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忠实的执行者。他是暴力和兽性的化身,不仅憎恨敌人,同时也憎恨自已
人,并让这种仇恨蔓延滋生,以至导致自相残杀的恶果。作为他们的对立面
存在的赫思少尉则代表了自由理想主义,他来自哈佛大学,对整个战争有自
己独到的看法。他从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士兵的处境,甚至敢于(不自量力
地)同权力象征进行抗衡,而代表虚无主义的士兵瓦尔森实际上也等于站在
他这一边。战争的特殊环境把双方的较量推向顶点。随着战役的不断展开,
卡明斯唯权力论的铁腕统治更加强硬,代表这种权力的下士克劳夫特更加凶
残无情,企图维护人类尊严和信仰的赫思等更加无力抵抗。尽管较量似平一
边倒,但最后并没有得出胜负结局,因为双方都以失败而告终:赫恩可以说
是死在自己人设置的圈套中,从此和他代表的信仰一起在小说中销声匿迹;
瓦尔森不得不在克劳夫特的淫威下屈服,自认为作战骁勇的克劳夫特连一座
山峰也不能征服,反而在一群黄蜂面前出尽丑态、抱头鼠窜;至于所谓杰出
的战役指挥者卡明斯将军本质上则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最后的胜利与他周密
的计划毫无关系,而是他不在场时,由一系列他权力控制之外的偶然事件造
成的。我们注意到,小说貌似悲状的战争场面中,没有一个真正的英雄,没
有可歌可泣的业绩,甚至也没有真正的敌方。日本军队的存在只是为了增添
气氛,从来也没有成为作家描写的重点。小说的结尾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战争早已结束,匆匆赶来的海军却照样对没有敌人的海岛进行炮击和登陆。
《裸者与死者》属于美国文学创作主流的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小说,但也具
有浓烈的自然主义色彩。诺曼·梅勒以军队生活中的恐怖相压力,集中反映
了社会生活对美国人的威胁和压迫,以军队的森严等级象征战后的美国社会
等级,以战争的荒唐代表整个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性,在卡明斯和赫思的对立
上,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对战争的历史和哲学含义,甚至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
存在及意义进行发掘。最后赫恩被摧垮,权力打倒理智,兽性战胜人性。这
一结局代表了作者对未来的悲观看法,梅勒似乎以此来告诫美国公众,要警
惕法西斯主义在这个国家的复苏和蔓延,除非人们有足够的力量扼止它,否
则必将带来严重恶果。这种有刺激性的主题冲破了以往战争小说的创作思
想,或许这正是《裸者与死者》格外受到公众欢迎的一个原因。小说的创作
手法也是十分成功的。语言是士兵们熟悉的粗犷的“战壕语言”,毫无做作
之感。艺术上作者采用多斯·派索斯“时间机器”的手法,自然的插入和倒
叙使作品的层次丰富鲜明,结构严谨有序,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整体感。
(张锦)
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1946)
作者简介罗伯特·佩思·沃伦(1905—)美国作家,文艺批评家。生
于肯塔基州的格思里。先后就读于范得比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那
鲁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读书期间,他结识了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成员,
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毕业后,他曾在那鲁大学等多所大学执
教。从1935 年起,他和其他人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杂志,吸引了一批文
人,形成了现代美国最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1973 年起,被聘
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名誉教授、诗歌顾问。1986 年,被选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
人。沃伦是以诗歌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的。早期的诗集有《诗三十六首》
(1935)、《同一主题的诗十一首》(1942)和《诗选,1923—1943》(1944)。
《龙的兄弟》(1953,1979 年修订)写杰弗逊的侄子于十九世纪初期在肯塔
基州边疆谋杀黑人的事件,对恶的本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许诺》(1957)
集中的诗歌比喻主动、描写优美,洋溢着作者故乡的泥土芳香,于1958 年获
普利策诗歌奖。另外还有《此时与彼时》(1978)、《在这儿》(1980)和
《证实了的传言》等诗作。沃伦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夜间的骑手》(1939),
《在天堂的大门口》(1943)、《国王的人马》(1946)和《足够的空间与
时间》(1950),五十年代后的著作育《一群天使》(1955)、《山洞》(1959)、
《荒野》(1961)、《洪水》(1964)和《将要失去的地方》等。沃伦还是
美国20 世纪的一位重要的文艺批评家。他是美国盛行一时的“新批评派”的
主力,和著名文艺批评家克·布鲁克斯合著的《理解诗歌》(1938)是新批
评派理论的力作。另外,还著有《理解小说》(1943)、《向西奥多·德莱
塞致敬》(1971)和《民主与诗歌》(1975)等论著。
内容概要新闻记者杰克是在1922 年结识威利的。当时,威利不过是
个县政府的会计员,在选择县立学校校舍建筑承包商问题上,与上司发生争
执,而且闹得满城风雨。于是,报社派杰克来采访此事。这场争执最终以威
利在竟选中落选而告结束。成利从此失去了饭碗,只好回到父亲的农场。他
憋着一口气,白天干杂活,晚上刻苦学习法律,终于通过了法学考试,当上
了律师。两年后,县立学校在一次救火演习中,偷工减料建成的校舍,突然
倒塌,造成了死伤十几名学生的惨剧。这次事故不言自明,在选择承包商问
题上,威利的意见是正确的。威利的威信也由此大增,民众们都后悔当初为
什么没有支持他。四年一度的州长竞选又开始了。这一州的民主党有两大派
系,哈里森是城市派领袖,麦克默费是乡村派领袖。哈里森为了分化麦克默
费在乡村的选票,派遣达非鼓动威利再次参加竟选。在哈里森一派的一片恭
维声中,威利飘飘然地同意参加竟选。正当威利到处巡回演说,忙得不亦乐
乎的时候,有人向他揭穿了哈里森的阴谋。威利气愤至极,当晚就喝得酩酊
大醉。第二天向选民们公开揭露老狐狸哈里森的阴谋,宣布自己立即退出竟
选,然后转而协助麦克默费竞选州长,一举击败了哈里森。此后,威利当了
几年律师,业务上获得很大成功,从政之心又得以萌发。1930 年,他第三次
参加竞选。这期间,杰克也因为不奉行报社支持麦克默费的竞选方针被除名,
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威利这次竟选终于获胜,当上了州长,并任命杰克做自
己的助手。又过了若干年,威利在竞选参议员问题上与老法官欧文发生矛盾。
威利指令杰克尽力搜集欧文的隐私,杰克觉得在这位“正直的法官”身上似
乎很难找出什么毛病,但威利认为,“人是在罪恶中孕育,在污血中诞生的,
从尿布的臊臭到寿衣的腐臭,这中间不可能没有一点污点”。杰克经过深挖
细查,果真发现欧文法官曾在1915 年受过一家电力公司的贿赂,并得到已故
州长斯坦顿的袒护,为此,这家电力公司的原律师利特尔波含恨自杀。杰克
顺利地从利特尔波的妹妹手中拿到了这段隐史的真实凭证,杰克与已故州长
斯坦顿的儿子亚当和女儿安妮自幼就是好朋友。杰克一度与安妮热恋,后来
不知为何俩人的关系渐渐疏远。杰克大学毕业后当了记者,与一个庸俗的女
人草草结了婚,不久就离异了。安妮从女子学院毕业后,却一直没有结婚,
父亲的去世,使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至于亚当
现在已成为一位名医。威利为了扬名于世,决心创建一座全国首屈一指的医
疗中心。他想请医术高超的亚当担任医疗中心主任,但孤傲的亚当予以一口
回绝。在威利的授意下,杰克向安妮和亚当展示了表明他们的父亲犯有包庇
罪的那份证据,为了维护父亲的名誉,亚当只好同意就任医疗中心主任。再
说威利骄宠的儿子汤姆是个足球运动员,他一向目无法纪,我行我素。这次
因为玩弄一个姑娘,致使女方怀有身孕,威利的竞选对手麦克默费立刻抓住
这一把柄要挟威利退出竟选。为了反击,威利让杰克去向麦克默费的忠实支
持者欧文施加压力,请他阻止麦克默费的讹诈行为。但是,欧文坚决不同意,
杰克只好向他摊牌,展示他曾经犯有受贿罪的证据,并说好明天再来听他答
复。然而,杰克回到家里,半夜里突然被母亲的痛哭惊醒。原来,母亲从电
话中得到消息,欧文开枪自杀了。母亲悲痛欲绝,近乎发狂,在杰克的不断
追问下,她不得不向杰克坦露了欧文是他的生身父亲这一秘密。杰克此时才
明白了他“父亲”为何要遗弃母亲,那是因为他知道母亲与欧文私通而离家
出走。自从威利投入政治生涯后,妻子露西与他的关系也一直不睦。女秘书
萨蒂成了他的情妇。后来,威利又爱上了安妮,千方百计想甩掉萨蒂。萨蒂
怀恨在心,决心伺机报复。恰好,汤姆在一次足球赛中被人踢伤,经手术确
诊为椎颈骨粉碎,无法挽救,只能瘫痪在床,拖延时日。萨蒂趁此机会指使
达非打电话挑拨亚当,说他担任医院院长的职务不过是出于安妮与威利的私
情,而现在威利则认为他手术不高明,害得宝贝儿子汤姆一辈子站不足来,
正准备罢免他的职务。亚当以前从不知道自己妹妹与州长威利之间的暧味关
系,现在闻之,自然怒不可遏,他狠狠地责骂了安妮一通,并且不容分说,
将安妮推倒在地。随即,他赶到州议会大厅,当众枪杀了威利,而他自己也
倒在威利保镖的枪下。经历了人生这场明争暗斗,生死浮沉,杰克对尘俗世
事完全淡漠了。但他又觉得“历史是盲目的,人却不是盲目的”如果不承受
过去留下的重担,也就不可能创造未来。于是他与安妮结合,开始了新的生
活。
作品鉴赏发表于1946 年的《国王的人马》从表面上看似乎讲的是一
个关于专制独裁的州长威利的故事,实质上却是一部严肃的政治小说,涉及
到美国社会和政坛的各个方面。沃伦不愧是一位文学大师,为了不写成平铺
直叙的自然主义小说,他起用了一位讲述人——新闻记者杰克,以第一人称
的手法将整个故事有层次,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一般的
政治小说常有的枯燥乏味,使故事起伏跌宕,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把小说
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探求人的本质。在美国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的普遍罪恶中,任何人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哪怕他最初有着较好
的愿望,到头来也是事与愿违,必然成为“恶”的工具。譬如威利始终认定
自己掌握权力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但在实现这一目的过程中却亲手玷污了自
己的目的,虚无的理想主义毕竟没有战胜现实的权力欲。尽管他有那么高的
威望,手下有那么多忠臣铺佐,最终还是难逃身败名裂的下场,——小说的
题意也就在这里。“国王的人马”源于美国早期的一首童谣:“爬得高,摔
得重,国王的全班人马,也难让破镜重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改造美
国社会,净化人们被毒化的心灵,似乎不抱多大的期望。除了威利,小说中
其他人物的处境也不美妙。杰克秉承威利的旨意,费尽心机地找到欧文法官
的“隐私”材料,既造成了欧文自杀,同时又背叛了自己的过去——因为欧
文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生身父亲。亚当医生的遭遇更令人同情。这位刚正不
阿的外科医生素来对威利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看到别人生病就不忍要去医治,威利就利用了这一点,迫他就范。结果,生
活仍然无情地捉弄了亚当,他想切除别人身上的“溃疡”,可又自觉不自觉
地培植了社会的“肿瘤”。最发人深醒的,恐怕要数杰克的舅舅卡斯的经历
了。他本是个热情纯真的人,一次同朋友的妻子相遇,竟坠入情网。那朋友
为了解除这痛苦的“三角关系”,在一次狩猎中,假借猎枪走火自杀了。卡
斯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为了从内疚中把自己解脱出来,他拼命地做好
事,甚至带头解放黑奴,结果却使那些获得了自由的奴隶找不到挣钱吃饱肚
子的地方。他想在战争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勇于冲锋陷阵,可子弹偏偏不找
他,反倒把那些跟在他后面冲锋的人送到死神时怀抱。然而,当他扬起了生
命之帆,意识到人生的美好时,一颗子弹却把他送上了天。作者用相当的篇
幅叙述了这位戏剧性人物的人生。从结构上看,这似乎是与主线关系不大的
一条支线,但事实上,作者在暗中巧妙地铺设了联想的跳板,使人不由自主
地拿理想主义的他与实用主义的威利相互对照,进而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在物欲横流,精神空虚的金钱社会,丧失信仰的实用主义与抽象的道德理想
同样是行不通的。另外,小说还深刻剖析了美国所谓民主竟选的虚伪。尽管,
从选民到竞选人似乎都在按照一种严格的程序办事,其实在幕后操纵竞选的
还是腰缠万贯的财阀和手握权柄的党棍,其间的阴谋陷害和造谣中伤不胜枚
举,以“正直”起家的威利也是靠这样的竞选“策略”才得以当上州长的。
集诗人、批评家和小说家于一身的沃伦是一位不断探索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的大师,他很注意利用生活中的悲剧来挖掘其潜含的道德含义和自我本质。
沃伦曾借杰克之口描述了他所处的那个世界:“它就象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如果你触动其中的任何一点,哪怕只是轻轻的一碰,振动也会波及最远的边
缘。昏睡的蜘蛛受到震动会立即跳起来,吐出蛛丝,将你包围,并在你皮下
注入黑色而使人麻木的毒液”。从作者这段充满了恐惧的描述中,我们深刻
地意识到美国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置身于这样可怕的“黑网”中,人
的悲剧性命运,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了。
(晓申)
约翰·斯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