊,镇定的道:“陛下,阿廖沙将军还是忠于您的,如果不是被那些暴徒裹挟,他也不可能下达这个命令,农奴和革命者还有新军已经勾结起来了。”
    尼古拉道:“我该怎么办?我的谢尔盖、维特,我的宰相,我们难道就没有应对的方法吗?”
    “有!”谢尔盖道:“赦免所有的农奴。”
    尼古拉冷静下来,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是个发善心的沙皇,也绝不可能,这个帝国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农奴都是贵族们。而贵族又与他是一体,如果他宣布赦免农奴,那么沙皇的统治基础就不再存在,这和新军攻入圣彼得堡并没有任何区别。
    他道:“没有别的办法吗?”
    谢尔盖苦笑道:“陛下,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尼古拉叹了口气:“如果我亲自到前线去督战呢,您认为这个激励能否取到效果。”
    “不,这不行,这只会煽动士兵对您的仇恨,许多人被唤醒了,如果许多农奴士兵要求您赐予他们自由之身,您该怎么回答?如果您不答应。他们就会叛乱,这毫无疑问。”谢尔盖颓丧着脸继续道:“而且,一些军官也开始不安分了,他们害怕被清算,所以希望投降得到幸免,而您如果在军队,一些军官说不定会和士兵们合谋,对您不利。陛下,我们已经没有出路了。”
    尼古拉抖动着嘴唇,想到几十代君王维系的帝国就要在自己手中崩溃,看着这座美丽的宫殿,从此之后再也不属于这个血脉,还有,还有那沙皇的皇冠,代表着东罗马帝国权威,代表着第三罗马的皇冠亦不再属于他了,这一切,是多么的荒唐。
    他沉默了很久道:“如果选择流亡,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尔盖沉默了,他不希望沙皇离开,沙皇一旦离开,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虽然现在距离失败已经不远了,但是在答案还未揭晓之前,为何还不保留一点悬念呢。
    同时,他也希望沙皇离开,离开了这里,就意味着沙皇的血脉能够得以保全。
    谢尔盖道:“英国可以保护您和您的家庭不受侵害,而且,爱德华七世殿下是您的舅舅,或许他们会同意您的请求。”
    尼古拉道:“我去和皇后商量一下,您在这里等待吧。”
    进入皇后的房间,尼古拉步入这个充满香水气味的卧房里,一个女人似乎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她就是亚历山德拉皇后。
    亚历山德拉皇后亦是出生名门,黑森和莱茵大公国阿历克丝郡主。她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虽然出生时被取名为阿历克丝——她母亲姓名艾丽斯的德文发音。但是在由东正教教堂受洗后,她按照俄国宫廷传统,改名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
    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阿历克丝郡主生于德意志帝国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达姆施塔特。她的父亲是黑森和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她的母亲艾丽斯公主,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次女。她在1872年7月1日由路德派教堂洗礼,并与其它四名姊妹一同取得母亲的姓名。爱德华七世、亚历山大三世都是她的教父。
    在她还是小女孩时一向乐观开朗。但在她母亲和妹妹去世后,她变得越来越沉闷和孤僻。最终,甚至到了无法接受任何人忠告的地步,包括外祖母在内。 在1884年阿历克丝12岁时,二姐伊丽莎白嫁给俄国亚历山大三世的弟弟谢尔盖大公。在婚礼上,她结识了16岁的皇储尼古拉,两人一见钟情,于是开始秘密交往。
    在1892年阿历克丝20岁时,她父亲也去世了。她的长兄恩斯特?路德维希继位成为黑森和莱茵的大公。
    亚历山德拉结婚的年纪在那时算是相当晚的。尽管家里的人极力赞成,她还是拒绝了爱德华七世的长子克拉伦斯公爵艾伯特?维克托的求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