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就可满足西班牙的领土要求。他告诉副官,他很生意大利的气,有意不往北非派兵,也不往阿尔巴尼亚派一兵一卒——尽管在希腊反攻后,进攻的几个意大利师已经撤退。
这位装甲兵将军从北非发来的报告,真是火上加油:意大利根本没作好进攻的准备;军事指挥官不足,不能保证进攻部队的用水供应,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在沙漠条件下,马达常出毛病,影响进攻。希特勒立即“勾销”往北非派遣部队的所有想法,他命令,以单纯守式为基本原则来制定计划。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元首这时对隆美尔率直地宣称,“我一兵一将一分一厘也不给北非送去。”几天之后,意大利把脸丢尽了。他们宁愿把战舰队留在码头,也不想冒险进攻克里特,这时,英国有一小批携带鱼雷的飞机袭击塔兰托海湾里的军舰,击伤了三艘战舰,其中包括墨索里尼最现代化的战舰。在柏林,愉快的气氛减少了,因为他们认识到地中海的战局发生了不利的变化。
希特勒缺少战略的目的性,主要清楚地表现在他11月4日同他的三军司令的商讨中,以及一周之后根据商讨结果所颁布的武装部队指令中。佛朗哥刚刚亲自写信给希特勒,说他对待希特勒的口头应允是认真考虑的——意思是打算对英宣战。这时希特勒告诉司令员们,一旦政治会谈顺利,他就想加速把西班牙拉入战争,来对付直布罗陀——这是解决地中海的关键问题。容克88俯冲轰炸机的一个大队将要从法国机场起飞,消灭躲避在直布罗陀的英国军舰,然后在西班牙着陆,同时强大的德国地面部队将要从东向西进入西班牙,包围英国要塞。—旦直布罗陀陷落,英国也许要觊觎加那里群岛或者葡萄牙的佛德角群岛。所以德国也必须占领这些大西洋的岛屿。政治会谈要马上开始。
在巴尔干,如果有必要,将计划占领希腊北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军事行动。希特勒想把达达尼尔置于德国的控制之下,也是很清楚的,尽管这意味着最终要同土耳其开战。11月4日他对哈尔德将军说:“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先战败俄国,然后才能开往达达尼尔。”俄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仍然是希特勒可能大胆发起攻势的地方,在他一览表的先后顺序上,对俄国的进攻列在进攻英国前边。10月末,约德尔手下的一员在记录小写道,尽管苏联最近又占了一些罗马尼亚领土——一多瑙河河口三岛,借口说这些地方是比萨拉比亚的—部分,可是目前这种入侵还是有限度的。“没有为占领东凯斯发布什么命令,也看不出预期要发布什么命令。”海军部也乐观地相信,“就目前形势看,东凯斯好象可以不加考虑了”。可是11月4日,希特勒对哈尔德说,俄国仍然是欧洲问题的症结所在:“必须做好准备,以便最后摊牌。”
什么促使希特勒说了这些话呢?据调查局的报告,当时希特勒知道莫洛托夫最近在莫斯科同斯坦福·克里普斯爵士讨论了俄目在达达尼尔的利益问题,甚至要求在那儿得到一个海军基地。看来,如果希特勒不能将莫斯科的利益转向波斯湾和印度,好象德国同苏联的最后冲突就不可避免。然而纳粹党似乎也提醒过希特勒要明白他的真正任务所在。在10月最后一天,波森的地方长官残酷的阿瑟·格雷塞,在总理府同希特勒和鲍曼共进午餐,他抱怨目前德国人的眼睛只注视西方,而不看东方。西线的征服者使德国吃饭的人多了,这和希特勒向纳粹党宣扬的生存空间政策格格不入:征服者只有在东线方可确保生存空间。鲍曼的记录说,“元首同意,这种意见正确,并强调指出,当和平真正到来之时,每个想晋升的年青人和有能力的公民必须在东部领土干上几年。”
莫洛托夫到达柏林前夕,希特勒探望了令人生畏的东线新任总司令陆军元帅包克。包克写道;
“元首来访,在我床边坐了半小时,对我很友好,很关心,详细谈论了全局情况。他对意大利在希腊的越轨行动大动肝火;意大利不仅对我们保密,而当我们提出指责时,还矢口否认。元首说要去佛罗伦萨,尽力制止这种恶作剧,至少把事情暂时搁置起来,等待我们来帮忙;可是徒劳——墨索里尼宣布已无法放弃已经开始了的行动。最终结果——也是最令人不快的结果,是罗马尼亚的油田将要受到萨洛尼卡的英国空军威胁。这太危险了,不得不使我们采取相应措施……东线将会发生什么仍然不得而知,形势可能迫使我们插进来,预先采取措施防止更多危险发生。”
莫洛托夫访问的结果将决定希特勒是否进攻苏联,经过一周的拟稿、改稿,11月12日给三军指挥官传看的秘密指令中,希特勒同意了这样的措辞:“关于俄国的政治讨论已开始, 目的在于摸准苏联在未来这段时间里会持什么态度。不论会谈结果如何。他口头命令,为东线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要继续进行。一旦军队的基本行动计划呈来,经我批准,随即将发布指令。”
莫洛托夫当天3点钟同希特勒发生了第一次交锋。
苏联外长到达安霍尔特车站,跟随着一个高大的警卫员。里宾特洛甫的礼宾秘书威兹萨克把他们描绘成是“电影上漂亮的土匪样板”——他觉得一亿三千万俄国人让这样一伙衣着褴褛的人作代表,真令人扫兴。车站装点着绿草鲜花,俄国国旗迎风飘扬,军乐队奏乐欢迎苏联代表团,代表团每个成员都好象在邻人的监视之下。莫洛托夫去德国餐车就餐还得发报给莫斯科请求批准。莫洛托大由一位年青官员陪同,尽管他对德国人没说一句话,看样子他就是译员。威兹萨克在日记中写到:“莫洛托夫是位彻头彻尾的工人。手下人很腼腆,显然都很惧怕我们。他们中很多人援引了俾斯麦及其德俄合作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也是,在东线冷下来是适宜的。这年夏天,愿意同俄国开战,或者认为开战必要的想法时髦起来。”几天之后他又写到:“为什么不让他们为自己愚蠢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自作自受呢?只要这个国家由这儿所见的这样官员统治着,俄国还不如沙皇掌权时可怕!”
自从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前同英国会谈以来,阿道夫·希特勒还未曾听到过象莫洛托夫11月12日和13日所使用的那样强硬的语调。希特勒本来一直很满意,尽管苏联和德国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可是还可以努力共处。里宾特洛甫觉得,这位俄国外长的高谈阔论,颇象在面对纳粹党员的会上发表演说。他老实地对莫洛托夫说,后退又后退,而不是互相盯住不放,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如果俄国想要在英帝国土崩瓦解时分享战利品,那么,现在是宣布同参加三国公约的国家团结的时候了。他没要求俄国公然参加军事联盟;他说,他理解俄国希望得到通往公海出国的愿望。他建议俄国从巴绕和巴库向南往波斯湾和印度扩展,德国则往非洲扩展。关于俄国在达达尼尔的利益,希特勒重申愿意对于1936年的蒙特勒协定再次会谈,使这个对此海峡作出规定的公约,符合莫斯科的安全利益。
莫洛托夫,比希特勒小一岁,一位难以形容的身体粗壮的人物,给威兹萨克的印象是个“小学校长的样子”。偶而冷淡地笑笑,关于同轴心国显然要进行合作的项目,他都一一记下了苏联的要价。他说,这些是在他出发前斯大林口述给他的。俄国想要在芬兰再作一次尝试——打算占领和吞并整个芬兰,无论怎么说,这是按1939年里宾特洛甫同莫洛托夫于莫斯科签订的条约划归俄国的。可是希特勒对于在波罗的海决不能发起新的战争这一点,坚定不移,因为他正在进行战争,需要芬兰的镍和木料供应。当莫洛托夫抱怨说——正如他自己记录里清楚记载的,“粗鲁地”抱怨说,希特勒最近向罗马尼亚提出的保证,以及刚刚派去的部队只能是把矛头指向俄国,这时希特勒尖酸地提醒他,是罗马尼亚本国要求那样作的。然后,莫洛托夫声明,俄国想请保加利亚签定不侵犯条约,准允苏联在达达尼尔附近建立基地,并且可以保证鲍里斯国王的安全,这时希特勒冷嘲热讽地询问,保加利亚是否也要求过这种帮助,后来莫洛托夫敦促希特勒答应苏联的条件,希特勒则以必须同墨索里尼商量为托辞,回避回答。
他们没使莫洛托夫信服:他不相信希特勒提出结成伙伴关系的诚心,自从意大利在希腊和塔兰托遭到挫败,削弱力量以来,他对轴心国的至高无尚的权威不再抱有信心,尤其不相信英国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因为他同希特勒每一次会谈,都曾被英国飞机空袭警报扰散。13日在苏联大使馆的正餐,由于同样的原因而突然停止。里宾特洛甫邀他来到他家的钢筋水泥防空洞里,在这里——他将会知道什么激起了莫洛托夫不合时宜的坦白——这位苏联外长透露,莫斯科的长远利益远远超出巴尔干——好象到巴尔干还算不了什么似的!莫洛托夫问里宾特洛甫,德国是否对保持瑞典的中立真正感兴趣,他声明俄国永远不会完全放弃从西边进入波罗的海的权力——无论卡特加特还是斯卡格拉克。
当里宾特洛甫把在防空洞里对莫洛托夫的意想不到的发现,转告给元首,希特勒惊得瞠目结舌。和意大利一样,苏联蒙受了唯一的一次军事上的耻辱(就是最近在芬兰)而希特勒的军队却接二连二地粉碎他国阻击。可是莫洛托夫竟然提出了贪得无厌的要求。“他要求我们在丹麦通往北海的地方提供军事基地,”希特勒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里回忆说,“f对这些他倒是标上了所有权。他要君士坦丁堡、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还有芬兰——一而我们却曾被认为是胜利者!”正当故意给公众留下正式会谈进行得既融洽又成功的时候,在最高统帅部和希特勒的总理府中,无疑已出现了分歧。凯特尔的副官回忆,第二天他进入元首日常战务会议室,好象走进一个弥留者的房间里:一股送葬的气氛笼罩着会议的各项议程。一位希特勒私人秘书写道:“(元首)说他从未对此此抱有很大期望。他说,会谈暴露了俄国意在何方:莫洛托夫露出了马脚。他(元首)却是大大放心了,甚至不一定非得保持政治谋略结合不可了。”
希特勒现在最终作出了可怕、然而无可挽回的决策,他对此从未反悔,直到最后被击败陷入虎口之中。
永远的千年帝国-元首与战争—第二部—“巴巴罗萨”指令
“巴巴罗萨”指令
莫洛托夫乘坐专车,带着他的顾问、秘密警察越过国境线,回到俄国的欧洲地域之后,希特勒的总理府里笼罩着一种悬而未决忧郁气氛,一位副官在记录里写道,他深信元首本人也是茫然失措,不知下一步如何行动:他对军事指挥官的信任——特别是对戈林的空军信任——减少了。他对英国出乎预料的固执困惑不解,对俄国的军事实力估计不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说.他要自己决定下一步棋怎么走。这次同莫洛托夫的会谈,暴露出俄国对欧洲抱有的野心。可是,他不能放弃巴尔干,把芬兰让给俄国支配也太危险了。至于1939年8月里宾特洛甫同斯大林的密约,现在希特勒承认:“那个协约决非出自双方的诚挚,因为思想意识方面的鸿沟太深了。”
对于同俄国打仗,希特勒的主要顾问之间是有分歧的。里宾特洛甫确信别无选择余地。勃劳希契当然没加反对。哈尔德的态度模棱两可:文件表明,他忽而把英国当成德国的最严重威胁,忽而又把俄国当成头号敌人;朝三暮四,莫衷一是。凯特尔的抵触情绪平息了。约德尔坚信俄国战役不可避免,并且对战争前景持乐观态度。纳粹党的领袖们在新帝国到来之前已是沾沾自喜了。只有戈林和雷德尔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11月13日帝国元帅戈林把如下观点摆在希特勒的面前,同俄国战争是愚蠢之举。德国空军才摸清英国工业这块肥肉并在上面咬了第一口,德国对未来东线如此广袤的大块地区是难于管辖的。上策是让二俄国进攻芬兰,进而向达达尼尔进军,因为这样英国一定会同俄国公开发生冲突(这也是巴本的意见)。希特勒回答,来自苏联的危险非同小可,必须在苏联完整工业体系形成之前,就勇敢地对付这种危险。显然,他也向戈林作了如下解释:在持久战中,只有向东线扩展,德国才能战胜英国的食品封锁;同样,大规模的反英空战(无疑还有反美空战)所需要的石油,也只有在夺取高加索油田之后才能得到满足。他还让戈林相信
1941年5月1日才会对俄国开战,也只不过打上几个月,所以戈林不再反对了,并且指示凯特尔的首席负责经济的官员提供——份关于俄国军队经济情况的记录文件。14日轮到雷德尔发表海军部的意见了,他断然反对在击败英国之前就进攻俄国,这位海军上将对此计划的强力批判态度直到那年年末才改变过来。
海因里希·希姆莱附和希特勒的观点,在11月对纳粹党官员的讲话里,大概算是表现得最充分了,在这次讲话中他确定了欧亚的边界线。有人建议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可是,这个天然屏障两边的人民,受蒙古族血缘的影响那么严重,无法将他们分开,希姆莱仔细进行了种族调查:
“这就是俄国人不能算纯粹的欧洲人,也不能算纯粹的亚洲佬的道理,必须按混血民族处理,把他们控制在本国境内。如果用其他方法不成,只好诉诸武力, 日前尚且如此,我们和俄国签订了友好条约,然而友好条约不是谈恋爱,而为了满足两国最基本的要求,签订条约到现在,俄国以此条约为武器,没费一刀一枪便征服了除芬兰之外的国家,吞并了西部和南部边界上的大量领土。俄国的胃口颇有与日俱增之势,所以我们对彼此的利益要作重新安排。在这次期待已久的柏林之行中,德国曾把自己必须坚持的观点告诉给莫洛托夫。如果我听到的是事实,那就是说,当前不允许斯大林发动战争,或打仗,否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