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1-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封牧,钱一百贯(春服罗一疋,小绫、绢各十疋,冬服小绫十疋,绢二十疋,
绵五十两)。太子太师、太保、太傅,职钱二百贯(春服罗一疋,小绫十疋,绢
一十五疋,冬服绫、绢同,绵五十两)。少师、少傅、少保,百五十贯(春、冬
服小绫各七疋,绢各二十疋,春罗一疋,冬绵五十两)。御史大夫,六部尚书
(行,六十贯。守,五十五贯。试,五十贯。春服罗一疋,小绫五疋,绢十七疋,
冬服绫、绢同,绵五十两)。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五十贯(春服同上)。
左、右散骑常侍(行,五十五贯。守,五十贯。试,四十五贯。春服小绫三疋,
绢十五疋,罗一疋,冬绫、绢同,绵五十两)。太子詹事(钱、衣同宾客,小绫
各止三疋),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五十贯。守,四十五贯。试,四十贯。服
同詹事)。左、右谏议大夫(行,四十五贯。守,四十贯。试,三十七贯。馀同
舍人)。权六曹侍郎(职钱四十贯。馀同上)。太常、宗正卿(行,三十八贯。
守,三十五贯。试,三十二贯。春、冬衣随官序)。秘书监(行,四十二贯。守,
三十八贯。试,三十五贯),七寺卿,国子祭酒(行,三十五贯。守,三十二贯。
试,三十贯文)。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行,三十八贯。守,三十贯。试,
二十八贯)。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左、右司郎中(行,四十贯。守,三十
七贯。试,二十七贯)。国子司业,少府、将作、军器监(行,三十二贯。守,
三十贯。试,二十八贯)。太子少詹事(行,三十五贯。守,三十二贯。试,三
十贯)。太子左、右谕德(行,三十二贯。守,三十贯。试,二十九贯)。起居
郎,起居舍人,侍御史(行,三十七贯。守,三十五贯。试,三十二贯)。左、
右司员外郎,六曹郎中(同上)。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行,三十五贯。守,
三十二贯。试,三十贯)。左、右正言(行,三十二贯。守,三十贯。试,二十
七贯)。诸司员外郎(同司谏)。少府、将作、军器少监(行,三十五贯。守,
三十二贯。试,二十五贯)。太子侍读、侍讲(行,三十五贯。守,二十二贯。
试,二十贯)。监察御史(同正言)。太子中舍人,太子舍人(行,二十贯。守,
十九贯。试,十八贯)。太常丞,太医令,宗正丞,知大宗正丞,秘书丞,大理
正,著作郎(行,三十五贯。守,三十二贯。试,二十贯。绍兴元年指挥,宣教
郎任馆职,寺监丞、簿、评事,台法、主簿,寺簿、正、司直,添给职钱一十六
贯,指挥每月特支米三石)。七寺丞(行,三十二贯。守,二十贯)。秘书郎
(行,三十二贯。守,二十贯。试,二十八贯)。太常博士(同七寺丞)。著作
佐郎(同秘书郎)。国子监丞(同七寺丞)。大理司直、评事(同著作郎)。少
府、将作、都水监丞(行,三十贯。守,十八贯)。秘书省校书郎(行,十八贯。
守,十六贯。试,十四贯),正字(行,十六贯。守,十五贯。试,十四贯)。
御史台检法、主簿,九寺簿(行,二十贯。守,十八贯)。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太、武学博士(行,二十贯。守,十八贯。试,十六贯。今诸王府翊善、赞读、
直讲、记室料钱,并支见钱)。律学博士(行,十八贯。守,十七贯。试,十六
贯)。太常寺奉礼郎(十六贯),太常寺太祝、郊社令(行,十八贯。守,十六
贯),太官令(十八贯)。五监主簿(行,十八贯。守,十六贯)。太学正、录,
武学谕(行,十八贯。守,十七贯。试,十六贯)。律学正(行,十六贯。守,
十五贯。试,十四贯)。密院官属:都丞旨、丞旨(料钱四十贯,职钱三十贯,
丞旨二十五贯。春服罗一疋,小绫三疋,绢十五疋,冬服小绫五疋,绢十五疋,
绵五十两)。副都丞旨(料钱三十贯,职钱二十贯,副丞旨、诸房副丞旨十五贯,
若诸房副丞旨同主管丞旨司公事,加五贯。春衣罗一疋,绢一十五疋,冬绢同,
绵三十两)。检详诸房文字(职钱三十五贯,厨食钱每日五百文)。计议、编修
官(添支钱十贯,第三等折食钱二十五贯,厨食钱每日计五百文)。凡诸职事官
职钱,不言“行”、“守”、“试”者准“行”给。职事官衣,如寄禄官例,及
无立定则例者,随寄禄官给。职料钱、米麦,计实数给,两应给者(谓职钱、米
麦),从多给。诸承直以下充职事官(谓大理司直、评事,秘书省正字,太学博
士、正、录,武学博士、谕,律学博士、正),听支阶官请受及添给。诸称请受
者,谓衣、粮、料钱,馀并为添给。旧制,观文殿大学士,三十贯(米三石,面
五石)。观文殿学士,资政、保和殿大学士,二十贯(米三石,面五石)。资政、
保和殿学士,十五贯(米三石,面五石,同上。春、冬小绫各五疋,绢各十七疋,
春罗一疋,冬绵五十两)。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直学士,
十五贯(春、冬小绫各二疋,绢各十五疋,春罗一疋,冬绵五十两)。宝和殿、
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待制同。先是,大观,或言添支厚薄不
均。其後,自学士而下改名贴职钱。观文殿大学士(贴职钱一百贯文,米、麦各
二十五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方子茶二斤)。观文殿学士及资政、保和殿大
学士(贴职钱八十二贯,米、麦同,添支钱十贯,添支米、麦同)。资政、保和
殿学士(贴职钱七十贯,米、麦同,添支面同,方子茶二斤,春、冬绫五疋,绢
十七疋,绵五十两,罗一疋)。端明殿学士(贴职钱五十贯,米、麦二十石,添
支米三石、面五石,方子茶二斤,春、冬绫五疋,绢一十七疋,罗一疋,冬绵五
十两)。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正三品,
贴职钱四十贯,米、麦各四十石,添支米二石,面五石,方子茶二斤,春、冬绫
五疋,绢十七疋,春罗一疋,冬绵五十两)。龙图、天章、宝文、徽猷、敷文阁
直学士,保和殿待制(贴职钱三十贯,米、麦各十七石五斗,春、冬绫各三疋,
绢十五疋,春罗一疋,冬绵五十两)。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
待制(贴职钱二十贯,米、麦各十二石五斗,春、冬绫各三疋,绢十五疋,春罗
一疋,冬绵五十两)。集英殿修撰,秘文殿修撰、秘阁修撰(以上贴职钱各十五
贯)。直龙图、天章、宝文阁,直显谟、徽猷、敷文阁,直秘阁(以上贴职钱各
十贯)。宣和,罢支贴职钱,仍旧制添支。绍兴因之,令诸观文殿大学士至保
和殿大学士料钱、春冬服随本官;资政殿大学士至待制料钱随本官,春、冬服从
一多给。又诸学士添支钱,曾任执政官以上者,在京、外任并支;其馀在京支,
外任不支。米、面、茶、炭、俸马、亻兼人衣粮,内、外任并给。酒、添支、马
草料,外任勿给。外此,有依祖例添支(如六部尚书而下职事官,八等第支厨食
钱,自十五贯至九贯,凡四等,并依宣和指挥。修书官折食钱,监修国史四十贯,
史馆修撰、直史馆、本省长贰三十七贯五百,检讨、著作三十五贯,并依自来体
例),有特旨添支(如绍兴元年指挥:馆职,寺监直、簿、评事,台法、主簿、
寺正、司直、博士,添职钱十贯文。六年指挥:五寺、三监、秘书、大宗正丞,
太常博士,著作、秘书、校书郎,著作佐郎,正字,大理寺正、司直、评事,台
簿,删定官,检、鼓、奏告院,特支米三石,计议、编修官二石),各有序次。
其在外知、判州府军监等分曹列属等第多寡,有以州望者,荆南、永兴、江宁,
扬、潭州,三十千;凤翔、洪州,二十千(广州知州七百千,逐月均给。任成都
府,给铁钱三百千;梓州二百千。馀州约铜钱数给)。有以都总管、经略、安抚
等使者,河北四路(真定府路知真定府、高阳关路知瀛州、定州路知定州、大名
府路知大名府)、陕西逐路(永兴路知永兴军、缘边秦凤路兼知秦州、泾原路知
渭州、环庆路知庆州、延路知延州)、河东路(知太原府),前任两府并五十
千,大中大夫、待制以上三十千(并特添二十千。知大名府如常河北路安抚使同。
知并州带学士即五十千,无特给)。三路管机宜文字,朝官十千,京官七千。
知桂州充广南西路都钤辖、经略安抚使,自大中大夫以上三十千(朝臣充广西路
兵马都钤辖兼本路安抚管经略司公事,即二十千)。河北沿边安抚副使、都监,
以横行使充,三十千(自横行副使并武功大夫至敦武郎以上充,二十千;秉义郎、
ト门祗候充都监,郎十五千)。同管河东沿边安抚司公事,以横行副使至敦武
郎以上,二十千(秉义、祗候,十五千)。通判大藩,京朝官有二十千至十千者。
馀州军,十千至七千者,京官七千(京官通判成都府,给铁钱八十千,京官六十
千。朝官通判成都府、梓、利、夔路、州、军、府,给铁钱七十千,京官五十千)。
签判,朝官十千,京官七千(朝官签判成都、梓州,给铁钱七十千,京官五十千)。
三路都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矾税都大发运使,大中大夫、待制、
中散大夫以上三十千;朝官充发运使、副,二十千(武功大夫至武翼郎充发运使
副、都监,同朝官;充判官,十千)。三门、白波发运使,朝官二十千(朝官充
判官,十千;京官,七千)诸。路转运使、副,朝官二十千(任成都、梓、夔路,
给铁钱自六十千至四十千,凡三等)。府界并诸路、州、府、军、监、县、镇监
当,朝官七千,京官五千至四千,有二等;武功大夫以下至进义校尉,自十千至
三千,凡七等(朝官任川峡州、府、军、监,给铁钱五十千,京官三十千至二十
五千,凡二等;进义校尉以上,成都、梓、夔路,自六十千至二十五千,凡五等)。
朝官充陕西及江浙、荆湖、福建、广南提举提点铸钱等公事,自二十千至十五千,
凡二等。朝官充都大提举河渠司当及提举宫观,并催遣辇运、催纲,诸州监物
务等,自十五千至七千,凡三等(任川路,给铁钱七十千)。京官充催促辇运、
催装斛斗纲船,并诸州监物务等,自七千至五千,凡二等(任川路,给铁钱五十
千),都大提举修护黄河防埽岸,诸处巡检,并监北京大内军器库,并蔡河拨发
催纲等,并以两省供奉官以下至内品充,自十千至三千,凡七等。凡外任,添给
羊有二十口至二口,凡六等;米有二十石至二石,凡七等;面有三十石至二石,
凡七等;亻兼有二十人至二人,凡七等;马有十匹至一匹,凡六等。禄粟及随身、
元随、仆人之制:宰相禄粟一百石(绍兴:三公,侍中,中书、尚书令,左、右
仆射同平章事,并为宰相),随身七十人。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
同知枢密院事,禄粟一百石,随身五十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
保,一百石(旧制百五十石),随身一百人。太尉,一百石,随身五十人。节度
使(禄粟己具《俸禄门》),元随五十人。承宣使(具《俸禄门》),元随五十
人。观察使、防御使(见《俸禄门》),元随三十人。团练使(见《俸禄门》),
元随三十人。诸州刺史(同上),元随二十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
履正、协忠、中侍、中亮大夫(禄粟、亻兼人并具《俸禄门》),捧日、天武左
右厢都指挥遥郡团练使,五十石,亻兼十人(龙、神卫右厢都指挥使带遥郡团练
使同)。殿前都班直都虞候,诸军都指挥使遥郡刺史,二十五石,亻兼五人(神、
龙卫都军都指挥使带遥郡刺史同)。诸学士添支米面,已附於前,今载:观文殿
大学士,亻兼二十人。观文殿学士,资政、保和殿大学士,亻兼十人。资政、保
和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亻兼七人。枢密都承
旨,亻兼十人;副都承旨、诸房副承旨,七人。其馀京畿守令、幕职曹官,自十
石、七石、五石至於二石各有等。中书堂後官、提点五房公事、逐房副承旨,自
七人、五人至於一人各有数。因仍前制,旧史已书。凡任宰相、执政有随身,太
尉至刺史有元随,馀止亻兼人。绍兴折色:凡禄粟每名细色六斗(米麦中支。管
军给米六分,麦四分)。随身、元随、亻兼人粮,每斗折钱三十文,衣绸绢每疋
一贯,布每疋三百五十文,绵每两四十文。
○职田(官品占田)
《孟子》:“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
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
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小国地方五十
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
《朱子集注》曰:“徐氏曰:‘大国君田三万二千亩,其入可食二千八百八
十人;卿田三千二百亩,可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田八百亩,可食七十二人;上
士田四百亩,可食三十六人;中士田二百亩,可食十八人;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田
百亩,可食九人至五人。次国君田二万四千亩,可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卿田二千
四百亩,可食二百一十六人。小国君田一万六千亩,可食千四百四十人;卿田一
千六百亩,可食一百四十四人。’愚按:君以下所食之禄,皆助法之公田,藉农
夫之力以耕而收其租。士之无田,与庶人在官者,则但受禄於官,如田之入而已。”
《王制》:“夫圭田无征。”
郑氏曰:“夫,犹治也。征,税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治圭田者
不税,所以厚贤也。此则《周礼》之士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