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断所知障,破所知障。「惑除何益」,迷惑断掉之后,能灭烦恼障。经教里头常讲,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福报都跟佛完全一样,现在这桩事情我们可以说一丝毫疑惑都没有。我看到日本那些科学家对水结晶研究的报告,我一看就明了。所以一接触这个文字图画,我立刻就想到《楞严经》上佛讲的,佛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个事情日本科学家证明了。心是什么?《楞严经》上讲的「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心,是真心,佛法里面讲的本性,所有一切万物是真心所现,能现的有见闻觉知,它本来就有见闻觉知,所现的怎么会没有?所以他们实验水,它会看,它会听,它能够感触到人的意思,能感受,这不就说明水有见闻觉知。
佛所说的范围非常广,大是讲到世界,世界是星球、星系;小是讲到微尘,微尘,我们今天讲的原子、电子、粒子。每一个原子、每一个电子、每一个粒子都有见闻觉知,不只是水。所有一切万物,活的,它不是死的,这是真心,这是本性。通过这个实验,大乘经里面所讲的我们完全明了了。所以我还想写一封信给他们研究的人员,让他们继续再实验各种物质,植物、树叶、花卉、果实;然后你再实验矿物、泥沙、石块,你去实验,你会发现它们统统都会看、都会听、都能够接受我们给它的讯息,都有这个能力。佛经上这几句话全部都证实了。
这一个证实使我们对於《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疑问解决了。《华严经》上这句话,几千年来多少学《华严》的对於这个问题解不开。无情,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自然现象。佛说了,菩萨成佛的时候,看到所有大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这个话我们听不懂。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佛这个话他真正的意思我们理解少分,虽然不能透彻,懂得一些皮毛了,对这句话不会怀疑了。佛是用什么方法契入这个境界?佛用禅定,甚深禅定。这里头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把宇宙之间不同维次空间全部突破,极其微细的现象你都能观察到。
极乐世界为什么是众宝庄严?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为什么是五浊恶世?这个问题我们全都解决了,全都明了了。世界是一样的,华藏、极乐跟我们这个世界决定没有两样,为什么它是众宝,我们这边是瓦砾?人心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纯净纯善,所有这些物质得到这个讯息都变成最好的结晶。这个好的结晶,今天日本的科学家看不到的,我们能体会到。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变成沙土瓦砾?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心不善,严重的染污。贪瞋痴慢疑恶见是染污,起心动念是杀盗淫妄、自私自利。所以这个讯息给一切万物,这个万物反应的结晶非常不好,就这么个道理。如果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居民,人心都像极乐世界的居民一样,这个世界立刻变化出来跟极乐世界没两样。佛在大乘经上常讲「境随心转」,一点都不错。所以,《楞严》上又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学佛最重要的,佛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要有能力转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转;被境界所转,凡夫!没有学佛之前被境界所转,学了佛之后,你有了功夫,要有能力转境界。这就是智成就了,烦恼断了,真实的功德利益。
下面还有几句话,「一切著者,著有著空,著行著果」,这是举几个例子。大乘法里头常讲著相,这个著里面就包括妄想分别执著,无论是你对有对空、对行对果,你起了妄想分别执著。随著你妄想分别执著程度的不同,你感得的果报不一样。所以果报大的区分十法界,细分无量法界。这法界从哪儿来的?自己作自己受,与别人不相干。所以你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心是定的,无论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你不会怨天尤人。如果你有智慧,你能够随顺环境,都变成修行的增上缘,都会把你的境界天天向上提升;换句话说,你一天比一天有智慧。你的智慧天天增长,你的德能天天增长,你的福报也天天增长,肯定的。
这就是禅宗里面所谓的「会么」。禅宗祖师常常考验学生,你会么!这一个字里头意思无限的深广,问题就是要自己会。这一会了,你看看转迷为悟,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盘,转恶为善。就我们现前人事环境上来讲,转敌为友,把敌对的人转变成朋友,把冤家转变成亲家,这就是说你会了!你不会,你在这个世间跟许许多多人事物对立,那你是苦不堪言。要知道事实真相里头没有一法是对立的,整个宇宙是和谐的。我们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看到的,这里头讲的是无量无边的世界。世界之大,今天科学没有能发现,科学里头所发现、所讲的跟《华严》一比,那叫小巫见大巫。
无量无边的世界是和谐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没有染著的。染著的相是什么?这些世界里头有一类迷失了自性的人,他们造成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讲的几句话讲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说得很好。不觉就是迷,迷,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头没有的,当然可以断,可以断得干干净净;自性里面有的,自性里头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决定可以恢复。我们在大乘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信心坚定,信心不退,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佛法修学的成绩绝对不是一张文凭,成绩在哪里?成绩在你的形相。你修行有没有功夫,有没有成就,看你这个人形相就知道了。从哪些地方看?相貌转了,这是最明显的。你看看在东方,算命看相的人常讲「相随心转」。你修,修什么?修真诚,修清净,修平等,修觉悟,修慈悲。你果然修这些,这些都是最善的,你相貌就变善了,变得清净,变得慈悲,变得很有智慧。身体也随心转,本来身上很多毛病,真正把观念、念头转过来了,心改过来了,身体里面所有的细胞、器官统统恢复正常。正常是最健康的,需不需要用药物来补助?不需要。所以你的身体会恢复正常,所有疾病在内心里头都改变了、都消除了,身心健康!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里面所讲的教训、所讲的道理一定相应,真正入佛境界了。把你所学的统统落实到生活上,落实到工作里面,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就是你,你就是佛菩萨。经典在哪里?经典就是你这个人。你的思想、你的言语、你一切造作,是一部活的《大藏经》。你统统都做到了,全部都落实在你的一身,这是讲真正的利益。
所以离一切相,一切都不执著。为什么不执著?记住《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你执著,错了!包括自己的身体都不能执著,你要放下。放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随顺法性,法性是自然的,我们讲随顺法性,一般人不好懂,随顺自然,回归自然;这健康,这得大自在。
下面说,「不著诸法,正智现前,悲救众生,佛种不断」,这两句话是「菩萨之要」,菩萨最重要的、最精要的,「诸佛之本意」。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什么意思?为什么?佛出现在世间真正的意思就是这个,教导我们要觉悟,要真正认识、理解宇宙万法的真相。佛法里面讲性相、理事、因果,这六个字把宇宙所有一切现象全部都包括了,你看得很清楚,你了解得很明白。知道它的真相之后,你对於所有的现象可以受用,没有执著。受用就像佛一样,那么样的自在,那么样的幸福,那么样的美满,一丝毫副作用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副作用?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由此可知,我们凡夫对於这些自然现象的享受,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个付出代价是为什么?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你想控制,你想占有,错了!不是你控制得了的,也不是你占有得到的,假的,不是真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什么东西是真的?智慧是真的,智慧是真性,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求一个真实智慧。
所以中国的禅宗,千万要记住,禅宗不是修禅定,禅宗修的是什么?你看看《坛经》一打开,六祖大师头一句就讲:大众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就是禅。禅宗用的那是方法手段,他求什么东西?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佛教给我们的。究竟圆满智慧是我们自己本来统统都有,现在也有,只是迷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把妄念放下了,把分别执著放下,让整个心定下来,轻松下来;身心什么都放下,身要轻松,心里头更要轻松,这样慢慢你就入了定的境界。西方催眠术也是根据这个道理,催眠是入定。他入的那个定并不深,但是他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他能够回到过去生,过去一世、二世、三世。我曾经看到一个报告,曾经有一个人能够回忆过去好像是八十多次,四千多年,他都能够说得出来,但是他看不到将来。他能回忆过去,他看不到将来,小定。佛法用的这个方法,比催眠高明太多了。所以无论(催眠是世间法,禅定这是佛法),无论世间出世间法,基本的原理原则就是放下。放下什么?催眠里头虽没有讲清楚,还是妄想分别执著。你仔细去观察他们,都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才能得定,你才能入三昧。入了三昧,智慧就现前了。定起作用就是智慧,定功愈深,智慧就愈大。这个智慧能够突破空间维次,所以你能够看到过去,你能够看到未来。那是现量境界,那不是猜测,不是理想,不是推算。
所以在此地,清凉大师教导我们,「不著诸法,正智现前」,这句话很重要。我们今天智慧不能现前,就是因为你执著,世出世间法统统执著,这个就没有法子了。「悲救众生,佛种不断」,戒定慧成就了,你还住在这个世间,你自己已经得大自在,生死自在,十方世界来去自在,空间维次转变,你也得大自在了。但是看到这个世间还有许许多多苦难众生,要帮他一把!为他们表演,为他们演说,这是悲救众生。这个时候佛种不断是众生的佛种,我们要帮助他,帮助正法久住,帮助众生学习、修行,回头是岸,是菩萨最重要的,诸佛之本怀。
后头两句说「所陈诸问,一一皆有斯益」。菩萨在此地提出了三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有前面讲的这么多真实的利益。这是就本经,清凉告诉我们,每个问题都贯穿全经。这值得我们好好的来学习,成就我们自己无量智慧、无量功德。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0二卷) 2003/4/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02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清凉大师的开示,就是《疏》里面的注解,我们接著看。
上一次讲到「不著诸法,正智现前,悲救众生,佛种不断」。这四句,清凉大师特别给我们指出来,这是「菩萨之要,诸佛之本意也」。所以这四句话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记住,要很认真的来学习。「不著」就是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执著,不但不能执著,也不必去分别。这个样子无量三昧自然就成就,智慧能现前,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才能够帮助一切众生。今天我们接著看,他下面还有一重解释。
「又释,一切菩萨是所成就」。这是说诸佛如来的教学,一个好的老师他来办学校,他办学校的成就是学生;学生有成就,他的事业成功了,学生没有成就,他的事业就失败了。这就是世出世间办教育都是一桩事,没有两样。佛教,我们知道是佛陀教育,是多元文化的教育,他这个教育有成就,就是学生多,学生有成就。有成就的学生在佛门称菩萨,有特殊成就的,叫摩诃萨。菩萨,在佛法教学里面讲是学位的名称。昨天我们参加大学的毕业典礼,我们看到在毕业典礼当中,许多学生拿到硕士学位,拿到学士学位,我们为他庆祝。佛陀教育里面的学生,有多少学生能够拿到菩萨的学位,我们佛门讲证得菩萨果位,证得罗汉的果位,这个教育成就了。所以,这个解释是专门为教学来说的,「一切菩萨是所成就」,教学所成就。一切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切菩萨这个意思我们要懂。
怎么成就?教这个学生,学生什么样的成绩才算是成就?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明,「不断佛种,即自成就,救护众生,成就於他」,这句话简单明了,要记住!如果往后有人问你,佛教是什么?你就答得出来了,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教育的成绩是什么?成绩是把学生教出来!学生都拿到学位了,佛家的学位称阿罗汉、称菩萨。他拿到学位是他自己成就,他将来在社会上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成就於他。我们这样讲人家就很容易理解。佛法不是自私自利,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能力,为社会广大众生服务,跟世法里头办学目标没有两样。
这底下接著再问,「云何救护」,我们要怎样救护一切苦难众生?下面答,「谓离二障,永断烦恼,无烦恼障,了知一切,无所知障」。这是菩萨自己成就了,前面我们读过,智成就,所知障破了;惑除掉,迷惑颠倒除掉,烦恼障断了,这自成就。自己成就是这个方法,教导别人、帮助别人还是这个方法。所以这是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向,一定要正确。这个跟世间教育不一样,世间教学的目标不是断烦恼,也不是破所知障,它跟这两个没有关系。这是佛法与世间法差别的地方。
世间法没有想到脱离生死轮回,他不是以这个为目标。他是以怎么样能够在这一生当中获得财富(几乎这是第一个目标),怎样获得地位、权力,怎样获得智慧、技能。换句话说,都是为这一生,不知道有来生,更不知道有后世,这些他们从来没想到的。他们也不会想,他们认为这是迷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