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第6部分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6部分

小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观光者看到这大批窑火烤成的像群也可能发生怀疑:既有如此的聪明才智、
庞大的眼光和组织能力、详尽的企划工作,何以中国不能彻底利用这些长处作科技
的大突破,有如文艺复兴之于西欧?这些艺术与技巧之所以不能持续,可以用缺乏
社会的推动力来解释。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需要教廷雇用,才能发展他的
天才。鲁本斯(Rubens)靠替各国国王画画像而生活优裕。秦国的无名艺术家不幸
之处在于他们的作品是集体完成的,只能贡献于一个君主之前,而他自己的肖像尚
且把他的上唇画如鹰嘴,而他的纪念馆竟是埋在地下之陵寝。然而这批无名艺术家
的遭遇,到底不是全部不幸。他们的作品,并未全部丧于尘埃,约2200年之后,他
们的杰作出土,也有人将之修刷整理,使之重见天日,表现一个历史上重要转变之
际的感觉和现实。

  

 第五章  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前言

    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
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而在一片繁华景象中,财政
短绌、外戚干政的乱源却悄然伏下。

    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
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
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
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
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这个新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
功业。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
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
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从新朝廷布衣卿相的局面看来,以前各领域
内的贵族统治力量必已全部摧毁。组织新政权时,既不能追随旧世族的踪迹,也无
须凭借他们大张旗鼓。这可不是说中国社会革命的条件业已成熟,即使几千年后中
国也还没有树立一种民主体制。能够确切地代表庞大而又均匀的农村基层组织.在
这时候更不足论。

    汉朝的组织者承袭了秦朝所遗下宽阔而又均匀的基层,而且以灵活的手腕避免
前代的过于极端。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以几十年的经
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

                            汉帝国的统治政策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
于是采取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前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
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
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
犬牙根错。这种互相监督的局面避免了秦朝的过度集权,可是这也不是全面退却,
有意在长期间内再构成战国期间的纷争局面。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
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
被削被除。刘邦的吕后及以后袭位的皇帝,遵循着这政策而且变本加厉。公元前15
4年,去帝国的创始已半个世纪,朝廷的举措更是向各王国施加压力,因而激起全面
的叛变。叛乱勘平后,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
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5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
点。刘彻溢号汉武,他在位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这54年的御宇期间,在全
汉朝是最长久的,对以后的影响也最深远。

    刘彻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
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
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
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往
重农桑贬斥商业原为法家宗旨,也一并拿来构成武帝御制意识形态之一部。其他法
家的措施,如官方专利盐铁,以严峻刑法维持人民纪律也同样被袭用。



                              宇宙观与政治

    更有很多信条,既不出于孔子之主张也不见于孔子语录仍被收纳于这体系之内。
武帝以皇帝身分登高山,以神秘之祭礼祈祷,企求与神祗直接接触。他朝中博士认
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东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种基本之色彩、五声之音
阶、五种个人之德性,甚至五项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会贯通。例如火,色赤,
见于夏季,与用兵有关。这种观念源于一种信仰,它认定人世间任何‘物”,不管
是实际物品,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交往,都出自某种类谱上的相关价值,
所以可用数学方法操纵之。其根源出于《易经》,它是一种来历不明的古老经典。
这种利用假科学说真问题的方式,迹近于迷信。暴露了当日读书人承受了至大的压
力,他们急不得暇地务必将天地的现象予以直截的解释,包括可以获知之事物。汉
代的朝臣不断以这种带着诗意的方式去贯彻他们的主张,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
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只是如此一来,他们也将专制皇权合理化
了,使之比较温和,同时鼓舞百官的自信。他们因此觉得盈天地之道(我们称之为
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纵使天子之职位世袭,臣僚则以文笔见
长,但因为彼此有了共通的认识,也能在行动中俨如一体。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
混为—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
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诚然,它所遗下之影响时至今日犹未衰竭。

                                匈奴问题

    西方人士认为中国人之保守性缘出于环境上有一成不变之因素在。只要这些因
素一日存在,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则须维持其一定结构。今日很少有旅游者履足中国
而不将八达岭的长城列入行踪之中。秦始皇首先构造的长城,位于15英寸等雨线之
北,今日早已颓废。现存之砖墙系15世纪所建,上面之楼,系16世纪新添。当日火
药之使用早使类似的设防在世界其他各处失去时效。当这绵延几千英里的城壁展现
眼前时,观光者只要知道它曾不断的修补翻新,就不待解说而了解中国边防问题与
中国文化之源起几乎同一长远。它与汉武帝刘彻的关系乃是这位不同于常人的君主,
16岁登极,享国54年,正值汉朝威势达到最南峰时,曾企图一举而永远解决游牧民
族的问题。可是纵使他的军事行动一再获胜,他的目的却迄未获得。他在公元前87
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亦称前汉)衰退之一大主
因。

    匈奴是一种操阿尔泰(Altaic)语的民族的名称,他们在中国历史初期为患北
边,此后千百年间,至少还有一打以上人种上或同或异的游牧民族接踵而来。匈奴
组织上的初期早熟对中国的帝制一统有连带关系。这也就是说当中国全境一统时,
游牧民族也必具有类似的结构,反之亦然。汉时匈奴已有24个部落的结盟,他们力
之所及绵亘1500英里,自东北至于青海。公元前200年,他们曾号称以30万骑兵围汉
代创始者刘邦于今日之山西。上述数字可能夸大,但是无疑的,在重要战役里他们
不难以10万之众,投人战斗,并且不必全数集结,而是在战场上协定,分成若干纵
队。因为他们以游牧为生,在环境上占优势,此即军事理论家所谓“战斗条件与生
活条件一致”。当中国人尚要组织动员、装备、征调、训练之际,北方之劲敌则可
以省略上面的步骤。他们的及龄壮丁早已在马背上,他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谋生工
具。他们从来不缺乏流动性。

    两方交战时其程序极为残酷,因为战场就是沙漠及其周边的草原地带,环境本
来就萧条。当两方交锋之际,绝无后撤退却之可能,而以汉军尤然。战败者固然难
幸存,即战胜者亦死伤惨重,逃脱几全不可能。俘虏数少,而交换之俘虏尤少。投
降的则依例改换身份,从此终身夷狄。汉军战胜时则对部落之牛羊一网打尽,视作
战利品。反之游牧民族要能伸手抓住南方汉人,其惨酷少恩,也少幸免之地。汉代
的征伐无非展开一种序幕,以后这两种文化尚要长久地在历史中胶结,没有一方能
以永久的胜利或全面的失败改变局面。影响所及在中国的文艺作品里留下一大堆抒
情的作品,有些爱国心长,摩拳擦掌地发出好战喜功的声调。也有很多在吟咏间,
表现着厌战而盼望和平的衷曲。

    汉武帝只在公元前110年巡视前方一周,此外再未履足于战场。但是在征伐匈奴
时他亲自作全盘谋划。他决定用兵的战斗序列,分配每一路军的人员马匹。每一战
役结束,武帝也亲定赏罚。

    每一次典型的战役有10万骑兵参加。支援的步兵及后勤部队又多出数倍,所以
每次用兵,以牵涉到50万人为常态。汉军通常分三路及五路展开,以搜索接近敌方,
并预先订好集结会师的时日与地点。他们通常在本军外围500英里的范围内活动。始
终不遇敌军的情况常有之,通俗情形是两军迎战,争斗惨烈。公元前99年的战役,
中国方面之死伤率达60%一70%,很少生还。公元前119年的战役,汉军虽获胜,但
是14万马匹出塞,不到3万南归。武帝长久的御宇期间,前后执行这样的战役8次。
除此之外他也出兵朝鲜,其平西南夷,已深入今日之越南,并且也在青海与藏人交
兵。

                           政府征发与农民生计

    全部战费为数几何?司马迁略称内地输送64石的粮食只有1石运达前方的说法,
虽然不能在事实上认作确切无讹,但他这句话至少暴露后勤问题的艰巨。并且武帝
之战略在于巩固边防,当敌方威胁既除,便大规模移民实边,因之耗费更多。很多
筹款的办法因而产生,包括向商人抽资产税,抽舟车许可证税,以赎锾代刑罚,政
府专利于盐、酒及铁,又直接参与经商。这种种征发,以及战事本身都使中央集权
之趋势有进无退。以下尚待说明,皇帝亲自与闻军政,与汉朝宫廷之政治有极大的
关系。

    汉武帝是否因他的军事行动而折断了帝国的脊椎骨?历史证据不容我作这样简
单的结论。即在匈奴战事最高潮之际,中国境内的繁荣并未受影响。此中矛盾也给
关心中国历史之人士一个机缘检讨一个具有恒久性的问题:从纪录着来,中国是世
界上唯一从公元前迄20世纪始终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的国家。这税收的基础极为广
泛而又非常脆弱,为西方经验所无。其中情形以战国时代魏国之李悝所叙最为剀切。
及至班固在公元第一世纪作《汉书》时,犹觉得这故事中有关税收及财政一节在当
日仍息息相关。他所说李悝的计算,有如下述:

    一个农夫,带家室共五口,治田一百亩。每亩出粟一石半。全年收获为一百五
十石。土地税十分之一,除去十五石,尚有一百三十五石。每口食粮每月一石半,
五口全年食用共消耗九十石。一百三十五石除去九十石,尚存四十五石。每石值钱
三十文,剩余四十五石共值一千三百五十文。除去地方举办祭祀等公益三百文,可
以作为家室用度的为一千零五十文。衣服每人应费三百文,五口共为一千五百文,
不足四百五十文。此外治病与丧葬之费不计,而因军事动员之额外赋税又不计。

    李俚补救之策是由政府襄助出粜谷物。当粮食在市场剩余时由官方收购,不足
则官方抛售。在武帝时代此项政策由治粟都尉领大农(粮食部长兼代财政部长)桑
弘羊主持。桑从商人出身,在此时兼替公家牟利,以筹措一部分收入,补足军费。
这办法一经他起用,以后在很多的朝代里,还一再的被仿效。

    上述李悝的计算成为中国专制时代的一般准则,与长城同样恒久不灭。其数目
字可以因时期而不同,但是这公式与原则即罄历史家记忆也莫不如此。在这种政策
下,农民总是被迫去开发生田,一到耕地经营成熟,总是用精密之工作去增加生产。
所以中国农民虽不受庄园管制,享有理想上之自由,每家农户也是自耕农身份,也
算得是一个小本的生意人。只是由于本地市场之窄狭,他们也经常受高利贷及各种
盘剥之苦。当政府收购或出卖粮食时,其业务非一班文学之士的官僚所能胜任,也
缺乏适当之法律足以保障程序之圆满。简而言之,政府经商涉及变动的数字,而农
业之管制方式,则视一切为定型。此中之缺乏协调,经常不断地在中国历史中产生
悲剧。当中得注意的是,以后有些朝代企图部分地使其财政商业化时,总遇到强烈
的反抗,没有一次能有长久及圆满的结果。以汉代来说,桑弘羊即死于非命,由此
也可揣想,其规划无成功的希望。

    中央集权的程度既已如是,中国之官僚对于佃农之出现不得不重视。政府的实
力,以其能否向大批小自耕农征取粮食及人力为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