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学奖,1984 年逝世于巴黎。
可以说科塔萨尔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尽管他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写
作了一些诗歌,并发表了一个诗集,但他自己认为真正值得发表的作品却是
1948 年出版的诗剧《诸王》。移居法国后,一面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
一方面从事文学创作。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兽笼》(1951)、
《游戏的结局》(1956)、《秘密武器》(1959)、《克罗诺比奥人和法马
人的故事》(1962)、《一切火都是火》(1966)、《八十世界环游一日》
(1967)等:长篇小说《彩票》(1960)、《跳房子游戏》(1963)、《武
装60 型》(1968)和《曼努埃尔记》(1973)和政论集《充满暴力与温柔的
尼加拉瓜》。在其生病期间正在撰写一部关于阿根廷的政论文集和一部题为
《关于黎明》诗集。可惜未来得及发表,他就与世长辞了。
内容概要阿根廷青年奥拉西奥·奥里维拉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缔,来到
了巴黎,与为了逃避对过去的回忆亦携子来到巴黎的乌拉圭女青年玛佳邂
逅,从相爱而同居。奥里维拉同朋友们组织了一个“蛇”俱乐部,这个俱乐
部的成员职业不同,志趣不同,其中有阿根廷人、南斯拉夫人、法国人、美
国人,还有一个华人。在俱乐部的聚会上,他们谈论美术、音乐、爵士乐、
禅宗、文学、哲学,共司探讨人生的真缔,然而这些人通过理性思维所探讨
的问题,却总也得不出一个结论。相反,玛佳不进行任何思辨,却不知不觉
地在自己所认为的真缔中生活着,正如主人公所说:“有几条形而上的河流,
她(指玛佳)正在象燕子飞翔于空中一样,在其中游泳,而我,尽管写作,
下定义,却只能是永远希冀着。”玛佳代表着一种希望:被寻求的新秩序是
存在的玛佳的儿子患病死去,以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这些都造成了两人
的破裂。玛佳不辞而别,俱乐部解散。一次奥里维拉同一流浪女在街头相遇,
被警察捉去,放出后,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阿根廷。
奥里维拉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同自己原先的女友赫克列普顿住在一
起,但却与老明友持拉维勒尔和达丽塔夫妇来往甚密。他与女友就住在特拉
维勒尔夫妇对面的一幢楼房里。奥里维拉、特拉维勒尔和达丽塔三人同在马
戏团工作,后来又共同管理一个疯人院。一次奥里维拉吻了达丽塔,为防止
特拉维勒尔报复,他逃回自己的房间,在房间中挂满了布条,地上放了许多
脸盆,自己则坐在窗台上等着。最后他失去了理性,从窗台上一跃而下。
作品多用对话和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人物在探索中的思辨。但也写了
一些荒诞的,但却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现举三例:①一次,奥里维拉同“蛇”
俱乐部里的两个朋友到饭馆去吃饭,在喝咖啡的时候,一个糖块从奥里维拉
的手中滑落,滚到较远的一张桌子底下。奥里维拉一面心中感到纳闷:糖块
是方形的,怎么会滚得这么远,一面赶去趴在地上寻找。侍者以为他掉了一
支派克笔或是一枚金路易,也趴在地上为他寻找。二人在客人腿间翻来翻去,
惹得客人很恼火。当侍者知道他找的是一个糖块时,愤然离去。奥里维拉终
于在众人的嘲笑声中,从地毯毛间找出了糖块,但糖块已经化掉,粘在他汗
渍渍的手上。②也是去巴黎,奥里维拉一次单独去听一个钢琴独奏会,年老
的女钢琴家演奏得很鳖脚,曲子也不受欢迎,听众渐渐离席而去,到了最后
只有奥里维尔留了下来。他看到女钢琴家伤心的样子,顿生同情之心,就陪
她回家。到了家门口,她那同性恋者的丈夫正在里面同人乱搞,不给她开门。
此时又下着大雨,奥里维尔建议她去旅馆开个房间。女钢琴家在连问了他几
声“你要干什么?”之后给了他一记耳光,③奥里维拉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之后,同自己的女友住在老朋友特拉维勒尔和达丽塔夫妇对面的楼房里。一
日,女友外出,奥里维拉在家修理东西,需要钉子;另外,由于口渴,也需
要一些马黛茶,就隔街向特拉维勒尔喊话,要钉子和茶。但由于二人都不愿
意下楼、上楼,上上下下,就决定在两家窗台上搭一块木板,让达丽塔爬过
木板,把钉子和茶送给奥里维拉。达丽塔爬到木板中间害怕了,再加上中午
赤日炎炎,使得她进退维谷。最后她把包着钉子和茶的纸包抛进奥里维拉的
窗口,自己又一点一点地退回房间。
作品鉴赏科塔萨尔同阿根廷本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家一样,也受到了
1930 年9 月的阿根廷政变,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 年劳松将军
发动的军事政变和1916 年开始的庇隆执政初期的冲击。在这段时间内,阿根
廷国内政治动荡不安,文化气氛令人窒息,对知识分子的限制和迫害有加无
已,许多知识分子纷纷移居国外。科塔萨尔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移居法国的
(1951 年)。他之移居法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逃避国内令人窒息的政治气
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认为在西方,尤其是在
法国,可以得到西方文明的认同。然而事与愿违,二战后的法国现实,使他
产生了许多疑问,使他重新思考起原有的价值观,在这重新思考的过程中,
他对西方的“理性王国”,资产阶级的世俗习惯,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切
旧秩序,甚至包括语言和文学创作,提出了挑战。《跳房子游戏》中的主人
公正是这样一代拉丁美洲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跳房子游戏》的主题是追求、探索,一开始科塔萨尔曾想把书名题为
“曼茶罗”(佛教名词,亦义译为“坛场”),即在一块布或一张纸上划上
若干格,每格中画一佛像,为的是在人们修行的时候,防止众魔侵入,同时
也是为了一格一格地集中思想,最后达到中心。后来发表时取名《跳房子游
戏》。跳房子是一种儿童游戏,同我国儿童玩的大同小异。用粉笔在地上划
上若干格子(亦称“间”)最上一格为“天”,最下一格为“地”,天地之
间还有九格。玩耍时首先把小石块顺着一、二、三。。次序单脚踢到“天”
格中,而中间又不踢出格外的人是为胜者。无论是“曼荼罗”,还是“跳房
子”,顾名思义,都是要经过上下求索,达到“中心”或是“天”。奥里维
拉怀着对祖国命运的关心,抛弃舒宜的生活条件,离开阿根廷到巴黎去寻找
真理,但是到了巴黎,(也就是小说的第一章“那边”和跳房子游戏中的“天”)
就被虚伪的价值观念和残酷的社会风气碰得头破血流,西方资本主义的日益
没落使他的梦幻变成了泡影,最后只好割断与玛佳的爱情,重返祖国,开始
新的探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就是作品的第二章“这边”和跳房子游戏
中的“地”,他继续探求,直至失去理性,从窗口跳下。有意思的是,在跳
下之前他看到庭院里地上划着跳房子游戏的格子,他想:“我要是跳下,我
一定能落入“天”格中。这表明,拉丁美洲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失望而不
绝望,不停地追求,“跳下”变成了“上天”这种精神正是拉丁美洲希望的
所在。科塔萨尔把作品题为《跳房子游戏》即象征了追求、探索这一主题,
又形象地体现了这部小说的整体结构,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那
边”,包括从第一章到第36 章,写的是奥里维拉在巴黎的生活,第二部分题
为“这边”,包括第37 章到第56 章,写的是主人公在布宜诸斯艾利斯的生
活;第三部分题为“其它地方”包括从第57 章到第155 章,这部分包括主人
公的朋友莫菜利阐述的文学理论、作者的自我剖析、各种报刊、文学作品、
哲学作品的引文、歌曲以及对上两章的补充和评论。根据作者的提示,这部
小说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按目录上的次序,从第一章开始循序读完第一部分
和第二部分后,第三部分可以略去不读。这是为“雌性读者”(作者把读者
分为“雄性”和“雌性”)准备的,这一类的读者被动地接受作者安排的一
切,舒舒服服,从头到尾不费脑筋的读完一部小说。作者对这类读者不抱希
望,甚至劝他们不必去读第三部分。第二种读法是跳跃式的读法,作者又另
外安排了一个次序表,从第73 章开始,跳来跳去,犹如跳房子,跳到第131
章结束,其中把第三部分各章有机地穿插进去。这种读法是为“雄性读者”
准备的,这种安排给读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疑惑点,迫使读者深入人物
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小说的境界,成了书中人物和作者在创作上的“同谋者”,
等于参加了小说的创作。科塔萨尔是想通过这后一种安排,打破传统小说的
结构,创造一种“反小说”,所谓“反小说,就是一种开放性的小说,其宗
旨在于通过结构革命建筑一座把读者和作者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既然作者可
以给越者另外安排一种次序,那么读者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种种其它读
法,一部小说多种读法,这就是开放性。
除了大的构架外、作者在每一章中广泛地采用了一些现代文学创作技
巧,如多角度、多人称、多层次、多时序等,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叙述形
式,使作品具有很强烈的立体感。在第34 章中奥里维拉同玛佳分手后又来到
她的住处,玛佳不在,他在玛佳的床头柜上发现了一本西班牙作家佩雷斯·加
尔多斯的作品《被禁止的》。他拿起来一面阅读,一面评论。这段的写法很
特殊,不是按传统的写法,读完了再作评论,而是同时进行。这段文字的单
行是加尔多斯小说的原文,双行是奥里维拉的内心评论,评沦玛佳的阅读口
味。这样既渲染了气氛,使读者知道,同玛佳的关系仍是占据着奥里维拉的
心头,又迫使读者去发现代码,参与写作,当读者读串了行的时候,又产生
一种幽默的效果。
《跳房子游戏》发表后,引起了世界文坛的瞩目,造成了“火山爆发”
效果,怦家蜂起,有热情的赞扬,也有猛烈的抨击。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时
间考验,这部作品不汉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而且被誉为拉丁美洲
的《尤利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识及感情的最强劲的百科全书。
(孙家孟)
曼·普伊格蜘蛛女之吻(1976)
作者简介曼努埃尔·普伊格(1932—1990),阿根廷作家,生于阿根
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赫内拉尔——维列加斯。1951 年就读于布宜诺斯艾利
斯大学,后获罗马电影实验中心提供的奖学金,赴意大利专攻电影导演专业。
毕业后曾担任过助理导演,拍摄过几部故事片。1968 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长
篇小说《丽塔·海沃思的背叛》,旋即为拉丁美洲文坛所注目,被认为是“爆
炸”文学后一代作家中的杰出代表。翌年他又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红红
的小嘴巴》。这两部小说均被改编成广播剧和电视剧,在阿根廷国内广为传
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进入70 年代后,普伊格又次第推出了长篇小说《布
宜诺斯艾利斯事件》(1933)、《蜘蛛女之吻》(1976)、《天使的命运》
(1979)、《永远诅咒阅读本书的人》(1980)和《恋人的血》(1982)。
在搁笔若干年后,作者又于1988 年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热带地区的夜幕已
经拉开》。此书一问世;便获得读者的好评,被确认为1989 年度拉下美洲读
者最喜爱的十大小说之一。
除小说创作外,普伊格还写过剧本。1983 年他将长篇小说《蜘蛛女之吻》
改篇成电影文学剧本,同年又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村夫之脸》和《地华那
的回忆》。
普伊格的作品往往有一个引人入胜、清趣盎然的故事情节。题材从表面
看,多属男女情思,实则常常反映一些严肃的耐人寻思的社会问题。人物大
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艺术形式多样,尤其擅长运用对话。
内容概要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某监狱4 区第7 号牢房里,关押着囚犯有
“腐蚀青少年“罪的同性恋者莫利纳和地下工作者瓦伦第,后者的罪名是“煽
动工人罢工,制造事端”。这两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犯人同住一囚室,
倒也和睦相处。莫利纳自命为女人,装束与性格也仿佛是个女人。他就象女
人一样关心体贴同室难友,虽说后者总是对他保持着警惕,怀疑他负有某种
特殊的使命。
在那沉闷、漫长,似乎永无尽头的监狱生活中,为了消磨时间,打发日
子,莫利纳每晚向瓦恰第讲述他人狱前看过的电影故事。随着莫利纳部日复
一日的娓娓动听的叙述,他们俩的关系日趋融洽,原来的隔阂渐趋消失。瓦
伦第向莫利纳讲述了自己过去的革命经历,道出了对女友(也是革命战友)
的无比思念。莫利纳也向难友袒露了自己的心怀——他如何在思念他的男友
以及他们如何“相爱”的情景。
一天瓦伦第忽然食物中毒,腹泻不止。为了防止当局乘机对他施用麻醉
药,让他在神志失常的情况下说出真话,泄露革命机密,他拒绝就医,结果,
肚子拉得越来越严重。全靠莫利纳对他的精心照料,终于使他转危为安。之
后,他俩的关系更为密切了。
瓦伦第的身体仍然十分虚弱,但监狱里的伙食十分糟糕,莫利纳非常希
望得到有营养的食品以滋补瓦伦第的身体。正在此时,莫利纳被典狱长叫走
了,原来政府当局为了从瓦伦第的口中取得线索,以破获地下革命组织,早
已绞尽了脑汁,但无论是严刑拷打,还是威迫利诱,均无济于事。这会儿监
狱长注意到了莫利纳与瓦伦第之间的良好关系,便想利用前者去软化后者的
意志。莫利纳将计就计,借机从典狱长那儿弄到大量的精美食品,带回牢房,
与瓦伦第共亨。瓦伦第一案当局催迫得越来越急。于是,内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