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啊!”我想想也是:“那咱们就调好几百!”过了几天,专门叫陈道明回来把那场戏重拍了一遍。我们从老干休所拉了800个老干部来演大臣,800个人齐声喊:“大王杀,大王杀!”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后来补完了,副导演问我:“导演就补这个吗?还有别的方案吗?”我当时脑子转了一下,又放弃了:“算了,不补了!”
我当时转的其实是另外一个方案,就30秒:“大王杀,大王杀!”万箭齐射,无名死在宫门口,秦王两眼落泪。突然,800个大臣哈哈大笑,全体向秦王鞠躬:“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秦王笑而不答,但是眼中仍带着泪,只说了一句:“厚葬!”完了。
我后来回过头再想,这个镜头很特别,说明秦王终究还是个枭雄。“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这是什么意思呢,就等于说,所有这些都可能是一个套。大王知道自己躲不过这一剑,那么怎么躲,就只能用无名的侠义来打他,以侠制侠。政治是政治,人是人。枭雄,就有意思了。可惜,我当时陕西人的那种“一根筋”出来了,满脑子都是NB,都是英雄,根本容不得别的想法。如果加上这个镜头,我相信所有对我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全都一风吹散了。
屁股不会真坐到武侠片那里
我一直说自己不能算是一个很懂武侠的人。我从小爱看武侠书,但是我从来不认真想,武侠的主题啊、定位啊,只是像“粉丝”一样喜欢,我喜欢你不能让我一定要懂。拍《英雄》我也不是想做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武侠、颠覆前人的武侠、标新立异的武侠,都不是。大家拿我跟徐克比,跟其他武侠专家比,我都不是对手,他们多有研究啊!
从拍电影以来,我的长项就是文艺片,这种主流商业片其实不是我的长项,以后我的屁股恐怕也不会真的就坐到武侠那里,但是我可能还会接着拍。我的看法是,武侠本来就是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精神寄托,根本就不存在。秦汉之后大概就没有侠客,只有土匪了。既然是大家的一个梦,那就不要把这个梦规范化、固定化、千篇一律化了。我认为以后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像我一样来圆自己的武侠梦,只是大家喜欢,或者有人愿意出钱让你圆这个梦。非要用大家凭空设定出的所谓“规范”来要求武侠,就无趣了。
中国电影百年史(下编:1977——2005)
《无间道》是刘德华创作生涯又一个高峰,他恰倒好处地运用他的演技、气质与明星风范,不但增加了影片的票房号召力,也为故事制造了充满悬念的看点;《无间道》系列里的梁朝伟,以令人叹服的表演,塑造了一个予人强烈印象的“行走无间,见证诸无间行者灵魂衰荣”的主题角色。
2002年—2003年《无间道》系列
重振香港电影声威
《无间道》是近年香港电影的惊喜之作。2003年正受SARS影响的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无间道》获得16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重要奖项,成为最大赢家,同时赢得5500万港元票房,成为为港片打气的“救市”之作。
刘伟强:《无间道》用诚意救市
剧本可能改变了香港电影历史
这个故事的雏形出现在1997年吴宇森的《变脸》中,很好但是太过奇特。麦兆辉提出可不可以讲同一个故事,两个角色交换过来,但是不需要手术,只是身份和内心的交换。在麦兆辉的剧本构想里,最初只有警察到黑社会卧底的故事线条。看了后觉得写得好是好,但不够特别,于是加入黑社会的人去警局做卧底的另一条线,一隐一显,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就有趣了。应该说《无间道》的定位是双雄片,最初是警匪斗智为重,逐渐黑帮或英雄片的元素浓烈了。
《无间道》的剧本是一剧之本,这可能改变了香港电影的历史:从没有剧本的拍摄方式,到连机位、灯光都详细注明的剧本。《无间道》的剧本是一个很纯粹的写作文本,不像以前香港的电影,往往有十多个编剧,和导演一起谈,我们的方法不一样,麦兆辉写完了一个完整的剧本,寄给庄文强,庄把剧本改了一遍,又送给麦,他又改了一个版本,大家一直在写作上沟通。
当初预想亏本的风险很大
那时香港的电影业很不景气,港片出一部死一部,票房大部分在200万左右,有500万已经是很好了。应该说寰亚很信任我们,因为从前也给我的电影投资过,在找了个监制看过剧本后,他们觉得不错,很爽快地答应合作。等剧本写完,我们开始谈钱,一看到要投入那么多,投资方有点犹豫。我们需要2000多万的投资,可以说是A级制作,亏本的风险也很大。那时最安全的类型是喜剧、爱情小品。但他们还是决定和我们搏一搏,事实证明这次赌注还是值得的。
大成本投入应当是必需的,大成本能够找来大牌演员。这样重量级的制作,如果只得到一张分数不上不下的成绩单,无疑就是辜负了投资者,同时也像是为香港影业敲响一下更沉重的警钟。结果香港票房收入5500万港元,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高价购买重拍版权。
个人比较喜欢第二部
香港电影习惯拍续集,续集大都很草率,狗尾续貂。因为拍摄周期短,好赚钱。我们在拍的过程中感觉很好。拍第一集时,我就想拍第二集,但第二集怎么搞,还没有想出来。我对麦兆辉说,明年再搞一个大制作,他们很快就想好第一集之后的事情,但我想男主人公年轻时的故事观众应该也很想知道。
第二集是压力最大的一部,也是最辛苦的一部。因为第二集如果不成功,第三集就垮了,所以有压力。其实回过头来看这三部完全是不同的电影,第一集是斗智的警匪电影,第二集是关于时代的比较长的戏,第三集则是小品。但是在这三部里面,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二部,尽管票房比不上第一部,但是《无间道2》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成功,从深度上来讲第二部也比第一部好,更加自然。我们实际上是把第二集和第三集连着完成的。三部片,我们只用18个月就全部完成了。
每个人做的戏都不一样
在这三部片里每个人做的戏都不一样,云集了那么多大明星,每个人演的类型也不一样。有人问过我们,如果让我们选的话想扮演哪个角色?麦兆辉是演艺学校出来的,他说选刘德华的角色,因为这个很难演;我选梁朝伟,他很帅,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就是要抓坏人,简单就是美;编剧庄文强选择黎明的角色,他觉得黎明戏里面的角色和他的性格很像。
刘德华每天都比我们早半个小时到,不是化装,而是抓我们谈剧本,他是很努力的演员。梁朝伟不一样,他永远不作声,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下班的时候就找我们喝杯酒,在喝酒的时候,他可能比平常说话多一些。他很有趣,拍完这个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还在看《终极无间》的剧本,他不能离开这个角色。
曾志伟认为每个角色都不应该是坏人,他很喜欢第二部的角色。有一天我们拍戏,他说我没有那么好,我们说你在第三集是很坏的,后来他跟我们说第三集不好看,觉得把他弄成一个坏人,但是他不记得他在第一集就是一个坏人。
中国电影百年史(下编:1977——2005)
《功夫》狂卷内地票房1。6亿
那个从星仔到星爷的人
《大话西游》是周星驰无厘头巅峰之作,2004年年末《功夫》上映,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周星驰收敛锋芒站在摄影机后,他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就像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说“我是一个演员”,那么《功夫》后,他正式成为风格独特的导演。如香港著名影评人石琪所说:“《功夫》大玩狂玩,玩到飞起,但对功夫神话充满爱意和诚意,并承接了更广更深更悠久的华人武侠传统,以及由旧上海到旧香港的小市民电影传统,它是对陪伴香港中生代成长的整个怀旧神话致意。”
周星驰:李小龙开启我的电影梦
小时候看李小龙我的心兴奋得要爆掉
那时候我大概10岁,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刚刚开始放映。因为家里穷,除了讨生活,没什么闲钱,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妹妹三人去附近一个生意很好很大的戏院。《唐山大兄》是我看过最好看的功夫动作片。那时年纪还小,只记得整部电影处在一个很有力量的状态,我的心兴奋得就像快要爆掉。李小龙真是太棒了,不只是因为他那么厉害的功夫,也是因为他那股剽悍的狠劲。对我来说他就是一切,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跟他一样,我要当李小龙。在香港大部分跟我年纪差不多的人都喜欢李小龙,都做过这样的梦。《功夫》实现了我一个最大的梦想。
成为功夫高手是我的第一志愿,当演员只能排在第二,因为李小龙也是这样。可以说正是小时候看过他的电影后才有当演员的想法。所以在《功夫》中我穿传统白色功夫衫和黑色练功裤,其实是受当年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中造型的影响,是为了向他致敬而特别借鉴的。李小龙不仅是个武术高手,还同时是一位有远见的创意人。在他之前,功夫除了香港本土市场,其他地方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电影,他是第一个看到功夫片未来发展趋势的人,将功夫推广到全世界。
《功夫》代表的是功夫的精神
《功夫》拍了很久,最困难的是你要决定做这些东西。首先我决定要做功夫片,然后是什么功夫片?里面打什么?是虎鹤双形还是如来神掌?因为非常不同,功夫的范畴很广,你要有实有虚应当如何处理?当我最后决定做如来神掌、狮吼功和六指琴魔时,都有好多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实际上这些是香港地道的文化,当然也有人认为太地道了,除了香港,谁会明白如来神掌?但我正是要拣最地道的东西。《功夫》这部片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原创的作品。我在构思这整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参考哪一部电影,《功夫》代表的是功夫的精神,这种精神早就深植在我的心中。
我的经验是,在电影中有一样主力的东西做得出来,已经很难得,千万不要想着做两样,或者三样,是不能的。其实我最想做的是好多高手,有高手,又有高手,跟着再有高手,这种卧虎藏龙的感觉,也是我以前看功夫片非常迷的。我想这次主力先做这个,所有东西都神秘点。其实最有挑战性的部分是如何将中国功夫片由传统的硬桥硬马,到超现实的飞天入地,做一次服己服人的巡礼。
当导演后最留意的不再是自己
我觉得自己的演技没什么了不起,在全世界、在中国有那么多的好演员。如果我能退到幕后专心做导演,让一些很出色的演员来演,效果可能更好。我正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其实我对自己要求很高,作为一个导演,第一要讲整个故事,第二要处理每一个演员的部分,要他们每一个都特别一点。我记得拍《功夫》时,好多东西不断在想,大部分都是为其他演员设计和安排的。以前自己拍戏,每一秒都在想自己那句台词会怎样,跟着动作可以怎样。我自己也想发挥得好一点,狠一点,再劲一点,但有时难免顾此失彼。我最留意的肯定不是自己,而是其他的演员,即使在看监视器荧幕,都是在讲其他人。
到最后就是一个“情”字
我演小人物、拍小人物是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成长在小人物的世界里,这是我最熟悉的。我不能去拍一个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剧本。因为没有天分,所以我只能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把觉得有意思的东西记下来,总有一天会有用。在表演的时候把合适的对象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我自己的方法。生活里我还是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实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反映,至少在关键时刻的那个决定,都是小人物自己选择的。
在我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情感,而且这些情感比较纯粹,是因为我觉得情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人生里最重要的。任何电脑特技、武侠、无厘头都只是电影的包装,到最后只有一个“情”字,我没有看到过哪一部电影没有深沉的感情可以成功的。最后的决定还在于情感的表现是否到位。——部分内容整理自梁款于《明报》上发表的周星驰专访。
中国电影百年史(下编:1977——2005)
2005年12月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
将一百年的电影放进博物馆
“如果没有光,世界就无所依恋”,于是有了光,也就有了影。各种光与影的奇妙关系,为人类带来诸多乐趣,与此同时光影还成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1895年,世界电影在迎面而来的火车带给观者的震颤中诞生;1905年,中国电影在前门大观楼影院完成了第一次投射;2005年,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100年的风雨历程、悲喜交集都放置到这个巨大的黑色匣子里,从舶来的“西洋影戏”到中国电影巡礼世界各大电影节,从短故事片的最初尝试到高科技虚拟电影……中国电影博物馆结集了百年电光幻影。
电影博物馆囊括中国电影百年历史
巨大黑盒子屹立旷野之上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皋乡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占地面积3。45万平方米,投资3。7亿元人民币,建成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博物馆。它由国家广电总局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建设,美国RTKL国际有限公司和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主体建筑高31米,主体色调为深墨绿色。
与平面效果图相比,电影博物馆实际上屹立于一片旷野之上,因周围没有大的建筑物,远远看去像巨大的黑盒子,设计简约、气势恢宏。在主体建筑前的广场上,有一道巨大的半透明连续屏幕,十个巨大的方框矗立延伸整个广场。这个方案是很多专家一起研究后投票决定的,非常突出电影的特性,光和影、黑和白的主题贯穿于整个设计。电影放映机最初就是在一个黑色盒子里完成的,这座建筑也模仿了电影在黑暗中被观赏的特点,远远看上去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