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123部分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123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战神刘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平关本有杨柏的一万人马,若然强攻,纵然百万之兵未必能下。
    但现下杨柏见来者是刚刚出关的三千汉中兵,且张鲁又在其中,便没有任何的提防,轻易放他们入关。
    刘备遂以张鲁的名义,将杨柏招至近前,将之擒获,尽夺阳平关之军。
    事变突然,当张鲁被俘的消息传回南郑时,已经是三天之后。
    消息传开,东川一片哗然震怖。
    因是忌于张鲁被俘,众文武群龙无首,皆不知该如何处置。
    而当南郑的一干文武还在像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的议论不休时,刘备以张鲁名义发出的一纸传檄之书已到,命各级±吏备安其职,改听刘备的指挥,转奉新主。
    紧接着,诸葛亮等所统的两万兵马日夜兼程抵达阳平关,刘备遂挟持着张鲁,率领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汉中治所南郑而来。
    阳平已失,张鲁又被挟持,汉中诸县士吏见大势已去,无不望风而降,刘备大军沿途所过,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两天之后,刘备的大军进占南郑。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变局
    (上一章检查的时间仓促,有几处把张鲁误写成了刘璋没看出来,对大家的阅读造成影响,燕子在此说声抱歉)襄阳城南,刘琦墓前。。
    刘封单膝撑地,手中的一杯水酒倾洒在墓碑之前,神情间多有几分淡淡的伤感。
    “兄长,为弟没来得及见你最后一面,这一杯水酒,就当是我向你谢罪了。”
    酒落于地,很快便浸入干涸的泥土之中。
    种种1日事浮现于脑海,想起当年在刘琦的鼓动下,和他纵游花丛,花天酒地的日子,伤感的脸上,不禁又涌现一丝笑容。
    “酒色伤身,兄长啊,到了那边你可得悠着点。”
    刘封竟是对着墓碑开起了玩笑,此刻,他的心情已不似先前那般悲伤。
    人终归有一死,刘琦这小子前半生虽苦,但好歹阅美无数,临死前的几年,又和自己轰轰烈烈的干了一番大事业,青史留名那是毫无疑问的。
    换一种角度来看,刘埔也算死而无撼了。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更应该懂得珍惜眼前。
    刘封并非是那种多愁善感的人,最初的伤感过后,他很快就恢复了乐观与积极。
    正自对着刘墒的墓自言自语时,一骑由襄阳城飞奔而来。
    “主公,益州董治中急报。
    刘封这才刚刚回到荆州不到半个月,董和的急报就到,刘封的神色顿时警觉起来。
    将那封急报折开一看,刘封的目光中顿时闪现过一丝惊异之色。
    沉吨了片刻,他立刻翻身上马。
    “回城。”
    一个时辰之后,襄阳城州牧府的议事堂中,庞统、刘巴、蒯良等荆襄重臣齐至。
    刘封环看众人一眼,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诸位,我刚刚收到益州方面急报,如果情报无误的话,刘备已经夺取了汉中。”
    此言一出,堂中一片哗然。
    即使如庞统这般智谋绝顶之事,此刻也感到刘封所言不可思议。
    刘封遂将董和的那封书信示于众人,信中将刘备窃取汉中的前因后果详细说明,众人看过之后,这才算是恍然大悟。
    “先前刘备刚刚入蜀时,刘璋也曾亲自与其会面,那个时候刘备就有机会擒获刘璋,兵不血刃夺取益州。不过那时刘备碍于仁义之名,人心未附,故而未敢轻举妄动。现在他却如此迫不及待的,用此下作手段窃取汉中,看来他真的是被逼急了。”
    庞统的一番评价,将刘备的本性彻底揭露。
    刘巴连连点头:“主公,刘备以此无耻手段夺取汉中,当地人心必然埋怨不服,不若趁此时机,立刻发兵进击汉中,趁其立足未稳,将之一举铲降。”
    仿佛跟刘备是前世的怨侣一样,刘巴对刘备的恨可谓是“阴魂不散”,一旦有时机,他必会鼓动刘封对刘备开战。
    “眼下子德州牧方故,荆州人心震动,且大战方艾,士卒疲惫,民生凋敝,即使有机会,我以为也不宜再兴兵戈。”
    提出反对的意见之人,正是蒯良。
    这时,刘封将目光转向庞统,在大局观上,他还是最依重这位首席谋士。
    庞统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只等着刘封询问,当下捋须道:“我比较认同蒯治中之词,荆州是主公的根本所在,根基不稳,其他的都不用谈。我以为现下主公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向朝廷上表,宣布继承荆州牧之位,以此来安抚荆襄士民之心。”
    刘封的原定计划中,本就打算待刘琦死后继承其州牧之位,但意外的得到益州,又使他不得不先行自领益州牧之职。眼下若再兼领荆州牧之位,似乎有点不太妥当。
    “岂有一人独领两州之牧的道理,主公若是领荆州牧,那这益州牧又当让谁来做?”
    果然,刘巴很快就看出其中的不妥之处。
    庞统淡淡道:“这个简单,益州一地,不再设州牧便是,主公只需委一信任之人,去往西川担任益州刺史便是。”
    刺史与州牧虽均领一州之事,但权力与地位却大不相同,其中刺史专职于政务,兼领部分兵权,而州牧则可将一州军政荆刑狱之权尽握于手。
    刘封私下里虽打算改领荆州牧之职,但实则不放心让任何一人去担任益州牧,而今庞统提到将州牧改刺史,无疑正合刘封的心思。
    “士元言之有理,但不知士元心中可有担任这益州刺史的合适人选?”刘封欣然问道。
    庞统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刘巴,笑眯眯道:“最合适的人选就在眼前,主公何需问我。”
    他这是要推荐刘巴担任那益州刺史。
    刘封愣怔了一下,旋即领悟庞统的用意。
    刘巴是跟随自己起兵的元功之臣,而且其理政治民之才,就算庞统也自愧不如,以刘巴去担任新得未久,刚刚经历过战乱的益州一把手,正是最佳的人选。
    何况,刘巴对北击曹操向来不太热衷,倒是对收拾刘备十分积极,把他调到益州,跟刚刚得到汉中的刘备做邻居,岂不是正好。
    不过,刘封还从庞统的这推荐中,体察到了他另一份用心。
    刘巴确有三公之才,但其人却素来高傲,先前与庞统之间已暗中有争,如今刘封麾下又加入一个蒯良这般大才,分去了刘巴相当一部分的行政权力,对此,刘巴私下里已是有过抱怨。
    如果将刘巴打发到益州,一方面可以让他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一方面又避免了与庞蒯二人间争权。
    而荆州蒯蔡庞黄四大家族关系密切,说起来庞统和蒯良间还有姻亲关系,有了这一层关系,又因为蒯良是后来才归顺刘封的原因,其对庞统的文臣之首地位自然不敢有丝毫觊觎。
    庞统这算盘,还打得真是精明。
    想通了此节,刘封心中暗笑,嘴上却道:
    “多亏士元提醒,不错,子初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巴没想那么深,对于庞统提荐他做益州刺中,自然是觉得既意外又欣喜。
    那可是一州刺史啊,大汉天下十三部州,加起来也只有十三个刺史而已,刘巴若能以这般年纪就担此高位,无疑将是巨大的荣耀。
    更何况,益州那一片全新广阔的舞台,自己以刺史的身份去主管,便不会再受庞统、蒯良之辈从旁碍手碍脚,可以尽情的施展才能。
    这一切,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
    一时之间,刘巴难掩惊喜,却又忙做一番谦逊推辞。
    “益州一地,除了子初,我实在不放心交给别人去打理,眼下大局为重,子初你就不要再谦逊了,这一趟益州你是非去不可。“刘封言辞决然,不许刘巴的推拒。
    见得如此,刘巴也就不做过多无谓的客套,欣然道:“既然主公如此信任我刘巴,那我就只有竭尽全力去为主公治理好益州。”
    敲定决策大计,数日之后,刘封遂在荆襄群臣的拥护下,在刘表与刘琦父子灵前,正式继承荆州牧之位。
    不久之后,刘巴则被正式委为益州刺史之职,前往成都就任。
    在刘封继承荆州牧之后,他再一次对两州的人事做了一个调整。
    取蜀有功的孟达,被封以平南将军,兼武陵太守。
    因是刘封考虑到孟达此人性格反复,不可重用,但又考虑到他有大功,若弃之不用恐寒人心,故而封以平南将军,位在杂号将军之上,又让他担任武陵太守,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生事。
    升马良为兴业将军,仍为南郡太守。升陈到为中坚将军,统兵镇守公安。升刘泌为安汉将军,仍为长沙太守。
    魏延因有先前襄阳抵御曹军之功,升为镇北将军,驻军于樊城。
    巫县归降的蒋琬,则被刘封征辟为簿曹从事,主管荆州钱粮之事。
    蒯良则升为兴汉将军,遥领南阳太守,参署前将军府事。
    至于第一谋士庞统,则升为军师将军,兼督府长史,署前将军府事。
    已然就任益州刺史的刘巴,则与蒯良一并参署前将军府事。
    因是刘封自表为前将军,拥有开府的权力,故而可以开设专属的幕府。
    他这前将军府的幕府属官,则形如皇帝的内朝,如庞统军职虽不及魏延,但因其主署前将军府事,故而实权却远大于魏延。
    其余蒯良、刘巴,皆有参置前将军府事的头衔,其实权同样大于同级官员。
    与此同时,留镇梓潼的黄忠则被升为镇西将军,其余严颜、张任、马忠、张嶷、张翼等蜀将,皆被升为杂号将军。
    为了确保对益州诸将的控制,刘巴就任益州刺史的同时,便命蜀中诸将皆送子嗣前来襄阳任质。
    就在刘封抓紧时间恢复荆益二州经济,安抚士民之心时,刘备也没有闲着。
    这位大汉皇叔,虽然用卑鄙的手段,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汉中,但汉中之民在五斗米教多年熏陶之下,人心温良顺从,因此汉中各地并未发生多少反抗,刘备竟是以惊人的速度收取了汉中人心。
    转危为安之下,刘备的野心再度膨胀,一面加强南部针对益州的防备力量,一面派人深入陇右,利用马超的名声结连羌人,种种迹象表明,刘备对关陇地区已有蠢蠢欲动之心。
    冬末春至,时间进入到第二年。
    一道由许都而来的情报送抵襄阳:十五万曹军已由许都而发,正一路向关中开进。
    曹操终于要对刘备动手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奸计
    合肥失守,李典陨命,淮南屯田区为洪水所淹,如果这样的打击放在孙权或者是刘封的身上,必然是伤筋动骨的大伤,但对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操来说,却必非那么致命。。
    至于襄阳失守,曹仁被俘,虽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实际上,曹操亲自掌握的数十万中军,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损失。
    曹操的军事力量,依然是无可撼动的天下最强。
    至于东吴,尽管攻陷了合肥,但耗时近一年的对曹作战,已使其国内经济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合肥之战结束后,孙权已无力再向北扩大胜利果实,故而周瑜的建议下,暂时停止北进,从江南往合肥一线大量的迁民,仿效曹操实施屯田,为以后的进取寿春作准备。
    曹操方面,在未能恢复芍陂的屯田经济前,也不敢贸然南进,曹孙双方,在寿春与合肥之间,形成了一种休战的默契。
    而对于刘封,曹操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当他抄了刘备的老窝时,曹操是“爱”。
    当他擒了菖仁,袭取襄阳时,“爱”变为恨。
    而当刘封攻入蜀中,再次坏了刘备的取蜀好事时,曹操对他的恨,又变为了“爱”。
    原以为益州那三个姓刘的,会杀得难解难分,两败俱伤,然后再等着自己抽出身来去收拾残局。
    但令曹操感到惊异的时,益州的战争结束的如此之快,以至于自己还没来得及从淮南抽身时,那个令自己“爱恨交加”的刘封,竟然已奇迹般的成了雄踞荆益两州的霸主。
    至于那仿佛拥有不死之身的刘备,却又死里逃生,死灰复燃般的夺取了汉中,而且还和马超那个令人恶心的西凉屠夫勾结在了一起。
    刘备夺取汉中,这是曹操万万不能忍受的。
    哪怕当初刘备夺取荆州时,曹操都不认为他能对自己形成威胁,但是,当刘备只得到区区汉中一郡时,曹操却感到了不寒而栗的威胁。
    汉中这地方太特殊了,一旦刘备在此站稳脚跟,借着马超在西凉的声威,北出秦岭,夺取关陇之地,那对他曹操所造威的打击,简直比十场赤壁之败还要严重。
    曹操之所以纵横天下,不把江南的孙刘放在眼里,靠的就是强大的骑兵。
    如果刘备夺取关陇,获得了西凉的马匹,建立起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再借着由西向东的俯攻之势东进中原腹地,胜负之数,谁都将无法预料。
    刘封和孙权只是皮肤之疾,汉中的刘备,却是心腹之患。
    曹操决定将这心腹之患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在合肥之败结束后不到五个月,他便亲率十五万大军西征汉中。
    襄阳城,州府。
    刘封手捧着这道情报,神色间涌动着兴奋。
    先前之时,他自己、刘备、曹操以及孙权,虽然彼此间厮杀成一团,但大战之后,却又形成了新的平衡。
    眼下曹操对汉中用兵,意味着平衡的打破。
    刘封永远不会忘记庞统说过的那句话:平衡打破之日,就是机会降临之时。
    现在的刘封,正是看到了机会。
    “先生,你看这曹……”
    刘封正想向庞统征询意见时,侍从来报,言是朝廷的使者,携着汉帝的圣旨到了。
    “曹操又要玩花样了。”、刘封冷笑一声,当下便率荆襄一众文武前去迎接圣旨。
    尽管眼下刘封与曹操曾经一度杀得你死我活,但名义上仍奉汉天子的刘封,对于这明知是曹操授意的圣旨,场面上的应付还是要过的去的。
    而曹操的这道圣旨,却稍稍让刘封有点意外。
    这位北方枭雄,不但借着汉帝的名义,正式承认了刘封自表的前将军之职,而且还加封他为江陵县侯。
    除此之外,圣旨还诏命刘封,以前将军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