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453部分

柏杨全集-第453部分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我们别扭。」老头被赶出来后,前途茫茫,简直不知道应不应该去买包巴拉松下肚。
   呜呼,小子怎知老年人寂寞之苦哉。
   
   
   「暴风要来啦」
   小孩被大人隆重赶走,伤心之余,顶多哭一阵,然后发现了新的玩具,马上就又沉入另一个天地。而老头被年轻人赶走,便没有那么容易心平气和矣。小孩子闹着要跟父母去玩,父母被缠不过,只好曰:「我抽屉里有块口香糖。」孩子去把口香糖拿到手中,回头一看,父母已经夺门而逃。或者号两声,或者根本忘了这回事,旁边再有人一抱一哄,等父母回来,老小恩爱如初。可是情况如果反转过来,年迈的老头老太太如果去了纽约,想跟着儿女去逛逛帝国大厦或地下铁道,儿子女儿曰:「请你老人家先睡一觉,养养精力,如何。」一觉醒来,儿子女儿也夺门而逃,陪他们的女朋友男朋友去逛啦,老人家这份伤心,恐怕只有带到坟墓里矣。
   农业社会中,老人有崇高的地位,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有「商山四皓」;商山,位于陕西;四皓,四个白发老头。刘邦先生当了西汉王朝第一任皇帝之后,一心一意要把太子刘盈先生废掉,让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先生当太子,以便继承他的王位,谁劝都不行,最后还是张良先生出了一个妙计,把四位白发老头弄到长安,让刘邦先生瞧瞧;刘邦先生一瞧之下,不得不泄了御气,改变主意。再古时候,皇帝还专门有「三老五更」之设,弄了些老头到政府作官,而且把他们当父兄一样奉养,真是老头的黄金时代。后来老头的地位虽逐渐降低,在政府中没有从前值钱啦,但在地方上却仍坚硬如故,盖年老的意义,有两个焉。
   一曰,老头手里,往往有钱。我们说「有钱」,似乎太露骨,而且不够学院派,为墓碑式学者所不取,那么不妨改变一下曰「老年人往往掌握经济大权」,或「老年人在政治上往往有较大的影响力」。农业社会的财产差不多都是农田累积的,而农田的所有权无不握在老头之手,而且交通不方便,工商业不发达,换句话说,也就是吃饭的门路太少,仅有的门路也太窄。年轻人想踢腾都踢腾不开,唯一有希望的是做官,而做官却需要长时间的投资──君知道寒窗读十年书,要多少钱乎哉?这钱只有老头可以供应,要想不吃香,不可得也。
   一曰,老头有的是宝贵经验,遇事真能露一手。农业上的知识,因没有书本和学堂的传授,唯一的来源是经验,而经验来自父兄的口授和自己的体会;这一切都非年龄莫办。前已言之,柏杨先生小时候不是跟着母亲大人去外祖父家小住乎?有一天,外祖父带我去田里吃瓜,正吃得有劲,老人家抬头一望,大惊曰:「快回快回,雨要来啦。」我当时颇不高兴,盖骄阳当空,哪里来的啥雨,以为他心疼他的瓜哩,但也只好遵命办理。结果慢走一步,竟被淋了个落汤鸡。
   抬头望天,就知道要下雨,不过是小小的一个例子,但这正说明老水手在船上所以被尊敬的原因。君看过《镜花缘》乎,本来天朗气清,水平如镜,船行其上,好不舒服。多九公先生忽然发神经曰:「不好啦,暴风要来啦。」男主角唐敖先生跟柏杨先生一样,宁死都不肯相信,等到他相信时,已被吹到三十三天之外,不但迷了途,而且几乎送掉老命。正因为有这种本领,老头才比年轻人值钱。风雨尚且如此,种田治家,以及国家大事,推而及之,「老」是第一要素。
   可是农业社会终于下台鞠躬,现在正往工商业社会上走,老头的份量,用一句学院派的行话,那就是「不得不作痛苦的再估价」。再估价的结果,虽没有被估到垃圾箱里,却硬是毫不客气的被估到垃圾箱盖上。老头如果稍微自爱一点,提高警觉,还可以在箱盖上坐一会喘口气。否则的话,一声哎哟,就得栽进去,被垃圾车拖走。盖经济大权不再操在老人手上矣,即令是不识字的小子,也可去工厂谋一个粗工位置,维持自己生活,用不着非老头不可。而且工商业社会,五花八门,条条大路通钞票,干啥都有前途,画画固可画出名堂,唱歌也可唱出名堂,便是跳跳舞都能跳出家财万贯,一个二十岁的演戏小姑娘,每月收入,能抵八百个老头。而这些玩艺,在农业社会固只有饿死一途也。
   谈到经验,这是老头们的唯一法宝,也逐渐不能独占,在人情世故上,老头固然比年轻人有两套,但在性灵上或知识上,老头便没啥了不起,反而因受年龄的拘限,很容易变成了酱萝卜,对新的发明和新的思潮,接受艰难,终于成为社会进步的一项阻力。即令不成为阻力,那点可怜的经验,也能把年轻人的下巴笑掉。好比说看天下不下雨,刮不刮风,现在只要有一个晴雨计在手就行啦,用不着费十年功夫,去累积经验。老头对赶马车颇有一手,如今这一手你说还有啥用?柏杨先生年轻时以会吹喇叭闻名于世,周围五十里,无不知有我这么一位音乐家,可是如今便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堂音乐系的学生老爷,还能向我请教耶?这不是说他们轻视喇叭,而是说他们用的乃洋式喇叭,曲曲弯弯,其式样之奇,我连听说过都没有。呜呼,现在老年人唯一可以自傲的,恐怕只有「德行」这一项矣,这一项如果站不住,则只好靠表演「悔改」过日子。有些人作了一辈子恶,到了老头,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便为年轻人立下榜样,奇哉。
   
   
   乐园?战场?坟墓
   即令是崇高的德行,和必须靠累积才能得来的知识,在高度的工业社会之中,也得小心运用。英国哲学家罗素先生,应该是全世界都闻名的人物矣,他对俄国的认识,明察秋毫,他的反俄理论,简直挖进俄国的心窝,现在自由世界的反俄观念,一部份受他思想的指导。可是,可能是太清楚啦,反而变成太糊涂之故,他忽然发表言论,提倡亡国保种主义。他说与其冒核子弹把英国人全部杀光的危险,不如索性亡了国,让俄国统治算啦。盖根据他阁下的研究,历史上任何暴君也好,暴政也好,都不过是一阵眼前欢,可怜的小民固然苦不堪言,但终必有一天来一个大翻身,仍可以过快快乐乐的日子。而一场核子战下来,小民绝了种,即令第二天暴君暴政垮了台,还有啥用处乎哉?
   他这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哲学,主张宁为瓦全,不为玉碎。这种想法当然有坚强道理,尤其是俄国人会大喜若狂,鼓掌欢迎。再加上罗素先生的盛誉,简直成了一股投降狂潮,闹得轰轰烈烈,晕头转向。英国政府无可奈何之余,只好向法院告他阁下一状,这是全世界最瞩目的一场官司,大家都屏声静息,瞧法律能不能斗过哲学。如果换了中国,帽子铺掌柜的飞出一顶帽子,便啥都解决,秦桧先生的一项「莫须有」,就杀了盖世英雄岳飞先生,何况糟老头罗素先生乎。可是英国法庭不能那么瞎搞,它要教人口服心服,官司的结果是罗素先生输啦,被判罚款,法官的判决书上没有一句刀光血影,但却说了一句更伤心的话,该话引自《圣经》,曰:「老年人并不全是对的。」呜呼,法官如果弄顶帽子,小民还有反攻余地,如今直接击中老头要害,等于弄团臭狗屎塞到尊嘴之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只有往肚子里流泪之一法也。这位法官的一纸判决,不但判决了罗素先生一个人,也判决了全体老头,哀哉。
   正因为连老哲人都不行啦,老年人虽不能说动辄得咎,一无是处,但也因此之故,更加寂寞。俗云:「贫居闹市无人问,富住深山有远亲。」工商业社会上年龄一项,逐渐的也进入这种境界:「老住闹市无人问,壮住深山有远亲」。工商业社会最大的一项迹象,就是老年人地位没落,和因此项没落而招来的寂寞。在美国,有些老头老太太死在浴缸里三四天,一直等自来水从楼上流下来,才被发现。他有儿女乎?曰有。儿女们都为生活奔忙,不到约定的日子,无暇相见也。
   世人都知道美国是儿童的乐园,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其实何止美国如此,任何一个工商业发达到某一种程度的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呜呼,一个社会一旦成为中年人的战场,其结果一定成为老年人的坟墓,坟墓的意义并不是说老年人都战死啦,或是真的把老头老太婆一律活埋;而是指的寂寞。盖年轻人全体上阵打仗,一分一秒都性命交关,怎能有时间膝下承欢乎?不但没有这份心情,也没有这份精力。前些时看报,一个从美国回来的老头,写了一篇文章,说他游新大陆时,恰逢老友某寓公恶盈满贯,被阎王抓走。下葬之日,朋友们纷纷光临,死人有一个儿子,是死人在他三岁时带到美国,因而成了美国公民,当了工程师,按目前的行情,他应该十分感激他爹才对。虽不必匍匐奔丧,但至少也应亲视含殓。想不到该儿子左也不来,右也不来,好容易来啦,向着棺材,行了一鞠躬之礼,然后不断瞧表,尊脸上露出不耐烦之色,结果竟没等到把土埋好,就拔腿先走。该文上说,众老友伫立墓头,呆呆相望,想前想后,禁不住流下老泪。
   美国社会上老人的寂寞,使人心碎,去年(一九六三)十月,旅居各国的华侨,纷纷组团回国,一位美国老华侨曾在北投看了一块地皮,想盖一座新村,专门容纳旅美的华侨老头。嗟夫,有人说这是一幕「悲剧」,我想这没啥可悲的,倒是有啥可气的,应称之为「气剧」。一个堂堂的中国人,当年轻有为的时候,闯到洋大人之国,拳打脚踢,把生命中最精华的部份贡献出去,谁要提他是中国人,他就跟谁不共戴天。一旦春尽红颜老,在该夷社会上没人理会──土生土长的美国老头都寂寞不堪,异国异种的老头当然更糟,这时候才想起到底还是中国好,把骨头架子拖了回来,你说教人生气不生气哉?
   其实,也没啥可气的,落叶归根,我们还是无限欢迎。问题却在于,中国的老头,也正在开始往寂寞的路上走,虽没有美国那么激烈,但也够惊人的也。而且既然是往那条路上走啦,终有一天也会走到同样高峰,想起来教人直冒冷汗,柏杨先生幸亏现在眼也花啦,牙也掉啦,距驾崩之期不远,如果再迟三十年才老,恰好赶上「坟墓」的最高境界,真要伤心死矣。
   不过即令如此,现在的老头,也比不上二十年前的老头,更比不上二百年前的老头。我有一位总角之交,当然也是老头啦。有一天气呼呼光临柏府,我以为三作牌修理了他哩,原来他在生他小儿子的气,生的啥气,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需要知道的倒是他阁下两句话,他在我劝了几个小时之后,叹曰:「老哥,我现在才想到『生不逢辰』的悲哀。从前我们小时,父权高涨,老头值钱。如今我们老啦,却碰到儿童乐园,老头又不值钱啦。」哀哉,斯言。
   
   
   含饴弄狗时代
   中华民族固然是世界上文化最悠久的民族,但时至今天,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没有自尊的民族。我想任何一个民族恐怕都没有中华民族堕落得如此之惨,见了洋大人简直连尿都撒出来。便以柏杨先生而论,道德学问,都绝千古,应该挺得起脊梁了吧,谁都料不到我撒的尿比别人更多也。不说别的,仅就对孩子们的希望上,这份感情就充分表达出来。稍微有点前途的正人君子,无不都在想办法把孩子送到美国学堂念书,其势之猛,堂堂中华民国政府却莫法度。前年台北市政府也曾有几位官员折腾了几下子,结果成了狗咬刺蝟,尽管汪汪乱叫,却不敢下口。盖有股奇劲在其后隆重埋伏。若干年后这种现象可能使人哑然失笑,但现在却没有几人能笑得出。
   读台北的美国学堂的景观,其小如米,在庞大的水泥拌搅器中,一粒米根本不值得一提。我们提的是这种气质,小的时候还读美国学堂,长大成人之后,中国每把椅子上都好像有根大头针,自然更坐不下去啦。如果不去美国,真能活活急死。于是中国人生下来的第一重要使命,就是去美国。父母养孩子的第一重要使命,也是把他们送到美国。世界上竟有这种以专门去美国为目的的国家,也算二十世纪一大奇景。而把中国人弄成这种丢人现眼的巨大人物,更值得我们脱帽致敬也。
   于是乎,中国老头遂面临另一种凄凉的场面,乃世界其他各国老头很少有的。就是中国老头一旦大功告成,把儿子女儿全数送到了美国之后,他们的老境会陷入比度日如年更难过的境界。一位过气大官的朋友,手里颇有几文冤枉钱,他有七男五女(老太太年轻时,貌美力壮,有「母鸡下蛋,一努一个」的雅号)。来到台湾第一天,他就洞烛机先,发现美国之妙,妙不可言,开始努力,用种种奇法毒计,往外猛送,一直送到三年前,才算把存货全部出清。出清之后,如释重负,心广体胖,每月都有儿女寄来的美援,真是有福呀有福。至亲好友,包括巷口摆西瓜摊的,无不羡慕得要死要活。老两口也自命不凡,无论走到哪里,三句话如果还没有说到他的儿子女儿在美国,其尊脸就立刻发生变化。柏杨先生是知道他脾气的,故我每次碰见,一定都说上一火车顺耳之言。
   可是,一年之前,老头得了瘫痪之症,不久老太太腰上长了一个啥子疮,送到台大医院开刀,老太太派人把保证单送到家请老头签字,老头不能提笔,只好扶着他的尊手,按了一个手印,但老太太仍然隆重寿终,死在手术台上,在太平间放了两个星期,都没人前去收尸。家中虽然请了一位下女,可是教下女做饭,固没问题,她却不能喂老头吃呀!而拉屎拉尿更严重万分。这当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即令儿女在家,也不见得好多少,可是老头听到老伴死讯后那份寂寞,令人心碎。该老头把儿女的照片并排挂在墙上,从早到晚,呆呆相望,有信来时,就教下女把我唤去,念了又念。然而,每当我告辞时,孤灯一盏,万籁如死,老头总流下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