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作者:冰蛇(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06正文完结) >

第27部分

朝秦不暮楚 作者:冰蛇(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06正文完结)-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虽然多年未见,但男女有别,又是长辈跟晚辈,秦节跟几个侄女随便说了几句话,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贞娘便带着两个妹妹告辞,回了自己的小院子。

    接下来的日子秦昭的生活变化不大,每天去上课,只是闲暇的时候又多了个去处,可以去陪几个姐妹们玩。只是时间一长,她便觉得不对了,就算是守孝,几个姐姐这样子也未免太闷了!从早到晚不是绣花就是打络子,不是裁衣服就是抄佛经,就算是守孝,也不至于连个花园子都不去吧?她有时候去找几个堂姐玩,倒不像是去开心的,倒像是专门给人家捣乱,耽误人家做活似的。

    这样过了五六个月,秦昭忍不住了,便问贞娘:“贞娘姐姐,你整天做活儿,就不觉得闷么?”

    贞娘一笑:“谁家姑娘不是这么过的?便是闷也没办法啊。”

    秦昭咳了一声:“我就不是这么过的……”

    婉娘忍不住哼了一声:“我们哪能跟你比?”

    秦昭这阵子早知道婉娘的脾气,最心直口快不过,听她这么说,索性不搭腔,继续贞娘:“我记得那年我回云中府,家里好像也请了先生。”

    蓉娘轻轻点头道:“是啊,那时候每天都要上半天课,另外半天才做针线的。”她一个没小心,脸上便露出向往来。秦昭扭脸可那贞娘婉娘,虽然都没说什么,但是显然也并不是很享受这种整天闷在家里做针线的日子的。

    ************

    秦昭回去便把这个情况说给了秦节:“我记得前阵子爹爹提过想要让几个姐姐也跟着我念书的事儿?”

    秦节点头道:“是啊,我是想着她们刚来,先让她们歇歇再说。”

    秦昭鼓着脸道:“可别提歇着的事儿了!还是赶紧让姐姐们出来念书吧,她们从到咱家第二天就开始做针线,从早到晚做个不停……再这么下去,眼睛都要熬坏了!”

    秦节皱了皱眉:“有这种事儿?这杏芳每天过来也不知道跟我说!”

    秦昭道:“她一个下人,您不问,可怎么说?那不成了嚼舌头了。”

    秦节揉揉太阳穴:“唉,我实在是没时间管那么多的事情,幸好你告诉我,行了,爹爹知道这事儿了,这就安排下。”

    第二天,贞娘等人过来请安的时候,秦节便问她们:“我记得,你们在家的时候一直念着书呢吧?”

    婉娘小声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秦节哭笑不得:“你这孩子倒是实在。”

    贞娘对自己这个宝贝妹妹也是没办法,只得又站起身来细细解释:“父亲为我们请了位先生,只是那位先生身体不大好,所以经常请假。”

    秦节点点头:“你们初来乍到,有些事情没来得及跟你们说,我是想让你们跟阿昭一起上课的,只是怕你们路上辛苦,想着让你们歇一阵子再说,贞娘,你回头也跟你母亲说一声,从下个月初起,便跟阿昭一起去上课吧!”

    秦昭在一边笑道:“这下可好了,我上课有伴儿了!”

    其实这样一来,秦昭本人的课业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许先生虽然讲课称不上多么的有趣,但却是个十分负责的老先生,会随时根据秦昭的进度调整教授速度,让秦昭的学习紧张度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线上。偶尔秦昭有什么好奇的,非常想要弄明白的东西,老先生也不介意调整一下教课顺序给她专门讲讲。等到堂姐们一起过来念书,就很难像原来那般惬意了!但她向来是个开朗的姑娘,首先想到以后有人跟她一起上课,岂不是很热闹?凡是总有缺点也有优点的,所以对这件事情,秦昭还是保持了相当乐观的态度。

    贞娘三人忙站起来向秦节道谢,待她们走后,秦节自去与许先生,冯先生商量不提。

    第二天早上起来,秦昭早早地过来给父亲请安,秦节正好刚吃了饭,便坐下来与女儿闲聊。她考了考秦昭功课,问了几个问题,见她答得不错,便笑道:“总算没有拉下,若是因为姐姐们过来,便耽误了功课,怕是又要被许先生罚你抄书了!”

    秦昭苦了脸道:“这半年里就被罚这么一次,您怎么就记得那么清楚呢,三五不时就拿出来逗我。”

    秦节笑道:“满招损,谦受益,爹爹是不想你太骄傲了。”

    秦昭抱屈:“你是最喜欢说我的笑话吧!”

    秦明在一边伸出手指头划脸:“姐姐羞羞,不听话,被爹打手板!”话音未落便被秦昭按在凳子上打了几下屁股:“臭小子,敢说姐姐坏话,看我把你屁股打成八瓣!”

    秦明哇哇大哭起来,秦节头大如斗:“你们两个给我老实点,阿昭你也是个姑娘,怎么这么粗鲁;阿明,闭嘴,我知道你在装哭!”

    秦昭悻悻地松了手,秦节也爬了起来:“唉,阿爹果然不疼我……”

    秦昭道:“哭的那么假,谁会上当啊!”

    秦节额头上几乎要跳出青筋来:“你们两个,就不能安生地坐一刻么?”

    爷儿仨正在屋里闹作一团,外头的丫鬟来报:“大人,大奶奶身边的翠儿姐姐过来了。!”

    秦节道:“让她进来吧!”

    翠儿走了进来,冲秦节秦昭秦明挨个行礼,然后才说了正题,原来是秦大奶奶请秦节过去,有事商议。

    秦节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你们大奶奶,我稍后便到。”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陪孩子参加活动,今天明天后天全都放假…………呵呵呵呵一共四天不能写文,让我死了吧… …

 第四十章

    因为估摸着有正事儿;秦节便没有带女儿跟儿子,只带了几个丫鬟仆妇走向了秦大奶奶住的院子。其实秦节很讨厌在自家走路都带着一群人,实在是没必要的浪费人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秦大奶奶是寡妇,她带着女儿侄女千里迢迢跑来投奔小叔子本身就是无奈之举,但既然住下了;就要注意着避讳;她来的这几天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到万不得已连自己的小院儿都不离开一步,这会儿秦节要过去,自然也要照顾大嫂的习惯;多带几个人。

    知府衙门的后院院子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总面积倒不算大,所以走到秦大奶奶住的院子也就那么百十步,秦节让下人通报一声,便带人走了进去。

    秦大奶奶正带着几个女孩子不知道在聊什么,一见秦节过来,忙站了起来,秦节见了秦大奶奶便口称大嫂,向她行礼,秦大奶奶连忙回礼,几个女孩子也赶紧站起来向秦节施礼。礼罢落座,秦节又问了秦大奶奶最近身体如何,可还习惯这里的饮食,又说了些闲话,这才问秦大奶奶有什么事情。

    秦大奶奶听秦节问话,脸上便露出些不安来:“我听贞娘说,二叔要给她们请个先生念书?”

    秦节道:“倒也不是专门请的先生,家里本来就有两位许先生教阿昭,我想着正好三个侄女也该读书了,干脆就跟阿昭一起听听课。”

    秦大奶奶眼眶一红:“二叔,并非我不领情,只是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三个在家守孝,好好地做点针线活计,这不比念书更好些么?她们本就没了父亲,书读多了,移了性情可怎生是好。”说着便垂下泪来。

    秦节头侧向一边看向贞娘姊妹几个,只当没看到秦大奶奶落泪,口中道:“大嫂言重了,不过是让她们认几个字,学些《列女传》《女诫》之类罢了!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谁说认字读书了便是才女?先贤列女的事迹还是要知道的,日后侄女们嫁人,也需得相夫教子,起码能教孩儿读个《三字经》。这才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行事。”

    秦大奶奶被秦节笑吟吟的一番话给憋了个烧鸡大窝脖,想要反驳,却找不到什么像样的说辞,琢磨了半日,才干巴巴地说道:“她们还要守孝呢!”

    秦节笑得越发温和:“大嫂不必担心,许先生并非那等迂腐之人,并不忌讳这些,他来给阿昭教书的那会儿,阿昭也没出孝期,又不到外面走动,在自家读书,无碍的。若守孝连书都不能读,那多少学子的功课都要在这三年里荒废个干净了!冯先生更不用说了,她也是我们云中府出名的贞女,难道大嫂还担心他能教坏了孩子?”

    秦大奶奶很想说那许先生是难得,可秦节前一天就专门说过,许先生都六十岁了,这根本不是理由。况且这话她心里想想可以,说出来,就太不庄重了,她哼哼唧唧又想哭,秦节又道:“我知道嫂子是心疼女儿,只是孩子大了,总要学点东西,才不耽误了年华。莫要太宠她们了!”

    秦大奶奶心说到底是谁宠孩子啊?是谁吃饱了撑的给个小姑娘请举人当老师,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么!可这话不能说。她其实也知道,无论是开封还是江宁,都是文风盛行的,姑娘们不读书,嫁人都要受影响。可她自幼也没念什么书啊,相夫教子哪里做得不好了?姑娘家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白白耽误了针线,可这话秦大奶奶同样还是不能说,憋得要死,又不敢太逆了小叔子的决定,只得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最后还是提出,让孩子们跟着许先生学点正经东西就是了,弹琴什么的就算了,有那个时间,不如回来做点针线。

    秦节秦大奶奶已经答应让姑娘们去读书,便也退了一步,没有坚持让侄女们非要去冯先生那里。他其实明白,他这个大嫂是个以贞静为要的,若是冯先生是普通的节妇,她自然没什么说的;偏这位冯先生是连自己未婚夫都不肯嫁的,这种行为虽然被不算少文人称颂,但在许多女人眼里却是离经叛道的,反正冯先生本人也喜欢清静,为人又傲气,真教了这三个女孩子,少不得要跟秦大奶奶打交道,这俩人能相互看顺眼才怪,既然如此,何苦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看秦大奶奶不再反对,秦节也就不逗留了,只说坐得太久了,该回去了,便跟秦大奶奶告辞了。秦大奶奶便让几个女孩子出来相送。

    三个女孩子恭恭敬敬地送着秦节走到了院门前,蓉娘忍不住小声说:“谢谢二叔!”

    秦节转头看看这个远房侄女,微微一笑:“自家人,有什么好谢的。”又对着姐妹三人道:“你们姊妹想要什么,自管跟二叔说,这便是你们的家,莫要生分了。”三个女孩子齐齐谢了秦节。

    待秦节等人走了,蓉娘正要跟着贞娘她们一起回去,却听她的二堂姐婉娘在一边嗤道:“二叔给人家阿昭请的先生,让咱们借个光罢了,你倒是巴巴地跑来谢,怕人家不给你饭吃还是怎么着?”

    蓉娘从小跟着伯母还有两个堂姐一起生活,虽然说寄人篱下,但大伯母并不是个刻薄的人,两个堂姐也都是还算好相处,所以虽然过的不是很自在,倒也从没受过什么欺负。这会儿二堂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她又是尴尬又是慌乱,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眼眶渐渐红了。

    婉娘心里有气,见她这样越发恼火:“你哭什么哭啊,我欺负你了还是怎么着啊?从小一起长大的,竟比不了人家给的这么一点点好处么!”

    蓉娘眼眶本来已经红了,听了这话却忽然猛地抬起头:“人家,什么人家,难道他不是咱们二叔么?难道我们竟不都是姓秦么?”她眼泪已经流了一脸,说完了再不肯多说什么,一路跑回了自己房间。

    婉娘目瞪口呆,忍不住扭头对贞娘道:“这,这是怎么了,我就是随便说说罢了,她怎么就发这么大脾气。”

    贞娘头大如斗,一面拽了婉娘的袖子拖了她往回走,一面低声数落她:“这也是随便说说的话?句句都在戳人心窝子!咱们跟二叔是什么关系,蓉娘跟咱们又是什么关系?真论起来,阿昭跟咱们一样都是蓉娘隔了房分过家的呢,咱们跟阿昭才是正经姊妹呢,你对阿昭一口一个人家,又把蓉娘置于何处。”

    婉娘有些结巴了:“我,我就是随便说说,我们自小的情分,就这么一句话,哪就这么当真了?”

    贞娘脾气一向温和,这会儿也不得不动怒了:“就这么一句话么?你这阵子天天都放在胡搅蛮缠,当大家都是没记性的么。还说蓉娘,你自己不是柿子捡软的捏么,心情不好就往蓉娘身上撒气。易地而处,你被人这么说,能不寒心么?我知道你觉得委屈,可你扪心自问,来这里这些天,二叔跟阿昭她们,可有半点慢待了咱们?你不过是自己心里受不了,觉得从此变成了寄人篱下的人,自己瞧不起自己,找人撒气罢了!”

    这话说的实在太重,婉娘哇地一声就哭开了:“我就是不讲理,就是不讨人喜欢,谁都不喜欢我,呜呜呜阿爹,阿兄,你们怎么不带了我去呢?连外祖母都不要我了……”

    两人此时已经走到了卧室,贞娘一手捂了婉娘的嘴,一面把她拖到屋里,然后抱紧了她,轻轻地给她拍起了后背。这一刻,她完全明白了妹妹的心思,妹妹未必对二叔有多大意见,她伤心害怕,又不知道如何排解,一直憋在心里,刚才一下子没忍住,便爆发了出来,说来说去,不过是迁怒。

    贞娘前些年就已经定亲了,是父亲秦茂给定下的,对方是秦茂读书时的同窗的儿子,秦茂的那位同窗姓江,叫江玉,四年前江玉与秦茂给儿女定亲的时候,他本人是个举人,次年江玉便考中了进士,如今江玉带着妻儿在京里做着个七品官,去年年初还跟秦茂通信想着过阵子把孩子们的亲事办了;而婉娘的婚事虽然没有定,但是已经有谱了,她们的舅母,秦大奶奶的嫂子曾还专门写信给小姑子秦大奶奶,有意让自己的次子娶了小姑子的次女秦婉娘,两家来回送信,那个郑二郎因为家里条件读书的环境一些,曾被他父母送来秦家跟着秦家的几个孩子一起念书,跟婉娘挺合得来的,无论是秦茂还是秦大奶奶都觉得这门婚事挺好,两家商量着过阵子就正式定亲谁知道就出了事儿。

    秦大奶奶坚持要去太原府,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母亲哥哥总比几年见不上一面的小叔子靠得住,一方面何尝不是想着女儿的婚事?谁知道等她们一家来了云中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