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 >

第10部分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第10部分

小说: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难磨砺非凡人生。《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以前都经历过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唐僧是一个弃儿,孙悟空在五行山被镇压了五百年,猪八戒是被玉帝贬到下界的天篷元帅,沙僧是玉帝贬到下界的卷帘大将。为了重新获得新生,他们甘愿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赴西天取经,的确有一股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最终成功了。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与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这在孙悟空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师徒四人,其他三位只是在取经以前遭受了一些苦难,而他在刚刚被从五行山下解放出来,又被带上了紧箍儿。虽然唐僧曾贬他回花果山,但悟空没有因此而怀恨在心,而是忠心地保护唐僧西天求取真经,他永远保持着他的自信乐观、勇敢无畏的精神。也正因为这样,在取经途中,他成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英雄人物。
  《西游记》中的德育资源是丰富深邃的。它在给人们无穷的联想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无尽的启发与教育。
  极幻与极真
  “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西游记》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它运用超凡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从环境看,这里有金碧辉煌的玉帝所在的天国,有晶莹瑰丽的龙王所居的龙宫,有阴森可怕的阎王所在的冥府,有烟云缭绕的如来所居的灵山,有安谧宁静的观音所住的南海,有灵禽异兽、奇花瑶草的仙山福地花果山,有激流滚滚、漂不起鹅毛的流沙河,有寸步难行的黄风岭,有铜铁也要化成汁儿的火焰山,有奇幻如海市蜃楼、恍惚似南柯一梦的护法伽蓝点化的仙庄等等。这种神奇瑰丽的环境,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从情节上看,小说中的故事更是奇幻莫测。其中有孙悟空闯龙宫获得的净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缩小可藏在耳朵眼儿的如意金箍棒;有下地府斗阎罗、生死簿上勾猴属的奇思异想;有升天闹天宫,直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的壮举;有偷仙桃、盗御酒、窃金丹,八卦炉煅烧七七四十九天却炼出一副火眼金睛,虽能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却跳不出如来佛手心儿的离奇情节。表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和“一生必有一克”,如牛魔王芭蕉扇大可一丈二尺长,小可缩成一片杏叶噙在嘴里;煽一下,可将人煽出八万四千里,可孙悟空噙了定风丹,就能在漫天黑地的阴风前岿然不动。再如悟空的金箍棒可以一变千条,飞蛇走蟒般地打向敌人,可青牛怪却能用白森森的“金钢镯”一股脑儿套去。从形象看,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老虎、狮子、豹子、牛羊、花、鸟、虫、鱼,甚至骷髅都可成精变人,他们往往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总之,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铸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第34节:第九章 解读韵味(5)

  与这种奇幻美相应,《西游记》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小说中的幻境,往往有实际生活的影子。如蜘蛛精的盘丝洞,被“一片如雪又亮如雪,似银又光似银”的丝网笼着,“看见那丝绳缠了有千百层厚,穿穿道道,却似经纬之势;又用手按了一按,有些黏软沾人。”洞里“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老鼠精的“陷空山无底洞”,“山脚下有一块大石,约有十余里方圆;正中间有缸口大的一个洞儿,爬得光溜溜的”。“洞里周围有三百余里,妖精窠穴甚多”。这些奇幻境界,既有极度的夸张,又有真实的成分。就形象说,即使是害人妖魔,也往往写得有人情、通世故。如铁扇公主虽称霸一方,是个富有的女人,但由于牛魔王喜新厌旧、一夫多妻,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牛魔王讨了白面狐狸幻化的玉面公主为妾,另寻新欢,铁扇公主便过着一种被遗弃、被冷落的凄苦生活。当我们看这些情节时,真分不清作者是在写妖还是写人,是在写幻还是写真。所谓极幻之文,含极真之情;极奇之事,寓极真之理。寄真于幻,寓实于诞。
  主题的形成
  不少学者认为小说《西游记》对佛教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肯定”的、“尊崇”的,例如明清时代的“谈禅”说和现当代学者的“崇佛”说。但也有不少学者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小说《西游记》对佛教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否定”的,甚至是“批判”的。这两种意见各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各有其明显的局限。将它们综合起来,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或许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了。比如小说里,佛教神团中的人物,诸如佛祖如来、观音菩萨等,大都被写成正面形象;小说把佛祖如来的手掌心写得那么大,让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都还翻不出去,最终输给了如来佛祖,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西天取经路上,每有大难难解之处,总是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前来相助,使唐僧师徒绝处逢生。这种安排和描写,能说不是肯定佛教的表现吗?可是,让孙悟空诅咒观音菩萨“一世无夫”,让佛祖如来为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讨“人事”的恶行辩解,让妖魔精怪多与神佛祖师有“裙带”牵连,观音院的金池长老贪图唐僧袈裟,竟想火烧唐僧一行人。这类描写,自然也难说是对佛教“尊崇”的表现。然而,也要看到,这两者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又不是完全一样的,其间有主次之别,多寡之分。小说对佛教以“肯定”为主、“尊崇”较多,贬损虽有,但不多。毋庸讳言,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佛教的态度和倾向,当然同作者在生活中对待佛教的态度和倾向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能没有或不带任何思想倾向。若借用当今的话来说,那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自然流露,而大多不是自觉地、刻意追求的。
  《西游记》这部小说反映了儒家的“仁政、王道”思想。在小说中,唐僧作为一个佛门名僧,不仅时时处处以“慈悲为怀”,更常常是口口声声“仁义为本”。孙悟空虽然“猴气”未尽,难免时有调皮之举,但他对西天取经之大业则大智大勇、心诚志坚,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太白金星屡次以“仁义为本”,奏请玉皇大帝“招安”孙悟空,不可谓不是一个“仁者”。在雷音寺如来佛祖总论南赡部洲的那一段话里,斥责“多贪多杀”、“不义不仁”之徒,与其说是替佛门讲经说法,还不如说是在宣讲儒家仁政王道之说。小说中的“过舜禹、赛尧汤”的大唐王朝“一天瑞气,万道祥光。仁风轻淡荡,化日丽非常。……圣明天子正,忠义大臣良”就是一个“仁义”之邦、一块“王道”乐土。“仁政、王道”正是儒家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

  第35节:第九章 解读韵味(6)

  这部小说也表现了儒家的“忠孝节义”的名教纲常。比如,小说中写唐僧奉旨西天取经,起程前向太宗皇帝表示“愿效犬马之劳”、“捐躯努力”,对众僧发誓要“尽忠报国”。后来,唐僧被隐雾山南山大王俘虏之后,念念不忘君恩,他对思亲的樵子说:“可怜!可怜!山人尚有思亲意,空教贫僧会念经!事君事亲,皆同一理,你为亲恩,我为君恩。”又如,青毛狮子精变作乌鸡国国王,虽然把乌鸡国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由于它破坏了君王尊严、尊卑秩序,孙悟空照样将其赶走,请出真王即位。他大骂妖道:“我把你大胆的泼怪!皇帝又许你做?”再如,第三十一回里,孙悟空对宝象国公主讲说孝道:“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他还对唐僧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唐僧、悟空终不为女色所动,更表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儒家伦理观念。
  《西游记》中,也不乏对道家及道家追求长生的探索和修行的描写。孙悟空在花果山快乐无忧地生活,突然省悟到人脱离不了死亡,于是在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元合本神”中,漂洋过海,历经数十载,终于寻到了菩提祖师,求取长生之道。菩提祖师说禅讲道,孙悟空跟随祖师彻悟了诸多佛道真理。但菩提祖师告诉悟空,他虽然已注神体,可以活到五百年,但以后还会有更大的难以逃脱的磨难,会夺去其性命。所以,要想长生不老,还要躲过“三灾利害”。“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鸹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这是道家对追求长生中会遇到的灾难的知识,所以,菩提祖师又教给了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凭此本领来躲避“三灾”,求得长生。
  通过《西游记》中的这些描写,我们可以对道家的本领及风范有一个大概的认识。道家通过修炼,不仅可以得道成仙,获得五百年的长生;此外,道家还掌握了可以躲过更大的天灾的本领,可以让人永远不死。道家不但追求长生不老,而且还要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的生活。乘鸾驾鹤,来去自由,天地日月、世间万物都可以为自己所用。这样的生活,怎能不令人向往呢?难怪历史上有很多君王权贵崇尚仙道,供养道人修仙炼丹。因为他们不但要保持自己富贵荣华,而且要求永远的长生不老。
  实质上,小说《西游记》非常明显地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内容。首先,它反映了儒道佛三教的基本义理。这部作品的主旨虽然不是“劝学”、“谈禅”和“讲道”,可是它的确写有大量“劝学”、“谈禅”和“讲道”的内容。
  其实,在小说《西游记》的艺术描写里,明显地反映了三教相融合的情形。比如,在小说描写的“安天大会”上,儒教和道教两大神团人物就聚会一起,庆贺如来佛祖收伏“妖猴”的胜利,特别是道教诸神纷纷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献与佛祖作谢。这正是佛道合一的充分表现。其实,在整部小说里,佛、道两教作为两大阵营,始终都是相互呼应、同舟共济的,从来没有分庭抗礼、明争暗斗过。
  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三教的区别也不是很明显,往往有道士口出禅语,佛徒言若儒生的描写。像孙悟空的蒙师须菩提,他本应是佛门大弟子,但其所传授的却又不像是佛法,他“说一会儿道,说一会儿禅,三家配合本如然”,教给悟空的长生之道竟是金丹大道的一套教理,实际上,他更像一个仙家道长。菩提祖师就是一个佛、道合一的人物。再说悟空、八戒、沙僧三人,他们都曾入道修炼、位居天官,可以说是道教中人。后来为佛法所收伏,皈依了佛门,成了佛徒。在他们的语言中就常常是禅、道混杂,神、佛不分。唐僧又怎样呢?他本是佛祖如来的二弟子,但他西行起程之前在唐皇和众生面前讲的话就很少佛气而儒味甚浓,像什么“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之类的话,完全是地道的儒家思想和语言。有位学者称其为“戴着僧帽的儒士”,不无道理。更有甚者,在佛祖如来的口中,竟然也掺入了儒家的观念与术语,像第九十八回写唐僧师徒来到雷音寺进见如来佛祖时,如来对其说道: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佛门中哪有仁义礼智、忠君孝亲之谈?佛儒相混、融合为一,显而易见!此外,在小说的回目标题、诗词的文中,也有大量儒道佛混杂不清、融合为一的情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