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曹禺全集5 >

第76部分

曹禺全集5-第76部分

小说: 曹禺全集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众喜闻乐见的好戏。他们是挑大梁的,是我们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我们感
谢这些大有作为的中青年戏剧工作者。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好作
品、好演出,无论从质量到数量,还没有达到时代的要求,还没有达到人民
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中青年,还有许多老同志,应该共同奋起直追,找出
阻碍我们前进的各种问题,排除各种各样的干扰,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
自己对真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用自己的感情、激情、技巧、才能,来
创造出有时代气息的好剧本、好演出。这样才能搞好我们的戏剧事业。

胡启立同志代表中央书记处在作协代表大会上讲了话,党中央为我们提
供了创作自由的保障与条件。我们感到十分兴奋,十分鼓舞。

我们的戏剧,是有长期革命传统的。同志们都在思考着,探讨着。从老
一辈戏剧工作者开始,直到今天、将来,我们都为我们的戏剧事业不断开拓、
发展,也为我们戏剧事业的成就感到欢乐,其中有困难,也有挫折。我们必
须继承发扬这种革命传统。

我们希望这次剧代会开得好,正如胡耀邦同志号召的,真正开成一个大
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大会。坐下来,探讨一些实际问题,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我相信,我们社会主义戏剧舞台上,必然会出现一批精品。那就是,
思想深刻的,艺术性强的,健康的,格调高的,能够反映时代精神,推动时
代前进的好作品。

(这是作者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原载《人民日报》1985年 
4用 
29日)


振奋精神繁荣戏剧

近年来,我们的戏剧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全国各地戏剧工作者为振兴戏
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了许多工作,创造了不少经验。工作中也遇到
不少问题。为了使社会主义戏剧事业进一步地繁荣起来,我们需要研究这些
问题。

这几年大家对戏剧危机已经谈论得很不少。我们的态度是正视它,我们
的行动是要振奋精神,改变它。我去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南五省戏剧创作会议
上谈到,戏剧危机从反面帮我们搞了一次总动员。现在大多数省、市领导对
戏剧工作是重视的,大家都动起来了,无论戏剧创作或理论研究都出现了好
的势头,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都发挥了积极性与创造性,创作上进行大胆的
探索和创新,理论上展开对各种新的观点和看法的讨论,出现了一种我们盼
望已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我们的戏剧创作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好局面,出现
了一批受观众欢迎的、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映四化建设的剧本。如反映变革
时期农村生活的话剧《田野又是青纱帐》、《昨天、今天和明天》、《榆树
屯风情》、《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部队生活的话剧《强台风从这里经过》、
《天边有群男子汉》、《十五的月亮》等。反映改革题材的剧本剧作家也在
努力创作,但写得成功的尚少。

放眼一看,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去年戏曲创作上的成绩。在文化部举办的
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奖的十四个剧目,无论是题材领域的开拓,艺术风格特
色的追求,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都表现出新时期戏曲艺术的特色。从全国
来看,优秀的戏曲剧目远远超过这些。去年,各省和自治区都举办了各种类
型的汇演,涌现出一批好戏。此外,还应该特别介绍一下少数民族题材戏剧
的丰收,如京剧《康熙出政》受到大家称赞,壮剧《金花银花》在去年全国
戏曲观摩演出中也获得奖励。

我们戏剧工作者在党的正确的文艺方针、路线指引下,真正调动起了积
极性和创造性。在戏剧创作上出现了探索和创新的热潮,开拓了题材领域,
发挥了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运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段和技法,满足多层次的
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可以说,戏剧风格流派在去年一年中有很大的发展。
我们戏剧工作者的劳动、创造的成果,是多么令人欣喜呵!

这里我想就近年来出现一批创新和探索性剧目谈一点看法。这些剧目或
者借鉴西方现代派戏剧的一些手法来反映生活,或者是融合其他艺术的表现
手段,创造综合型的戏剧新样式。在内容上有的着重揭示当前的社会问题,
探索伦理道德的新观念,或者探求人生的哲理,描绘某些青年的心理变化。
这类剧目一发表或者演出,常常就伴随着一场争议。应当说这是自然的,是
不足以为怪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引导。戏剧评论不要简单化,更不要采
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解决艺术问题。对那些大胆探索的剧目,只要在内容上
不违背囚项基本原则,没有低级趣味和格调,就应当允许试验。有的还应当
加以支持和鼓励。即便艺术追求和试验有了失误,也应当通过讨论和争论来
解决,当然这些剧目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获得观众欢迎,有成功的经验;
有的创作实践未必使人满意,也应当帮助作者总结经验教训。艺术工作者创
造的脚步,不应因为出现曲折而停下来。

现在,我们国家新人辈出。一大批青年剧作家显露出艺术的才华,如《秋


风辞》、《狱卒平冤》的作者都很年轻。我们十分兴奋地看到戏剧创作队伍
后继有人。戏剧创作“水土流失”的现象固然还存在,但也要看到大批生力
军涌到这个创作队伍中来。人才难得。我们应当爱护这些人才,要千方百计
地培养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剧作家,这是繁荣戏剧创作的关键。

其次,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和戏剧创作一样也出现了好的势头。戏剧理
论的探讨十分活跃,出现一些新的观点和主张。当然。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
的观点和主张,如“戏曲衰亡论”、“夕阳艺术论”,对民族戏曲采取虚无
主义的态度。而有的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的讨论和探讨,对发展戏剧创
作是有益的。各地一年来召开各种各样的理论探讨会和戏剧创作座谈会,各
抒己见,互相交换看法,畅所欲言,树立了认真讨论学问的好风气。

戏剧创作上的百花齐放和戏剧理论上的百家争鸣,这是令人欣喜的大好
局面。应当说,这种局面正在开始逐渐形成。

毋庸讳言,戏剧战线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当看到各地戏剧工作的发展并
不平衡,有的地方仍然为戏剧不景气而焦虑。北京的歌剧团体一年来没有上
演自己创作的新剧目,然而来自福建的晋江地区歌剧团,却在北京庆祝歌剧
《台湾舞女》的百场演出。有的话剧团长期不演戏,不得不以商业性的舞会
赚钱,但是宁夏话剧团却到农村找到广大的话剧观众,在农村演出话剧《红
白喜事》超过一百场。还有,吉林的吉剧、二人转演出团体,从来不感到“戏
剧危机”,他们在东北农村广场演出每次都拥有数千观众。因此研究一下这
种不平衡的现状,分析它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真正在思想和艺术上结合得很好的精美剧目还为数不多。戏曲创作
在历史题材领域里,成绩比较突出,而反映今天四化建设和改革的戏曲剧目
较少。一些作者还没有真正投身到时代的火热生活中去,有的戏剧工作者还
没有从一些不良风气中解放出来,没有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正常的艺术
创作上。在借鉴西方现代戏剧流派时,有的作者还不能对西方戏剧流派进行
正确的分析,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过于脱离了我国观众的欣
赏习惯。在个别的戏剧创作和演出中,也还存在趣昧和格调不高的现象。而
在戏剧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有的地方以行政命令去处理艺术问题的粗暴做
法,并未完全肃清,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戏剧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如何才能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戏剧?

胡耀邦同志曾号召文艺界要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我觉得,我们戏
剧界当前特别需要大鼓劲。气可鼓,不可泄。越是遇到困难,遇到挫折,越
需要鼓劲。要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要从危机中看到生机,看到转
机。物极必反,这是辩证法。

要大鼓劲就应当进一步肃清“左”的思潮和做法。因为对戏剧创作粗暴
武断、人为地干预、行政处理代替正常的戏剧评论,都会极大地挫伤剧作家
的创作积极性。错误地处理一个作家和一个戏,影响所及,就不是一个作家
和一个戏的问题。我很欣赏有的同志提出的要多引导,多鼓励,要“微调”。
对于艺术的是非得失,要通过争鸣和讨论去解决,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
地做结论。出些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及时加以疏导就可以解决。对于剧
目和存在问题的不同意见,提倡心平气和的平等的讨论。戏剧界要在党的方
针指引下团结起来,真正实现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感的结合,才能开创新局
面。

戏剧繁荣的新局面关键在于要多出优秀剧本,多出优秀人才。我们现在


有一支人数颇为可观的戏剧创作队伍。但这支队伍目前面临思想水平和艺术
水平提高的问题。我们有些剧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
甲认识不足,因而不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急遽变革的现实
作出不正确的认识和观察,这会造成创作上的失误。应当再一次提出剧作家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我们剧作家还面临一个“学者化”的问题。要创
作出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美的剧本,剧作家要有多方面的修养。既要具备
戏剧有关的专门学问,还要有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美学、心理学和自
然科学的知识和学问。

我们戏剧界要鼓足干劲,团结起来,为了戏剧创作,戏剧事业的更大繁
荣贡献出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原载《人民日报》1986年 
5用 
5日)


能开天地春

——在重庆雾季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首先我要为重庆雾季艺术节祝贺,同时我感谢这个盛会的召开。因为它
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激动人心的回忆,让我们这些白发的老人重又感受到青春
的热血在流动。这是一个年轻的盛会,是过去的年轻人与现在的年轻人的盛
会。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在重庆,到了暮秋、早冬,以及以后整个的冬天。
早晨,眼前总是迷迷濛濛的一片雾,街道上看不见人,田野里那顶天的黄桶
树也在白色的迷雾中隐藏起来。然而,我们都知值,不久太阳就要升起来的,
那亮晶晶的,破雾而出的太阳,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透我们的心。我们每个
人,都感到温暖,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正像这雾季的早晨一样,有过
雾,也有太阳。那照透人心的阳光,是从曾家岩、从八路军办事处,从《新
华日报》那朝气勃勃的文章中放射出来的。那时,我们称呼周恩来同志,还
是周先生呢,有时还亲密地称他为“胡公”呢。他给了我们深厚的关怀,为
我们指路,用他的思想与人格的光辉,引我们走上抗战文艺的大道。当然,
还有张颖等同志们给我门的帮助。

我们没有在雾中迷失方向,为了爱国,为了抗战,为了驱逐侵略我们的
敌人,为了祖国最美好的明天,多少同志写出了多少文艺作品,演出了多少
戏剧,谱出了多少乐章、诗歌,作出了多少书画、文章。那时的我们真是年
轻啊!夜以继日地工作,赶文章,赶排练,赶演出,忘了饥寒,也忘了疲劳。
为我们最心爱的祖国的前途,奉献出我们的智慧、才干与体魄,奉献出我们
美丽的有意义的青春。

郭沫若同志写出《屈原》、《棠棣之花》、《虎符》这些不朽的戏剧。
夏衍同志写的《心防》、《法西斯细菌》动人心魄的爱国抗日的杰出的剧目。
阳翰笙同志写出《天国春秋》、《草莽英雄》和许多出色的大文章。田汉同
志写了《秋色赋》、《丽人行》,代表时代精神的好戏。于伶同志在“孤岛”,
写出《长夜行》、《夜光杯》和《杏花春雨江南》,树人民正气的好剧目。
还有陈白尘同志的《魔窟》、《结婚进行曲》和《升官图》;还有宋之的同
志的《雾重庆》和《春寒》。老舍先生,除了写作《骆驼样子》、《四世同
堂》,又拿起了话剧这个武器。吴祖光同志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凤凰城》,
紧接着又写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多少作品,多少好戏啊!提起
来,一下子是说不完的,我知道我们大家都在拼命地干,都在奋斗。

多少导演,像洪深、应云卫、黄佐临、焦菊隐、张骏祥、马彦祥、贺孟
斧、杨村彬、沈浮、史东山,他们为着国家和人民,一夜一夜地快乐地工作,
他们的艺术创作,像黎明那样亮起来,亮起来。。演员就更多了,他们像天
上的星星,照透了重庆的雾,疯狂了重庆的观众。

我可以举出成千上万的名字:美术工作者,组织工作者,宣传工作者,
等等,但是我想不用一一他说出来了,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的
战士。我们是一个家,一门大炮,一支野战军。那时的我们,就像是四川的
红辣椒,又尖又红又辣,吃到心里,浑身发热。重庆有多少人认识我们,喜
欢我们,欢迎我们,把我们当作知心的朋友,我们也就是重庆的一部分!

虽然那时候生活上不富裕,甚至可以说很艰苦,可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


丰富的,我们的创作灵感与创作的欢乐是丰富的。我们有信心,有领导,我
们相信祖国必将从浓重的迷濛的雾中,站起来,迎接光照世界的太阳。

今天,不就是昨天的答案了么?在今天这个日子,我们由衷地感到喜悦,
因为我们看见了,知道了我们没有白干!美好的向上的中国不是代替了不明
不白的中国了么?我们不是从落后、穷困,走上先进、富裕的道路了么?日
后,用上几十年功夫,我们还要使中国成为一个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