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36部分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36部分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愚味残忍,用专制独裁绞杀文明。从这两篇献词的外同内异,就可


体悟到诗人构思的艺术匠心之所在。正题的7 个篇章与诗人赞美的7 个工匠
和他们建造的7 座城市以及大教堂的7 个顶都一一暗合。尤其7 顶教堂与7
个工匠简直融为一体。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睿智创造了大教堂,大教堂同时也
成为他们艺术精神的物化,永留世间,启迪后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绘
画、雕塑等艺术的综合结晶,沃兹涅先斯基深谙此道,他又是诗人,于是用
语言文字来表现色彩、线条、音响,描绘出教堂建筑的光彩夺目。他用虚实
相间的比喻来形容工匠们的艺术杰作,7 座不同风姿的城市,有的蓬蓬勃勃
(虚写),有的象苗条淑女(实写),有的似树林悠悠(虚实结合),而7
顶教堂所蕴含的自由和反叛的精神,既象实体可见的“火焰,”又如抽象可
想的“口号”。他还用独白来刻画商贾贵族的恼怒和惊慌,用动作表现工匠
们的劳动和快活,达到听觉和视觉上的形象性。在结尾的“安魂曲”里他以
暴君的口气铺排了一连串的“不许”,非常真实地揭示专横独裁本质的荒谬
性,紧接着诗人对暴君的怒斥及他的誓言也就具有历史的、逻辑的威力,起
到震聋发聩的作用。诗人重视联想,认为诗歌的未来属于联想。他在长诗的
最后用联想纵横古今,从古代到当代,他与7 位工匠共处对话,16 世纪的大
师似乎来到20 世纪的诗人身边,与他一起为未来服务。这种联想隐喻了艺术
精神在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民族血脉中绵延流传。有人因诗人反传统而对
他颇有非议。确实,诗人是反传统的,他不愿继承已经定了型的艺术定论,
而要磨砺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结晶。而诗人却又是最能继承传统的,他继承的
正是艺术中反传统的传统,否则他就不会与7 个工匠如此心心相印。这部长
诗似乎是诗人诗歌创作的宣言书,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理解:艺术是创
新的,因此它受到僵化守旧者的诅咒;艺术是自由的,因此它遭到独断专行
者的残害,艺术是反叛的,因此它要突破不合理的规范;艺术是心灵的,因
此它永远是人类灵智遨游的广阔天地。真正的艺术是任何强权外力都扼杀不
了,任何陈规旧套都约束不住的,即使一时会被埋没,但总有一天它会复活,
放射出永恒的魅力。直到30 多年后的今天,诗人仍追寻着7 个工匠的艺术精
神,不断变革诗艺,勇于创新,尽管他的探索和实验并不全都成功,但他不
愿重复前人,也不愿重复自己,这种永不满足现状的艺术追求需承担风险,
也极有难度,因而是难能可贵的。

(王圣思)


谢·谢·斯米尔诺夫布列斯特要塞(1957)

作者简介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1915—1976)苏联俄
罗斯作家。出身于工程师家庭。苏联共产党党员。1937 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
工程学院。1941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4 年开始发表作品。卫国战争后
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的主要时期,先后发表的代表作品有《第聂伯河上的斯
大林格勒》(1954)、《布格河上的要塞》(1955)、《布列斯特要塞》(1957)、
《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们》(1959)、《在意大利》(1961)、《古巴之行》
(1962)、《无名英雄的故事》(1960 等。卫国战争期间,作者在前线担任
战地记者,多次听到关于布列斯特要塞中英勇斗争的传说,深为激动。1954
年起,斯米尔诺夫开始深入研究当时尚无人了解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查
阅大量文献和档案,访问有关的见证人和知情者,逐渐找到散居各地的保卫
战幸存者,同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经过多年艰苦的工作,斯米尔诺夫终
于弄清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真相,补写了卫国战争史上的重要一页。同时,
根据探索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创作了长篇小说《布列斯特要塞》,
于1957 年出版,后经补充又于1964 年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次年
该书荣获列宁奖金。斯米尔诺夫曾任《文学报》主编(1959—1960),苏联
作家协会书记(1975—1976),莫斯科作家协会第一书记(1974 年起),俄
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书记(1976 年起)等职。

内容概要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传奇变成了现实》描写了战争爆发
之初苏军突遭袭击后所处的被动局面,叙述了作者寻访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
幸存者的过程,并根据他们的回忆和有关文献资料概述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
始末。第二部《无名英雄和知名英雄》热情讴歌了保卫战参加者可歌可泣的
英雄业绩。第三部《大家族》补充叙述了作者如何进一步查询探明保卫战史
实,描写了幸存者战后重逢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重点突出了广大苏联人民对
殉难烈士的缅怀之情和继承英雄事业的决心。小说从苏德战争爆发写起。6
月22 日拂晓,德寇发动突然袭击,猛烈的炮火片刻之间将整个要塞笼罩于烈
火硝烟之中,营房坍塌,士兵大量伤亡,部队建制被打乱。6 月21 日又正值
周末,大部分指挥员住宿在市区住宅或要塞北面的军官宿舍中,到要塞的通
道已被德国空投特务切断,只有少数指挥员冲破火力网,赶到要塞。要塞很
快就陷入德军优势兵力的层层包围之中,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弹药粮秣供
应中断,甚至饮水都无从取得。形势虽十分严峻,指战员们仍毫不犹豫,拿
起武器,奋起抗击。某团政委福明主动承担起指挥中央城堡各分队的任务,
召集战士,整理队伍,部署阵地。他的副手某团共青团委书记马捷沃扬率领
共青团员们端起刺刀,冲向敌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给予猖獗不可
一世的德寇第一次沉重打击,开始了历时五六个星期之久的要塞保卫战。马
捷沃扬英勇顽强,虽多次负伤,仍继续战斗,后遭炮击,失去知觉,不幸被
俘,囚于战俘营中。3 个月后,伤势略好,他即与其他6 名战俘一起逃出战
俘营,进入森林,参加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他再度身负重伤,根据游击队
指示,留在某村养伤。痊愈后,辗转前往卢茨克,参加地下斗争,并很快成
为该组织的领导人之一。苏军解放该市后,马捷沃扬重返部队,指挥强击连,
转战南北,最后还参加了攻克柏林的战斗,在德国国会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
名。6 月底,德军炸毁福明部队据守的营房大楼,绝大部分战士英勇牺牲。
少数幸存者被德寇从废墟中拖出来时均已奄奄一息,成了俘虏。福明也在伤


重被俘者之列,因遭叛徒出卖,被当场枪决。当夜,该叛徒就被其他战俘秘
密处决,落了个可耻的下场。与中央城堡一样,在要塞的其他地区也在进行
激烈战斗。加夫里洛夫少校组织了数百名战士坚守东堡,多次重创迸犯之敌。
6 月29 日,德寇发出最后通牒,守军置之不理。德军调来大批飞机,狂轰滥
炸,工事大半被毁,苏军士兵多数阵亡,少数人伤势沉重成了俘虏。加夫里
洛夫和一名战士射完了所有子弹后藏入一道土墙下的洞穴中,躲开了德军的
几次搜索。几天后,他们离开洞穴,准备突围。这时,他们发现土墙上还有
十二名战士。他们同加夫里洛夫一样,全隐蔽在地下的一同掩蔽所里。德军
撤出该据点后,他们又重新占领了防御阵地。加夫里洛夫同他们会台后,决
心率领他们,冲出重围,进入别洛维查森林。但突围尚未开始,忽被德寇发
现,遭到猛烈围攻,大部分战士为国捐躯。加夫里洛夫同两名战士幸免于难,
深知次日敌军必大事搜捕,遂于当夜强行突围。几经周折,少校终未能脱离
险境,最后陷入包围,身负重伤,失去知觉,成了战俘。在战俘营里,加夫
里洛夫面对死亡,坚贞不属,表现出苏维埃军人的高贵品质。他一直打算出
逃,但因伤病,无法实现,直至胜利前夕才获得自由。在这些难忘的日日夜
夜中忘我战斗的还有被称为“布列斯特要塞的加夫罗什”(雨果小说《悲惨
世界》中勇敢机智的巴黎少年)的彼得·克雷巴。当时,他还不满15 岁,是
某团器乐排的学员。在保卫战中,他表现出惊人的机智灵敏、无畏气概和忘
我献身精神。他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出没于最危险的地区。他找到半倒塌
的卫生所和军火库,及时补充了业已告罄的弹药和医疗急救用品,使战斗得
以继续有效地进了。当干渴折磨着重伤员时,彼得奋不顾身,多次前往被敌
人机枪火力严密封锁的布格河边,从死亡线上取回宝贵的河水。不管情势多
么艰险,彼得始终朝气蓬勃,情绪饱满,口中总哼着一首什么曲子,似乎根
本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和困难。他的神情大大鼓舞了士气,给人们增添了力量。
要塞保卫一直坚持到7 月底。这时,虽然主要的战斗已因保卫者英勇就义而
终止,但活下来的人还在地下的通道和掩蔽所里继续战斗,利用一切时机来
杀伤敌人。保卫战参加者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着苏联
人民,他们的不朽业绩给全体苏维埃军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品鉴赏《布列斯特要塞》是一部纪实小说,描写的是半个世纪以前
的历史事件,因此,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应该先了解当
时的具体情况,才能切实理解本书的深刻思想内容,才能体会书中描写的英
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布列斯特要塞位于苏波边境布格河同其支流穆哈维茨河
交汇处,始建于十九世纪初叶,经营多年,成为西线重要边防要塞。但随着
军事技术之迅猛发展,要塞本身的防御作用已日益削弱,古堡工事实难抵御
现代化军队的强大火力,不再构成进攻部队无法逾越的障碍。其次,布列斯
特要塞驻军不多,41 年初夏兄大多开出要塞进行例行野营训练。要塞中只留
下几个团部和若干分别由一两个连队组成的值班分队,总兵力不超过两个
团,且分属不同部队。就总体而言,它们并不是一个统一和协调的战斗集体。
再者,苏军战士和基层指挥员多无实战经验,领导层对德国可能背弃条约义
务发动侵略战争又缺乏充分认识,未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而德军情况
则截然相反。两年欧战,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他们可说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士气正盛,实力更强。侵苏之前,精心策划,集结大量部队,分北、中、南
三路大举进犯。勃克元帅统兵50 余师,组成中央集群,管辖两个强大的坦克
兵团,计划分别从南北两面摧毁布列斯特防线,深入腹地,围歼守军,会师


明斯克,而后经斯摩棱斯克,宜逼莫斯科。6 月22 日拂晓,德寇不宣而战。
规模巨大的突然袭击使苏军蒙受重大损失,陷于短期内很难摆脱的被动局
面。布列斯特要塞顷刻之间落人敌方重围,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但是,指
战员迅速克服了睡梦中突遭袭击造成的片刻慌乱,立即整理队伍,集结力量,
很快形成在当时客观条件下所能形成的最坚强的战斗群体,顽强抗战,前仆
后继,使孤立无援的要塞保卫战竟奇迹般地坚持了一个多月。个别战士在地
下道里甚至一直战斗到冬天。要塞保卫者的英雄业绩使希特勒军队不可战胜
的神话在德寇一踏上苏联国上之际就彻底破灭。就事件本身对战争总进程所
起的作用而言,布列斯特保卫战自然不能同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列宁格
勒和斯大林格勒等保卫战相提并论。但是,在这里也同样表现出了苏维埃军
人的崇高思想品质,表现出他们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伸、视死如归的革命
英雄主义气概、对正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也形象生动地说明崇高的精神
力量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的辩证规律。这既是要塞保卫者所以能创造
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卫国战争终将获胜的保证。小说的深刻思想性就蕴含
于此,它对读者产生的强烈感染力和巨大的教育作用即源于此。这也正是作
者创作意图之所在。他曾说过:“在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
个就其本身意义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却能特别鲜明地、异乎寻常地
反映出整个事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如同有时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
出周围世界的巨大场面一样。”可以说,小说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意图。
在这里,还应强调指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小说的思想教育作用又是依托于
作品的艺术力量而实现的。这部长篇小说采取系列特写形式,运用纪实文学
手法,顺着作者如何搜集材料,查访幸存者,听取他们的回忆的线索,逐步
复原了要塞保卫战的全貌,既有充分说服力,又娓娓道来,颇具吸引力。全
书分为三部分,一方面紧扣主题,相互补充,组成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又各
有侧重,不仅呈示出保卫战概貌,还详细描述了某些重点人物的性格和行动,
人民和子弟兵的鱼水之清,因而很好地从方方面面体现出作品的深刻思想内
容。这部小说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真实性,书中没有丝毫虚构,也绝不夸
张渲染,一字一句都有事实为其依据。然而,作为文艺创作,作者又精心筛
选,巧作安排,使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成为文学的典型形象。他在描写这些
人物时,并不拘泥于真人真事,更不受细枝未节的束缚,不去罗列人物的各
种言行,面面俱到,而在不同人物身上突出不同本质特征,例如,福明政委
的高度原则性,加夫里洛夫少校的指挥若定的军事艺术和临危不屈的精神,
马捷沃扬的视死如归、宁折不弯的气概,阿巴库莫娃的忘我献身精神,小战
士彼得的机智勇敢和革命乐观主义等等。这样,不仅复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
的真实战士,而且汇总起来又构成了苏维埃军人高大的集体群象。

(郑锦棠)


尼·费·包戈廷悲壮的颂歌(195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