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历史小说] 大唐盗帅 作者:盗帅二代(起点vip2012.5.15完结)-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无数,共计五万两千八百两黄金,十七万两千八百两银饼,此数额之大,比我朝三年所有税收之总和还多,是我大唐国库余钱的三倍有余。面对这笔数额巨大的宝藏,发现者分文不取,尽数上缴朝廷。朕当初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金钱是当初杨广取之于民的不义之财,理因用之于民’。这个人就是你所告的杜荷。杜荷连唾手可得的宝藏都不屑一顾,一个人视金钱,如粪土于此。又岂会为了金钱,去干违法犯忌之事?”
因为杜荷的存在,这些年大唐的大动静不断,许多方针,政策的实施改变,都少不了巨额金钱的支持。
杜荷上邀的这五万两千八百两黄金,十七万两千八百两银饼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没有这笔意外得来的巨资,大唐许多的政策都无法实施。
对此李世民嘴上不说,却是深感于心,杜荷献金之功,让大唐免去数年的发展之苦。
李承乾告什么不好,非要告杜荷贪财。
整个武家的所有资产加起来也不及十七万两千八百两银饼,更加别说还有跟巨大的五万两千八百两黄金了。
李承乾这一告,完全是自讨苦吃。
听李世民如此说明,李承乾呆呆的,无话可说。
大唐盗帅第八部开发江南第一章杜荷改变大唐的决策(上)
第一章杜荷改变大唐的决策(上)
李承乾的下场如何,杜荷已经没有兴趣知道了。因为他那种自以为是的性格,注定了不是敌手,经过了如此多的事情,他想要保住太子之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李世民没有废太子,以杜荷的想法应该是没有合适的对象。
关键还是不急,作为一个才四十岁的君王,李世民至少还有十数年的时间,考虑选择,现在废立,只会激发诸皇子之间的夺嫡欲望,得不偿失。所以尽管李承乾犯了不少的过错,不在适当的时间里,太子之位,不会轻易的更换的。
杜荷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如何营救公孙夜月上,对于这类难得一见的侠女,他实在不忍见对方为了除施玉华这类丧心病狂的yin贼而陪上自己的性命。
对于营救计划,因为那一场意外的*梦,而已经定下,只是需要解决细节问题。
首先他给公孙夜月准备了水靠,一个人无法长时间的浸泡在水里,有了水靠,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唐朝高级水靠的制作材料是鲨鱼皮,表面光滑且保暖,并不亚于后世中的潜水衣,穿上水靠可以避免肌肤与水的接触,能够长时间的让公孙夜月潜在水里,避开白日搜索的兵卒,晚上再出来透气。
至于关键的滑翔翼,这也不是问题。
杜荷能够自幼出入皇宫,而且来往之间是无需搜身的,只要将组成滑翔翼的材料分批带入皇宫,可以在短时间内组装成形,唯独需要注意的是公孙夜月不会组装滑翔翼,更不会使用滑翔翼。
即便这是唯一的希望,依旧充满了风险,但无论如何这都要比从陆地上离宫要安全的多。
所以在执行计划之前,杜荷将滑翔翼的组装方式与使用方式,详细的记载绢布上,藏在湖心假山的缝隙里,让公孙夜月学习,组装之法,使用之法。他也会不时的利用到宏文馆借书的契机,在无人的时候亲自指点。
公孙夜月心知这是自己唯一的生还机会,学得也是格外迈力,不过十日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组装技巧。但飞行还需要慢慢来,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尤其是刺杀事件还没有平息,即便是晚上,皇宫里的守卫也是无懈可击,根本没有时间让她尝试练习。
公孙夜月算是杜荷的一块心病,但真正让他在意的还是江南的开发。
公孙夜月毕竟只是私事,救助她是出于道义,开发江南,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正务。
年末,杜荷吐出开发江南的计划,但这是一件左右大唐命运的决定,需要一个筹划准备时机。李世民的宴会结束,正是新一年的开始,这一年大唐王朝发展的主线就是杜荷所提议的江南开发。
故而这宴会结束后的不久,李世民就找到了杜荷,让他给出一个详细的关于江南开发的方针步骤。
本来这是房玄龄、杜如晦的事情,作为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大唐的左右相,改革的事情,自当以统率六部的他们为主。不过,李世民却刻意避开了他们,直接找上了杜荷。
李世民这么做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他要向满朝文武证明自己的眼光不差,自己提拔的人是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不论是大致方略,还是细节方针,完全有实力有能力加入尚书省。
当然也少不了杜荷以往的表现,从最开始的马球,接着勇者角逐,直至大阅兵。只要是杜荷提出的计划,他在细节布局上都有让人眼中一亮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他人难以想象的,高明之至。
这一次杜荷又提出江南的开发,并且已经给出了开发海上丝绸之路与两季水稻的两大政策方针,让人惊叹,细节上应该还有让人眼睛一亮的举措。
故而,果断的将这个权力交给了杜荷。
此举有些越俎代庖,但李世民对于麾下的能臣干吏的品行,了若指掌。
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才伟,善用伟才;嘉谋,敏行慎吉;贵尊,自甘卑下;权重,常行让贤,是一个肚子里能撑大象的宰相,不会介意;杜如晦论气度不及房玄龄,却也不会嫉贤,更何况杜荷还是他的爱子。
正因知两位贤相的性格,李世民才会无所顾忌的让杜荷越俎代庖了一回。
杜荷明白李世民的用心,更知道此次开发江南的意义,只觉得肩上押着大唐的未来,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有的人面对巨大的压力,会承受不住,选择逃避,有的人正好相反,压力越大,发挥出来的实力水准会更强,越战越勇。杜荷正是属于后者,他有上千年的发展经验,有着一身聪明才智,身后还有一个当宰相的老爹支持,将这些力量全部发挥出来,再大的压力也是小菜一碟,不值得一提。
不断的总结前人与后人的经验,根据江南未来的发展趋势反复研究,拟定细节方针。
贞观十三年,二月二十五号
这一天正是杜荷决定上交开发江南详细计划书的日子。
这鸡方打鸣,杜荷便在长乐的伺候下,早早的起床,享用了由大唐嫡长公主亲自做的爱心早餐后,接过了由长乐送上来的厚厚的一本奏章。
奏章奇厚,高度堪比一个足球,纸张折叠在一起,拉伸起来可达十五米的长度。
这就是杜荷花了二十多天整理出来的开发江南的细节关键,虽然没有细数,但已然不下万余字了。
“夫君,加油”作为妻子,长乐很清楚的知道,杜荷在开发江南上花了多少心思。
杜荷自信一笑道:“放心,你相公我,从来不知压力、紧张是什么东西”将奏章收好,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出了府邸。
大唐最辉煌的未来,将由他来掌控。
在唐朝关于奏章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国家大事,需要群臣面对面商议的,另一种是无可避免的小事琐事,这类琐事一般由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处理,在奏章下方写上处理方法,或者建议,再转交给李世民来决策。
前者必须在朝堂上解决,后者则是下朝后的任务。
开发江南是关系大唐未来走向的大事,自然在朝堂上解决。
有奏章的官员先将奏章交给太监总管,再由太监总管负责将收到的奏章摆放在李世民的御桌上,临时翻阅,临时处理,这是唐朝的流程制度,并非电视里看的那样,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的过场,当然即便不写奏章,在朝堂上当面提出来,也是可以的,只是上表奏章的方式,庄重一些,也更能表明意思。
来到皇宫,杜荷根据流程,将奏章交给了专门负责受理奏章的太监总管。
太监总管讶然的看着奏章的厚度,笑道:“老朽收受奏章已有十年矣,小杜大人的这份奏章是最厚的。”
杜荷随即一笑,道:“不仅是最厚的,份量也是最足的。”
朝会开始
先商议了一会儿其他事情,李世民当众拿出了杜荷的奏章,看了一眼落款,带着两分笑容,认真的阅览。
上万字的奏章,李世民看了好一会儿,方才离手,眼中是惊喜不断,对众人道:“就在先前,朕阅览了小杜爱卿的奏章,奏章里将开发江南的几个步骤,详细的规划了出来。诸位爱卿一同商议商议,看看是否可行”
此言一出,群臣使知先前那份篇幅奇大的奏章,出至杜荷的手笔,皆对之报以了极大的兴趣。
李世民并没有将奏章传开,而是握在手中,看着内容一条条指出来讨论着商议。
“小杜爱卿,你说这欲开发江南,首先要组建一支外交部门,这是何意?开发江南,又如何牵扯到国与国之间的邦交?”
杜荷从容的站出来道,“臣下所说的外交部门其实古来有之,在战国至秦汉之际,纵横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最好办法。”
“开发江南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扩展丝绸之路,这难免会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的邦交。这时有一个口才出众的纵横家的存在,将会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产生更多的交集。此外,既然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某些时段难免会有摩擦出现。在不宜用兵的情况下,外交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能为本国谋取最大利益的外交大臣,纵横家的存在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外交的作用不仅仅用于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在平时对于我大唐未来也有着长远的意义。孙子兵法也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足见政治外交的重要,而我大唐恰恰缺少类似的组织机构。”
外交的重要,不亚于战争,在政治场上,即便在强大的国家也需要盟友。
外交除了能够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之外,还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发展进步有着极其长远的影响。
第二章杜荷改变大唐的决策(中)
第二章杜荷改变大唐的决策(中)
一个国家少不了外交,在政治场上也少不了盟友。
这是古来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军事强国,更是需要强硬的外交。
因为强国至强,是非常容易陷入众矢之的的局面的。
比方说德国,希特勒执掌的德国无比的强大,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挡其锋芒。但是希特勒却失败了,而且败得极惨。他是失败最大的关键在于多线作战,得罪的人太多。
一个国家在没有什么盟友的情况之下,得罪了苏联、法国、美国、英国等等军事强国,面对人海战术即便德国有藐视全世界的力量,也只有失败一途。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帝王做的就相当的出色。
在春秋战国时期,外交谋略中就有远交近攻这一个词汇,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时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范睢一计,灭六国,兴秦朝,足见这一计谋的神通。
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明白,诸多帝王也是如此做的,可并不彻底。
主要还是在于这个时代的人眼界好不够开阔,往往都是放在中原华夏,自己好,什么都好,不管他人死活,只要不犯我,相互就相安无事,极少出面干涉他国政务。
这样其实是极不理智的,毕竟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国与国之间都会存在利益的共同点,将这利益的共同点相互捆绑在一起,也就等于将两个国家拴在一根绳索上,共同进退,会形成全新的强大力量。
这一点后世的美国就做的极其出色,他的盟友不但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还能帮助他限制未来劲敌的发展。
唐朝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如美国一般,但在外交上却远远没有法子相提并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大气,只要你愿意与我做朋友,我们就是朋友,你要与我为敌,我就灭了你,相当的霸气。
可这样却并不理智,也不高明,没有特殊化,也就意味着所有的朋友都是泛泛之交。
大唐强大,则蜂拥而来,一但大唐发生的巨变,真正能够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的却没有几个。反而大多还会落井下石,反戈一击。能够共富贵,却不能同患难。
合理的选择能够在同一战线进退的盟友,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今日的大唐放眼天下,更是需要这类的盟友。
若在外交上大唐能够与美国一般成功,将会更加的强大。
从长远来讲,外交部的建立势在必行
杜荷这里更是将建造外交部放在了首位,可见重视的程度。
“小杜大人言之有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外交部的建立是一个全新的创举,以谋略、外交因对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是大势所趋,必然之举,臣复议”
杜荷这一解释完毕,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同意这一决定。
最先站出来的人是魏征。
杜荷微微一笑,并不感到意外,魏征在唐朝是力主不战的官员,认为避战发展才是强国的硬道理。
这外交部的建立,预示着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会以外交为主,魏征自然是鼎力支持。
只是他没有了解杜荷的深意,外交部的建立并非为了避战,反而是为了开战,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一边与对大唐发展有利的国家交往,结盟,开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经济,以壮大自身,另一边用这些经济发展扩充军备,开拓疆土,并不是一味的用外交来避战,那是极其软弱的行为,与杜荷好战的本性不符。
不过魏征的同意,让外交部的成立没有了悬念,有唐朝影响力最大的三位宰相的支持,根本就不存在有反对的意见。
魏征的认可对己有利,杜荷也没有详细说明,任由如此了。
李世民对于杜荷心里的小九九却知道的一清二楚,两人都是属于好战行的人物,都有开拓疆土,扬威异域的宏图大志,平时闲聊的时候也不止一次谈到开疆扩土的事情。杜荷也不止一次表示要当霍去病。说其主和,李世民第一个不信。
“朕也觉得小杜爱卿所言极是,这组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