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14部分

文献通考1-第14部分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入民租弃市。
    建隆四年,诏令逐县每年造形势门内户夏、秋税数文帐,内顽滑逋欠者,须
於限内前半月了足(系见任文武职官及州县势要人户。雍熙四年,又诏形势户纳
租於三限前半月足。)
    诏诸州勿得追县吏会末(即周显德四年所禁)。
    令诸州受民租籍,不得称分、毫、合、勺、铢、、丝、忽,钱必成文,绢
帛成尺,粟成升,丝绵成两,薪蒿成束,金银成钱。
    诏曰:“自顷兵荒,人民流徙,州县未尝检覆,亲邻代输其租。自今民有逃
亡者,本州具户籍顷亩以闻,即检视之。”
    乾德四年,诏曰:“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倘规致於羡馀,必深务於掊克。
知光化军张全操上言,三司令诸处仓场主吏,有羡馀粟及万石,刍五万束以上者,
上其名,请行赏典。此苟非倍纳民租,私减军食,何以致之?宜追寝其事,勿颁
行,除官所定正耗外,严加止绝。”
    大中祥符八年,复诏禁诸仓羡馀。
    开宝三年,诏诸州府两税所科物,非土地所宜者,不得抑配。
    六年,诏诸仓场受纳所收头子钱,一半纳官,一半公用,令监司与知州、通
判同支使。头子钱纳官始於此。
    止斋陈氏曰:“是岁,令川陕人户,两税以上输纳钱帛,每贯收七文,每匹
收十文,丝绵一两、茶一斤、秆草一束各一文。头子钱数始略见於此。”
    谨按:咸平三年十月,三司权判孙冕等奏:“天下诸夏秋税斛斗收仓耗例,
并夏秋税斛斗、匹帛诸般物色等收头子钱,遍令检寻,不见元定宣敕。”又按:
後唐天成二年,户部奏:“苗子一布袋,令纳钱八文,三文仓司吃食补衬。”长
兴元年,见钱每贯七文,秆草每束一文盘缠,其所收与开宝数同,则头子旧有之,
至此稍条约之耳。康定元年三月,三司子,除利、益、梓、夔四路外,馀路自
今头子钱并令纳官。头子钱尽纳官始於此。熙宁二年十月,提举河北常平广惠仓
皮公弼请今来给纳,欲每贯、石收五文足。诸路依此。则给纳并收头子钱始於此。
政和四年四月,湖南转运司奏,应给应系省钱物,许每贯、石、匹、两各收头子
钱五文,乞专充补助。直达纲之费增收钱始於此。自增收之请,起宣和六年闰三
月,发运判官卢宗原欲於淮、浙、江、湖、广、福九路应出纳钱物,每一月交收
头子钱一文,充籴本。靖康元年罢。绍兴五年四月,总制司状:“赋入之利,莫
大於杂税、茶盐出纳之,若每贯增头子钱五文,有益於国计。”专切措置财用
所看详:“系省钱物,依节次指挥,每贯共收二十三文省,一十文作经制起发。
今相度将杂税出纳每贯收见钱上增作二十三文足,除漕司并州县旧得一十三文省,
经制一十文省,馀入总制窠名。”十年七月,应官司收支钱物,量添头子钱每贯
一十文足。至绍兴十年,诸司钱物不复分别,并每贯收四十三文矣。乾道元年十
月,复添收一十文足,至今为定制。
    八年,诏今後民输税纟由不满半匹,绢不满匹者,许计丈尺纳价钱,得以
三户五户聚合成匹送纳烦扰。
    三月,诏曰:“中国每租二十石输牛革一,准千钱。西川尚存伪制,牛驴死
者,革尽输官,宜蠲去之,每民租二百石输牛革一,准钱千五百。”
    太平兴国二年,江南西路转运使上言:“诸州蚕桑素少,而金价颇低,今折
税,绢估小而伤民,金估高而伤官。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绢上等旧
估匹一千,今请估一千三百,馀以次增损。”从之。
    景德五年,知袁州何蒙上言,本州二税请以金折纳。上曰:“若是,则尽废
耕农矣。”不许。
    端拱元年,诏纳二税於各路元限外,可并加一月限(元限见後唐天成四年)。
或值闰月,其田蚕亦有早晚,令有司临时奏裁。纳租,官吏以限外欠数差定其罚。
    淳化元年,诏江南、两浙承伪制重赋流亡田废者,宜令诸州籍顷亩之数,均
其赋,减十分之三,以为定制。召游民劝其耕种,给复五年,州县厚慰抚之。
    淳化四年,诏曰:“户口之数,悉载於版图;军国所资,咸出於租调。近年
赋税减耗。簿书纠纷,州县之吏非其人,土地之宜不尽出,小民因以多辟,下吏
缘而为奸,乃有匿比舍而称逃亡,挟他名而冒耕垦,征役不均於苦乐,收敛未
於轻重。宜示询求,以究情伪。今诸路知州、通判,限诏到具如何均平赋税,招
辑流亡,惠恤鳏穷,窒塞奸幸,及民未便等事,限一月附疾置以闻。”
    先时,知封邱县窦比上言:“畿甸民苦税重,兄弟既壮乃析居,其田亩聚
税於一家即弃去。县案所弃地除其租,已而匿他舍及冒名佃作。愿一切勘责。”
上颇闻其,乃赏擢比,俾案察京畿诸县田租。比专务苛刻,以求课最,民
实逃亡者,亦搜索於邻里亲戚家,益造新籍,甚为烦扰,凡数月,罢之。
    五年,宋、亳诸州牛多死,官借钱令市牛。有太子中允武允成献踏犁,不用
牛,以人力运之。诏依其制造成以给,民甚赖之。
    五月,诏曰:“作坊工官造弓弩用牛筋,岁取於民,吏督甚急,或杀耕牛供
官,非务农重之意。自今後官造弓弩,其纵理用牛筋,他悉以马筋代之。”
    至道元年,除兖州岁课民输黄{艹剖}、荆子、茭芟十六万四千八百围,因令
诸道转运使,检案部内无名配率如此类者以闻,当悉蠲之。
    六月,诏曰:“近岁以来,天灾相继,民多转徙,田卒莱,招诱虽勤,逋
逃未复,宜申劝课之旨,更示蠲复之恩。应州县旷土,并许民请佃为永业,仍蠲
三岁租,三岁外输二分之一。州县官吏劝民垦田之数,悉书於印纸,以俟旌赏。”
    开封府言:“京畿十四县,自今年二月以前,民逃者一万二百八十五户。访
闻多有坐家申逃,及买逃户桑土,不尽输税,以本户挟佃诡名,妄破官租,及侵
耕冒佃,近居遥佃,妄称逃户,并以己租妄保於逃籍者。”诏殿中丞王用和等十
四人分行检视,限一月,许其首露,不复收所隐之税。诏下,归业者甚众。
    二年,以陈靖为劝农使。
    靖时为直史馆,上言曰:“谨按天下土田,除江淮、湖湘、浙右、陇蜀、河
东等处,地里远,虽加劝督,未能遽获其利。古者强弱枝之法,必先富实於
内。今京畿周环三二十州,幅员数千里,地之垦者十才一二,税之入者又十无五
六。复有匿里舍而称逃亡,弃耕农而事游惰。逃亡既众,则赋税岁减而国用不充,
敛收科率,无所不行矣。游惰既众,则地利岁削而民食不足,寇盗杀伤,无所不
至矣。臣望择大臣一人有深识远略者,兼领大司农事,典领於中,又於郎官中选
才智通明,能抚字役众者为副,执事於外,皆自京东、京西择其膏腴未耕之处,
申以劝课。臣又尝奉使四方,深见民田之利害,莱极目,膏腴坐废,亦加询问,
颇得其由,皆诏书累下,许民复业,蠲其租调,宽以岁时,然乡县之,扰之尤
甚。每一户归业,则刺报所由。朝耕尺寸之田,幕入差徭之籍,追胥责问,继踵
而来,虽蒙蠲其常租,实无补於损益。况民之流徙,始由贫困,或避私债,或逃
公税。亦既亡Т,则乡里检其资财,至於室庐、什器、桑枣、材木,咸计其直,
或乡官用以输税,或债主取以偿逋,生计荡然,还无所诣,以兹浮荡,绝意归耕。
如授臣斯任,则望备以闲旷之田,广募游惰之辈,诱之耕垦,未计赋税,许令别
置版图,便宜从事。耕桑之外,更课令益种杂木、蔬果,孳畜羊犬、鸡豚。给授
桑土,潜拟井田,营造室居,使立保伍,逮於养生送死之具,庆吊问馈之资,咸
俾经营,并令条制。俟至三五年,生计成立,恋家怀土,即计户定征,量田输
税,以司农新附之名籍,合计府旧收之簿书,斯实敦本化人之宏量也。若民力有
不足,官借缗钱,或以市糇粮,或以营耕具。凡此给受,委於司农,比及秋成,
乃令偿直,依时价折估,纳之於仓,以成数开白户部。”上览之喜,谓宰相曰:
“靖此奏甚有理,可举而行之,正朕之本意。”因召对奖谕,令条对以闻。靖又
言:“逃民复业及浮客请佃者,委农官勘验,以给授田土收附版籍,州县未得议
其差役。其乏粮种、耕牛者,令司农以官钱给借。其田验肥瘠为三品;上田人授
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後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二。
其室庐、蔬韭及桑枣、榆柳种艺之地,每户及十丁者给百五十亩,七丁者百亩,
五丁七十亩,三丁五十亩,二丁三十亩。除桑功五年後计其租,馀悉蠲。令常参
官於幕职州县中各举所知一人堪任司农丞者,分授诸州通判,即领农田之务。又
虑司农官属分下诸州,或张皇纷扰,其事难成,望许臣领三五官吏於近甸宽乡设
法招携,俟规画既定,四方游民必尽麇至,乃可推而行之。”吕端曰:“靖所立
田制,多改旧法,又大费资用,望以其状付有司详议。”乃诏盐铁使陈恕等共议,
请如靖之奏。乃诏以靖为劝农使,按行陈、许、蔡、颍、襄、邓、唐、汝等州,
劝民垦田,以大理寺丞皇甫选、光禄寺丞何亮副之。选、亮上言功难成,愿罢其
事。上志在勉农,犹诏靖经度。未几,三司以为费官钱多,万一水旱,恐遂散失,
其事遂寝。
    按靖所言,与元魏孝文时李安世之策略同,皆是官取荒闲无主之田以授民。
但安世则仿井田,立还授之法,而此则有授无还,又欲官给牛、种等物贷之,而
五年後,方收其租,责其偿,此所以费多而难行。然前乎此,有至道元年之诏;
後乎此,咸平二年之诏。至道之诏,劝诱之词意恳切;咸平之诏,关防之规画详
明。虽不必如靖所言张官置吏,计口给田,多费官钱,而自足以收劝农之效矣。
    真宗咸平二年,诏曰:“前许民户请佃荒田,未定赋税,如闻抛弃本业,一
向请射荒田。宜令两京诸路晓示,应从来无田税者,方许请射系官荒土及远年落
业荒田,候及五年,官中依前敕,於十分内定税二分为永额。如见在庄田土窄,
愿於侧近请射,及旧有庄产,後来逃移,已被别人请佃,碍敕无路归业者,亦许
请射,州县别置籍钞上,逐季闻奏。其官中放收要用田土,及系帐逃户庄园、有
主荒田,不得误有给付。如抛本业,抱税东西,改易姓名,妄求请射者,即押归
本贯勘断。请田户吏长常切安抚,不得搅扰。”
    咸平六年,广西转运使冯琏上言:“廉、横、宾、白州民田虽耕垦,未尝输
送,已命官检括,令尽出常租。”上曰:“遐方之人,宜省徭赋。”亟命停罢。
    大中祥符元年,诏:“版籍之广,赋调方兴,尚虑有司有循旧式,资一时之
经费,俾邻郡以均输。况稼穑之屡登,宜庶民之从便,宜蠲力役,用示朝恩。应
诸路今年夏税赋,止於本州军输纳。”又诏:“河北罢兵,其诸州赋税,止於本
处送纳。”
    诏:“夏税,诸州军所纳大小麦,纳外残欠,许以秋色斛斗折纳。”
    四年,诏诸州所须繁碎物折便以正税折斛者皆罢。大中祥符五年,上以江、
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
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令转运司揭榜示民。其稻比中国者穗
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六年,知滨州吕夷简请免税河北农器,诸路农器悉免输算。
    天禧四年,诏诸路提点刑狱朝臣为劝农使,使臣为副使,取民籍视其差等,
不如式者惩革之。劝恤农民,以时耕垦,招集逃散,检括陷税,凡农田事悉领焉。
自景德中置劝农之名,然无职局,至是,始置局案,铸印给之。
    开宝末,天下垦田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顷六十亩。
    至道二年,垦田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二十五亩。
    天禧五年,垦田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八十四顷三十二亩。
    大凡租税有、帛、金铁、物产四类。之品七:一曰粟,二曰稻,三曰麦,
四曰黍,五曰祭,六曰菽,七曰杂子(粟之品七:曰粟、小粟、梁、硷、┒
粟、秫米、黄米。稻之品四:粳米、糯米、水、旱稻。麦之品七:曰小麦、大
麦、青稞麦、麦、青麦、白麦、荞麦。黍之品三:曰黍、蜀黍、稻黍。
祭之品三:曰祭、秫祭、{麻黍}祭。菽之品十六:曰豌豆、大豆、小豆、
绿豆、红豆、白豆、青豆、褐豆、赤豆、黄豆、胡豆、落豆、元豆、荜豆、巢豆、
杂豆。杂子之品九:曰脂麻┒子、稗子、黄麻子、苏子、苜蓿子、莱子、荏子、
草子)。布帛丝绵之品十:一曰罗,二曰绫,三曰绢,四曰纱,五曰纟,六曰
纟由,七曰杂折,八曰丝线,九曰绵,十曰布葛。金铁之品四:一曰金,二曰银,
三曰铁、钅,四曰铜、铁钱。物产之品六:一曰六畜,二曰齿、革、翎毛,三
曰茶、盐,四曰竹木,麻草、刍菜。五曰果、药、油、纸、薪、炭、漆、蜡。六
曰杂物(六畜之品三:曰马、羊、猪。齿、革、翎毛之品七:曰象牙,麂皮,鹿
皮,牛皮,狨、鹅翎、杂翎。竹之品四:曰{冉}竹、箭竹、箬叶、芦{废}。
木之品三:曰桑、橘、楮皮。麻之品五:曰青麻、白麻、黄麻、冬、苎麻。草之
品五:曰紫苏、茭、紫草、红花、杂草。刍之品四:曰草、稻草、穰、茭草。油
之品三:曰大油、桐油、鱼油。纸之品五:曰大灰纸、三钞纸、刍纸、小纸、皮
纸。薪之品三:曰木柴、蒿柴、草柴。杂物之品十:曰白胶、香桐子、麻鞋、版
瓦、堵笪、器、苕帚、麻翦、蓝淀、草荐)。至道末,岁收三千一百七十万
七千馀石,钱四百六十五万六千馀贯,绢一百六十二万五千馀匹,纟、纟由二
十七万三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