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流跨越大致分八个步骤:第一施工测量,第二钻孔灌注桩,第三在桥墩处下钢筋笼,第四水下灌注混凝土,第五桩基础低应变测检,第六桥墩墩柱施工,第七桥墩墩帽施工,第八工艺安装。
杨胜金首先率领人马踏勘现场、调查交通和水文情况。刚来时黄河水是清的,水流量很小。五月十日,川建人在黄河东西两岸分别筑两个人工岛。中卫县常年干旱缺水,为了保护植被,当地禁止放牧,牛羊只能圈养。二○○三年中卫气象部门预测:黄河今年不发水,降雨量比往年少30%。看到这个预报杨胜金很高兴,搞河流跨越最害怕发水,降雨量少是河流跨越的福音。
第六部分第136节:西气东输的标志性工程(2)
河流跨越需要在两岸与河道里有桥墩支撑,建桥墩就要先筑人工岛,有一个作业平台,工人兵分两路各个击破。建桥墩需要在河道里浇铸钢筋混凝土,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仿佛有意要考验一下川建人,正当他们憧憬着走出夔门天地宽时,中卫赶上了三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加上天津大旱,水利部门用了整整一百七十天从刘家峡水库往天津调了十二亿立方米的水。调水要途经中卫,施工期间没有枯水期,中卫黄河始终处于高水位,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中卫黄河上没有航标,洪水没有规律性,水像毒蛇猛兽令人猝不及防。西岸的水很大,工人们从驻地用了两个钟头的时间靠着山梁走了6。8公里才到达现场。筑人工岛的点刚巧在八级地震断裂带上,汛期施工举步维艰,没有船吊,钢桩无法形成。过水面减少,水流冲击量加大,工人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筑起了两个人工岛。东岸的岛长八十五米、宽十二米、高七米,西岸的岛长三十五米、宽十二米、高七米。岛上有栈桥和浮箱,总算可以施展拳脚了。谁知六月末突发洪水把作业平台全部淹没,进入现场的道路被冲毁十三里,浮桥和东岸的人工岛全部冲毁,大型工字钢被洪水折弯,只好组织抢险。为了加强泄洪,川建人含着眼泪把人工岛全都拆除了。
中卫黄河跨越桥有十三个桥墩,四、五、六、七、八号桥墩是双墩柱支撑,一、二、三、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号桥墩是单墩柱支撑。六号桥墩和七号桥墩相距八十五米,桥下的黄河水每秒流速十三米,川建人在黄河中的两个桥墩进行基础水下灌注桩施工,高山融水、自然降雨和人工调水给建设者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七号桥墩和八号桥墩之间要桁架立体垂直整体吊装,这是中卫黄河跨越工程在东岸人工岛上最后一榀组装。紧张的工期逼迫川建人必须在黄河主汛期的河道施工,为了如期完成任务,他们和时间赛跑,工人们早晨六点半起床,一头扎到工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午饭在工地吃,晚上七点以后才收兵。工地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可八月二十九日夜里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使跨越点断面河水猛涨,将东岸八十八米长的人工岛和西岸十五米长的人工岛再次摧毁,西岸的一个平台进了水,七号基础脚手架被洪水冲倾斜了。
川建人毫不气馁,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重新搭建了组装平台。大跨度桁架制作,来不得半点的敷衍和虚假。桁架是重要的受力系统,铆焊机组在焊缝检测上除了使用常规的超声波检测外,还增加了渗透探伤和磁粉探伤检测手段,为桁架的焊接质量上了三保险锁。下料是确保桁架起拱高度和安装就位准确的关键工序,铆焊机组严把下料关,使四百多件不同规格的材料和构件几何尺寸准确无误。
电焊工杨兵、刘明胜春节刚过就到西气东输十六标段干活,八月中旬完成了任务刚想回四川和家人团聚,突然接到公司要求他们转战中卫的通知,他们二话没说就赶赴黄河跨越工地,用那双磨出厚厚老茧的手,在宁夏的中卫操起了焊枪。铆焊工程师郭文光已经退休,本来打算结束三十年野外施工生涯好好享享清福,可跨越现场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姜,他重新出山战斗在黄河跨越第一线,在下料和桁架组装上严格把关,把自己吃到心里的活计无私地传授给青年人。徐建明既是机组长又是生产现场负责人,还是项目经理杨胜金的助手,他白天在现场指挥施工,晚上与项目部的智囊团们商量安排第二天的生产。铆焊机组在项目部的指挥下,在抗洪抢险中冲锋陷阵,为工程安全度过汛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上午,随着宁夏中卫黄河跨越工程项目部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跨度八十五米、桁架高六米、架宽四米五、重达五十四吨的单跨桁架在四台卷扬机的牵引下,离开地面徐徐上升,稳稳地放在了墩帽上,一次性准确吊装就位。
二○○四年七月三日,随着工人们开始撤除临时设施,西气东输节点工程之一的中卫黄河特大型跨越主体工程顺利完工。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英雄的川建人在中卫黄河上搭彩虹托铁龙西气东输,严管理精施工争创国优。一箭之遥的沙坡头正在建设新的水利枢纽,将来沙坡头水利工程建成回水后,这座西气东输第一跨桥下净高为八米,桥墩冲击荷载三十吨,将成为沙坡头旅游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卫黄河特大型跨越工程的顺利完工,为西气东输西段工程的投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部分第137节:我就是司机,我开车带你去
新成立的西气东输宁陕管理处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燕莎酒店,处长是原苏浙沪管理处副处长张力伟。在江南水网采访时,有一天我们一道去长江盾构隧道穿越现场,回来已经很晚了,我说想去二十四标段采访大庆油建,他热情地说:“走,我跟你一道去。”我问道:“司机安排好了吗?”
他爽快地说:“我就是司机,我开车带你去。”
他二话没说开着车就把我带到了南京十月军校,我说你回去吧,完了事我自己打车回。他执意等候,说你不熟悉南京这么晚了回去不安全。那天晚上他一直等我采访完,回来的路上越开我俩越觉得不对劲儿,原来他迷路了把车开到了相反的方向。天寒地冻,采访归来已是子夜时分,我心里非常不安,我熬夜受累是应该的,可人家一个处长跟着我一起遭罪图个啥呢?我向他表示歉意,可他却说:“哪儿的话,要说不容易还是你这个作家,三伏天和三九天都在工地,还不是为了西气东输嘛!”
当时正值隆冬时节,他的话使我感到很温暖。汽车平稳地停在驻地门口,他说:“孙作家你明天还需要上哪儿尽管说。”
张力伟是二○○一年九月来到苏浙沪管理处的,苏浙沪段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带,还有五越之一的长江盾构工程,面临着急、难、险的挑战。
二○○二年春节期间长江盾构隧道穿越工程进入了全长两千米中最艰难的砾石段,原有的地质勘测报告中没有估计到会有大直径的鹅卵石,破碎压力小,所以原来设计的环流系统的国产封闭式排泥浆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当时,黄泽俊副总经理刚巧在长江盾构隧道穿越现场蹲点,他果断拍板让台湾中鼎公司立刻从日本订购开放式叶轮的排泥石泵,在最短的时间里运到现场投入使用。
十万火急,张力伟春节没有回家过年,天天和黄泽俊副总经理一道盯在施工现场。春节期间他们收到了日方的发货函,说是大年初七泥浆泵运到上海虹桥机场。大年初六,张力伟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主动请缨带车奔赴上海虹桥机场提货。到了上海,他立刻办理相关手续。办完手续,他坐在机场的大厅里吃了一个面包,喝了几口矿泉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突然,扩音器里传来播音员柔美的声音:从日本飞往上海的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在虹桥机场,请大家做好准备。
他眼巴巴地望着出站口,载泵的飞机于凌晨一点四十五分抵达机场,他连夜组织装车迅速返回南京三江口盾构现场。他目送着载泵的汽车离开机场向南京驶去,这才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大年初七早晨六点,泥浆泵运到三江口,当天就投入了使用。
张力伟在工地
长江盾构隧道工程进入到砂岩层,按照常规是顺利掘进的大好时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来应该密闭的盾构机内严重漏水。经过认真检查发现,盾构机的外一道盾尾刷受到严重损伤,窗外原有的油脂已经大量流失,一旦盾尾刷继续损坏使大量的水进入机仓,不仅会使工程瘫痪,而且还会给隧道里的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危险,给长江堤岸和江道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
严峻的事实摆在张力伟面前,他首先召集专家、施工技术人员、监理和盾构机制造厂的技术人员,针对现状进行专题研讨,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实行保守保养的方案,更换了现有的盾尾油脂,缩短了注油间距,要求施工方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对施工中的每道重要工序实行监管制,掘进中确保盾构机的密封完好。由于措施到位,盾构机在江面六十二米以下的深处,地下水压在每平方厘米5。7公斤的地方没有出现机内漏水。二○○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十点,随着一声“正式破镜”的命令,西气东输长江盾构隧道穿越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长江隧道贯通后,张力伟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站场阀室建设上来。苏浙沪段由于地下水位极高导致地质的水土液化严重,地耐力极低。常州地区的主干线站场有个芙蓉站,土质液化严重。二○○三年八月的一天,施工单位突然通知张力伟这个站在工艺安装期间立式分离器和地上阀门基础发生大面积的倾斜,无法继续施工。此时正值百日决战的关键时刻,形势非常严峻。他马上和监理、设计、承包商一道火速赶赴现场,斩钉截铁地说:“不管有多难,确保‘十一’进气的目标不能变,大伙儿想点辙,这个难题必须解决!”
他组织大伙儿观测现场,又请来了地质液化处理专家和设计部门的专家献计献策,优化方案。经过几十个钟头的奋战,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苏浙沪段除了一条主干线外还有三条支干线,而且站场多、建设任务重。当地规划手续办理很慢,加上多雨高温,地理条件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多数的站场阀室开工较晚,有效工日少。在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前,既要保进度又要保质量。张力伟给自己定了两条原则:一是要发挥好监理的进度、质量控制作用,二是要协调好二十六家施工单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完成重任。他日夜守在现场,施工劳力资源不足,他紧急调集劳动力;参战队伍之间上下工序衔接不畅,他组织协调现场解决;材料短缺供不应求,他紧急调运以解燃眉之急。
二○○三年十月七日,当西气东输工程的先锋气顺利到达上海白鹤末站时,张力伟的眼眶里涌满了泪水。
第六部分第138节:燕莎酒店的拼命三郎
考虑到甘宁管理处的施工战线最长,陕西和山西之间隔着黄河一旦下雪发洪水很难跨越,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决定甘宁管理处和陕晋管理处一边卸下一个难点,组建宁陕管理处。二○○四年二月十六日,西气东输宁陕管理处宣告成立,张力伟奉命担任处长。
他从南京赶赴宁夏银川做前期组建工作,宁陕管理处的大队人马陆续赶到银川的燕莎酒店上任。三月二十七日,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领导在靖边宣布宁陕管理处正式与山西管理处进行工作交接。宁陕管理处是西气东输全线第六家管理处,也是最年轻的一家管理处。从副职到正职,张力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宁陕段全长六百二十七公里,分为两段,从靖边到延水关称为东段,全长二百零七公里,就是原来陕晋管理处管辖的那段,已经投产运行,主要任务是平稳交接;从靖边到甘塘称为西段,全长四百二十公里,就是原来甘宁管理处管辖的那段,正在搞站场阀室建设。
陕北的黄土高原是湿陷性黄土,一下雨就容易坍塌,出现冲沟。张力伟对宁陕管理处的同行说今年夏天咱们的头等大事是防汛,要在汛期到来之前检修线路,防患于未然。陕北的雨季是七八两个月,从五月份开始,张力伟就把宁陕管理处的领导分而治之,邱春斌、李海川、张存生三位副处长牵头组织施工检查,丁信东、杨洪宾两位高级主管住在子长县,长期盯在线上。他们成立了两个现场组,一个驻在靖边县,由张存生副处长牵头管靖边县至子长县的一百一十二公里;另一个驻在永坪镇,由李海川副处长牵头管子长县至延水关的九十五公里。
二○○四年夏天,陕西的雨水特别大,暴雨一下就是四五十分钟,中雨一下就是几个钟头。张力伟带队前往第一线安排陕西段的水工保护。他们从银川沿着管线经靖边往东一直走到延水关,从靖边到延水关有二百零七公里,大庆油建施工的青阳岔、华北油建施工的延川县崾岘,都是最容易出险情的地方。他们仔细排查,凡是原来没做水工保护的地方这回全都露馅了,在管线和伴行路上发现了三十二处小型滑坡、坍塌和冲沟。
对付湿陷性黄土必须有专门人才,宁陕管理处请来了煤炭设计院陕西分院黄土地质灾害研究所的专家,指导工人在管道沿线的冲沟坍塌处重新做水工保护。还从西北石油管道公司聘请了一支队伍,负责对巡线员的管理。他们把巡线工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建立一张巡线交接卡,巡线时依次传递,互相监督,保证了巡线的连续性。还想出了一个高招儿:在每个阴极保护测试桩里放置巡线记录本,要求巡线工定期到测试桩前填写巡线记录,把巡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清楚。哪个巡线工要是想偷懒,巡线记录上就没有他的记载,巡线管理人员在不定期的抽查中很快就会发现。
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