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今日刘备却突然又称自己为军师,莫非刘备糊里糊涂中,记忆已经有所不清晰了吗?
“陛下,你的龙体可好些了吗?”诸葛亮怀着惊讶之情问道。
刘备摇了摇头,喃喃说道:“军师,我大限将至,只盼我去后,你能如辅佐我一般辅佐幼子,将匡扶汉室之业进行下去。”
刘备这几句话,说得诸葛亮心中一酸,只得宽慰道:“陛下怎可说这般不吉利的话,陛下有上天护佑,龙体一定会好起来的。”
刘备神情渐又迷糊起来,也不管诸葛亮说什么,只管自顾自的继续道:”军师,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备现在所说的话,句句发自真心。说实话,我对你是由衷的感激,若是无军师你,也无我刘备的今日,诸臣之中,我最信任的就是军师你了,望军师念你我之谊,能好好的辅佐幼子,则我在天之灵,亦能安息了。”
人最怕的就是怀1日,刘备这么一怀1日,诸葛亮的感情就有点不能自控了,仿佛一瞬间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回想起过往种种创业的点点滴滴,感慨之情是油然而生。
正待开言之时,忽然间刘备仿佛胸口被重重一击,气息一窒,整个人不由得大喘起来,而且是连喘带咳,直咳得鲜血连吐。
见得此状,在场之人无不惊骇。
这时,那庞统悄悄凑到诸葛亮身边,低声道:“孔明,陛下怕是不行了,赶快催陛下写遗诏立楚王为储啊。”
对于刘备如此难过的表现,此时此刻,就连方绍都有点动容,而庞统却是无一丁点的怜惜,他保持着高度的镇定自若,不忘提醒情绪稍有失神的诸葛亮。
经庞统这么一提醒,诸葛亮才想起来重要之事,赶紧伏到刘备耳边:“陛下,陛下,你尚未立储,却叫亮辅佐何人啊。”
此时的刘备已咳得不成人样,隐隐约约的听到诸葛亮之词,便撑着最后的力气,伸着脖子道:“立……立……立……”
他口中只不断的重复着一个“立”子,显然下面是想说立何人为储,但后面那几个字就是无从出口,只将在场的诸臣们急得,恨不得替刘备说出来。
“立……立……”
陡然之间,仿佛身体所有的不适都消失了,被病魔折磨许久的他,从未感到如此的畅快过。
穿越那岁月的长河,他仿佛看到了过去。
他看到了大槐树下,众孩童簇拥着他演皇帝的游戏情景。看到了意气风发,在大儒卢植座下学习的情景。看到兄弟三人,促漆长谈的快活。看到了四处漂泊,寻觅立足之地的苦楚。
看来到赤壁的大火,成都的秀美,汉中的昂扬,看到了天下。
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脸谱,从眼前漂过,曾经的敌人,曾经的朋友,曾经爱的人,曾经恨过的人,如今,他们全都在向自己微笑和招手。
玄德,归去,归去……耳畔传来低唱般的呼唤,他情不自禁的伸出双手,那无数双手将他紧紧的抓牢,然后,他感到身体如云朵一样飘了起来,飘向天空,飘向那炫目而柔和的白光中。
在融入那纯白之光的前一刻,他回头看了一眼,双目之中,似乎带着几分遗憾,然后那眼神,随着他的身体,消失了。
那张写满沧桑的脸,突然间一歪。
瞬间,诸葛亮的脸煞白如纸,他急促的呼吸着,颤巍巍的伸出手来,在刘备的鼻间一试。
然后,他像是雕像一样,凝固在那里许久,方才长叹一息,有气无力的说道:“陛下驾崩了。“一语如惊雷一般,敲击着所有人的耳膜,在呆滞了片刻之后,所有人都轰然伏地,哀声哭声遍响如潮。
是年夏,大汉皇帝刘备因病去世。
皇帝驾崩的消息迅速的传出,诸王百官披麻带孝,长安城中尽皆素白。
刘备的去世,其实早就有众人意料之中,他去世的那一刻,诸葛亮等人虽然稍的震动,但随后,他们便迅速的采取措施,稳定住长安上下的人心。
当天诸葛亮等人去见刘备,本来是想催促刘备立楚王为太子的,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刘备在当天竟然就病逝了,而且还未留下遗嘱。
这就意味着,大汉皇位继承人的位子暂时处于真空,并没有谁是法定的继承人。
皇位真空,这显然对帝国的统治与稳定是极为不利的,于是,诸葛亮等重臣私下商议之后,便纷纷上表,表示要拥立楚王刘泰为新帝。
车骑将军张飞第一个表示拥护刘泰,这也难怪,一来刘泰是自己的侄儿,二来皇帝又先赐婚于张家,作为未来的国丈,张飞哪有不拥立自己女婿的道理。
其余诸葛亮、方绍、庞统等荆州系的朝中重臣,皆表示拥护楚王。朝中的领袖们一表态,那些地方大吏们也皆纷纷上表,支持楚王继位。
因是法正的死,黄吴二人事变的失败,使得秦益系受到重创,在中央朝廷里基本已没有代言人,因此长安城中并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如此的话,那些外任的秦益系地方官,自然也就不敢做声。
就连镇守幽州的马超,虽然手握雄兵,又官任骠骑将军,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闭口不吱声。
尽管表面看起来,刘泰继位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诸葛亮他们却不敢拥立刘泰马上继位,因为他们还在等待着另一个重量级人物的支持,没有这个人的点头,如果强行拥立刘泰为帝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谁也不敢作保证。
荆州,襄阳,大将军府。
关羽木讷的呆坐着,手中握着那封朝中发来,关于皇帝驾崩的信函,他的脸色从未如此失魂落魄,曾经威震华夏的美髯公,此刻竞有几分苍凉悲怆。
“去了,兄长就这样去了…他口中喃喃自语着,眼眶里也有泪珠在打转,显然,刘备的死对他是一个重打自勺打击,此刻的关羽正承受着丧亲之苦般的悲痛。
尽管当年刘备人蜀一别,十余年再未曾相见,但那份淳朴的兄弟情谊,1在关羽看来却从未改变过。
在关羽眼中,刘备虽是君,但在心里,却永远只是兄长。
只是,他最最信任,最最敬重的兄长,在临死前却伤害了自己的心。
让关羽有几分寒心的,正是刘备的那道赐婚之诏,如果没有这道诏书的话,关羽此刻说不定已经抱头痛哭,他的悲伤不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打了折扣。”兄长,你我兄弟一生,你缘何在最后时刻却不信我了?”关羽咬牙含泪,眉色间是愤怒、是伤感、是失落,种种复杂的情绪写满了那张红脸。
正在这时,有人人内,关羽赶紧将眼眶中的泪擦掉,很快恢复了那份肃然之状。
“大将军,朝野诸臣,都上书要拥立楚王为新帝,看来丞相他们果真没把大将军放在眼里呀。”
说话那人,正是彭蓑。
此人当年在蜀中之时,因自大轻狂,为刘备所不喜,故从治中从事贬为江阳太守,后来辗转调换到了荆州,倒是颇得关羽的赏识,自关羽被封为大将军以来,更是成了大将军府的长史。
听闻彭蒙之词,关羽脸色一沉,问道:”此话怎讲?”
彭蒙冷笑道:“大将军与先帝情同手足,等同于陛下亲人,这是其一。大将军乃武官之首,国之重臣,此是其二。大将军坐镇荆州,乃国之藩篱,此是其三。有此三点,足以证明大将军是大汉国最重要的臣子,而拥立新帝这等重要之事,诸葛丞相他们却都不屑于跟大将军商量一下,如今就擅作决定,大将军,难道这还不算不把你放在眼里吗?/’
听过彭蒙一席话,关羽的脸上陡然现出一抹怒色。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再起之策
彭羡的话其实也算不得挑拨,既然能把关羽引怒,那便是自有其理。wWw;
想想也是,我关羽和先帝情同手足,从先帝起兵时就追随至今,多少次的败落,我都不离不弃,若是无我,两位夫人尚在曹操手中遭受蹂躏,若是无我,又有谁能镇守荆州十余年不失,为大汉国的复兴提供坚实的后盾,若是无我……关羽可以为自己找到无数个理由,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大汉国最大的功臣,才是先帝最该倚重之人。
而现在的局面则是,新帝的拥立,完全被那几个文臣玩弄于股掌之中,自己一点说话的余地都没有,以关羽的性格,即使不用彭蒙来从中“挑拨”,也同样咽不下这口气。
这时,那彭豢见关羽面有怒色,便又道:
“其实自陛下回京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大将军难道都不觉得疑点重重吗?”
关羽神色一怔,沉眉道:“有何疑点?”
彭蒙道:“天下人都知道,先帝与大将军情同手足,虽然车骑将军也是一样,但说到底,大将军才是先帝最信任之人,如果不是这样,当年先帝入蜀之时,也不会将荆州这块根基留给大将军来镇守了。”
这一番话关羽听着心中颇为舒服,不禁面露得意,抚髯道:“这话倒不假,自当年翼德酒醉失徐州后,先帝最依重人的便是我了。”
彭蒙接着又道:“而今先帝怕也有立楚王为储之心,这一点很多人也看得出来,既然如此,那先帝为楚王选妻,理当选择与大将军这个最信任的兄弟联姻,可事实却是,先帝偏偏选择了与车骑将军联姻,大将军难道不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吗?”
关羽听出了几分言下之意,不禁眉头暗皱:“你到底想说什么?”
彭蒙嘿嘿一笑:“其实也没什么,下官只是觉得先帝这个赐婚的决定有违常理,而据说先帝生前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基本难以视事,既是如此,那先帝又是怎么下得这道赐婚诏昵?”
彭蒙这一问,只令关羽一震,沉声道:
“你是意思,莫非是说那一道诏书,并非出自先帝本意?”
彭蒙冷笑道:”下官只是猜测有这个可能,毕竟当初晋阳之变时,先帝不也下过几道叫人难以理解的诏书吗,那时先帝同样也是神志糊涂,既然有此先例,那这一次又为何不可呢。”
彭蒙虽末明说,但暗示的却已经很明显,无非是在猜测刘备的赐婚之诏,乃是身在朝中的诸葛亮等人”矫诏”而为,抑或是趁着刘备糊涂之际,忽悠着他下了那诏书,总之那诏书必不会出自于刘备本心。
关羽先前未曾细思此事,当时听闻此事之时,只是觉得很失望,很不爽,也没仔细推敲,这时给彭蒙这么头头是道的分析一通,陡然间恍然大悟。
‘对呀,如果是先帝,如何能不与我联姻,彭蒙说得对,多半是孔明那帮荆襄士人在捣鬼,他们分明是忌惮我,怕我威了未来的国丈,影响了他们掌弄国政。’
在彭蒙的引导下,关羽对长安城的那帮荆襄系重臣们立生怀疑。
关羽是那种喜怒皆形于色的人,心中的狐疑与恼火彭蒙是看得清清楚楚。
见得此状,彭蒙又进一步道:“楚王若继位为帝,则糜夫人必为皇太后,当年长坂坡之时,左大司马对皇太后有救命之恩,而左大司马又与诸葛丞相是姻亲,如此一来,将来新帝与皇太后所依仗之人,必为左大司马和诸葛丞相,而大将军嘛,啊呵……”
彭蒙话未说完,只以阴笑来结尾,不过关羽当然明白,他想说的是若刘泰继位为帝,那自己这个大将军说到底与人家无亲无故的,又无多少的恩德,将来只会渐渐的被疏远,那关家在大汉朝的地位,只怕难以再像先帝在是那样的隆宠无双了。
关羽心中那一星“委屈”的火苗,就此被点燃,他愤然拍案,怒道:“这一番基业,乃是我兄弟三人共同打下来的,兄长的江山,也就是翼德与我的江山,如今兄长去了,我岂能坐视他留下的基业被外人弄权擅政!”
彭蒙的嘴角边涌起一抹不易觉察的诡笑,关羽的震怒,正合他的心意。
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近十年,现在,终于让他抓到机会了。
当年,那帮荆襄士人为了打击法正的“嚣张”气焰,不惜拿他彭蒙作牺牲品,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曾在刘备面前进“谗言”,迫使刘备将自己贬到那偏辟之地作太守。
自恃怀才的彭蒙尽管怀恨在心,但当时的他以为被贬只是暂时的,但没想到的时,随后的多年中,尽管法正几次试图再提携于他,但却无不被荆襄系的人所阻挠,到最后,就连法正也不得不放弃了他。
彭蓑知道,自己的仕途多半是完了。
然而,他是一个不甘的人,他索性放弃了往中央爬的机会,通法正的关系,调往了荆州当初,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手段,彭蒙很快的得到了关羽的赏识。
待到后来,关羽被封为大将军,开大将军府时,便委以彭蒙作长史。因为这委命出于关羽,所以朝中的荆襄系便不好阻挠。
恃才傲物的彭羡,为众人所不喜,却偏偏被傲慢的关羽所赏识,或许正是因为二人之间有着相似之处。
不过,聪明的彭蓑之所以看重关羽,正是因为他预料到将来的某一天,如果刘备突然故去,大汉国的势必会展开一场帝位之争,而关羽,恰恰将在这场斗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彭蓑,便是把自己再起的机会,押在了关羽的身上。
关羽的怒令彭蒙意识到有机可乘,于是,他长叹了一声,苦笑道:“不过,如今诸葛丞相等人掌握着朝廷,若是他们真的全然不顾大将军的意见,强行在长安拥立楚王为帝,造成新帝继位的既威事实,到时他们更可借助新帝的诏命来压制大将军,而大将军,只怕也无力反抗呀。“关羽意识到了事态的复杂性,沉吟片刻,问道:“彭长史,你素来多谋善断,不知你可有良策否?”
彭蒙等的就是这句话,遂道:”此事易也,既然诸葛丞相他们能够选择拥立楚王为帝,那大将军就明确表示反对,反而支持齐王继位,如此一来,主动权便将掌握大将军手中。”
彭蒙所提到的齐王,正是刘备的长子刘禅。
如果当初糜夫人没能生下刘泰,那刘禅自然而然的便会成为荆襄士人拥立的对象,刘泰的出生,不但使刘禅失去了嫡长子的身份,而且还失去了荆襄士人的拥护。
其实对于原先的关羽而言,刘禅刘泰谁当储君都无所谓了,只要不是关陇集团所拥护的那个刘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