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传-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南调至陇海、淮海之间,协助彭雪枫部创立根据地,并策应新四军,将来再调一部深入苏北,使八路军新四军打成一片。
于是,八路军第二纵队迅速组建起来。
4 月17 日,中央向黄克诚电示: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共一万二千人,由太行出发,在冀鲁豫边界设法消灭石友三部后,准备随时调往陇海路南,配合彭雪枫部行动。来到冀鲁豫约有半月,毛泽东、王稼祥代表中央向黄克诚电示:
蒋介石亦有停止军事冲突与我谈判条件,欲把我八路军、新四军统统纳入黄河以北,划定黄河以北为我两军防区之企图。但第一,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第二,在可能全国性的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黄河以北不入中原,故华中是我最重要的生命线。第三,此次蒋令韩德勤、李品仙、李宗仁、卫立煌及所有鄂、豫、皖、苏各军向我新四军进攻,衅自彼开,故我仍应乘此机,派必要军力南下,黄(克诚)
率三四四旅在现地休整,并与胡服、雪枫①取得电台联络后,应遵朱彭②令开入淮河北岸。胡服已先至该地等候。该旅到达后,即听胡意见布置兵力部署工作。彭吴③支队亦听胡服。(黄)克诚意见向苏北出动,从徐州附近逐步南进,先占盐城、宝应以北各县,三四四旅与彭吴支队南下,口号仍是救护新四军,配合友军抗日。。。惟整个苏北、皖东、淮北为我必争之地。凡扬子江以北,淮南路以东,准河以北,开封以东,陇海路以南,大海以西,统须在一年以内造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责成三四四旅、彭吴支队、雪枫支队、罗戴④支队、陈毅之叶飞部,配合地方党委负其全责。凡军事行动统归二纵⑤及胡服同志指挥之。一切具体部署、政治口号、政权建设、发展计划及统一战线方针,统由胡服同志负责,会商(黄)克诚、雪枫考虑决定,报告朱彭及中央军委①看完毛泽东代表中央发来的电文,黄克诚对毛泽东英明的战略决策极为赞叹。中央能够见微知著,预见全国政局将发生大的逆转,并作出了① 胡服、雪枫,即刘少奇、彭雪枫。
应变战略部署,果断提出“华中是我重要的生命线”,准备派遣八路军南下,充分显示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谋略。
就在黄克诚率部现地休整,发展扩大冀鲁豫边区时,敌军出动五百多辆军运汽车,开始向冀鲁豫扫荡。
黄克诚陷入沉思:第二纵队已经发展到了二万多人,力量明显壮大了。
但是,在这一地区集中这么多部队,不利于今后发展;过去在山区打游击,现在眼前是一片大平原,这么多部队呆在这里,回旋余地也不大。。
想到这里,他停住脚步:“快请杨司令员来!”他向警卫员命令道。
“是!”一个警卫员应声跑出屋去。
不一会,杨得志走进屋来。
黄克诚将自己的顾虑告诉了杨得志,并与他商议:“根据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精神,我们是否可以向中央和总部建议,将二纵队分成两摊子,我们各自带领一摊子,一部分坚持冀鲁豫斗争,另一部分越过陇海路,向华中发展。”杨得志深表同意,两人立即向中央和总部汇报。
时隔数日,中央来电,命令黄克诚率三四四旅及新二旅南下,越过陇海路,向华中挺进。
淮河北岸。新四军六支队司令部。
彭雪枫司令员热情欢迎黄克诚率八路军二纵队的到来。
按照总部命令,黄克诚与彭雪枫合兵一处,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担任司令员,黄克诚担任政委,并且准备在津浦路西,陇海路以南,展开对日军作战,贯彻中央“巩固豫皖根据地,扩大与整训部队”的中心意图。
6 月29 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来电,指示黄克诚作好东进准备,留下一个旅给彭雪枫作基础,其余主力二十天后过津浦路东活动,不要一起合编。
黄克诚有些为难了,因为这时他所率部队已经奉命合编,彭雪枫要他全部留下,并回电中原局,拟在日军向河南西南部进攻时,向豫西伏牛山发展。
黄克诚比较倾向于彭雪枫的意见。但是,刘少奇连续三次来电要他即过路东。
一方面受总部命令合编,一方面又有中原局要他即过路东,何去何从呢?
黄克诚思忖再三,决定向毛泽东并中央发报请示,自己所率部队过陇海路以后,仍由总部指挥,还是由中原局指挥。
毛泽东代表中央立即回电,由中原局指挥。
黄克诚遂留下三四四旅两个团结彭雪枫作基础,自己亲率二纵队机关、教导营及新二旅,穿越津浦路,行程九天,于8 月初到达皖东北地区。
接着,黄克诚赶往盱眙县莲塘中原局驻地,与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会面。
老朋友异地重逢,高兴之情自不必说。
黄克诚记得,上次见面是在1935 年底。当时,他正挨批评,被指责为右倾,调往后方工作。就在去瓦窑堡的路上,两人意外相逢,他问刘少奇去哪里?刘少奇告诉他,中央决定派他去北方局,负责领导那里的工作。
如今,少奇同志比以前显得瘦多了,显然是工作操劳之故。
黄克诚与刘少奇在莲塘畅谈了三天,气氛亲密而融洽。
刘少奇主要向他介绍了皖东北地区的情况。
皖东北地区,已经有我党的好几支抗日力量了。有张爱萍在当地发动和领导的抗日武装,隶属彭雪枫部,队伍有近一千人;还有从苏鲁豫边区南下的主力彭明治率领的苏鲁豫支队;为开辟淮北根据地,山东八路军也派出了一支南进部队,由韦国清指挥;另外,江华从山东带了一些队伍也来到皖东北,准备总管一下这一地区的工作。
刘少奇告诉黄克诚,他之所以连发电报让他来路东,就是为了要他来这里负责总的领导工作。皖东北抗日力量虽多,但缺乏统一领导,彼此谁也指挥不了谁。他认为黄克诚在军队里工作久一些,相互关系知道得多一些,负责统一领导皖东北的工作比较合适。
他告诉黄克诚,早在6 月6 日,他曾致电中央:“我在皖东北之部队, 系统指挥不统一,内部外部情况均复杂,请中央及朱、彭令黄克诚同志速来苏皖地区统一指挥,任军区司令。如能多带兵力来为更好,否则不能完成任务。”
刘少奇还将新四军的一些情况向黄克诚作了介绍:项英不积极执行中央指示,坚持留在皖南;陈毅坚决服从中央指示,但过江有些困难。后来,有个叫管文蔚的,在沿江一带有抗日武装,他积极配合陈毅,使得粟裕率领的一支部队胜利过江。刘少奇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黄克诚,最后总结说:“现在要赶快整编好队伍,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地区,把南下主力转过去,支持北上的新四军,打击顽军,你的担子很重啊。”两人又进一步商讨了如何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地区的工作。最后商定,黄克诚立即赶往皖东北组建苏皖党政军委员会,由他担任书记,将所有在这一地区活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下辖三个支队。同时,成立苏皖区委和行署。
接着,黄克诚率部来到皖东北,统一安排部署工作,开始了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地区的艰苦斗争。
部队整编完毕,刘少奇给黄克诚发来电报:“四纵队政委仍由黄克诚兼任,如需变更,待中央有干部来时,再重新配备”。这样,黄克诚继续兼任四纵队政委,但是鞭长莫及,无法顾及四纵队的工作,只是挂了政治委员的名而已。
8 月底,黄克诚命令第二支队一部留守皖东北,坚持斗争,其余各部相继挺进淮海、盐阜地区。
淮海、盐阜地区地处苏北,陇海路以南、运河以东、大海以西的广大地区,皆属其范围。
这里日军、国民党顽军控制各自地盘,情况较为复杂。
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五纵队,兢兢业业开展工作,随时准备支援北上新四军,打击顽军。
金秋十月。
黄克诚接到北上新四军领导人陈毅的急电,称国民党顽军韩德勤正向新四军进驻的黄桥地区猛力进攻,要黄克诚迅速抽调一部主力南下支援。
军情紧急!黄克诚一面回电,一面亲自率领五个主力团的兵力即刻出发,连夜东进。
部队过盐河,沿河而下,日夜兼程,径奔盐城地区、增援北上新四军。
对于韩德勤这个人,黄克诚早有了解,此人在内战时期曾任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围剿”时,黄克诚率部将其打得落花流水,会同兄弟部队,全歼他的五十二师,韩德勤本人也被红军俘虏,后来此人化装成伙夫,混在被俘士兵中,才侥幸逃脱。如今听说,他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苏皖战区副总司令,拥兵苏北,不但不思抗日,反而积极反共,千方百计想要消灭新四军,人称“磨擦专家”。
这个反共顽固派,手下败将,何足言勇!黄克诚想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
中央10 月4 日发来的电示又在黄克诚耳边响起:“黄克诚部主力决心于本月4 日开始行动,南下阜宁,并拟继续向盐城推进,增援陈毅。大概韩(德勤)之主力与陈毅冲突后,八路军即渡过旧黄河,抵阜宁,望你们注意。如国民党责问,即以韩德勤屡次围攻新四军,不得不增援作答。韩德勤现又大举压迫陈毅。据陈毅称,战事不可避免,要求黄克诚增援。因此我们部署方针: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黄克诚对于中央电示反复思考:“有理、有利、有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中央电示的精神。
部队如一支离弦之箭,在茫茫夜色中,直插盐城。
盐城。
一艘小汽艇从海安方向飞速驶来,停靠在串场河边。一行新四军走下小汽艇,往盐城县走去。
盐城县城,黄克诚率干部战士迎接。
远远望见这一行人马走来,黄克诚赶忙迎上前去。
对面一行人里,为首的一位气宇轩昂,也急步走来。他看见黄克诚,几步上前,与黄克诚那双大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
“陈毅同志,别来无恙?”黄克诚紧握着对方的手,激动地高声问道。
“八载未见,你也好吧?”对方也激动地问。
原来,黄克诚率部行至途中,忽闻黄桥决战,陈毅指挥新四军将韩德勤打得一败涂地,取得黄桥大捷。黄克诚闻讯大喜,遂率部转进盐阜区。
这时,新四军一部乘黄桥大捷之威,分兵北上,一直打到东台白驹,恰好与黄克诚部南下队伍会师于狮子口。新四军与八路军五纵队会师后,陈毅即从海安司令部出发,乘小汽艇赶往盐城,携带十万元法币,慰问南下八路军。黄克诚遂前往盐城县城,迎接陈毅一行。
自1932 年一别,黄克诚与陈毅有整整八年未见了,黄克诚对陈毅十分想念,如今故人相见,高兴之情,难以言表。陈毅看到黄克诚等故旧,更是分外欣喜,当即感怀赋诗一首:
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中有十年不见者十年征战几人回,
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
红旗十月满天飞。
老友相见,黄克诚与陈毅彻夜长谈,阔叙旧情。
黄克诚严守八路军十分简朴的生活作风,没有设宴,甚至连小酒馆也没去,就同陈毅清水代酒,畅谈起来。
“在你陈毅领导下作战,这比什么酒席都更醉人。”黄克诚笑着对陈毅说道。
陈毅只顾同久别重逢的老战友、老部下谈这问那,谈笑风生,哪里顾得上什么设宴款待之类的俗套。他真诚地对黄克诚说:“你一路又打仗,又急行军,辛苦了,我带你们去海安散散心。”
在盐城与陈毅相见后不久,黄克诚返回纵队司令部驻地阜宁,立即向刘少奇发报,请他率中原局移驻盐城。
接着,根据中央指示精神,黄克诚率部在阜宁、淮安、盐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壮大自己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
同时,针对这一地区土匪众多,封建会道门武装组织众多,广大农村多为国民党特务、反动地主武装把持等实际情况,黄克诚率部着手清剿土匪,消灭反动地主武装叛乱,反击国民党顽军的“磨擦”进攻,进而粉粹日军“扫荡”,巩固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
11 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陈毅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先后进驻盐城。
苏北地区,出现了抗日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1940 年11 月底。苏北曹甸。
黄桥决战后,国民党顽军韩德勤部不甘心失败,再次纠集余部两万余人退守曹甸地区,并依据坚固据点,继续制造“磨擦”,狂妄叫嚣要恢复黄桥决战前的状态。
面对韩德勤的疯狂挑衅,中原局与华中总指挥部征得中央同意后,调集新四军一、二纵队,会同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发起曹甸战役,准备一举消灭韩德勤顽军。
八路军五纵队司令部。
曹甸前线不断传来激烈的枪声。
黄克诚时刻关注着曹甸战役的进展情况,并在思考彻底击溃顽军的具体打法。
说实在的,黄克诚是不同意攻打曹甸的。
当中原局及华中指挥部提出攻打曹甸的意图时,黄克诚提出异议,认为暂时不宜攻打,并且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首先,从整个苏北斗争形势上看,我们刚刚来到淮海、盐阜地区,这一地区情况十分复杂,土匪众多,顽军残部、伪军、特务、反动地主武装等到处进行骚扰和暴乱,我们根据地内部很不稳定。所以,当务之急,应是剿灭匪顽,发动群众,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先把脚跟立稳,即固本为先,再相机解决韩德勤顽军。其次,这次打曹甸与黄桥决战有很大的不同。黄桥决战,韩德勤犯我在先。此次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