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性德全体相应的原理原则是什么?在佛法里头,初学佛的人,刚刚进门,佛传授你三皈依,三皈依是道,大道,觉正净!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教众生最基本的,一切众生所必须要遵守的,与性德全体相应的那个原理原则,就是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们想想看,这是不是道?道像树根,德是树干,道德要没有了,那就是根也没有了,干也没有了。剩下来的是什么?枝叶花果插在花瓶里面,很好看,过几天就死了。没有道德,没有根本。
在儒家讲「道」,讲得非常具体,伦常,大道!伦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的关系,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是自自然然的关系,道!五常,性德,「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五戒,这是大道!儒家讲的「德」,讲了八个目,八个纲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个说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个说法都好,叫八德;在佛法里面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大德!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我写了净宗同学修学的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三福(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第三个就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很好记,但是要真干才行!务必要遵守、要奉行,起心动念要以这五个科目做标准,尽可能的靠近这个标准,不能远离,能够跟这个标准合一了,你就是在行道,你就是在修德。这五个科目是诸佛的大道,菩萨所修的大德,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还是随顺?我常常在讲席当中勉励同学们,我们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真修,真能提升我们自己的境界。
真修的人,自自然然烦恼轻,智慧长,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转恶为善,落实在对人对事上,转敌为友,转怨为亲,把冤家对头转变成亲友。转不过来,是你的德行还不够,还要认真努力修养提升。到哪一天你的道德圆满了,全部都转过来了,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法身菩萨在转,还没有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是如来果地,「须弥」给我这个启示。
「城」,意思很深很广,大众集聚共同生活的一个社会,这给我们启示的是什么?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菩萨修行是在城市里,不是在旷野,不是在人迹不到的地方,那个地方建道场修行是教初学的,是为了防止污染,是一种权巧方便。
修成之后,那什么叫成就?在红尘而不染红尘,在染污而不被污染,这是你的道德成就了,你才有能力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教化众生。度众生,这个「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帮助众生,协助众生。你想帮助他,你不接触他,你怎么能帮助他?而且这个接触绝对不是短时间的。过去李老师常常跟我讲,哪有众生听一部经就开悟了、就证果了的?没听说过。那要帮助众生,你要帮助到底,帮助到底怎么个办法?你要长住那个地方,请佛住世,你要长住。李老师表演给我看了,他在台中一住三十八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台中,真的是三十八年如一日,表演给我看,我知道,不是不知道。我跟老师讲,我没这个福报,没有这个缘分,长住在这个地方都要有缘分,没有缘分想长住都不可能,那是要结缘。李老师跟台中缘深,这个缘不是这一生结的,过去生中结的缘。
我知道我没有福报,过去生中跟众生结的缘不深,所以在这一生当中,没有福,没有缘,我怎么办?广结善缘,全世界哪个地方请我讲经我都去,结法缘。这些年来,得力於科技的发展,我们利用网际网路,利用卫星电视,利用CD、VCD、DVD的流通,跟世界各地的同学结的缘很深。虽然如此,我又何尝不想定下来,长住在一个地方?依旧是缘不足。要知道像我这种身分,从事於这个行业,多元文化教学的行业,要依靠护持,护法,佛家叫护法;没有人护持,你这个地方就不能住。
早年我在香港讲经,香港有一位雷太太,雷锐年先生的夫人,她护持,每一年她都邀请我到香港去讲经讲一个月。雷太太往生之后,香港就没有人请我了,那个地方,缘就断了,断了七年,七年没到香港去。香港回归,我去观礼,这是一桩大事情,我去庆祝、去观礼,毕竟香港过去跟我有这么深厚的缘分,没有人请,我也去观礼。在香港遇到一些老同修,从前在那边讲经的老听众,遇到了十几位。大家都来跟我讲:法师,你为什么不到香港来讲经?我说:我不是不想来,没有人请我。这样一来,他们这几个人才发心,在尖沙嘴租一个讲堂,请我去讲,我跟他约定每个月去一次,一次讲五天,大家非常欢喜,这个缘又续上了。讲了两三年,听众愈来愈多,租道场这个租金相当可观,从前我没问过,以后我才晓得,我去一次讲五天,港币要用十几万。这些同修们,大家想想,这么高的租金,不如我们自己再凑一点钱,我们买个道场,「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就是在这种因缘之下成就了。这个成就对我来讲,我可以长住在香港。
但是另外一个因缘,韩馆长往生之后,追随馆长这一些年轻的出家人,没地方去了,香港的居留很不容易拿到,跟新加坡一样,都是拿不到居留。而且居住在这两个地方成本太高,那个房地寸土寸金,我没有这个能力,负担不起。正好此地因缘成熟了,都是佛菩萨安排的,怎么想也没有想到会到澳洲来;到了澳洲之后,从来没有想到澳洲的缘这样殊胜!这是过去生中结的缘,不是这一生的,我们学佛的人相信,学佛的人懂得。佛度有缘人,哪个地方有缘,当然我们在这个地方就能够长住下来了。虽然在这里时间不长,细心观察,这个地方缘确实很殊胜,大众在一块相聚,法喜充满,而且都是很认真的在学习。而我自己这五十年的学习,也能契入这个环境,多元文化的城市。「城」所表的义趣,一切为众生,一切为正法,一切作为不能违背佛祖的教诲,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几天因为净宗学院跟此地的净宗学会,两个道场合而为一,我这几天都在想,怎样把这两个道场带上轨道?这个轨道就是如来正法道场,我们对得起世尊,对得起祖师大德,对得起护法的施主;对自己来讲,成就自己往生净土的大好资粮。这是希有难逢的机缘,可遇不可求,我们遇到了,应当尽心尽力去做。
想到现前的社会状况,修学方式还是遵照印光法师的教导是正确的,印祖教导现代人,道场不要大,不要扩张。祖师教给我们大家在一块共修的,二十个人最好,最理想。我想加四个人,二十四个人。为什么?原先我们想的四十八个人,弥陀四十八愿,我们减少到二十四个人,《无量寿经》的愿二十四章,很如法。印祖告诉我们,我们二十四个人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修学念佛法门,依据《无量寿经》,不化缘,不做法会,不做经忏佛事,总依净土三经一论,一句佛号念到底,肯定有成就。一个往生,一个人作佛了;两个往生,两个作佛了,真实功德不可思议!
学院想来想去还要依照印祖的方法,我们在一块共学,也不能超过二十四个人。学院每一个人学习讲经,讲经最重要的条件是德行,要修养道德。德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行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德行!要真修,要真干。果然我们能够住山,十年、二十年不下山,我相信你的德行、你的道业成就了。二十年之后再出来弘法利生,那个效果就不一样!
印光大师示现给我们看,他老人家七十岁才出来弘法,七十岁之前自学,没有人知道他。他在普陀山担任的执事是藏经楼的主管,就像学校里图书馆的馆长一样。在藏经楼里头静修,一住三十年,道德学问成就了,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的「厚积薄发」,他积得太厚了,积的德行学问太厚了。所以这一发出来之后,每一句话感人肺腑,写出的文章,字字都能够扣人心弦。祖师弘法只有十年,七十岁到八十岁圆寂,你看他这个十年的影响多大!在中国,这一个世纪以来,没有人能超过他,这是大家公认的。什么原因?积得太厚了,发出来有力量。年纪轻轻出来弘法利生是好事情,力不足,心不专,同时又被外面境界诱惑,往往到晚年衰败了、衰退了,他的根基太薄弱,没有东西发了。我们细细去想想这些道理,自己要找出一条出路,怎么走法、怎么做法才能够成就自己,帮助别人。
我对於印祖的教诲特别重视的原因,是得自於李老师的教诲,李老师教我学印光法师,以印祖为师。他老人家虽然往生了、不在了,真正发心做印祖的私淑弟子,真正依教奉行,就是印祖的好学生、好徒弟。李老师的教诲言犹在耳,影响深刻。再仔细观察现前的社会,印祖指导非常契机,小道场小规模认真修行,不夹杂,不间断,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们现在两个道场有著一段距离,但是我们用网路联系,每一天这四个小时的讲经,依旧是联系在一起。同学们,你们的修学能不能有成就,这个是决定在自己,再好的老师也只能够点到为止。古人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能够帮助大家的,是把这些道理讲清楚、讲明白,把世尊祖师大德修行的方法、自己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做详尽的报告,提供大家做修学的参考,我能做到的只有这些。诸位听懂了就要做,有疑惑的地方来问,疑惑是菩萨修行最严重的障碍。世尊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为什么?为大众破迷开悟,为大众断疑生信,疑虑化解了,信心坚定了,依教修行,自然就成就了。
在现前,我们可以说是有很大的福报,你们年轻这一代,我跟你们相比,你们的福报超过我至少有二、三十倍,我学佛的时候非常艰苦,没有法子跟你们比。每一天除了在经教上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生活上的劳动我要做,不能不工作。如何把念头转过来,工作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工作,历事炼心。学教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教,我要把经典里头字字句句,怎样跟我的生活、跟我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融合成一体?这么一来,我这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分秒秒都没有空过。
不像你们现在一般的错误观念,为常住做一点事情,耽误我的学习了。你不懂得孔老夫子在《论语》里头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习是什么?就是落实,你把你所学的落实在生活当中,生活就是学习。习是什么?习是实验,你所学的东西要通过实验,那是真实的,你才有心得;不通过实验,不行。
儒家讲「学而时习之」,佛家也讲,你看看《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那就是「学而时习之」。《论语》里讲一句话,在《华严》里头四十卷经,善财做出来给我们看。方东美先生读了之后非常赞叹,他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通过实验,通过生活,通过处事待人接物。
「树」这个字的含义,诸位就懂得了,建树、建立。从我们本身,现前在学习学生的这个立场,树立我们的形象,树立我们的道德,这个重要!从这个地方做起。
「坛墠」,祭祀天地鬼神,这里头最重要的是真诚心,对天地鬼神不能用虚伪的心,真诚的心。这一句的意思讲不完,希望同学们细心去体会。今天时间到了,只能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三四卷) 2002/8/31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34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随门广释,偈颂的第二首:
【须弥城树坛墠形。一切刹种遍十方。种种庄严形相别。各各布列而安住。】
这一首偈是讲华藏世界的「形状」以及「布列安住」,这句话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这一个大宇宙的状况。现代天文学算是有相当的进步,但是要从《华严经》华藏世界来看,好像还达不到。因为这一个大世界,这一个刹土,佛经里面常讲的一佛刹,一尊佛的教化区域,它有范围。就一般来说,这个范围多大?过去黄念祖老居士讲过,十亿个银河系。那我们今天天文的知识有没有超越十亿个银河系?如果要不能超过十亿个银河系,那我们的范围还没有办法突破娑婆世界,也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教学的范围。
华藏世界这是讲世界种,「种」是以佛刹为单位,就是十亿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以这个为单位。经上用的形容词来给我们说,说世界海微尘数的世界,这是一个刹种。在大宇宙里面这个刹种无量无边,又何况重重无尽,《华严经》的宇宙观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这一段说的就是这一个星系里头,这是一个大星系,我们讲娑婆世界是这个里面的一个小星系,这个小星系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今天所讲的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这个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星球。它的形状像须弥山,像一个山的形状,像一个城的形状,城市。
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我们现在坐飞机飞到高空看到地面上的城市,就像我们在望远镜里面看到太空当中的星系一样,有这种形状,有树的形状、有坛墠的形状。形状之多,前面长行里面说过,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说不尽!经上只举了这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含义很深,『须弥』是表智慧德能的高广;『城』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树』是讲种种建树、种种建立;『坛墠』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鬼神的场所,它的含义是真诚恭敬。所以举出这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的含义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
下面说『一切刹种遍十方』,不是一个刹种,华藏世界是一个刹种,像华藏世界这样的刹种,种就是集团,许许多多的佛刹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最大的星系,称为刹种。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华藏世界有二十重,就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