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煮妇难为 作者:九月墨雨(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8-05完结) >

第223部分

煮妇难为 作者:九月墨雨(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8-05完结)-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找到了一个替死鬼,只等着一切顺理成章就够了。

    二郎以及天生一直在院子里呆着不出去,屋子里有酒有肉有米有面管够吃。

    董小漫担心多了一个逃跑的人,将来出城不大好办。而且这个时代坐牢的犯人可是有刺字的,只要官府查找身上带刺字的人想必也就找到了。

    将来要隐姓埋名的生活,自然不能让人知道二郎之前的身份的。如何掩盖刺字,董小漫已经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好办法,那就是刺青。

    董小漫记得上一世看电视剧,古装剧里经常有一些浪子身上有漂亮的纹身。

    当时董小漫还很诧异,中国古代就有纹身这么高级的东西了?之后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在古代早就有这种东西了。比如岳母刺字,那精忠报国是如何写上的?还有很多部落都会讲自己的图腾刺在身上,以求吉祥如意。

    幸好二郎是初次犯罪,刺青就在耳后。只要将耳后以及脖子地方绘成漂亮的图案,正好可以掩人耳目。

    二郎以及天生都在耳朵后面有一个纹身,根据当时刺字的样子自由发挥改变的。

    董小漫想着将来一起跟二郎逃亡,也许这个纹身正是他们的一个标志也说不定。

    所以忍着痛也让尔雅在自己的左手手腕处,刺了一个简单的蝴蝶。

    崔大人一直也没有消息放出来,董小漫等到自己的手腕稍微消肿了一些之后。让杏儿以及尔雅做了好些吃的,装作跟平时一样去四道沟看望恩人去了。

    尉迟像往常一样笑呵呵的站在门口,对着守卫人说道:“我又来啦,徐明兄弟也不说将爬犁还给我。”

    看着笑呵呵的尉迟,两个守卫的人相互看了一眼。眼睛稍微大的那个呲牙道:“兄弟,你真不知道呢?”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死了!?

    尉迟诧异问道:“知道啥呀?”

    那人刚要开口却听另一个人呵斥:“你瞎说什么呢?吃你东西得了,有事儿上头会说,就你嘴欠!”

    那眼睛大人这才讪讪闭上了嘴,尉迟装作一脸狐疑进了里面。见到崔大人依旧笑道:“大人,我来看我们家恩人来了。这天气太冷了,家里准备了好些吃还有两床被子,一个给大人你御寒一个给恩人换上。”

    崔大人对着亲信使了一个眼色,那人立马走了出去站门口放哨。

    “你们怎么回事?怎么还弄死了一个人?怎么还拐跑了一个犯人?”崔大人咬着牙小声训斥,显然是十分不悦了。

    “没有啊,就一个人。”尉迟演技越发精湛,见崔大人不信又问道:“怎么了?还有人跑了出来?”

    崔大人见尉迟真不知道,叹口气道:“恩是啊,有个犯人趁乱打死一个狱卒跑了。”

    尉迟点头道:“那上头可会怪你?”

    崔大人摇头:“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真成了废物了。放心吧,我已经通报给上头,现正到处搜呢。”

    尉迟蹙眉提醒道:“大人,这犯人若不是本地人也跑不到哪里去。没准早就被冻死深山里了,您大可抓来一个尸体充数。”

    崔大人深深地看了一眼尉迟,讥笑道:“这恐怕是你们原来想法子吧?”

    尉迟赶紧恭敬低下身子道:“大人,我们也是不得已。您放心,我们东家一定不会忘了大人这份恩情。”

    罢了罢了,这也是为我儿谋求一条出路。

    尉迟崔大人示意下开始嚎哭起来,甚至用蒜抹了抹眼睛眼泪就开始哗哗淌了出来。

    连滚带爬去了牢里,非要将‘恩公尸体’带走。就这样尉迟连哭带嚎拉着烧黑乎乎尸体走了,并且将裹了被子尸体拉回到了村里。

    当下董家就挂起了招魂幡,里里外外全是白色。灵堂就院子里,安静小村子里可以听见哀嚎声。

    有好事者前来打探看是谁死了,一问才知原来是他们守候恩公死了。

    徐明家前来吊唁,搂着尔雅哭道:“我们家那口子早就跟我说了,他让我不要告诉你们,怕你们太难过了。。。。”

    一旁人劝道:“算了吧,矿上本就不安全,生死有命。”

    徐明家恨声道:“要是被冻死、饿死也就不说了。你们可知道是谁干?哼,就是放火烧死。。。。”

    董小漫抹着泪哭道:“我知道,恩公尸首都是焦。大人也跟我们说了,我们服shi恩公到现也不枉费当年救命之恩了。”

    徐明家脱口而出道:“其实是因为。。。”话未说出口就感觉胳膊一阵刺痛,是六婶狠狠掐了一下她。

    见董小漫并没有异常反应,徐明家缓了缓轻声道:“人各有命,你们已经报恩了。”

    六婶趁着没人时候狠狠训斥道:“你是不是缺心眼?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知道么?”

    徐明家撇嘴道:“董家娘家平时待你我不薄,你为何不让我说呢?”

    六婶冷笑:“你早就知道,为何你家男人不让你过来嘴欠?”

    见徐明家没了气势,这才轻声劝道:“这人一没了,他们断然不会再呆这。你我都清楚,他们虽然是下人身份却比我们要尊贵几分。将来走了还能记得你我不成?山高水远,谁还记得谁好?倒是那钱四儿,一辈辈住这里,保不齐将来会出息成什么样?你想一辈子与人结怨不成?”

    见嫂子说理,徐明家也就讪讪不吭声了。

    二郎跟天生生上刺青需要一段时间养,董小漫手腕也是碰不得水。好说好了将“恩公”守灵,一共此呆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举家搬迁。

    董家人要离开消息一经传出,方圆几个村子都震动了。并不是因为董家人做人如何有威望,实是因为董家人给他们带来巨大财富。

    后来尉迟与大家解释,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人从辽州城过来收货。大家收入是可以保障,如果不信可以去城里打听是否有个人叫收购人参、鹿茸、皮草。

    董小漫再见到二郎时候,只见二郎一脸络腮胡脖子那里还隐隐有刺青图案。加上二郎人高马大,身子骨壮跟头牛一样,若是别人看着也吓人。

    而一旁天生也是人高马大,这家伙听尉迟说居然i上刺青这个东西。现头发剃一根不剩,胳膊上脖子上都是刺青,瞪着个牛眼看着也吓人。

    “怎么还将头发给弄没了?”古人不是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么?

    二郎搂着董小漫腰笑道:“头上都长虱子,不剃光了怎么弄?”

    董小漫抬眼看着二郎道:“你头发上就没有长虱子?”

    二郎哈哈大笑道:“我厨房还可以偷洗澡呢,要不身上痒厉害啊。”

    天生上下打量着董小漫,坏笑说道:“大哥,嫂子果然长得不错啊。”

    见天生那不怀好意表情,董小漫也打趣道:“还说你稀罕刺青呢,头发都没有了,干脆头上弄个漂亮刺青算了。”

    “啥?头上弄一个?”天生愣了一下,明显没想过这问题。

    “这有什么?你们改头换面难道还用从前面目示人?你干脆就用这个大光头,头上弄一个好看刺青。以后谁看见你都害怕,正好跟你气质十分般配。”听见董小漫这么一说,天生仰头哈哈大笑:“好,好,我看这个法子不错!”

    就这样董小漫、二郎、玮儿、天生、尉迟、尔雅、大马一行人离开了辽东。

    “咱们去哪?”天生后知后觉,都出发了两天才开口问道。

    “先去松江吧,我们先到江南再说。”二郎开口道。

    “江南?那就是你们老家?”天生想着,我好想记得你不是江南那边人啊。身上也没有江南人家那种细腻气质啊,怎么还就去江南了呢?

    “你说你兄弟哪?”二郎突然问了一句,天生脱口而出出道:“西北啊,那里可好了骑马打猎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董小漫想也不想否决道:“不行,那边政局不稳要打仗。”

    二郎笑着拍了拍董小漫肩膀:“都是人,不会有事。那边正因为政局不稳,但是两国贸易往来平凡。两国人之间也都熟悉,咱们去那边倒也是个不错方法。”

    董小漫想了想民族大融合地方确实也不错,首先民风开放接纳性强其次几个孩子可以自由发展。董小漫看来什么民族不民族,千年之后都是一个国家,大家都是中国人没什么叛国不叛国之说。

    她心里还想着两个儿子梦想,老大一心想当个可以决策千里军师,一个一心想当个武艺高强英雄。也许去了塞北,会是个好选择。

    想到这里,董小漫决定不再继续想,随着心愿走。想得越多,反倒是越麻烦。

    二郎成功被解救消息,董小漫没敢发出去。只是按照计划好,让玮儿给荣城各家写了一份家书。

    董家、王家、张家都已经知道二郎狱中去世消息了。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可也能想到那样恶劣环境下,能够活下来肯定是不容易。

    张老太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死了自己前头,呜呜嗷嗷哭昏了几次。

    珠儿从小虎手里接过家书,整个身子抖个不停,拉着小虎哭喊:“这不是真,这不是真。怎么会这样,二婶不是已经去看他了么?怎么还能让他死了呢?”

    小虎冷漠从身上拽开珠儿手,声音如寒冬一般:“你现连父亲都不愿意叫了么?”

    珠儿猛地抬头,脸上泪珠还挂着:“我,我,不是已经归宗了么?我嘴上叫是二叔,可心里一直当他是亲爹呀。”

    小虎心情十分沉重,懒得跟珠儿废话,抬脚就往外走去。眼见小虎又要离开自己院子,珠儿追上去嘶声力竭喊道:“你去哪?你去哪?发生这样大事儿,你也不留下安慰我么?”

    清瘦身子定那里,背对着珠儿小虎冷漠道:“你亲爹还没死呢!我得去看看那个死了亲爹家伙。”

    看着小虎愈加冷漠样子,珠儿软软瘫地上嘤嘤哭起来。

    “你啊,总是做一些不合时宜事儿。出了这样大事儿,小虎心里比谁都难受。你偏偏要触他眉头,你不安慰他也就罢了何苦彼此折磨呢。”王老太看见小夫妻之前举动,慢慢走到珠儿身边说道。

    “我,我心里也难受。他怎么就不能理解我苦衷呢,我是做错了事,可也不能这么不依不饶啊。”珠儿跪地上抹着眼泪,委屈抱怨。

    “你还真让小虎给惯出毛病了。他理解你什么呀?理解你忘恩负义,贪图便宜?还是理解你缺心眼次次都被你那丧天良杀千刀爹娘骗?还是理解你对待婆家不真心?”王老太嗤笑:“我劝你还是好好管着你男人吃穿用度吧,想帮他分担也得看自己脑袋够不够用。董小漫还能落此下场,你以为你比她多一个脑袋是怎么?”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丧事

    珏儿此时心情极其复杂,父亲突然地过世让他难以接受。看着玮儿亲笔家书,却又不敢不相信。他甚至幻想着母亲出现在自己面前,微笑的对自己说:“你这个傻孩子,娘跟你开玩笑呢。”

    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他也要做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情。珏儿领着小虎迅速赶到风家堡第一时间将灵堂准备出来,院子内外一片白色下人们也穿上了丧服。

    王老太刚刚缓过来一些,看见家里这样又心痛的躺在床上起不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哪个母亲不难过?

    “老二真的死了?”李氏有些不可置信,大郎却冷笑:“都去了那样的地方,谁能活着出来?听说那里每年都冻死人的,老二能挺到现在那也是他身体好呢。”

    楚离以及王把总一同前来吊唁,并且还带来了大批关系不错的同僚、同窗以及老部下。

    这场丧事办的异常宏大,出动的人也非常多。出殡那天甚至有很多当兵跟随,就是风家堡的县太爷恐怕也不敢如此嚣张。

    楚离为官多年经历曲折,自是明白这个时候是给珏儿拉同盟的好机会。使出浑身解数也要将身边稍微有点身份的人请过来给自己撑场面,而这些人也不全是冲着楚离才去的。

    有些时候人们就是这样的怪,他们参加一场丧事根本不是为了吊唁。而是去看这户人家到底有什么能耐的朋友,文官想着武官做生意的又想巴结一下文官。商人们也是有来有往,看看能不能拉近一下关系多增加一些人脉。

    在这样大的场合出现的肯定都是与张家二房交好的人,王把总、楚离、王小虎深谙此道也就出现了这么多人的情况。

    “乖乖,老头子活了一把年纪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仪仗队啊。”围观的百姓里纷纷有人惊叹,没想到张家能够如此大手笔的置办丧事。

    珏儿自行决定在风家堡办丧事事前并未通知长房,因此整个丧礼中长房的人没有一个人有机会插手。

    治丧总管就是珏儿自己。账房用的是珏儿最好的兄弟小包子来担任。至于棺木,因为事先并没有准备。一时半伙儿也找不到最好的阴沉木,连金丝楠木、柏木都来不及。只得托人用十三棵上好的杉木刻成一棺,棺上画好莲花。

    之前张老爷子去世的时候,在搭棚子方面都是二房出资并没有特别的大张旗鼓。稍微比寻常人家强上一些,搭了暖棚子大门口搭了齐过屋脊的过街楼 。说比旁人家稍微好一些是在棚子里有接待来吊唁的亲戚朋友的地方,可以在各自的棚子里看外头请的戏班子唱戏。

    可如今二郎没了,珏儿势必不会愿意请人来唱戏的。加上手里的钱够多,心里有着仇恨卯足了劲要好好置办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钱到位了除了不好找的金丝楠木寻不到其他的害怕什么?

    在这白事搭棚上就下足了功夫。大门口的过街楼里面挂满了五彩网。里面是吊蓝团鹤天花板,月亮门带栏杆,棚内宽敞明亮挂着挽联。里面除了供吊唁客人用的茶几座椅之外。还有可挂祭帽、大衣的地方。

    找了荣城最出名的茶房到风家堡来,他们对丧事的程序以及礼节最清楚。从诵经、接三、送路、头引到成服、祭门都有一定的套路。当然这方面的钱也最贵,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珏儿当时足足花了三百多两。事后还曾经风靡全城,成为众百姓的谈资。

    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