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51部分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51部分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但却无力说服改变他人,而阴暗的强大势力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他不愿再象从前那样生活下去,于是决定出外打猎,到大自然中去净比自己
的心灵。这也是他身上仅存的一点生气。打野鸭去,这是从启幕到结尾贯穿
全剧带有象征意义的主题,也是齐洛夫能否复生的一线希望。只是离开尘世
的纷扰,回到大自然中去,齐洛夫果真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灵魂吗?这是一
个悬念。也许这也是“万比洛夫戏剧之谜”的含义之一吧。万比洛夫能够运
用戏剧独特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用灯光渲染气氛,利用某些道具刻画
主人公的心理,用音乐烘托情节。音乐贯穿戏剧始终,时而活泼,时而哀怨。
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戏剧的最后一幕,主人公精神状
态发生了变化,主人公内心的道德冲突成为剧本的一大特点。作者把主人公
回忆过去的事件和主人公现在的认识感受交织在一起显得真实可信、结构严
谨、脉络清晰。《打野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到冷遇,正象作者本人一样
生前并不被人重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者与他的作
品的价值,并感到万比洛夫是他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万比洛夫以他超前的意
识塑造了齐洛夫这个典型形象,这部作品越来越成为舆沦注意的中心。万比
洛夫用《打野鸭》唤起人们沉睡的意识,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真正的生活中来。

(高红瑛)


伊·福·斯塔德纽克战争(1970—1980)

作者简介伊万·福季耶维奇·斯塔德纽克(1920—),苏联俄罗斯作
家,生于农民家庭。1940 年参加苏共,受过军事教育。卫国战争时期在前线
报社工作,1939—1958 年在部队服役。1957 年毕业于莫斯科印刷学院编辑
系。1940 年起发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马克西姆·佩列佩利查》(1952 
年,1956 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中篇小说《士兵的心》(1954 年)、《带枪
的人们》(1956 年)《前线——肇事的地方》(1960 年)《铭记在心》(1962
年),《军事故事》(1967 年)描写苏联的军队生活。长篇小说《人不是天
使》(又译:《人无完人》1962—1965)展示了集体衣庄制度在乌克兰的胜
利。反映乌克兰农民在卫国战争中和成后恢复时期的命运。这部作品丰富了
他的创作经验,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长篇小说《战争》(共3 部,1970—1980)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他旱就酝酿着的。他说:“我早就想过要写一
部我的主要作品——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在完成了《人非天使》
之后,这一想法又出现在脑海里。”1984 年发表长篇小说《莫斯科41 年》,
其内容和人物与《战争》有一完整的连续性。他还写剧本和电影剧本,如剧
本《爱情与南瓜》(1967 年)《真理的面包》(1971 年),电影剧本《人不
投降》(1958 年)、《从科霍诺沃克来的演员》(1961 年),《上天的契机》
(1965 年)等。他的作品曾被译成多种外语。

内容概要楚马科夫少将告别妻子女儿从列宁格勒来到莫斯科,他将奉
调到西白俄罗斯国境线出任一个机械化军的军长。在国防委员会里上级交代
他要保持战斗力,搞好备战。同时要尽量避免冲突。在莫斯科,楚马科夫还
去看望了他的老师——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罗曼诺夫教授。教授认为,战争
已迫在眉睫,形势险恶。与德国签订条约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国内已加紧
备战,如向西线调兵,发展航空、自动化武器、火炮等工业。但斯大林还在
希望能遏上住希特勒。最近塔斯社发表了一个声明,驳斥了西方关于“苏德
战争迫近”说法。这个声明是想让希特勒最后明智起来。楚马科夫被派往克
拉申,他带着一颗沉重不安的心前往明斯克。战争的乌云笼罩着苏联。斯大
林对备战做了一定的工作并亲自兼任政府首脑,集中党政权力,便于统一指
挥。但他仍想拖住希特勒,争取更多的时间。他要求军队尽量控制住自己,
不要让希特勒有动手的口实。尽管如此,是否将爆发战争?是否要部队进入
战斗状态?这些问题一直在折磨着他。他觉得,甚至办公室的四壁也在向他
提出这些问题。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
哥,总参谋长朱可夫等认为应命令边境各部队立即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严阵
以待。但斯大林却坚持认为发出这样的命令还为时过早,问题也许还可以和
平解决,因此他主张发一个简短命令,要边境各部队不要受任何挑衅的影响,
以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6 月22 日凌晨3 时,德国驻苏大使要求会见莫洛托
夫,他转交了德国政府给苏方的一份紧急备忘录,正式向苏联宣战。一场史
无前例的战争爆发了。刚刚到任的楚马科夫接到西线特别军区司令的命令,
要求立即动员起来,投入战斗并拆阅作战计划,击退进犯的敌人。楚马科夫
明白,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政治局在开会,委员们心情沉重而又焦
急地围坐在桌子边。斯大林好象对战争的突发还不能相信,还在等待着奇迹
——不是战争爆发,而是德国人的挑衅。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他承认“在日
期上我们失算了。”但他认为希特勒背信弃义,撕毁条约,才是彻底的失算!


他一定会被消灭!克里姆林宫钟楼的指针指到11 点45 分,莫洛托夫乘坐的
小汽车向中央广播电台驶去,他要去宣读《告人民书》,宣布战争的到来,
而此刻人们还一无所知。看,一队迎亲的行列唱着歌,弹着吉他,穿着白色
连衣裙的新娘走在前面,喜气洋洋。人们的生活里充满着欢乐。忙碌,光明
和美好的希望。可是《告人民书》一旦播出,周围的一切将完全变样。想到
这里莫洛托夫不禁打了个寒颤。“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将波打败,胜
利一定属于我们。”电台里终于传出莫洛托夫的广播讲话。无论是斯大林,
还是克里姆林宫的其他人都来曾料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给苏联带来的可怕灾难
和巨大损失。更为危险的是,苏联没有拟定任阿组织和进行战略防御的具体
措施。战争第3 天,敌机整天出动。机场、兵营、炮兵纵列、车库、油库、
弹药库都是他们狂轰滥炸的目标。楚马科夫的部队与敌人正面交锋,虽然付
出了代价,但顶住了德寇的进犯,然而后来还是未能坚持住。第7 天,楚马
科夫带着小股部队向东撤退,并成功地在别列津突围,回到西线特别军区指
挥部。在那里首长告诉他,虽然苏军经受了第一次打击,但已经摸到德寇的
主攻方向,转折一定会到来的。在战争爆发的日子里,斯大林一面忙于工作,
一面痛悔没有及时发出战斗警报,错失了良机,但是他振作起来,顽强地从
自己的记忆、经验,还有列宁的、党的经验里寻找办法,用最新的军事理论
武装自己。为了加强对战争的指挥,斯大林决定组建象1919 年列宁领导下的
工农防御代表大会那样的机构。经商量,这个机构名叫国防委员会,由斯大
林任主席,莫洛托夫为副主席,同时,斯大林决定派铁木辛哥替代帕伏洛夫
任西线指挥员。铁木辛哥到任后先稳定西线的局面,站稳脚跟,然后再给敌
人以打击。这时带着400 多人冲击敌人重围的楚马科夫经过组织的审查甄
别,又被任命为改编后的综合战斗部队司令。战争进行了3 个星期,大片国
土被法西斯占领,从边境到莫斯科之间的大半土地山被德寇侵占。但敌人进
攻的速度已大减,有些地方已停顿下来,而整个苏联已经动员起来,全国己
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前方后方密切配合,并肩战斗。1941 年7 月,德军以比
苏军多3 倍的坦克相比苏军多一倍的飞机、大炮和人员进攻战略要地、通往
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德国统帅部预计在8 月25 日前就能拿下莫斯
科,并在十月初直抵伏尔加河、喀山和斯大林格勒。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司令
员卢金中将受命组织斯摩棱斯克保卫战。一场血与火的激烈战斗在斯摩棱斯
克高地及其附近广阔的土地上展开了。可是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斯摩
棱斯克的南部被德寇占领,苏军炸毁了德聂伯河上的桥梁。总参谋部决定建
立莫扎伊斯克新防线,组织新的顶备队。这一决策与斯大林的想法吻合。不
久,斯大林下令集结优势兵力形成拳头对付敌人,将几个预备队集团军组成
方面军的突击集群,以粉碎斯摩棱斯克南北两面的敌军,并援救被围的苏军。
苏军的战略部署使德寇在主要战略方面上被迫转入防御。

作品鉴赏在苏联文学中,卫国战争是一个常写不衰的重要题材。当
然,不同时期育不同的特点。例如在赫鲁晓夫时代,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侧重
于描写“战壕里的真实”,也就是描写下层军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谴责战争
的残酷,如有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巴克兰诺夫的《一寸上》等。勃
列日涅夫时期战争题材作品转向侧重于“全景描写”,如西蒙诺夫的《最后
一个夏天》、邦达列夫的《热的雪》等。斯塔德纽克的《战争》也属于全景
式地描绘战争事件的广阔画面的作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希特勒进攻苏联前
夕和战争初期的情况。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党政最


高领导的备战、外交活动和战争初期的组织指挥活动;另一条是描写由楚马
科夫少将率领的一个机械化军在战争初期遭到希特勒突然袭击后冲出重围,
迎接转折和新的战斗任务。这两条线索的交叉结合体现了作者“把真实性和
幻想,文献和虚构”结合在一起的主张。“全景式”地描写卫国战争必然要
涉及到斯大林。在《战争》第一部中,作者主要强调斯大林对希特勒的突然
袭击估计不足,迷信苏德条约,幻想用塔斯社发一个声明而使希特勒“明智”
起来,企图用外交方式来拖延时间。但是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证明斯大林是“失
算”了。这一评价基本上沿袭了赫鲁晓夫时期战争题材作品的写法,即把斯
大林刻画为在希特勒突然袭击下节节败退的罪魁祸首。第一部发表后获得评
论界的肯定,认为《战争》“以文艺的形式对认识伟大卫国战争的意义作出
了重大的贡献。”在第二部中,作者明显改变了调子,较多地肯定了斯大林
在扭转局势方面的作用,描写他从列宁的思想,从国内战争的经验中寻找办
法,组建了国防委员会,统一了军事领导并把整个苏联都动员了起来。第二
部发表后出现了批评文章,指责他“明显地按历史主观主义办事。”一些西
方舆论更是《政治角度认为小说是“恢复”斯大林的形象,是对斯大林“最
露骨”的“颂扬。”小说于1983 年获苏联国家奖。

(赵泓)


瓦·格·拉斯普京最后的期限(1970)

作者简介瓦连京·格里高利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苏联俄罗斯
作家,出生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一个农民家庭。祖母是一位典型的俄罗
斯妇女,温柔善良,任劳任怨,体现了传统的道德。作家日后塑造的一系列
女主人公身上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拉斯普京原来的志向是当一名教师,一个
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在伊尔库茨克大学文史系学习期间,经友
人介绍到当地的《青年报》社担任一份临时工作,数月后转为正式工作人员。
后来成为著名剧作家的万比洛夫及舒加耶夫当时均在该报社工作。周围浓厚
的文学气氛使他对文学产生了强烈兴趣。1959 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克拉斯
诺雅尔斯克青年报社工作。作为该报特派记者,他先后访问了几个巨大的建
筑工地,并于1966 年发表了《天涯海角》和《新城的篝火》两本特写集。继
而进入文学讲习班深造,受到著名老作家契维利欣的指点和引导,拉斯普京
称契维利欣为自己的“文学教父”。1967 年发表短篇小说集《来自这个世界
的人》。同年发表充满道德激情的中篇小说《为玛丽娅借钱》,显示了作家
的艺术才华,从此为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所瞩目。1970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最
后的期限》获得普遍好评。1974 年问世的中篇小说《活着,并且要记住》(1977 
年获国家奖)确立了拉斯普京在文学界的牢固地位。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
(1976)带有明显的“寻根”倾向,曾引起文坛的争论。1984 年推出中篇小
说《火灾》,对于世风日下,道德沧丧这一现象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深刻的忧
虑。《火灾》被授予1985 年国家奖。近年来作家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积极
参与社会活动,1989 年被选为苏联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拉斯普京的小说语
言朴实清新,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充满了浓重的西伯利亚乡土气息和紧张的
道德——哲理探索,代表了当前苏联农村散文的新水平。

内容概要在西伯利亚一个偏僻的山村,年届八旬的安娜老人气息奄
奄,神志昏迷,躺在床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老人生了13 个孩子,5 个夭折,
3 个儿子牺牲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丈夫也在卫国战争期间去世,剩下3 个女
儿和两个儿子,除了小儿子米哈伊尔留在本村陪伴母亲,其余的均已远走高
飞。她象千千万万普通的俄罗斯妇女一样,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伟业,
可是几十年来,她尽到了一个女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为了把众多的子女
拉扯成人,她呕心沥血,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永远干不完的事情,孩子们要
这要那,奶牛叫了,菜园子等待着收拾,还有地里的活儿,树林里的活儿,
集体农社的活儿——永远忙得团团转。”为了子女和家庭,为了人类的生存
和幸福,她默默地毫无怨言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她的为人有口皆碑:“安
娜大婶遭了不知多少罪,吃了不知多少苦,可是对谁也不抱怨。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