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攻击塔兰托 [美] b·b·斯科菲尔德 >

第2部分

攻击塔兰托 [美] b·b·斯科菲尔德-第2部分

小说: 攻击塔兰托 [美] b·b·斯科菲尔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斯”号于1918年6 月8 日下水,而且和“阿格斯”号一样,用“鹰”号这个舰名服役了很多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沉没为止。与此同时,海军当局与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签订了设计一艘航空母舰的合同,合同规定龙骨以上部分的建造就按上述标准样式进行。这艘舰命名为“竞技神”号,其舰体尺寸仅及“鹰”号的一半,但它也服役了将近二十年。“鹰”号于1922年服役,而“竞技神”号晚一年服役。 
  不久,海军部和空军部在人员的训练方面发生争执。海军部对派来同海军一起执行任务的飞行员的质量深为不满。1922年,美、英、日、法、意等国签订了关于军备限制的华盛顿条约。两年之后,海军部就海军所需航空母舰和飞机的数量及其战术使用进行了分析估量。3 艘航空母舰“暴怒”号、“鹰”号和“竞技神”号(“阿格斯”号不当作一艘战斗舰艇,未计算在内)总计55900 吨,而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规定,英、美两国可各拥有总计80000 吨的航空母舰。此外,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愿意,还可建造两艘每艘不超过33000 吨的航空母舰。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将2艘战列巡洋舰“列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的舰体改装成航空母舰。英国也将2艘快速战列巡洋舰“勇敢”号和“辉煌”号改装成航空母舰。可是,这些舰只一直到1928年才加入舰队,而且英国尚有24000 吨的差额。由于英国国防经费不足,这个差额直到1936年才得以补齐,当时,英国正在建造一艘新型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该舰于1938年服役。 
  至于飞机,费尔雷公司制造的“鶲科食虫鸟”式,作为一种标准的单座战斗机,于1924年服役了。3 年后,费尔雷IIIF式(一种三座弹着观测机)也服役了。海军部和空军部再一次发生分歧。海军部认为,鱼雷是最好的武器,可用以装备舰载攻击机,但使用鱼雷需要有一种专门类型的飞机。空军部对此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飞机使用炸弹较好。由于飞机的制造由空军部负责,因此,海军的这项要求,在空军的优先事项表上不居前茅,是不足为怪的。继“卡克扣”式飞机之后的是1923年服役的布莱克本公司制造的“标枪”式单座飞机。这种飞机有严重的缺陷。驾驶员除驾驶飞机外,还要算出正确的射击角,操纵投弹装置。1929年,英国海军装备了勃拉克本公司制造的“里彭”式飞机。这种飞机尽管上升率不高,但比“标枪”式飞机速度稍快,航程也远。继“里彭”式飞机之后,又出现了“巴芬”式和“鲨鱼”式飞机。这两种飞机性能只稍好一点,而且在第一线使用时间很短。1936年,英国海军装备了费尔雷公司制造的“剑鱼”式飞机。这种飞机的性能比“里彭”式飞机强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及“鲨鱼”式,但其操纵性好,因而博得驾驶过这种飞机的所有人员的喜爱,受到数千名海军航空兵驾驶员的重视。他们为“剑鱼”式飞机创作了一首歌曲,歌词是这样的: 
  “剑鱼”飞过远洋, 
  “剑鱼”越过大海, 
  要是没有乔治国王的“剑鱼”, 
  舰队航空兵何以存在? 
  因此,当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剑鱼”式飞机成了英国舰队中标准的鱼雷… 校射… 侦察飞机。与同时代的鱼雷飞机如美国海军的道格拉斯公司制造的TBD…1 “劫掠者”式(最大飞行速度为200 节,航程1585公里,携带一条454 公斤的鱼雷)或日本海军的中岛公司制造的BSN2即九七式舰载鱼雷机(飞行速度为235节,航程2253公里,携带一条800 公斤的鱼雷)相比,英国的“剑鱼”式飞机(最大飞行速度为125 节,航程724 公里,携带一条545 公斤的鱼雷)已经过时了。就是“剑鱼”式的后继型“阿尔巴考尔”式(飞行速度为155 节,航程1014公里)也比不上外国同类型的飞机。因此,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只好装备美国飞机。至于鱼雷这种极为有效的武器,在战争年代没有多少改进。不过,英国也曾为鱼雷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引信。这种引信既可触发引爆,也可在舰船磁场的作用下引爆。读者将从下述战史中可以看到这种引信所起的重要作用。 
  1937年,由于第一海军大臣海军上将厄恩利·查特菲尔德爵士(后晋升为海军元帅,勋爵)的决断,海军部重新获得了对舰队航空兵的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权。不过,这可是一场历时长久、艰苦卓绝、有时令人伤感的斗争,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为这场斗争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另一次大战已迫在眉睫,没有充分时间去弥补对航空兵二十年分散指挥所造成的缺陷。幸而,1936年,德国的侵略态势促使英国政府批准了重整军备的预算,签订了建造2 艘“光辉”级航空母舰的合同。次年,又订购了2 艘。在1938年和1939年,海军又分别做出预算,每年各建一艘改进型的“光辉”级航空母舰。这样,当1939年战争爆发时,英国共有6 艘航空母舰正在建造,其中2 艘已经下水(“光辉”号于1939年4 月5 日下水,“可怖”号于同年8 月17日下水)。第三艘航空母舰“胜利”号于9 月14日即宣战后第10天下水。 
  当希特勒于1938年9 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这一行动对英国舰队起到了动员作用)时,英国舰队停泊在地中海和驻泊在马耳他的那部分兵力开往它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作战基地。在亚历山大,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达德利·庞德爵士开始进行作战准备,一旦墨索里尼决定在战争中支持其轴心国同伙,英国舰队就将对意大利舰队实施攻击。当时,英国地中海舰队拥有1 艘航空母舰“辉煌”号。该舰装备有4 个中队的飞机,1 个中队由“猎迷”式和“鱼鹰”式战斗机组成,其余3 个中队各由12架“剑鱼”式TSR 飞机组成。在舰长A ·L ·S ·利斯特海军上校的领导下,这4个中队都进行了勤奋的操练,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利斯特海军上校(在攻击塔兰托的战役中,他再次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位火炮专家,但他意识到海军飞机未来将有一个蓬勃的发展。他的这种看法为他在现任职务中所积累的经验进一步加深。他是一个下颚宽厚、富有幽默感而又喜欢讽刺的人。他善于激发部属的信心,对部属的问题能及时发现,了如指掌。然而,一旦客观需要,他又能变得倔强、严厉。庞德海军上将是1935年在墨索里尼入侵阿比西尼亚而引起危机时接任地中海舰队总司令职务的。他回溯往事时说,在那个时期,舰队就拟定了使用舰队航空兵袭击塔兰托主要基地的意大利舰队的计划。利斯特接任“辉煌”号舰长时,就把这份攻击计划放在该舰的秘密文件夹中。因此,当庞德将军召见利斯特并让他为这份攻击计划补充新的内容时,利斯特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同飞行指挥官和高级观察员对攻击计划进行审议之后,利斯特海军上校便向舰队总司令报告说,尽管意大利空军的实力日益增强,但他确信,如果能出敌不意,定能给敌人以猛烈袭击,严重削弱其战斗力。从以上引述的海军高级军官对舰队航空兵总的态度的言谈中,可以看出,这个攻击塔兰托的计划的制定是非同小可的。它表明,英国海军中一些有见识的军官,已经预见到了飞机潜在的突击能力和飞机用鱼雷攻击易受损伤的舰艇的能力。正如一位美国海军将领在对比轰炸和鱼雷攻击的作用时所作的中肯的评价那样,“从舰底进水比从舰的上部进空气有效得多。” 
  后来,众所周知,慕尼黑危机的结束是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为代价的,而英法则从中赢得了时间。袭击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的计划被搁置在保密柜中,一直到事态再次要求对它进行重新考虑时为止。   
  第一章 地中海1939年…1940年 
  英、法对波兰的独立曾做过保证,因此,当希特勒于1939年9 月对波兰发动野蛮的进攻时,英、法对德战争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当时,墨索里尼尽管大肆鼓噪,发出战争叫嚣,但仍保持中立。这样一来,在外交界就出现了一线希望,认为墨索里尼将会谨慎行事而不致挥动干戈。英国地中海舰队(在战争爆发时拥有3 艘战列舰、1 艘航空母舰、3 艘装有203 毫米炮的巡洋舰、3 艘装有152 毫米炮的巡洋舰、1艘防空巡洋舰、26 艘驱逐舰、4 艘护卫舰、10艘潜艇和4 艘扫雷舰)的舰艇也因此陆续调离,去执行其它任务。 
  然而,鉴于德国进攻法国取得了成功,意大利越来越摆出一副威胁性的架势,英国迫切需要重新组建地中海舰队,遏制意大利舰队并控制地中海东部。在墨索里尼于6 月10日宣战之后的第十一天,法国同轴心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而且法国舰队不再为地中海西部的安全提供保证。这样,局势进一步恶化了。因此,有必要在直布罗陀另建立一支部队(名为“H ”部队)以保障地中海西部的安全。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中,英国参战时的6 艘航空母舰损失了2 艘,其余4 艘仅有一艘(“皇家方舟”号)是现代化军舰。唯一能缓和这种悲惨局面的,据说是,新建的航空母舰不久即将服役。 
  意大利成了英国的敌人,这种新形势迫使英国重新部署自己的舰队。在这个过程中,英国海军部把“鹰”号航空母舰分配给重新组建的地中海舰队。该舰队由令人敬畏的苏格兰人、杰出的领导人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安爵士指挥。“鹰”号航空母舰于1940年5 月底从东部海域调归坎宁安的舰队。意大利舰队虽然没有航空母舰,但由于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中部,能在空军岸基飞机的掩护下在广阔的海域进行活动,而坎宁安海军上将中有“鹰”号上的18架“剑鱼”式TSR 飞机可用来同意大利的整个空军相对抗。后来,英国补充了3 架“斗士”式战斗机,但缺少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鹰”号的飞行指挥官C ·L ·凯特利… 皮奇海军中校和两名由他训练出来的“剑鱼”式飞机飞行员志愿驾驶战斗机,成功地牵制了意大利空军,直到英国航空母舰“光辉”号开来为止。那时,英国地中海舰队不可能指望从马耳他要塞得到任何空中支援,因为战前的决策人一直把马耳他视为无法防御之地而不予理睬,这种政策直到最后时刻才加以纠正,但因为时太晚而无济于事了。 
  1940年4 月9 日,意大利武装部队的参谋长们首次得到通知:国家元首已决定于适当时机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当时的意大利海军参谋长是多门尼考·卡瓦纳瑞海军上将,他同时兼任海军副部长。他如果不是一位能力非凡、工作优异的人,是无法胜任这两项任务的,然而,对他来说,不幸的是,政策是由最高统帅部制订的,而最高统帅部又由墨索里尼和陆军控制。不论是墨索里尼,还是意大利陆军,都不懂得海上战争。卡瓦纳瑞在一份相当长的备忘录里对于墨索里尼打算宣战一事做了回答。他指出他的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利而造成的种种困难,并说明当战争进入高级阶段时是不可能在行动上达成任何突然性的。他预见到,英国和法国要么在地中海的东、西两端安营扎寨以等待意大利筋疲力尽,要么采取一种更富有进攻性的战略,以导致双方舰队的格斗,而在这种格斗中双方都将遭受重大损失。如果英、法采取第一种做法,那么,意大利海军就难以使用水面舰艇部队实施进攻,至于实施潜艇战,效果也不会好,因为那时地中海上的商船活动将不复存在。如果英、法采取第二种做法,其结果将是同盟国能以多余的舰艇来补充其损失,而意大利则不能。这样,意大利舰队将陷入守势,并失去达到重要战略目的——击垮对方海军兵力的一切可能性。卡瓦纳瑞根据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鉴于意大利将被迫采取防御性的海上战略,决定参战是毫无道理的。 
  卡瓦纳瑞接着阐述了意大利海军作战的不利因素:缺乏侦察飞机,同意大利空军合作又很困难,意大利海军基地的对空防御很薄弱。他在备忘录的结尾中以先见之明的语言写道:“不管地中海战事的性质如何,最终我们海军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在尔后的和平谈判中,意大利的处境将会是,不仅领土得不到保障,而且将失去一支海军舰队,甚至可能失去一支空军。”卡瓦纳瑞就是以这种现实的态度预见到意大利海军在即将到来的冲突中将要经历的事件进程。 
  如同在伦敦的英国海军部一样,意大利海军高级指挥部在海军部设有设备良好的作战室,进入作战室的人都必须持有特别通行证。这个作战室通过快速通信网同意大利和西西里的所有海军指挥部联系。通信网昼夜二十四小时工作,能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来往文电。在大幅的海图上,标有意大利所有军舰和商船的位置以及报来的或从截获英国的电文中推断出来的任何敌舰的位置。意大利海军同德国海军一样,在战争开始时就具有一个有利条件,能够破译英国海军的来往电文。由于意大利空军提供的空中侦察不充分,往往只有通过破译来获得有关英国舰船活动的情报。 
  1940年6 月,意大利舰队拥有以下舰艇:2 艘各装备有10门320 毫米火炮的现代化战列舰“朱利奥·凯撒”号和“加富尔”号;19艘巡洋舰,其中7 艘装备有203毫米火炮,12艘装备有152 毫米火炮;61艘舰队驱逐舰;69艘驱逐舰和鱼雷艇;105艘潜艇以及许多艘扫雷舰、巡逻艇和鱼雷快艇。此外,2 艘老式战列舰“卡伊奥·杜里奥”号和“安德列亚·道里亚”号正在进行现代化改装,2 艘新型战列舰即将建成。意大利同轴心国伙伴德国达成了一项协议,规定双方海军在自己的作战海域内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墨索里尼于1940年6 月10日宣战之后,又下达指示,号召“在地中海内外各地发起进攻”。而卡瓦纳瑞海军上将却坚持其所采取的防御政策。这种防御政策,按照他的解释是,御敌于亚得里亚海和蒂勒尼安海之外,以及保证宗主国意大利同利比亚和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