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罗蒙诺索夫 _2 >

第3部分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罗蒙诺索夫 _2-第3部分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罗蒙诺索夫 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惯于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给学生上课,向学生讲授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罗蒙诺索夫很喜欢听沃尔夫教授讲课,他从沃尔夫教授的课里,第一次 

接触到物理学和化学的现代理论。他从沃尔夫那里懂得了什么是微粒论,还 

在书里读到了波义耳和伽利略的发现,了解到沃尔夫本人的新理论。但是, 

尽管罗蒙诺索夫十分钦佩沃尔夫教授,但是沃尔夫的名气并没有妨碍他用批 

判的态度去看待这位教授的许多见解。他认为沃尔夫关于没有重量的液体的 

说法纯属虚构。他苦苦思索,总想找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孜孜追求, 

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他力求提出自己的科学见解。为了实 

现心中的目标,罗蒙诺索夫开始了伟大的探索。 

     在沃尔夫教授的实验室里,罗蒙诺索夫好奇地盯着那些物理仪器。这是 

他平生见到的第一个实验室,他仿佛插上了在科学王国里飞行的翅膀。他特 

别喜欢物理实验课,他一面仔细地观看各种光学仪器,一面仔细地听着老师 

的讲解。对老师的提问,罗蒙诺索夫敢于回答,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一 

些德国学生对罗蒙诺索夫看不顺眼,沃尔夫教授的助理福赫特则从内心深处 


… Page 12…

看不起俄国留学生,认为科学在俄罗斯很不发达,俄国学生对物理科学缺乏 

基本知识及其应有的理解力。面对德国人的藐视和嘲弄,罗蒙诺索夫镇定自 

若地进行反击,以维护祖国的尊严和俄国留学生的人格。一次,针对德国学 

生带有侮辱性的挑衅,罗蒙诺索夫尽管语气平和,但绵里藏针,非常自信地 

说道:“数学是一切事物的真正尺度,而且我认为物理定义没有数学的帮助 

是难以掌握的。” 

     他的这一见解得到了沃尔夫教授的赞赏。沃尔夫教授夸奖罗蒙诺索夫“说 

得太对了”。他训导德国学生说:“罗蒙诺索夫——这个俄国青年可以教你 

们很多东西。”罗蒙诺索夫又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他在沃尔夫教授的理解、 

支持和帮助下,如鱼得水,一心沉浸于自己的思考、疑问与幻想之中。在沃 

尔夫教授的实验室里,他难以满足的求知欲,终于得到满足了。 

     北极光、万有引力定律、冷和热、地球内部与天体结构、关于物质结构 

和物质本质,…………这一切在理性和正确认识的光辉照耀下,终于把其奥 

秘展现在他面前。罗蒙诺索夫被小小实验室展示的世界迷住了,他身在教室, 

心连宇宙,那些困扰他的一连串的为什么,在这里突然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 

体,那合乎逻辑的结论,仿佛是对他长期忍受痛苦的一种报偿。现在,罗蒙 

诺索夫在沃尔夫教授亲自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实验,沃尔夫教授耐心地回答他 

提出的一切问题。虽然教授的回答还不能完全令他信服,但教授那渊博的知 

识已使他惊叹不已。 

     于是,罗蒙诺索夫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欢乐。在沃尔夫教授的实验室里, 

在德国的大学校园里,他终于能够去探索宇宙的全部隐秘的规律,去追赶自 

己心中的太阳——取来科学知识的圣火,驱逐愚昧和迷信的阴云,让科技之 

光照亮一个崭新的时代。 


… Page 13…

                             六、德国并非乐土 



     罗蒙诺索夫如饥似渴地读书和思考,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研究结论, 

学业日进,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他坚信自己的研究结论是正确的,不惜 

顶住德国人的嘲讽和压力坚持自己的主张。他将自己的论文送到校刊《德国 

科学》杂志发表。他针对沃尔夫教授的燃素说热素说提出质疑。 

     据资料记载:沃尔夫教授是燃素说的拥护者。所谓燃素说,按德国化学 

家约翰·约钦姆·贝歇尔(1635—1682)的观点,凡是能燃烧的物质,都会 

有某种特殊成分。他把这种成分称作“油土”。斯塔尔则把这种可燃成分称 

作“燃素”。在斯塔尔看来,一切可燃物质都会有燃素、燃烧时燃素逸出。 

金属也含燃素,因为他们在锻烧后会变成金属灰。可是,如果把金属灰与炭 

混合燃烧,金属灰就会和炭中的燃素结合,又变成金属。斯塔尔的理论虽然 

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却回答不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金属在锻烧时会失去部 

分燃素,为什么金属灰比原来的金属还要重呢?当时赞成斯塔尔的人提出一 

项推测:燃素是具有负重量的物质。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怎么可以设想会存 

在什么具有负重量的物质呢? 

     罗蒙诺索夫发现了燃素说的无可解释的矛盾,运用与教授不同的更为完 

善的流体力学原理说明冶金过程。他认为,关于物质运动问题,犹如溪水奔 

流,这种运动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他固执地认为构成一切物体的是不 

可见的分子。他的这些科学思想的萌芽尽管稚嫩,但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是投向伪科学的匕首。因此,遭到热衷燃素说的一些德国学者的反对和攻击。 

一些德国学生视罗蒙诺索夫是不自量力的狂人,因为罗蒙诺索夫反驳了他们 

崇拜的教授,他们几乎视他是乱臣贼子,大有不诛不快之意。 

     真正能理解罗蒙诺索夫的人是沃尔夫教授。沃尔夫教授没有因为罗蒙诺 

索夫不同意自己的一些学术观点而恼怒,他胸襟大度,表现出了一个伟大学 

者的风度。他耐心地听罗蒙诺索夫陈述自己的见解,平心静气地说:“在世 

界观方面我们尽管存在着分歧,但我完全能够理解您的思路,并且十分欣赏 

您的独立见解。您在科学上可以大展宏图。” 

     跟随沃尔夫教授学习的日子就要结束了。罗蒙诺索夫顺利通过了物理、 

化学和力学考试,马尔堡的学习已近尾声。弗赖堡在等待俄国的留学生们。 

在那里,他们将向亨克尔教授学习,同矿业打交道,并且要直接下矿场。此 

时,罗蒙诺索夫有点想家了,他梦见了父亲,也依稀听到了祖国的召唤。他 

想尽快完成学业,返回圣彼得堡科学院。 

     沃尔夫教授接到圣彼得堡寄来的指示:在教授规定的所有课程通过考试 

之后,所有的学生将被派往弗赖堡,到矿务顾问亨克尔先生那里学习矿业。 

沃尔夫教授着手准备为罗蒙诺索夫等三名俄国留学生送行了。他意识到,随 

着他们的离去,他的实验室将要变得空虚而冷清。 

     离别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临行前的那天晚上,罗蒙诺索夫跟沃尔夫教授 

告别。沃尔夫教授鼓励他说:“您在这儿获得了特别牢固的基础知识;我相 

信,为了科学,您是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罗蒙诺索夫真想拥抱自己 

的老师,但沃尔夫教授挥挥手,阻止了他。 

     第二天清晨,沃尔夫教授亲自送罗蒙诺索夫一行三人上路,他光着头站 

在那里,身体笔直,神态从容,目光敏锐。罗蒙诺索夫按照俄国北方的方式 

向他三次施礼告别。尽管罗蒙诺索夫不同意沃尔夫教授的燃素理论和“先定 


… Page 14…

和谐V论”,但是他非常佩服沃尔夫教授的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沃尔夫教授是他最密切最亲近的人,是他走上科学之路的导师。 

     弗赖堡市迎来了三位俄国留学生。著名的亨克尔教授早已接到俄国科学 

院的报告。他是罗蒙诺索夫的导师。他负责管理罗蒙诺索夫等三名俄国学生 

的生活,并传授矿业专门知识。他采集收藏了大量的矿物标本和金属模型。 

他有自己的实验室。他是一位书斋学者,对物理学化学的知识远不如沃尔夫 

教授,他感兴趣的问题是矿场的结构和矿层的深度。他教授冶金课。 

     罗蒙诺索夫对亨克尔教授的授课很有看法,他对亨克尔讲课时引用的那 

些早已过时的理论十分腻烦。他和亨克尔教授发生了争论。有一次,罗蒙诺 

索夫运用与教授不同的、更为完善的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来说明冶金过程, 

亨克尔粗暴地打断他,训斥他说:“我活了几十个年头,只有在童话里听到 

过无形的鬼胎,但不是什么看不见的物质!笛卡尔的学说的论点是科学上的 

一种恶毒的学说。” 

     罗蒙诺索夫对亨克尔攻击笛卡尔学说的言论很恼火,他针锋相对地进行 

了反驳,说完就退出课堂,决心不再回到大学里来。他忿忿不已,沿着弗赖 

堡市大街信步走去,心中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他想没有必要回到亨克尔的 

课堂里去了,这个热衷于燃素说的守旧的人根本不懂得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 

的学说。笛卡尔说到运动守恒律时,曾断言,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点。 

他所揭示的宇宙的秘密是实实在在的真知,这个亨克尔,还有容克尔教授竟 

全然不知,更缺乏起码的理解力。他们只要尊严,不要科学,他们和沃尔夫 

教授不是一类人,他们不能容忍自己,同他们在一起,跟随他们学习简直白 

白浪费时间。罗蒙诺索夫毅然决定,走自己的路,离开弗赖堡,回到祖国去。 


… Page 15…

                           七、陷于困境的日子 



     罗蒙诺索夫找到亨克尔先生,他申请离开弗赖堡回国;亨克尔以课业没 

有学完为由不予批准。罗蒙诺索夫的犟脾气发作了,他背对亨克尔先生,用 

俄语说道: 

      “如果有谁认为没有他的准许,我就不能返回祖国,我将对这种权利嗤 

之以鼻。” 

     他转身走了出去,把门砰的一声关上。 

     他开始作动身上路的准备。但是出乎罗蒙诺索夫意料的事发生了。他被 

告知,对擅自离开学校的人是不能资助路费的。罗蒙诺索夫身无分文,他的 

同学也是一文不名。在异国他乡,谁能资助他回国的路费呢。面对压力,罗 

蒙诺索夫没有屈服,他告别同学,毅然上路了。他准备找俄国外交公使恺捷 

林男爵,求他帮助自己返回祖国。 

     但是俄国公使竟拒绝了罗蒙诺索夫的求见,他被俄国公使的仆人礼貌地 

撵出了大门。从此时起,罗蒙诺索夫像出海的渔船遇到了风暴一样,他被弄 

得蒙头转向,他无依无靠,两手空空,身无分文,他陷入了难言的困境,感 

觉到心里一种极度的孤寂。他怀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俄国驻海牙的公使馆,递 

交了请见书,请求庇护。但是公使先生叫秘书转告他:公使先生感到非常遗 

撼的是,他无能为力,因为公使先生认为不便介入大学生罗蒙诺索夫和俄国 

科学院的关系。 

     罗蒙诺索夫只有靠自己挣扎了。他卖掉了自己最后的一件长衫。他决定 

返回马尔堡,找沃尔夫教授和丽兹白特。 

     丽兹白特是罗蒙诺索夫的女朋友。他在马尔堡跟随沃尔夫教授学习期 

间,住在丽兹白特家里。丽兹白特的母亲齐尔赫夫人看中了罗蒙诺索夫的才 

华和前程,鼓励女儿接近罗蒙诺索夫。丽兹白特早已在心中喜欢上了这个俄 

国留学生。她同罗蒙诺索夫悄悄地相爱了。夏季的一天傍晚,在落日的余辉 

下,罗蒙诺索夫和丽兹白特订了终身。尽管二人分别已经一年多了,但是罗 

蒙诺索夫一直珍藏着热恋中那股真挚的柔情。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想起了自 

己的恋人和自己的挚友、老师。他感到他需要他们,需要丽兹白特的爱抚, 

需要沃尔夫教授的鼓励。这里太冷酷了,他要尽快回到马尔堡这个温馨的港 

湾稍微休息一下。 

     罗蒙诺索夫满怀信心地奔向马尔堡。也许是命运偏要捉弄敢于抗争的人 

们吧,他被普鲁士军官用绑架的方法抓去当兵了。这个流浪异乡的俄国大学 

生,一夜之间彻底变成了普鲁士皇家军的一个骠骑兵。他想反抗但无济于事。 

他冷静下来,按要求进行操练,参加军事演习,却在暗中准备逃跑。他借伴 

随军官出去侦察的机会,熟悉了四周的地形。一天晚上,他乘哨兵酣睡,悄 

悄地逃出了兵营,穿过普鲁士国境线的树林,到了维斯特伐利亚的国土上。 

他自由了,他又有了返回俄国的希望。 

     罗蒙诺索夫终于返回了马尔堡。当他犹如从天而降般地突然出现在丽兹 

白特的小屋里时,丽兹白特的焦躁的心找到了归宿。他俩决定:马上结婚。 

第二天早晨,罗蒙诺索夫和丽兹白特在特克牧师主持下举行了婚礼。丽兹白 

特已经是丽莎维塔·罗蒙诺索娃了。他们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罗蒙诺索夫 

觉得,他终于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可以稍事休息了。 

     无忧无虑的安静日子并不长久。罗蒙诺索夫看到岳母——齐尔赫夫人怒 


… Page 16…

而不言的脸色,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知道,因为自己经济上的 

贫困,这位夫人一直没有把他以姑爷相待。他只好深居简出,埋头进行科学 

研究。丽兹白特则充满了幸福和愉快,她每天愉快地把罗蒙诺索夫写的东西 

整理好。但是,生活毕竟是严峻的,一天,她终于婉转地对丈夫说:“我们 

要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了,我的母亲坚决不让我们吃饭了。” 

     于是罗蒙诺索夫不得不去找沃尔夫教授。这对于他来说,那是一种令人 

心情最沉重、最痛苦的求生方式。贫困在折磨着他的心灵。他从家里出来, 

他心里感到宽慰的是:沃尔夫教授两天前去赫尔市了,临行前给他留下一张 

告别的便条。他不想马上回家,他实在不愿看齐尔赫夫人阴沉沉的脸色。他 

无所事事,在市内到处闲逛了一阵子。当他往家里走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 

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