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003年第5期-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学校习惯,各个厨房由各个小单位分别负责,实行民主管理制,公推膳食委员轮流担当。并用伙食节余,来作本班建设工程。某一灶领导得法少浪费,节余钱数多,本班如又恰有学美术会布置的,发动大家一动手,同样是四堵墙壁,几扇窗子,一经改造收拾,这个厨房兼饭厅,就必然面目一新,变得像个大礼堂样子,既堂皇又美观。厨房中什物凌乱和怪气味,于是完全消失了,成了一所现代化的建筑物,小规模的晚会,讲演会都可用得到。有些虽同样花钱,部署不大得法,又不免显得俗气些,见出商店气,银行气,衙门气。就从这个比赛方式下,也进行了一种政治民主的自我教育。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并收到相互提高效果。在中共领导下的华北革大,和新的国家许多新机构一样,种种学习和创造,就这么进行,这么发展下去,一天不同一天。
五班二灶恰有两个习美术的同学,一个长于布景,一个对素描写生造诣深,因此经过改造的饭厅,大家都承认很像个样子。特点是简单,素朴,和学校校风一致。特别引人注意处,是配置在东西两墙几幅速写画像,墙东马恩列斯,人人都熟悉;墙西高尔基和鲁迅,也一见十分亲切。另外还有两位却面目陌生:一个头号大胖子,脸膛黑油油的,袒露着个厚重丰实的胸脯,假如嘴上有一小撮胡须,就好像是法国近代作家巴尔扎克;还有个瘦老头子,除了那双眼睛比较小,其余和书上常见的罗曼·罗兰相貌倒挺相近。这是些什么人?思想家还是科学家?弄不清楚。
新来同学多,对着这些画像总觉得陌生中又若十分面善。仔细就题字看看,才明白,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是本饭厅两个劳动模范。胖的魏同志,正在熊熊炉火边舞动锅铲掌锅,瘦的老同志,蹲在火灶前用小秤量煤。同是劳模,为人民服务,工作都十分具体。研究院同学吃得好,用得省,学习得起劲,两位劳模有贡献。特别是服务态度好,经过伙委提出,大家同意,所以当作人民功臣,画来用框子装在墙壁上。一眼看来,神气好像十分悠闲从容。其实本人长年终日工作不息,极少空闲时。但百忙中永远不失从容,和画上的倒真是一模一样。
七八月三伏天气,是北京酷热季节,来自南北各地的同学,都觉得难于招架。每到吃饭时,百五十人挤在一个大厅子里,窗户小不大通风,屋顶铅皮罩棚被整天阳光晒得透热,热气直往下逼,几个炊事员虽时常用喷壶洒水,还是无济于事。加上几个炉灶熊熊煤火,饭厅中呆下来时间稍长,实在不大好受。特别是同学中身体虚胖的,上了点年纪血压高的,患病刚愈的,每到饭厅中时,就嚷热得想办法。一切限于经济条件,自然不容易有何改善办法。有的人就索性把饭桌抬出到大坪子里去。有的虽依旧留在饭厅里,匆匆忙忙把饭吃完,就指着脸上汗水,赶快离开了。至于六个炊事员呢,一天三顿饭既待安排,自然得留在这个大蒸笼般厅子里,凡事照常进行。掌锅的魏同志,开饭时简直和一个真正战士一样,镇守在火灶据点边,一面扯围裙揩汗水,一面即作成鲁智深独当一面神气,舞着个油光光的铲子,为病号同学办特别菜。这人指定木须肉不加葱,那人说莴苣不能和豆腐同吃。人多意见多,不合适还得掉换,说医生不许可。且有从小到大不吃鱼虾,不吃牛肉,忌葱姜辣醋这样那样的。魏同志知道,读书人本来就娇气,离开了家到革命队伍里来,水土不服难适应,害了小病,自然不免有点小脾气,闹情绪,肝火旺,胃口坏,学习不安心,对国家对学校都是损失。特别是女同学,必须要多照顾些。说换菜,永远从容不迫,十分温和地答应“好的,是的”,有求必应。天气即再热,一个不在乎。为人民服务,必坚持到底,工作搞完才离开炉边。
老同志呢,饭上桌子时,端盆拿碗照例一大阵子忙。过后,不是赶紧蹲到炉灶边看火添煤,就得守在热气腾腾大缸开水边等待洗碗。天气那么热,任务来时,两只大手就不断在那缸滚热开水中捞来捞去。一顿饭得洗大小碗盆四百件,过水八百回,三顿饭统共二千四百次左右,不是件简单容易事。工作中圆润额角不免满是大颗大粒汗水。水缸旁还站得有其他三位年青炊事员,年纪最小的刘万金,性情欢乐爱玩笑,工作中不是唱歌就是找人逗趣。说到老同志在工作上闹的小笑话时,老同志照例眼睛眯得小小的,瞅着年青人刘万金,不作理会。有时又把他小时候作皮匠学徒,被师母赶着殴打,冬天掉到冰窟窿里故事重复提出来,作为回答。天气热,分摊到每人头上都一样。但是在炊事员一面,却从这种高度服务热忱下,说着冰呀雪呀的快乐笑话,把个三伏天满不在乎的打发走了。
吃过午饭,全校园照章睡两点钟午觉。如吃晚饭,有两点休息,就三三五五上马路吹风去了。大厨房工作虽分工,各有所事,老同志主要工作是管大灶水火,其实整天心手两不闲。不拘早晚,还得帮同年青炊事员收拾桌面。中午大家都休息,老同志责任心重,事不作完也不歇手。把时间截头割尾一算,至多不过躺个半点钟,又得起身揉面烧水了。
掌锅魏同志到饭厅旁宿舍板床上休息时,不一会儿即可闻鼾声如雷。宿舍中养了一匹乌云盖雪小花猫,六个炊事员都欢喜它,照料它,当成共同的朋友。小猫儿和魏同志情分格外好,饭后常一起午睡。有时睡不着,即在床上地下跳来跑去,抓抓咬咬自得其乐。偶尔在魏同志坦坦荡荡大腹上跳闹,人被搞醒后,魏同志必细声细气,充满父性情感,轻声地说:
“晦,晦,小花唉,你在干什么!一天正经事不做,大鱼大肉还吃不够?天气热,不要闹,我们睡一会儿好!”
“你说睡一会儿好,睡着有什么好!”
“睡会会好起来做事,等等又要上蒸笼蒸狮子头!”
“狮子头,老虎头,痢痢头,都不关我的事!拿来唬我我不怕!”
“狮子头蒸不好我可怕批评!”
“你怕我不怕!”
在睡眠迷糊中的魏同志,就仿佛和小猫儿那么尽逗下去,毫无结果。小花猫的年龄,适和个六七岁生命活泼孩子一样,虽通达人性,不免稍稍顽皮。自己既不想睡,就把身子尽挨着魏同志肩膊和宽脸,憨憨的十分亲眼。并且像是还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不提出憋在心里不好受。一切行为让魏同志在迷糊中感觉到毫无办法。
“小花唉,是不是还要吃的?”
“吃倒早吃够了。天气热,睡不着。精神好,玩不够。陪我玩玩好!”
“一天忙到晚,那有功夫玩!”
“那也不许睡!我不睡你也莫想睡。”
见魏同志用手捂着脸,准备侧身向里再睡时,于是就用小爪子抓着魏同志大耳朵缠闹下去。这一来,大家自然都睡不成。使得魏同志不能不放弃了休息,来和这小东西周旋周旋,或动手做成要打的姿势吓吓,小猫希望就是要人答理它,胜利了,乐得到处乱蹦乱跳。如蹿到老同志身边,老同志必说:
“嗨,赶快睡去,再捣乱,我把你……”
小猫知道老同志手里有个武器,小小的,相当厉害,不小心接近时,口中含着一喷,就得打喷嚏,赶快走了。
黄昏前,他们三个有时还一同出外,到校门前桥头去坐坐,看看流水和水中生长的慈菇。看看小孩子捉鱼。小花猫照例爬在魏同志肩膊上盘旋,彼此之间充满友情的依托和信任。同学多认识魏同志、老同志和花猫,可少有人理会到,这小小生物,在二灶厨房宿舍中的特殊地位,所形成的亲切空气,和同学学习,也有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老同志身边动产,只有一个板烟斗。不叼到口中吸烟时,就在鞋底上磕磕,捏在手心里摩挲一会,赶即塞入衣袋中。平时极少说话。一天有大半时间,都蹲守在灶炉边工作。特别是半年前火灶改成电风炉,每人日用煤总量,由一斤四两五下降到七两八的纪录后,为保持这个全院新纪录,烧火加煤就得和绣花织布一样,格外细心。敲煤时照例块子都不大不小,骨牌片儿有个一定分寸,送到炉中去,火力才又猛又停匀。一天还老是提个小秤,把灶边煤称来量去,看见的人大都忽略过去,不甚明白情形。直到伙委交代账目,并作表扬报告时,才知道一百五十人的伙食节余,添制了二十五张桌面,原来就是老同志那么点点滴滴节省下来的。大家听说热烈鼓了好一阵子掌,表示感谢和敬爱。老同志呢,反而有点害羞,只觉得这是分内事情,没有什么可说的。为国家节约,难道不是应当的?
吃过饭,洗过碗,当天业务真正告了一个段落,几个年青炊事员换上干净衬衫,唱着歌上夜学去了,大饭厅显得格外空阔格外静。墙上几个伟大思想家的画像和两个劳模画像,同在哑白灯光下相对无言。彼此之间虽若言语不相通,难于开口,却贯串古今时空,充满一种相互关注默契的深挚友情。魏同志和老同志本人呢,照例在饭厅中还是这里搬搬,那里摸摸,必须要诸事归一,才能坐下来喝一碗茶。
学校晚会多,经常过三五天还有电影放映,全校人人有份。但是晚上任何时候有人来二灶取水,必可发现老同志蹲在火灶边工作,或在案俎间默坐吸烟。
“老同志,你怎么不去看戏?今晚戏好得很!还有北京城里来的魔术,对口相声,不容易见到,快看看去!”
“我有事情,不能去!天气热,大家看完戏回来,要水喝,没有水,多不方便!”
“事情找人替替做好。我也可以替替你。只管看看去!”
“不要看!事情还不完!你瞧,还有那个……”
照着指点注注意,原来案俎间一大堆碗盏,高垒垒装着一碗一碗南扣肉、卷筒鱼,和别的什么叫不出名堂的东西。
“哈,明天又打牙祭?”
“是添菜喔!南方味道,不会做,大家学来做。指导员开会商量,南方同学多,这些日子大家学习累了,改改莱样子,换换口味试试看。赶明天早上用,不好就提意见!”
“太费心了!太累你们!我们都帮不了忙!”
“你们学习改造,学习好,为国家多办些事情。身体不好是不成的!”
老同志居多什么都不说,人问到时也只沉默的笑笑。可是心细一些的,自然就会明白是个什么意思了。二灶同学百五十个人,还有三十几位是女同志,大热天没有水喝没有水用,那里成个事情?为完成任务,老同志什么玩乐都放弃了。
老同志白天黑夜事情好像永远作不完,因为职务近于打头阵,经常还得起五更,到天亮时大家才有水用,有粥喝。真正无事大致只是晚上八九点左右。有时还得敲敲煤,有时就蹲在饭厅外煤堆边抽抽烟。外面没有灯光,只烟斗见一点儿红火。火光在那儿,老同志也必然在那儿。听着敞坪一角歇凉的各灶炊事员谈天,他自己就静静地一面吸烟,一面屈指头计算着这一月烧煤数字。生命和烟斗一样,让它静静地在呼吸中燃烧。虽只那么一点儿火,却永远燃烧不息。一颗简质素朴的心,和工作谨严认真恰相对照,属于个人需要的那么少,提供到职务上却是无保留的热忱和全部劳动力。年青时没有机会读书认字,可是从领导干部口中听来的革命道理,就和自己心腔子里想的一个模样,事情大家办,想好就办得好。饭厅里正面墙上,有一列大字标语,写的是: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老同志的日常工作,就是照着这个标语指示的最高原则,用一个新国家主人翁态度,长年不变的为在改造中的知识分子学习示范。
学校主持教育的,提出的学马列应向炊事员看齐,也即这种实践精神的体会。但是事实呢,向老同志学习,比从书本学习的确难一些。难的是素朴和忠诚,一切为人而无我。这种无产阶级高贵品质,是不容易学到的。饭厅墙上的马恩列斯,几个伟大人物的哲学系统和政治目标,革大同学因为读了许多书,有些人都自信已懂得很多。可是到应用时不免困难。教书易犯“照本宣科”的毛病。教条似通而非通。行事更难免到处有错,掌握不住重点。至于老同志呢,却只知道几个伟大人物和毛主席一样,是革命老师,是天下老实正派穷人的真正朋友。一生都是为穷人说话,想主意,鼓动大家来办事。中共革命由毛主席共产党来领导,主要也就是让老百姓翻身。明白国家是老百姓自己的,自己事情自己做,齐力合心好好的做,不到几年就可过好日子,大家有饭吃,有衣穿。国家在计划中建设工业,改善农业生产,就可由社会主义逐渐进步到共产主义。懂的虽若极简单,却十分具体。所以当自己的画像和世界上几个伟大人物的画像一同挂到墙壁上时,也不觉得丝毫骄傲自满,倒像是十分自然。因为明白爱国家为人民做事,大小都是一样,只要做得好,对国家有好处,就应分受尊敬,得拥护。假若事做不好呢,可就寒伧,得赶快想办法改好。
革大占西苑地面广大,和其他几个教育单位同在一起,男女老幼将近万人。既生活在同一革命气氛中,集体劳动,集体生产,日有濡染,知识分子的旧生活习惯,到不多久,自然就完全打破了。研究院同学一般说来都是比较年长的知识分子,虽自成一个单位,生活活动方式还是共同的。
二灶在校区偏东北角隅,外面隔一道水濠就是一片大平田,接连大操场。濠沟是活水,白天常有白鸭成群游泳,晚间星光下青蛙聒噪十分酣畅,操坪中则经常有公安师骑兵和步兵练习军事。濠沟中多活鱼,每到秋末各灶即分段筑坝捉鱼,年青炊事员多和过节一样快乐兴奋。有些可得百多斤鱼,还留到过年大吃几顿。老同志到革大两年,除了在这个角隅和同学每日接触三次,此外即和环境中这些自然物事比较熟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